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42.00

你可以有情绪,但别往心里去 班曼曼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倡导的情绪管理方式。

  ★弘一法师、杨绛、莫言、余华、罗翔、武志红一致赞赏的生活态度。

  ★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CBT)专业咨询师结合亲身经历及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潜心打造。

  ★六大主题,33条破解情绪内耗的实用方法,生动案例与心理学知识相结合,读起来轻松不枯燥,用起来简便有效果。

  ★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参考。允许自己感受,但不被情绪左右。

  ★随书附赠:情绪记录卡*1

  内容简介

  一怒之下口不择言,冷静下来懊悔不已

  害怕被讨厌,一味讨好他人

  受了委屈,不敢直言,独自承受

  日常琐事,思前想后,辗转难眠

  ……

  愤怒、恐惧、悲伤、焦虑……

  被负面情绪裹挟?想脱离却找不到出口?

  跟随专业咨询师,学习情绪管理,实现自我疗愈。

  停止内耗,告别焦虑,做情绪的主人,活出轻松自在。

  作者简介

  班曼曼

  心理咨询师。

  工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现为美国心理学会(APA)注册心理师,壹心理、百度、春雨医院、松果等专业心理服务平台认证的情感达人。热爱旅行,已游历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早年曾确诊焦虑症,后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心理学获得痊愈,并成为心理咨询师,走上了自愈与助人的全新道路。

  精彩书评

  其实很多萦绕心头的烦恼,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麻烦,而是因为我们总把它放在心里。

  ——弘一法师

  如果别人说你两句,你就受不了了,被别人说的两句话干扰得吃不好,睡不好,你想你得多脆弱啊?何必计较呢?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有罪;思想不在一个高度,尊重就好;三观不在一个层次,微笑就好。

  ——杨绛

  人要有翻篇的能力,不依不饶就是画地为牢。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快乐的人,只有想得开的人,要永远相信,所有的山穷水尽都藏着峰回路转,就算是一地鸡毛也能搓出一个鸡毛掸子。

  ——莫言

  一辈子命好的秘诀“精神不受力”,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

  人在ZUI有魅力的时候,那就是你不关心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也不关心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我不在乎我是否存在,永远有自己的节奏,这也是放松感的来源。

  ——罗翔

  真正的爱自己,是允许每一个情绪的产生。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每一个情绪都值得聆听。

  ——武志红

  目录

  DI一章 情绪是绽放的生命力

  情绪是生命力的象征

  破防了,小情绪

  情绪韧性的力量

  第二章 人生不必太用力

  孤独美学

  内向不是缺陷

  安全地探索完美

  击退烦躁的技巧

  如何科学“外耗”

  钝感力:我所坚持的一种松弛心理

  第三章 在互动中成长

  愉快地表达愤怒

  不纠结于对错

  致命的嫉妒心

  被讨厌也没关系

  ZUI高级的尊重,是懂得保持安全距离

  幽默力:“自黑”是应对冲突的“化骨绵掌”

  第四章 投入亲密有间的爱情

  生气很难改善关系

  冷漠为何是一种暴行

  卑微的爱情是否该继续?

  谁的委屈在飞

  太敏感会不安

  信任力:坐稳亲密关系这辆过山车

  第五章 那些意难平,时间会摆平

  失败的艺术

  别让受害者心态伤害了自己

  被负罪感操控,你不痛苦吗?

  拯救后悔,万事皆可复盘

  不是丢掉遗憾,而是放下遗憾

  遗忘力: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留住

  第六章 今天,对明天很重要

  如何应对不确定感?

  什么是侥幸心理?

  无力表达的感觉

  抑郁的尽头,是崭新的生命力

  太放松,也会焦虑

  灵活度:未知的盲盒更有趣

  后记:允许一切发生,过松紧有度的人生

  精彩书摘

  DI一章

  情绪是绽放的生命力

  感知情绪是一个人ZUI基本的机能,也是识辨一个人是否有活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每当聊及情绪,总感觉有很多想说的,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这其实就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情绪感受。

  懵懂的年少时期我们还不了解“生命”为何物,于是长辈会向我们解释:“能感觉到疼痛、快乐、忧伤、幸福,你就在活着。”可以如此理解:“只有活着的生命,才具备感知情绪的能力。”

