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88.00

绿皮火车,去乡野中国 齐栋 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火车和铁路题材的旅行文学作品。作者通过重走十几条绿皮火车的经典老铁路,如沪昆铁路、成渝铁路、川黔铁路、牙林铁路、朝乌铁路等,流连于城镇和乡村之间,与十几座古老的、有特色小县城(普雄、关村坝牙克石、图里河、漠河、海拉尔)萍水相逢。观察车厢里的人间百态,从那些普通平凡的乘客身上,拾起平凡生活的吉光片羽。全书以一种沉浸式的笔触,高质量的风景和人文摄影图片,对火车和小城镇均有细致入微的描述,也记录了旅途中不少有趣的人和事,带你重返一个高铁之外的中国。

  作者简介

  齐栋,旅行作家,摄影师,痴迷火车旅行和铁道文化。《旅行家》杂志专栏作者,《孤独星球》签约作者,央视纪录片《乘着绿皮车去旅行》节目嘉宾;已出版畅销书《我乘火车穿过俄罗斯》《绿皮车站》《老火车的时光慢游》《天堂不过黔东南》;穷游网《中国铁道旅行》锦囊作者;凤凰、澎湃、栩栩华生等多家媒体撰稿人,作品遍布各大媒体和网站,浏览量数以千万。对铁路/公路/文化/主题类旅行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曾乘坐几百趟绿皮火车环游中国,也曾坐火车贯穿西伯利亚铁路和俄罗斯全境。

  目录

  前言

  内蒙古

  锡二铁路 骑铁马的同学少年

  锡乌铁路 穿越锡林郭勒

  两伊铁路 只有两节车厢的绿皮火车

  牙林铁路(一) 图里河的奇遇

  牙林铁路(二) 我步入丛林

  朝乌铁路 一场游戏一场梦

  莫尔道嘎 森林里的小火车

  满归 他们不愿睡在看不见星星的屋子里

  贵州

  沪昆铁路(一) 去镇远的快速列车

  沪昆铁路(二) 拯救地球的少年

  重庆

  川黔铁路 再见溪谷

  石门坎 松坎河畔的矿业小镇

  小鱼沱 废弃的矿车和沉默的工厂

  万盛 一座流过记忆的车站

  成渝铁路(一) 火车驶向平等

  成渝铁路(二) 在绿皮火车上晒韭菜的大哥

  四川

  资阳 在内燃机车厂流浪的人

  金口河(一) 行走大渡河畔的秘境小镇

  金口河(二) 差点被当成“间谍”抓起来

  成昆铁路(一) 穿越大凉山的绿皮火车

  成昆铁路(二) 从峨边到攀枝花

  成昆铁路(三) 死亡铁路的一个缺口

  攀枝花 寻找一条鳄鱼,徒步一条铁路

  云南

  内昆铁路 火车驶向云外

  盐津 探访传说中的“中国最窄县城”

