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24.00

乌丢丢的奇遇 金波 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之中透着些许忧伤。作品围绕“乌丢丢”这个可爱的木偶形象,通过十四行花环诗首尾相扣的神奇叙事手法,展开了优美而忧伤的奇遇。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他懂得用爱滋养生命,他用爱回报生命……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鲜活。爱,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作者简介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倾心创作儿童文学六十余年,出版有诗集《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集》《其实没有风吹过》(台湾版)、《迷路的小孩》(台湾版)、《其实我是一条鱼》(台湾版)、《阳光没有声音》《推开窗子看见你》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台湾版)、《影子人》(台湾版)、《乌丢丢的奇遇》等多部;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寻找幸运花瓣儿》,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金波幼儿文学评论集》《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等,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

  他的诗歌、散文、童话、歌词等几十篇(首)被选入内地以及香港、台湾的语文、音乐教材,为广大中小学生所熟悉。他的作品如《感谢往事》(散文集)、《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等待好朋友》(幼儿散文)等,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推荐书目。

  2004年6月1日,央视“东方之子”栏目,以《金波——永远的童年》为题,介绍了他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业绩。

  他的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金波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目录

  首章 神秘的小脚印

  第二章 小脚丫从哪里来

  第三章 认识了“诗篓子”

  第四章 孩子的情话

  第五章 我的名字叫可人

  第六章 重返童年的晚会

  第七章 远行第一天

  第八章 逆风的蝶

  第九章 种鸡蛋的小姑娘

  第十章 与蛇对话

  第十一章 蘑菇人

  第十二章 雕塑家的梦

  第十三章 探访口袋村

  第十四章 回归生命

  尾声

  附录一:金波获奖纪录

  附录二:金波作品出版年表

  附录三:金波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篇目

  精彩书摘

  最后,吟老也从墙上摘下那管母亲遗留下来的涧箫,轻轻地吹起来。悠悠的箫声把大家引向宁静的气氛中,大家停下了舞步,都站在原地倾听着,不约而同地沉浸在回忆之中。

  大家望着窗外,好像看到了他幼时的母亲,从朦胧的月光里走来。她的裙袂,她的秀发,她的纱巾,都随着箫声,随着晚风,随着月光缓缓地飘着。

  吟老流下了眼泪。他从泪眼中看见了她似乎正向他走来,一步步走近他。手轻轻一扬,从窗外飘进来几张彩色的纸。随后母亲的身影逝去。

  吟老从地上拾起画来,端详着这稚拙的画面,上面横七竖八地画着“蝌蚪人”。他觉得这些画似曾相识。

  吟老真的想不起他什么时候画过这幼稚可笑的画儿。

  画是用浓重的铅笔画的。笔道很简单,每个蝌蚪人都是一挥而就,没有任何改动。那流畅的笔画,让人感受到了画者驰骋的想象力。

  “不认识我们啦?”一个个蝌蚪人从纸上站起来,有的跳到他的手上,有的跳到他的肩上。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