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020137800
-
书名
宝葫芦的秘密
-
作者
张天翼 著
-
出版社名称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定价
23.00
-
开本
16开
-
出版时间
2018-05-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丛书推出背景:
(1)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教育部的《语文》教科书。高中语文教科书也将于不久的将来投入使用。语文教科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任总主编,理念是更加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其重要特色,是鼓励、要求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文学名著、名作的阅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教材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栏目,举例讲述阅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教材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内容,对于让中小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2017年年底,修订版高中语文开始使用,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一样,强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文学名著和名作的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
(3)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2001年改版为“语文必读丛书”,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热烈欢迎。十几年来,秉承专业、严谨的作风,丛书吸取教育专家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历经四次改版及修订。截至目前,累计发行量已达8000多万册,发行码洋突破15.5亿元,成为出版界的传奇。
为配合国家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服务,我社在总结“语文必读丛书”出版经验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名师,经过认真讨论、深入调研,推出了这套“《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丛书特点
(1)书目全:
收入图书136种,比原“语文必读丛书”68种多了近乎一倍。均为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阅读书目。其中小学部分28种,初中部分49种,高中部分59种。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学经典,基本能满足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要。
(2)重量级顾问团队:
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延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担任顾问,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等。他们不仅在语文教育方面建树颇伟、见解颇深,有多位专家还参加了《语文》教材的编写、“语文必读丛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多种专有版权图书被收入书目:
丛书依托我社雄厚的作者资源和版本资源,书目中多种图书为其他出版社所无,如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钟书《围城》、杨绛译《堂吉诃德》、吴钧燮译《简▪爱》等。
(4)版本精:
各书版本均是我社经过多年积淀之后的定本,其编辑者、整理者、校注者、译者均为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读者评价及口碑良好。我们力争为读者奉献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善本。
(5)各书均为完整、未删节版;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
丛书编辑过程中,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给予了“去课程化”和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契约”的指导性意见,即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引导他们把阅读变成一种兴趣。因此,本丛书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随文安插干扰阅读的多余元素。
(6)高附加值:
大部分图书尤其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图书都带有在各自领域负有盛名的重要专家和优秀编辑历多年之功磨出的被广泛认可的、详尽的注释。很多图书配有名家所作精美插图。
(7)“导读”和“知识链接”助力学生阅读和考试:
每书的卷首配导读文字,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品成就与特点;卷末附知识链接,提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
(8)颜值高:
此次改版,对书的整体形象、书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书的颜值更高。
开本由原来的大32开改为小16开,成品尺寸改为154*220mm。字号变大,行距更加舒朗,看着更舒服,更照顾学生的阅读实际。
封面重新设计,颜色更明朗清新,风格更鲜丽活泼,更契合青少年读者的审美趣味。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推荐丛书”不仅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准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整体书感更棒,美誉度更高,相信会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和家庭的必备藏书。
精良的版本——丛书的突出优势
“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走来。”我社是新中国成立颇早的出版社,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六十多年来,坚持“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不遗余力打造精品,成为文艺类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
(1)相比于很多出版社,我社具有先天优势,建国之初出版资源稀缺,使我们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聚拢了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翻译文本、古典选本。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很多著名作者都在我社出过书,很多著名专家学者都帮我社做过一些重要出版物的整理、注释、编校工作。很长一个时期,我社是作为一个出版机关存在的,而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我社的很多图书的出版整理,跟国家的文化导向密切相关,很多项目即为受国家所托整理出版。这一过程中,国家专门调集人力、调拨资金予以支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校注本《红楼梦》的出版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这样的情况现在恐怕很难再有,很难再有一个出版社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因此,这批版本才显得弥足珍贵,难以复制。
(2)现在的社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出版业也不例外。快节奏也成为出版业的常态。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好好打磨一本书。而我社很多版本的书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或80-90年代,那时候每年出书的品种较少,大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好好打磨一本书,相对来说,更容易制造精品。
(3)高频次的重印,使我们有机会吸收各方意见,不断对图书进行修订打磨,使之逐渐完善,成为精品。
(4)专业的编辑和校对团队保证了书稿的编辑质量。
我们坚持三审三校,尽大可能降低错误率。我社是现在仍拥有校对科的少数出版社之一。出版讲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这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在努力实践。
(5)现在社会上很多同类书,粗制滥造,贻害无穷,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a. 版本来路可疑:外国文学没有翻译者,古典文学没有注释者。抄袭普遍。
b. 内容不完整:大量的改写改编,翻译质量堪忧。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提倡学生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而不是删节版,这方面,这些同类书做得很不够。
c.没有专业的编辑把关: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门类,比如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有好多文艺社根本没有外语编辑,也没有古籍编辑,这样很难保证质量。图书出版事关重大,应该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事必须由专业人来做。