  河南

  老君庙 一座神秘的火车墓地

  湖南

  京广铁路 火车开往郴州

  马田(一) 探访两条不为人知的工矿企业窄轨铁路

  马田(二) 柴油朋克味的绿皮怪兽

  焦柳铁路(一) 内燃机时代的最后浪漫

  焦柳铁路(二) 麻阳往事、北野武和芙蓉镇

  陕西

  襄渝铁路 80万铁道兵修建的一条铁路

  江西

  京九铁路 一块钱的铁道旅行

  前言/序言

  《绿皮火车:去乡野中 国》是一本记录中国内地铁 道旅行的图文册子。它以我 的旅行随笔,和穿插其中的 200多张摄影照片的方式呈 现。乍看上去,和一般的传 统游记类书籍无二,都以观 察和描述沿途见闻的方式为 主线,但这本书新奇有趣的 地方在于,它把火车和铁道 当成嘹望镜——通过两条长 长的铁轨和机械怪兽的轰鸣 声,来窥探一个不一样的中 国。 多年以来,我始终钟情 于中国境内的老火车,尤其 可以开窗的、无空调的传统 绿皮火车。在高铁强大的冲 击力面前,这些老火车可谓 如履薄冰,几乎每隔一段时 间就能传来××××次列车停 运或升级成空调车的消息。 而当它们摇身一变为新空调 列车后,在中国铁路现有的 划分下,往往依旧保持了一 袭墨绿色的涂装。这就对大 多数乘客造成了一种视觉困 惑,使他们无法分辨出两种 绿皮车之间的本质区别。更 何况,现存的传统绿皮火车 少之又少,如果事先不经过 一番考察调研,普通人甚至 很难发掘出它的踪迹。 所以这是我创作本书的 缘由之一:一方面,用文字 记录和这些老家伙相处的最 后时光;另一方面,对随时 有可能走进历史的传统绿皮 火车,来进行某种意义上的 “抢救性拍摄”。种种迹象表 明,在未来绝大多数普速列 车统一被刷成绿色的现实面 前,那些坚持认为“只有传 统绿皮火车才叫绿皮车”的 铁道迷们,也必须慢慢接受 绿皮车这一概念的“世俗化” 。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 则《为什么不取消绿皮火车 》的科普视频中,这种绿色 的新空调列车被定义为“新 绿皮车”。 一个稍显“残酷”的事实 就此铺开:随着越来越多的 高铁客运专线开工建设,那 些设计时速较慢的老铁路, 便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它们当中不乏赫赫有名的 经典线路,曾经为祖国的建 设立下过赫赫战功,如今却 面临无车可跑的尴尬境地。 比如川黔铁路和成渝铁路, 都已仅剩一对传统绿皮火车 开行,且都不能跑完全程。 所以无论新绿皮车还是老绿 皮车,其实都已经走上了一 个逐渐衰亡的历史进程中。 铁路的命运,往往和沿 途城镇的命运绑定在一起。 火车不仅仅能拉来一座大城 市,也能为很多不起眼的中 小城镇注入经济活力。本书 记录了一些因为铁路线路的 重新规划而没落的小镇,它 们当中有曾经的三线建设厂 区,有亟待转型的资源枯竭 型城市,还有曾经在地图上 找不到的隐秘地区……作者 沿着老铁路,探访时代之殇 ,在废弃的工厂和荒凉的家 属院里,追寻逝去的记忆。 这些老铁路串联起的工 业小镇,都不是常规意义上 的景点。我逗留于此的时候 ,也常常感受到当地人灼热 的目光。他们并不明白一个 奇怪的外乡人在这里做什么 ,有时候甚至就连我自己也 不明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 邂逅和波澜不惊的撞击,甚 至在一个叫金口河的地方, 还差点被当成间谍,尽管事 实证明这只是一个误会…… 我似乎有意和这些发生地保 持了某种程度的疏离,没有 刻意为之去采访某些人,且 更愿意将自己视为一个置身 事外的冷眼旁观者。 二连浩特是一座中蒙边 境的安宁小城。当北京一乌 兰巴托一莫斯科的K3次国 际列车驶来时,除了中国的 边检人员会上车检查乘客护 照外,还要在这里更换上一 对庞大的车轮转向架,以适 应蒙古和俄罗斯铁路1520 毫米的轨距。2019年8月, 我结束了对蒙古国一次短暂 的铁道旅行,从乌兰巴托坐 了一夜火车,来到了扎门乌 德。在这座和二连浩特遥遥 相对的边境城市,和几个蒙 古国人挤在一辆吉普车上, 从陆路口岸回到了中国。 于是这座火车拉来的边 境小城,便成为全书的开篇 发生地。我从这里辗转锡二 铁路和锡乌铁路,穿越了锡 林郭勒大草原。又从阿尔山 搭乘只有两节车厢的绿皮火 车,沿着两伊铁路去往海拉 尔……彼时疫情尚未爆发, 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遇见 鄂温克人的时候,我做梦也 料想不到这个和我们土地连 接在一起被唤为蒙古国的国 度,竟然变成了三年疫情生 活最后一个出境的目的地。 那段时间,在贵州、重 庆、四川和云南等地的绿皮 火车上,口罩、健康码和行 程码成为与我同行的亲密伴 侣。我为了保险起见,甚至 还在包里放了一把额温枪, 以便在身体不适时掌控体温 状况。类似这样的疫情期间 的小插曲在书里屡见不鲜, 无论我的初衷是如何挖空心 思去寻找那些被时光遗弃的 老铁路,但首先必须遵守一 个地方最基本的防疫规定。 这也使得这本书多了一丝社 会学和历史学的意义:看似 寻找过去,实则记录当下。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全 书在章节设置上采用了线性 顺序,在文章排序上大致按 照旅行时间的先后。偶尔有 个别例外,但基本不会影响 阅读体验。无论如何,每个 现代人都应该意识到,中国 不仅仅有高速铁路和快捷便 利的高科技生活,更有很多 被有意无意遮挡在主流视线 之外的事物。希望大家跟随 我的脚步,沿铁道而行,去 寻找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中国 。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