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59680648
-
书名
罗宾计划
-
作者
[日] 横山秀夫 著
-
出版社名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
59.00
-
开本
32开
-
译者
王蕴洁 译
-
出版时间
2025-01-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悬疑推理小说、日本文学、横山秀夫作品感兴趣的读者
横山秀夫的首部作品《罗宾计划》,是他以“一笔入魂”风格撰写的梦幻之作,荣获第九届三得利推理小说大奖佳作奖,该书以惊人的叙事张力,揭示了一起女教师自杀案的真相,在追诉时效即将结束之际,展开了紧张刺激的限时追凶。
本书不单聚焦于案件本身,更深入探讨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从学生时代的友谊、爱人间的纠葛到兄妹间的深情,每一个角色都被描绘得生动立体。
横山秀夫以独特的警视厅视角,带来沉浸式的推理体验。随着线索的逐步揭开,读者将与警方并肩探寻真相,体验一场跌宕起伏的心理博弈。此外,该书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日本影视剧的画面感,极具可读性,豆瓣评分高达8.6分。
内容简介
在警局的年终酒宴上,一张紧急纸条带来惊人消息:
十五年前的女教师自杀案实为他杀,嫌疑人为当晚潜入校园的三名问题学生。
案件追诉时效即将过期,仅剩二十四小时!
警方紧急重启调查,发现案件背后不仅隐藏着女教师的死亡真相,还交织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不堪。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起案件似乎与“昭和三大悬案”之一的“三亿日元抢劫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极限追凶过程中,警方揭开一个个谜团,却不知自己正步入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阴谋之中……
作者简介
[日]横山秀夫 | 著
Hideo Yokoyama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日本警察小说创作领域的翘楚、坚持“一笔入魂”的社会派作家,号称日本文坛“平成的松本清张”,曾获松本清张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并获得国际匕首奖提名。
他的作品刻画了警视厅群像、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事件背后的人性与社会性,被评论界视为“新警察小说”。
本书是其首部作品,获第九届三得利推理小说大奖佳作奖。
王蕴洁 | 译
日语译者。译有上百部日语文艺作品,包括松本清张、太宰治、奥田英朗、宫部美雪、小野不由美、绫辻行人等多位日本名家的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线报
第二章 罗宾计划
第三章 行动
第四章 凭吊之战
第五章 追缉
第六章 冰熔点
第七章 时间的巢窝
改稿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线报
1
平成二年(一九九○年)十二月八日夜晚,地点在巢鸭——
“喂,这位大小姐,你去命案现场时,都怎么上厕所啊?”
年轻女记者悄悄从厕所回来时,身后传来穿越宴席的粗犷响亮的声音。
“啊!”
女记者做出符合期待的开朗反应,她顶着学生头的脑袋一转,那双眼尾下垂的可爱眼睛立刻找到了说出这种无礼言论的人。“哎哟,局长!”她瞪着坐在上座的后闲耕造,表情一半是生气,另一半是受到关注的喜悦。
后闲摇晃着烧瓶形状的庞大身躯,发出豪迈的笑声。已经酩酊大醉的他说话口无遮拦。他大动作地向嘟着嘴的女记者招招手,把她叫到身边,继续开玩笑:既然膀胱排空了,那就继续喝啊!
