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115630216
-
书名
亲密关系(第8版)
-
作者
[美] 罗兰·米勒 著
-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定价
148.00
-
开本
16开
-
译者
王伟平 译
-
出版时间
2024-01-01
-
纸张
纯质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学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研究者以及渴望探索亲密关系的每个成年人
u 将爱情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百科全书式专著,全景式呈现了亲密关系的画卷。读完《亲密关系》,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妒忌、出轨、冲突、暴力等亲密关系主题形成全新的认识。
u 一部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亲密关系指南,读者口口相传。米勒教授的《亲密关系》自中文简体版翻译出版以来累计销售愈百万册,豆瓣数万名读者评分9.3分,上万条书评。
u 与时俱进,《亲密关系》第8版,新增了近几年来发表的数百项新研究,增加了低头症、虚拟现实等与时俱进的主题,大幅拓展了对先前版本已有主题的讨论,展现了关系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进展。
u 科学性与权威性。作者深耕亲密关系领域30余年,且因该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获得多个奖项。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审校并作序推荐,津巴多、朱虹、陈海贤等专家诚挚推荐。
u 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每个主题下都提供了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典型的案例分析以及有效的关系应对策略,既揭示了亲密关系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也提供了实用技巧和具体操作指南。
u 兼具理性和人文关怀,可读性强。将硬核的科学知识用细腻、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仿佛有人在幕后为你低声诵读,给你一种亲切感。
内容简介
恋爱是一种能力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以建立一段亲密关系?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亲密关系与友谊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爱情?爱能长久吗?男人真的来自火星、女人真的来自金星吗?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妒忌吗?数字化是如何影响亲密关系的?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离婚的人越来越多?婚姻范式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手和离婚一定是不好的吗?如何预防恋爱脑,科学理性地谈论爱?……诸如此类的问题,你都可以从米勒的《亲密关系》(第 8 版)中找到答案。
《亲密关系》一书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社会学、 临床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口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本书理论和实践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读完本书,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 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妒忌、出轨、冲突、暴力等亲密关系的主题形成全新的认识。
《亲密关系》(第 8 版)新增了近几年来发表的数百项新研究,增加了低头症、虚拟现实等与时俱进的主题,大幅拓展了对先前版本已有主题的讨论,全面呈现了关系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进展。它既能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带来启发与灵感,又能为每位渴望爱情甜蜜、婚姻长久、 人生幸福的普通读者提供指导。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寻求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攸关我们的幸福,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
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是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的杰出心理学教授。他教授亲密关系课程已有 30 余年,并获得了国际人际关系研究协会颁发的 2008 年教学奖(主要是因为《亲密关系》一书的重要贡献)。他还被 the Minnie Stevens Piper 基金会评为得克萨斯州杰出的大学教师之一,该基金会授予他 2016 年 Piper 教授称号。他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国际心理学荣誉协会(Psi Chi)和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 Edwin Newman 杰出研究奖获得者。米勒父母的幸福婚姻一直持续了 73 年,他也想和他贤惠的妻子卡洛琳能同样长久地在一起。这张照片是他和另一个他最喜欢的伙伴福斯特熊的合影(它还算不上米勒最好的朋友,但如果哪天表现好一点倒也有可能)。
精彩书评
我个人认为,《亲密关系》是将爱情与科学、情感与理性、通俗性与 学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完美结合的百科全书式的两性心理学专著, 《亲密关系》一定能让你的亲密关系获益!
