-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19485382
-
书名
这本书很好吃:文学系美食天花板
-
作者
汪曾祺 等著
-
出版社名称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定价
49.8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5-03-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1、文学系美食天花板!一本让人流口水的神书!
2、14位华语文坛作家,59篇名家美食散文名篇,部分文章罕见授权。梁实秋的雅、周作人的冷,汪曾祺的有味,李娟的灵动……带你品味天南地北的滋味和人间的温情。
3、人手一册的美食地图,会吃的人才配谈人生。
4、好的人生,就是好好吃饭,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爱自己,好好吃饭是头等大事。
5、烟火起,照人间,每顿饭都该是美好的,这是对人生最大的告白。
6、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活色生香的内容,充满灵性的文字,于悲喜欢欣的人间万象中,流露出美好的世相人心和人生体味。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汪曾祺、李娟、梁实秋、周作人、鲁迅、朱自清、陈忠实、郁达夫、萧红等东南西北的美食散文名篇59篇,部分文章罕见授权。内容涵盖四方美食、故乡味道、异域食色,洒庄茶楼、地方小吃、农家小菜,篇篇好读,齿颊生香。“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这些散落在人间烟火中最平凡的味道,反复流转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等待被恰好的唤醒,治愈我们忙碌的身心,愿我们都能记取三餐四季的味道,做这人间滋味的痴情人。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他的文字调和了时代的不羁与刚性,余味温雅、甜熟而平稳,体现了知识分子与潮流并行的浪漫主义生存哲学。
梁实秋(1903-1987),浙江省杭县人,出生于北京,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翻译家。一生不仅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有人曾评价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谈吃的不同,答曰:“梁雅、周冷、汪有味”。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代表作有《阿勒泰的角落》《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冬牧场》《羊道》三部曲,其中《我的阿勒泰》被改编为同名影视剧。曾获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俄文、韩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等,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当代作家,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五四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知堂回想录》等三十多种。
目录
饕餮江山
烧鸭——梁实秋——北京·大菜
爆双脆——梁实秋——北京·大菜
烧羊肉——梁实秋——北京·大菜
两做鱼——梁实秋——河南·大菜
狮子头——梁实秋——江苏·大菜
河豚——汪曾祺——江苏·大菜
火腿——梁实秋——浙江·大菜
醋溜鱼——梁实秋——浙江·大菜
腌鱼腊肉——周作人——浙江·大菜
精彩书摘
在筵席上选女婿
“假如你要考察新女婿的品行,找他来打几次牌就成。”友人某甲对我这样说。在牌桌上看出人的品行,这的确是不可否认的相人术之一,但作为选女婿的手段,我却不以为然。理由是:第一,发展了少年人的赌兴;第二,找新女婿(其实也不曾是“女婿”,因为一经“女婿”,大局已定,大可不必考察了)来打牌有失家长尊严;第三,以赌局作为人生大事的序曲是一种不吉利的预兆;最后,有不少模范青年不会打牌。就以我自己来说吧,直到现在,是近乎三十岁的人了,别说“乐在其中”和“门前清”等名目繁多的“摩登”牌打不来,就连五年前的“古典”麻将也不会。如果当年我的岳父也采用了牌桌上的“动的相术”,那我直到现在也不会得到他的美丽而又贤惠———虽然醋劲比较地强些——的大女儿了。
于是——学了新派诗人的说法——我的题目来了:应当在筵席上选你的女婿。爵士午餐也好,华贵晚宴也好,即不在“筵席”,君子茶座也是好的。饭厅、餐室、食堂、茶座——都是人性的实验场。
现在就来看看那些被邀请来的少年客人吧!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教养、趣味和品性。
如果媒婆说这个女婿如何有家产、如何能干,那你就看他怎样下筷或者用他的汤匙和刀、叉之类吧。假如他下筷是那样局促不安,把筷子在碗里尽是挑呀拨的,或者他用鱼刀切了牛肉且用这刀送牛肉进口去,或者吃完了东西把刀和叉交叉着放在碟子上时,那就证明了媒婆的谎言。即使不是哄骗,那也一定是吝啬鬼,不大肯给儿子出去吃东西。这也说明了他的家长对教子之道近乎外行。或者,那儿子是个不大高明、相当顽固的青年;不然,一本最薄的礼貌书就会教给他这些常识了。
但青年人的教养是容有不周之处的。在筵席上局促不安未必说明了他的无望,只是说明了媒婆的夸张过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