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220132087
-
书名
走进明朝:从严峻冷酷到自由放任
-
作者
方志远 著
-
出版社名称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定价
82.00
-
开本
16开
-
出版时间
2025-01-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作者方志远关注明代历史数十年,对此有深入的研究,试图说明明代社会有一个由洪武、永乐时期的冷峻冷酷,到成化、弘治时期的自由开放,再到隆庆、万历时代的腐朽,以至走向衰亡的过程。本书的研究既有关于明朝的具体方面,如“传奉官”的身份与职业特征、“毋得任户部”考,也有关于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论讨论,如关于“史无定法”与“史有定法”、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非问题意识”等。
作者简介
方志远,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首批外审专家,曾任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江西省政府参事,台湾成功大学客座教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江西省人大常委、第九届江西省政协委员。
目录
引 言/001
明朝百年启示录/009
一、两个皇朝两种结局/009
二、三个阶段三个中心/012
三、多元社会多种问题/015
四、双重立场双重眼光/019
“刑用重典”与明太祖的角色转换/021
一、时代符号和永久记忆/022
二、律、诰“重典”及各类禁令/030
三、刑用重典的实施:富民与贪吏/043
四、刑用重典的升级:勋臣与文人/054
五、以“民”为本与以“明”为本/061
明代苏松江浙人“毋得任户部”考/077
一、“毋得任户部”的渊源和由来/078
二、苏松重赋与“毋得任户部”/088
三、苏松江浙的“民风”与“吏风”/099
四、东南财赋与西北防务/111
“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
——以正统、景泰、天顺时期赈灾助饷为中心/123
一、从“旌异优免”到“冠带荣身”/124
二、怪异的“旌表”“冠带”数字/131
三、数字背后的国家形象与国家强制/138
四、“国家动员”遭遇的人心冷暖/146
五、从“冠带荣身”到“纳米入监”/158
六、国家权力与社会财富/165
“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178
一、成化时期的“传奉升授”及其结局/179
二、传奉官的社会身份与职业特征/190
三、传奉官与成化时代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207
四、成化时代与后成化时代/224
“山人”与晚明政局/238
一、问题的提出/238
二、影响晚明政局的几桩“山人”公案/240
三、“山人”与“山人运动”/259
四、山人“气场”与晚明死局/282
明末购募西炮葡兵始末考/300
一、明廷购募西炮葡兵之背景/300
二、耶稣会士在华传教与赴澳购募西炮葡兵/316
三、徐光启等精兵精器之主张与赴澳购募经过/327
四、登州之变与明末购募西炮葡兵之终结/354
精彩书摘
明朝百年启示录
一、两个皇朝两种结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我认为需要特别加以关注。一个是西汉,一个是明朝。
民国时期的明清史专家孟森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说汉朝和明朝“得国最正”。理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没有任何家庭背景,都没有入仕前朝为臣,全凭着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本领、自己的运气,投身于农民战争,前者推翻了“暴秦”、后者驱逐了“胡虏”,建立起汉人的王朝。这是孟森先生的思考角度。
我的认识是,无论是汉朝还是明朝,都是发育比较完整的朝代,它们都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自我发育过程,有一个主要通过社会内部的变化从凋敝走向繁荣但最终不得不衰亡的过程。历史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为现实提供借鉴。所以司马光编撰的那部伟大历史著作,就取名为《资治通鉴》。而他的前辈司马迁写《史记》,宗旨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汉、明这两个朝代特别需要我们关注,特别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西汉建立之后,经过对吕氏势力的制裁,其实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又通过对异姓藩王和同姓藩王的打击,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后,西汉进入极盛。但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也逐渐积累、逐渐暴露,并且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