——菲利普·津巴多
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亲密关系如此重要,可又恰恰是许多现代人最深切的痛处。我郑重向大 家推荐《亲密关系》这本书,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同时也具 备了“行动指南”或者“枕边书”的轻盈姿态。当我们运用科学的思维 沉浸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友情、爱情、激情、婚姻、承诺、理解、沟 通、亲密、依恋和妒忌等各个方面的参悟之时,我相信,亲密关系在你 面前将呈现出新的瑰丽与神奇;我也相信,经由这本书的启迪,你在你 的亲密关系之路上,定会遇到更多美丽的风景与幸福的时光。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相爱是一场时间、机会、心力、财力的巨大投入。没有血亲关系的 爱,一旦结束,如幻如影,一切归零。所以我们畏惧付出,甚至干脆 放弃。这似乎是身处开放社会的现代人的宿命。所幸,在命运之外, 仍有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那就是科学主义。《亲密关系》就是这样 一本书,它为我们双向奔赴的爱,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框架、方法论和 工具包。
——朱 虹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亲密关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归属感和意义感的来源。正如本书作 者所言:“亲密关系是人类能够体验的最伟大、最令人享受的快乐源 泉,但也可以是可怕的痛苦和骇人听闻的破坏性之源。”与它的重要 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对亲密关系却所知甚少。仅有的知识大多 来自本能的反应、父母的婚姻(常常还是不太幸福的婚姻)、闺蜜朋 友的建议、偶像剧和小视频,却很少来自科学界严肃的研究。作为经 典图书,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以科学心理学的视角,以翔实的 研究文献讲述了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从友谊到爱情,再到性爱;从 建立到维护,再到解体和消亡。你从中不仅能从宏观的、人性的角度 理解亲密关系,还能为自己的亲密关系难题找到线索和答案。
——陈海贤
知名家庭治疗师
《爱,需要学习》作者
目录
第 1 章 人际关系的构成 / 1
第 2 章 研究方法 / 46
第 3 章 吸引力 / 74
第 4 章 社会认知 / 115
第 5 章 沟通 / 155
第 6 章 相互依赖 / 195
第 7 章 友谊 / 235
第 8 章 爱情 / 272
第 9 章 性爱 / 306
第 10 章 压力与紧张 / 344
第 11 章 冲突 / 381
第 12 章 权力和暴力 / 409
第 13 章 亲密关系的解体与消亡 / 440
第 14 章 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 476
参考文献 / 501
精彩书摘
专栏 3.1 数字距离——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两下点击的距离之内
空间上的临近很重要,但我们在网络上也可以与他人有惊人的联系,在那里我们能遇到通过其他方式不会遇到的潜在伴侣(Hamilton, 2016)。“今天,如果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你的口袋里就像装着一家天天不打烊的单身酒吧”(Ansari, 2015, p.42)。现在,在约会应用程序或网站、脸书、聊天室、在线社区、多人游戏及其他在线场所开始网上恋情已是司空见惯。网上相遇现在已是异性恋伴侣开始交往的第二常见方式(排在朋友介绍之后),更是同性恋者相互认识的最常见的方式;如今约有四分之一(23%)的异性恋伴侣和大多数同性恋伴侣(61%) 是 在 网 上 相 识 的(Rosenfeld & Thomas, 2012)。80% 尝试过约会 app 和网站的人认为这是“结识朋友的好途径”(Smith, 2016),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我们在网上能很容易地接触到他人,当我们积极地寻找他人时,期望通常都很高。但人们在约会 app 和交友网站上的体验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原因有几个。首先,大多数用户会遇到许多模棱两可的拒绝。他们“点赞”示好他人却没有引起对方的兴趣。这意味着什么?是否潜在的伴侣仔细考虑过你,并发现你不值得交往?或者他们只是在忙其他事情,没有意识到你的兴趣?不管哪一种情况,用户都会开始怀疑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脸和身材的满意度往往低于那些非用户(Strübel & Petrie, 2016)。其次,可供选择的伴侣比表面看起来要少;为了让其网页更打动人,交友网站可能并不急于删除前会员不再活跃的主页。据 2010 年的一项调查估计,在某婚恋网站可浏览的个人主页中只有 7% 的人属于仍在寻找伴侣的人(Slater, 2013)。而且(表面上)大量的选择未必有利于关系的成功。成百上千的个人主页让人不堪重负,因而人们变得漫不经心,对自己的选择也不再那么严格,例如想追求那些特别有吸引力的人,即使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共同点(Kreager et al., 2014)。由于被众多选择分散了注意力, 他们也不太可能对任何一个伴侣做出承诺;大多数用户(53%)同时与多个人约会过(“Online Dating Statistics”, 2017)。最后,虽然交友网站声称能为会员找到特别完美的伴侣,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兑现这种承诺;情侣间独特的匹配性非常复杂,在两个人真正见面之前很难预测(Finkel et al., 2012)。
