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95.00

现象、实体与识:<成唯识论>的哲学论证 章启群 著 商务印书馆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唯识论》文本为依据,以中印佛学发展为历史线索,并参照相关梵文文献,用20世纪的哲学视野,从形上学、存在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唯识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并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从六个核心问题论证唯识学与现象学理论上的根本差异,为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成唯识论》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不同,揭示两种哲学理论的意趣和旨归,呈现两种文化、文明鲜明、异样的人生底色;将唯识学形上学与中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唯识学的种子论不仅具有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本质的唯物论倾向,也具有理念、意志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动力的观念论倾向。本书作者期望以此探索出一条汉语佛教哲学研究的道路。

  作者简介

  章启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论魏晋自然观—一“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庄子新注》《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等。

  目录

  绪论

  一 佛教研究诸门类

  二 佛教哲学研究略述

  三 中国哲学史与佛教哲学问题

  四 《成唯识论》是中印佛教哲学的代表性文本

  五 本书意旨及方法

  引论唯识学之“识”哲学义考辨

  上部 阿赖耶识的形上学论证

  第一章 实在问题:“二空”与“识有”

  第一节 阿赖耶识之性、相

  第二节 阿赖耶识与“空”

  第三节 阿赖耶识与“心”

  第二章 种子论:意念与万事万物之直接生成

  第一节 种子的性质及其来源

  第二节 种子与熏习和因缘

  第三节 种子论的形上学品格

  第三章 阿赖耶识:最高实体与永恒

  第一节 佛学中的“实相”与实在概念

  第二节 阿赖耶识与最高实体

  第三节 阿赖耶识与轮回、涅槃

  第四节 三性与永恒

  中部 末那识的存在论论证

  一以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为参照

  第四章 末那识:“我”的幻相

  第一节 前唯识学关于“我”的思想

  第二节 从肉身到心灵:唯识学对于“我”之生成的表述

  第三节 思与意之分:我思故我在

  第五章 末那识与自我意识

  第一节 “我之我”

  第二节 “我相随”

  第三节 末那识与“我”之心理

  第六章 生存烦恼:末那识与“此在”

  第一节 烦恼的原点:“妄执自我”与“发问的自我”

  第二节 烦恼的内涵:内在空间向度与外在时间向度

  第三节 烦恼的展开结构:习气熏染与“在一世界一之中”

  第四节 烦恼的解脱:清净寂灭与领悟真理

  下部 了别境识的认识论论证

  第七章 “识变”: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换

  第一节 《成唯识论》的宇宙发生论

  第二节 “识变”与生成

  ……

  结语 关于唯识学研究的几个难点和古今学术文化转型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