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61945230
-
书名
沙特女作家拉嘉·阿丽姆的小说叙事艺术:以《鸽子项圈》为例
-
作者
汪颉珉 著
-
出版社名称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定价
31.00
-
开本
16开
-
出版时间
2016-06-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1. 通过对拉嘉·阿丽姆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沙特女作家这一看似神秘的创作群体,揭开了阿拉伯世界的另一层面纱;
2. 对2011年“阿拉伯小说国际奖”获奖作品《鸽子项圈》的解读,为读者推介了一部优秀的阿拉伯文学作品;
3. 以叙事学理论为切入口,通过解读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打开了文学批评的新视野。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沙特女性文学发展为背景,借助叙事学理论工具,较为系统、深入、全面地介绍从小生长在麦加,浸染着阿拉伯半岛传统气息,又接受过系统西方文学教育的沙特当代著名女作家拉嘉·阿丽姆及其代表作——2011年“阿拉伯小说国际奖”获奖作品《鸽子项圈》。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时空机制等叙事技巧,展现拉嘉在文学创作上的现代性和国际性,改变了人们对阿拉伯女性文学尤其是沙特女性文学的刻板印象。呈现在拉嘉·阿丽姆笔端的不再是单向度、线性的简单叙事或是沉浸在自我狭小空间的喃喃自语,也不仅仅是为叛逆而叛逆的身体写作,而是可以宏大叙事、可以反映历史与政治的另一个声音。
作者简介
汪颉珉,女,江苏常熟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本硕博,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讲师,曾赴约旦大学任对外汉语教师两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文学,发表译著《沙特女性小说》,论文《悬诗诗序中“废墟”意象的时空表现》、《等待重新定义的标签——阿拉伯当代女性文学》、《小说<鸽子项圈>的叙事空间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沙特女性文学概述:从萨米拉到拉嘉
第一节 先驱者萨米拉
第二节 新时期的沙特女性小说
第三节 “有意识”的书写——拉嘉的小说世界
第二章 《鸽子项圈》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
第一节 故事线
第二节 人物
第三章 《鸽子项圈》的叙述者
第一节 叙述者的多元性
第二节 叙述层的套嵌
第三节 多重视角
第四节 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第四章 《鸽子项圈》的叙事时间
第一节 时间的顺序
第二节 时间的厚度
第三节 时间的意义
第五章 《鸽子项圈》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现实空间
第二节 神圣空间
第三节 欲望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书摘
《沙特女作家拉嘉·阿丽姆的小说叙事艺术:以《鸽子项圈》为例》:
叙事学理论的立足点之一,是将叙事区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它构成了“叙事学不可或缺的前提”①。“故事”是叙事所表达的对象,即说什么,包括事件、人物、背景等;“话语”则是用以表达的方式,即怎么说,涉及各种叙事形式和技巧,是故事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样式。所以在分析《鸽子项圈》怎样讲故事之前,需要知道它讲了什么。
第一节故事线
《鸽子项圈》中有四条核心“故事线”,每条故事线通常围绕一个核心人物展开:
故事线一——以纳赛尔为核心人物。警探纳赛尔有着不幸的童年,因为亲眼目睹姐姐被父亲打死而留下心理阴影,长大之后独自离开家乡来到麦加,成为一名警探,因为冷静的头脑、对工作的投入以及自己独特的案情分析方法,成为了一位传奇探员。他接手了人头巷的无名女尸案,一开始对于这种屡见不鲜的案件并未十分上心,但也许是无辜死去的花季少女让他想起了姐姐,又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他不断深入调查。他在阅读两份证物——尤素福的日记和阿伊莎的书信以及和巷子中相关人员谈话的过程中,了解着麦加的历史、人头巷的各种秘密、巷子里人们的生活,虽然调查似乎陷入困局,找不到出口,但他却是越陷越深,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他渐渐对书信主人阿伊莎产生了莫名的欲望,这份情感使得案件对他而言有了特殊的意义。他在被上司下令停止调查后仍然没有停止寻找阿伊莎的脚步,在回到麦加的女画家努尔身上,他似乎看到了阿伊莎的影子,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小说第一部分的最后是纳赛尔被通知人头巷的案子已经结案,一切终止。而在结局处,纳赛尔亲手点燃了他和这个案子最后的联系——阿伊莎的书信,颓然地坐在路边哭泣。这一条贯穿始终的故事线在小说中主要起到串联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
故事线二——以索比汗为核心人物。索比汗经营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看中了麦加朝觐产业的巨大市场,斥巨资对禁寺及其周边进行扩建改造,人头巷被划入拆迁范围,但这家商业巨鳄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要移除克尔白,用方尖碑式的金属建筑取而代之。为了不惊动虔诚的信众,他们暗中搜寻传说可以打开禁寺所有大门的古老而神奇的钥匙,为了引出钥匙守护者家族后裔尤素福带着他们找线索,制造了无名女尸案,带走了尤素福的爱人艾宰(阿伊莎),像幽灵一样纠缠着巷子里的所有人。在这条故事线中,资本的势力无处不在,没有人可以拒绝它的诱惑,抵挡它的攻击。从情节上看,这是与故事线一逆行的一条线,一直阻碍着纳赛尔查案,但一直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小说通过揭开索比汗是犹太种族后裔的身份之谜,将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作为背景,用悬疑和阴谋增加了小说的阅读趣味。
故事线三——以尤素福为核心人物,在现实与日记中同时展开的故事线。尤素福是天房钥匙守护者家族的后裔,特殊的血统使他对麦加和禁寺有着特殊的感应。对于学历史出身的他而言,人生中两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研究记录麦加的历史和爱恋艾宰,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等同的,他甚至把自己的礼拜方向定成了艾宰住的小屋。他的日记就是围绕着这两个主题书写的。然而这两大支柱几乎在同时崩塌,艾宰嫁给了别人后突然失踪,而麦加面临着颠覆性的改变。他因而发疯,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电击治疗,被救出后像影子一样游荡在禁寺里,后来又藏身于里巴比迪大宅,在那里发现了照片记录下的麦加的过去。后来,家族的使命感让他开始了寻找并守护钥匙的道路,最终和艾宰一起发现了索比汗的跨国集团针对圣地麦加的阴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