尽管如此,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婚姻始于网上相遇。(只有 45% 的网恋发生在交友网站上;大多数网恋发生在其他地方)。关于网恋长期结果的数据喜忧参半 :与线下开始的伴侣关系相比,网上开始的伴侣关系有时持续的时间更长(Cacioppo et al., 2013),有时又更短(Paul, 2014)。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科技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没有比网上约会和择偶的出现更具戏剧性的例子了。网络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这是以前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做到的(Potarca, 2017),在某些方面,“互联网或许正在改变婚姻本身的动态与结果”(Cacioppo et al., 2013, p.10135)。
前言/序言
欢迎翻开这本《亲密关系》!很高兴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本书自出版以来 享有的盛誉令我深感荣幸,同时我也满怀激情地再次对这部著作进行全面修订和更新,为你呈现关系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进展。关系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因此第 8 版新增了近几年来发表的数百项新研究。你很难找到另外一本如此与时俱进、综合和完整的关系科学专著。
读者们说,真的找不到另一本读起来如此有趣的亲密关系著作了。对此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亲密关系》是一部学术著作,主要目的是为各大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涵盖整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内容。但是,本书的写作风格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读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掌握阅读节奏,而不必按照书中的章节顺序。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但实际上,可读性强也属意料之中,因为关系科学的许多内容本身就非常令人着迷。没有任何科学如亲密关系这般贴近每个人的家庭。有鉴于此,加之其娓娓道来和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事实证明,本书对普通读者 也很有吸引力。(正如我父亲所言 :“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所以,《亲密关系》(第 8 版)诞生了。新版对一些重要的主题用更多的篇幅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其他的书籍对此要么闭口不提,要么一笔带过 ;并且新版引用的研究成果也远多于其他同类书籍。本书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 研究、社会学、临床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口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它在时新性、全面性和趣味性上都远超其他任何一本关于亲密关系这门当代科学的概述性论著。欢迎阅读!
第 8 版新增的内容
第 8 版新增了 686 篇新的参考文献,以佐证新的主题或大幅拓展对之前版本已有主题的讨论,这些主题包括 :
色情作品
科技干扰
仪式
黑三角特质
催产素
性生活频次
不贞
婚姻范式
低头症
性满足
约会 app
关系清理
分手原因
外貌的不匹配
同居
性成长信念
瞳孔放大
熟悉度的影响
虚拟现实
吸引力的工具性
未变动的内容
如果你熟悉《亲密关系》之前的版本,你会发现第 8 版在章节结构上与前几个版本基本相同。第 1 章介绍了亲密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当这些因素在后续各章被提及时,会有脚注提醒读者在哪里可以找到能够刷新他们记忆的定义。
每章仍有发人深省的“请你思考”小贴士。它们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有趣的现象,它们还可以作为课堂讨论的试金石、个人论文的主题以及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的个人反思。
第 8 版仍然保留了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仿佛有人在幕后为你低声诵读。我偶尔会打破阻隔作者和读者的壁垒,直接与读者交谈,既是为了亲切,也是为了表 明一些重要的观点(还因为我情不自禁)。我很高兴有机会为你介绍这门充满活力而令人兴奋的关系科学,这是何等的荣耀!读者们给我的反馈也表明了这一点。
我要向本书最早的作者莎伦·布雷姆(Sharon Brehm)和合著者丹尼尔·珀尔曼(Dan Perlman)表达感谢和敬意,是丹尼尔最初吸引我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和修订。我还要感谢编辑和制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是 Jamie Laferrera、Francesca King、Sandy Wille、Erin Guendelsberger、Reshmi Rajeesh、Melisa Seegmiller、David Tietz、Dheeraj Kumar 和 Ryan Warczynski。谢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
《亲密关系》(第 8 版)的中译本能与中国读者见面,我分外高兴。各位能阅读本书,我甚感荣幸,希望这本书能引起你对亲密关系的兴趣,善用书中的知识,畅享一段愉悦的关系。谢谢中国读者给予这本书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