被称为“大小姐”的国领香澄早就习以为常,丝毫不认输。她一口气喝完还剩下半杯的冷酒,立刻要求对方也得干杯。
“谁怕谁啊,换你喝了,这次轮到‘性骚扰局长’去厕所。”
“关原 ?你是说关原局长吗?为什么要提到其他警局的局长?”后闲严肃地问。
只能说他太无知。香澄拍着手站起来,口齿伶俐地反击说:“你连性骚扰都不知道,竟然还可以当警局局长。性骚扰就是色老头调戏年轻女生的行为,眼前不就有一个绝佳的例子吗?”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知道是谁在调侃谁。
晚上十一点过后,年会渐入佳境。
辖区警局的干部和跑警政线的记者一起挤在并不算大的日式包厢内,包厢内挤得没有立锥之地。往年的年会到了这个时间,大家都会去第二家、第三家续摊,但今天傍晚,发生了一起案件——两名小学生从补习班下课回家时,被货车撞到,货车司机肇事后逃逸。大家做好了年会不得不取消的心理准备。不知道是否因为安排这场年会的会计课长的祈祷奏效,漏洞百出的紧急临检竟然顺利逮到逃逸的货车司机,案子迅速侦破。
虽然有点儿小波折,年会还是在延迟两个小时后顺利举办,而且因祸得福,完成一项工作后共同的爽快感,和潜在的同业意识让警局干部和记者一下拉近了距离,而且彼此就像说好似的,绝口不提人权、代用监狱 这些每次聚会时都会争执不休却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议题。到处可以看到勾肩搭背的浑圆背影左右晃,两个大男人拿起啤酒瓶当成麦克风,高唱男女对唱曲,还有人喝醉酒比力,比得满脸青筋暴出,或是聊自己的当年勇,相互点头,简直就像一场心灵相通的家族聚会。
一名完全没有喝酒的年轻刑警走过坐在末座、露出满意笑容的会计课长身后,沿着墙边悄悄走向上座。在场的所有人都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刑警手上那张被折得小小的、还被汗水浸湿的纸条终于来到桌边的死角位置,然后在后闲的腿前被悄悄打开。
“嗯?怎么了?”
刑警没有回答,视线看向下方。后闲仍然沉浸在和香澄谈笑的余韵中,但还保有一丝清醒,顺着刑警的视线低下头。
——什么?
关于十五年前的女老师自杀案,
有可靠消息指出,他杀的嫌疑重大,
请尽速回警局。
便条上用潦草的字简单扼要说明了情况,后闲认为寥寥数字反而更凸显事态的严重性。
这个消息以相同的方式传达给坐在酒席各处负责办案的人员。在烟雾缭绕中,两三个恢复清醒的人员交换了眼神。
后闲最先开始行动。他在脑袋中计算了几分钟,巧妙地离开谈话的人群,然后带着冲锋陷阵的心情,走向有很多水渍的纸拉门,以免在场的记者起疑心。
——为什么偏偏是今晚?
后闲烦躁地叹口气,把酒宴的嘈杂留在身后。他向来认为“警方和媒体就像是车子的两个轮子”,只要双方恰如其分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如果某一方的轮胎突然迅速转动,就会导致失衡,招致社会的混乱。警方的秘密主义反而会增加各家媒体争抢独家报道的行为,记者明知故犯的误报或是虚报的新闻越来越多。后闲之所以积极举办时下难得一见的分局和记者之间的聚餐,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拉近和媒体记者的距离,利用文字和电波的力量,加强警方和民众的沟通。有时候他忍不住自嘲,如今,警界和媒体之间严重的勾结和对立的扭曲构造已经根深蒂固,自己未免太傻太天真,但是一想到高考组 那些人戴着和颜悦色的假面具,背地里把媒体当成工具的虚伪,就觉得必须由从巡查一路苦干到警视的自己推动这件事,产生一种近似使命感的心情。
只不过“车子的两个轮子”的理想仍必须看时间和场合。如果被记者嗅到重要的消息,抢先报道曝光,原本能侦破的案子也可能会毁在记者手上。即使事后被记者骂“说谎局长”,该保密时还是要保密,该溜的时候就必须溜,遵守这些原则,也是身为一局之长的难言苦衷。
其他负责侦查工作的干部纷纷装年长,或说着“老人家差不多该闪人了,不然要变成灰姑娘”,或假装去上厕所,一个接一个离开酒席,只剩下负责交通、犯罪防止和警备等并不直接参与杀人命案侦办工作的干部仍留在包厢内。从警方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在执行牵制记者、管制消息的任务。
今天参加年会的记者,除了年轻记者,也有被称为狠角色的资深记者,但因为和喝酒个个都是海量的警察拼酒,导致他们平日的敏锐直觉都一起沉入酒杯杯底,只有一名记者,也就是刚才的国领香澄,有点儿纳闷,“局长上厕所也未免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