  有情绪,会哭会笑,这就是生命依旧鲜活的象征。

  DI一节 情绪是生命力的象征

  一、情绪是活着的证明

  成为一名户外爱好者之后,我爬过不少山,亦拜过不少佛像。那些盘腿坐定山间,被工匠雕琢而成的石像,面露微笑,低头俯瞰着大地。它们的身体看起来如此坚硬,没有流动的血液,没有跳动的心脏,无法感受到实际的喜悦,也无法感受真实的悲伤。每当登至山顶,被石像们凝视,我总试图在它们的表情里找出生命力的证明,然而,它们是人类用回忆和希望雕刻出来的美好石像。虽然拥有永恒的淡然微笑,但它们没有生命力。

  我们总是希望人生能过得平静一些,好没有大起大落,日复一日,不要有无益的喜怒。然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求得平静前,只有深刻体会,什么是悲伤,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愤怒,什么是温和,才能了解淡然和宁静的位置在哪。这才是生命曾经存在的证明。

  渐冻症是一种会导致肌肉萎缩和神经退化的绝症,病因至今仍旧不明。患上渐冻症的人会逐渐丧失身体行动能力,但大脑仍旧能够保持活跃。患渐冻症的名人有很多,如“海绵宝宝之父”史蒂芬·海伦伯格,以及我国的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等。当身体和行动能力如石像般被封印后,渐冻症患者就如同突然被强行按下暂停键,而程序仍在运转的机器人。但与机器人不同的是,他们仍旧拥有情感,仍旧渴望表达,仍旧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情绪,是一种个人的感受。它将我们的行动、思想和感觉连接起来,形成了每个人独有的生命体验。

  二、生命是情绪的流动

  一个活着的人,一个松弛自在的人,必定能洞悉与自己的情绪相处的法则,并能很好地接纳一切情绪在体内的自然流动。

  情绪的流动,是指情绪的变化和传递。

  正因充分感受到情绪的流淌,我们才能体会生命的鲜活和丰盈。因为喜悦,我们的心情欢快愉悦,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因为愤怒,我们的力量被激发出来,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悲伤时,我们倾泻出内心的痛苦,寻求安慰和支持;恐惧时,我们警觉和谨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起伏的情绪流经我们的内心之后,我们才懂得什么是平静。

  情绪就像内在声音诗意的表达,那声音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在达·芬奇说过的“有温热的血流过,充满回荡”的地方。

  情绪的流动意味着生命力的丰盈,也是创造力的源泉。许多画家、音乐家、演员、作家等,借助情绪流动的力量,塑造出深刻而富有情感张力的作品,唤起受众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振。情绪的流露和表达,成为他们创意的源泉,使他们的作品富有生命力并具有魅力。

  情绪亦是连接生命的桥梁,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通过情绪的交流和共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发挥其情绪价值,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当我们喜悦时,他人会与我们共享这份快乐;当我们悲伤时,他人会给予关怀和安慰;当我们愤怒时,他人可能会帮助我们寻求解决冲突的方式。情绪价值的互相给予,让生命之间更加亲密,从而建立起真挚而长久的纽带。情绪不仅仅是表达自我内在的一种方式,更是连接我们与外界的桥梁,它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塑造了我们的独特个性和共同人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流过我们内心的每一种情绪并非完全正面或有益。正面的情绪需要持续支撑的力量,负面的情绪则需要一个宣泄口。情绪涌动在心头,却找不到平复的方法和宣泄的出口,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三、情绪有进有出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情绪泛滥的时候。比如我的中学时代,那大概是我最叛逆的阶段,时常带着不满、愤怒的情绪挑战权威,做出了很多非理性的冲动行为。到了大学时代,我变得充满幻想和期待,有着生命力被激活前蠢蠢欲动的蓬勃冲劲。而进入社会后,随着阅历的增加,生命体验的丰富,我切身感受到更多更复杂的情绪,如欲望、冲突、压力、焦虑、恐惧、慌张、寂寞、痛苦……多种情绪交织泛滥,让我时而心如死灰,时而心潮澎湃,时而寂静无声。

  这些强烈涌现的情绪,一旦控制不良,无处宣泄,将会引发负面影响。过多的愤怒或悲伤可能导致暴力行为或情绪失控,过多的恐惧积累可能会让我们退缩,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因此,明智地管理和调控情绪,给流过的情绪寻一个“出口”,便尤为重要。而学会表达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采取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并非抑制或否定情绪,而是通过合理的认知和调控来实现情绪的平衡。换句话说,管理流动的情绪是一个使自己不受其约束的过程。通过对情绪的认知、接纳和适当的表达,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情绪,并避免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允许一切情绪发生,感受情绪的流动,并懂得如何控制负面情绪表达和释放,生命才能得以绽放,蓬勃向上。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