d.存在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这些图书大多数存在着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书甚至在封面上就存在着两三处错误,遑论正文。
这些同类书的劣势,正是我社“《语文》阅读推荐丛书”的优势。拒绝粗制滥造体现的是人文社的担当和文化责任。
内容简介
★ 一部经典、孩子爱读,又颇具教育意义的童话
★ 语文课外阅读图书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宝葫芦的秘密》为张天翼先生*著名的童话之一,叙述小学生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但这个宝贝非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使他更痛苦,以致他最终毅然将其抛弃,争取做一个好学生的故事。童话写得既平实又幽默,深具教育和启发意义,备受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喜爱。
此次收入“《语文》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中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和童话作家。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有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其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精彩书评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译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语文》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
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也可以读些“闲书”,这样才能培养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
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语文》阅读丛书”书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紧扣教材的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语文》阅读丛书”紧密对接语文教学的新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
这套书不仅有典范文本,还将“知识链接”与导读内容精心组合,为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及做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提供了必要指引,是中小学生阅读经典的上佳之选。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教育部教师司教师培训专家 苏立康
目录
目 次
导读
宝葫芦的秘密
知识链接
精彩书摘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
“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么?”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见,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这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趾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
“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跟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头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头——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
“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
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嗯,还是从头说起吧。
……
前言/序言
导 读
《宝葫芦的秘密》是张天翼最具代表性的童话之一,发表于1957年《人民文学》第1—4号。这部童话写得既平实又幽默,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备受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喜爱。
作品一反以往关于“宝葫芦”故事的俗套,而将其导向另外一个主题,从而突出了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小学生王葆由于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便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当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阻碍,比如,遇到令人头疼的数学题或是为一架电磁起重机而绞尽脑汁时,尤其如此。想不到有一天当他钓鱼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这样一个宝贝。宝葫芦表示愿意做他的奴仆,但前提是这秘密只能他们两个知道,不得告诉第三人。于是王葆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幸福”,一种新奇的、刺激的,可以不必自己劳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几乎所有东西的“幸福”。然而,与这种“幸福”相伴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弄得他狼狈不堪。更重要的是,王葆在无论什么东西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情况下,正常的生活程序被打破,原来的那些人生乐趣也失去了:跟同学下棋,轻轻松松就取得了胜利,根本用不着思考奋战,实在是乏味至极;他的东西来得那么容易,量又特别多,让他吃不了、用不完,反倒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像一个吃撑了的人似的,看见什么都腻味。他的时间也多得无处打发……他终于体会到一种无事可做的、“不忙碌”的痛苦:无聊。他感觉无比孤单、寂寞,仿佛跟这个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他突然对生活的意义感到一种迷茫,因为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全随着宝葫芦的到来而离他远去:“将来干什么呢,我?我怎么样过日子呢?”这让他感到惶惑不安。当王葆最后得知,所有吃的、用的,甚至连试卷都是宝葫芦偷来的时候,他的心理冲突达到高潮,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原来他一直倚仗的“魔法”,竟是“偷”!最终王葆和宝葫芦决裂,又回归到正常的健康的生活之中。
可以说,宝葫芦是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思想的一种象喻,潜藏在王葆思想意识的深处,是他心头的“黑影子”。王葆与宝葫芦由妥协到斗争,直至最后将其彻底抛弃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转变,形象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没有一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的幸福,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
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充满儿童情趣和特点的生活细节及心理描绘,刻画了王葆这一个性鲜明的少年形象。他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好孩子,但是又有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而当他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时,又能勇于改正。他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小读者的认同与共鸣。
作品在写法上摈弃以往关于宝葫芦故事的结构套路,不仅把宝葫芦的“法力”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把它作为自私自利及好逸恶劳思想的一种象喻,进而让它给王葆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苦恼,这就使王葆后来的思想转变不仅在情理之中,而且更容易使小读者接受本书所要表达的主旨。虽然最终目的是说理,但说得形象、自然。
在本书中,作者的幽默才能和他一以贯之的喜剧艺术风格也得到了体现。作者是带着微笑来进行创作的,他以善意的笑来“捉弄”王葆,并使其幡然醒悟。另外许多幽默和诙谐成分的有效介入,给作品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使作品逸趣横生。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独白式的叙事方式,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说话,用小孩子特有的声音及语调讲述故事,让读者尤其是小读者读起来颇感亲切。语言也很有特色,简洁,生动,形象。
无疑,《宝葫芦的秘密》是一篇优秀的童话作品,深刻的立意,鲜活的人物形象,神奇而又巧妙的故事情节和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不同时代的青少年读者,其艺术魅力恒久不衰。读这篇作品,小读者们在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或许还会思考自己如何做一个可爱的好少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