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42.00

虞初新志(全2册) 邵颖涛,岳立松 译注 中华书局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一、明清经典小说合集,篇章入选语文教材,影响数代人。如,《口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核舟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二、蜚声文坛,影响中外。金庸《神雕侠侣》“活死人墓”借鉴了《活死人传》、《笑傲江湖》中“医一人,杀一人”的名医平一指,借鉴了《老神仙传》。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江户川乱步创作的《孤岛之鬼》受到《虞初新志》的巨大启发,天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细细品读,大量圈点。

  三、汇聚明清奇闻逸事,如《圆圆传》、《冒姬董小宛传》,以及《桃花扇》故事原型《李姬传》,清代经典传奇体代表作品集于此书。

  内容简介

  《虞初新志》二十卷,明末清初文言短篇笔记小说集。书中收集的文章题材广泛﹐既有明清传奇人物,亦有奇异事件,所记多为真人真事﹐不尽是子虚乌有。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聆听明清奇闻逸事的同时看尽人生百态。本书既对后世作家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亦流传至海外,在域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原作者】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又号三在道人,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 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其祖张正茂、父张习孔皆以文墨著称,他自幼深受家学熏陶与文艺沁润,精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十五岁便考取秀才,文名远扬大江南北。

  【译注者】邵颖涛,1978年生,文学博士, 2010年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与地理空间、佛教与唐代文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已出版《唐代叙事文学与冥界书写研究》《穿越时空的诤言:奏章》《三宝感应要略录校注》《唐小说集辑校三种》《张履祥教育思想解读》等著作,在《明清小说研究》《图书馆杂志》《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岳立松,1979年生,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博士,西北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化、园林文学与文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已出版《晚清狭邪文学与京沪文化研究》《拨开历史的迷雾:史论》等著作。在《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新疆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上册

  前言 ……………………………………………… 1

  自叙 ……………………………………………… 1

  凡例十则 ………………………………………… 5

  总跋 …………………………………………… 13

  卷一 …………………………………………… 16

  姜贞毅先生传 ……………… 魏 禧(冰叔)  17

  大铁椎传 …………………… 魏 禧(冰叔)  40

  徐霞客传 …………………… 王思任(季重)  46

  秋声诗自序 ………………… 林嗣环(铁崖)  67

  盛此公传 …………………… 周亮工(减斋)  73

  汤琵琶传 …………………… 王猷定(于一)  88

  小青传 ………………………………失 名  97

  义猴传 …………………… 宋 曹(射陵)  122

  卷二 …………………………………………… 126

  柳敬亭传 ………………… 吴伟业(梅村)  127

  汪十四传 ………………… 徐士俊(野君)  143

  武风子传 ………………… 方亨咸(邵村)  151

  记老神仙事 ……………… 方亨咸(邵村)  161

  瑶宫花史小传 …………… 尤 侗(展成)  178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达生)  193

  卷三 …………………………………………… 207

  马伶传 …………………… 侯方域(朝宗)  208

  顾玉川传 ………………… 曹 禾(峨嵋)  213

  冒姬董小宛传 …………… 张明弼(公亮)  220

  附:冒辟疆《影梅庵忆语》选十五则 ……… 239

  卖酒者传 ………………… 魏 禧(冰叔)  259

  一瓢子传 ………………… 严首昇(平子)  265

  附:游一瓢传 …………… 陈 周(二游)  271

  宋连璧传 ………………… 李焕章(象先)  275

  卷四 …………………………………………… 283

  义虎记 …………………… 王猷定(于一)  284

  丁药园外传 ……………… 林 璐(鹿庵)  290

  寄畅园闻歌记 …………… 余 怀(澹心)  301

  陈小怜传 ………………… 杜 濬(十泉)  309

  卖花老人传 ……………… 宗元鼎(定九)  318

  神钺记 …………………… 徐 芳(仲光)  322

  焚琴子传 ………………… 顾 彩(天石)  327

  四氏子传 ………………… 张明弼(琴牧)  338

  卷五 …………………………………………… 349

  柳夫人小传 ……………… 徐 芳(仲光)  350

  换心记 …………………… 徐 芳(仲光)  359

  秦淮健儿传 ……………… 李 渔(笠翁)  365

  山东四女祠记 …………… 黄 始(静御)  376

  鲁颠传 …………………… 朱一是(近修)  380

  林四娘记 ………………… 林云铭(西仲)  384

  乞者王翁传 ……………… 徐 芳(仲光)  394

  雷州盗记 ………………… 徐 芳(仲光)  401

  花隐道人传 ……………… 朱一是(近修)  405

  卷六 …………………………………………… 412

  张南垣传 ………………… 吴伟业(骏公)  413

  孙文正黄石斋两逸事 ……… 方 苞(望溪)  426

  郭老仆墓志铭 …………… 侯方域(朝宗)  435

  五人传 …………………… 吴肃公(晴岩)  442

  箫洞虚小传 ……………………… 傅占衡  457

  鬼孝子传 ………………… 宋 曹(射陵)  465

  黄履庄小传 ……………… 戴 榕(文昭)  470

  附:奇器目略 ……………………………… 474

  卷七 …………………………………………… 481

  书戚三郎事 ……………… 周亮工(减斋)  482

  象记 ……………………… 林 璐(鹿庵)  502

  纪周侍御事 ……………… 陆次云(云士)  507

  姚江神灯记 ……………… 朱一是(近修)  511

  记盗 ……………………… 杨衡选(圣藻)  517

  化虎记 …………………… 徐 芳(仲光)  524

  义犬记 …………………… 徐 芳(仲光)  530

  奇女子传 ………………… 徐 芳(仲光)  537

  曲全节义疏 ……………………… 阿毕阮  546

  卷八 …………………………………………… 553

  江石芸传 ………………… 吴良枢(璿在)  554

  耕云子传 ………………… 洪嘉植(去芜)  558

  吴孝子传 ………………… 魏 禧(冰叔)  561

  李一足传 ………………… 王猷定(于一)  570

  孝贼传 …………………… 王猷定(于一)  578

  王翠翘传 ………………… 余 怀(澹心)  580

  戴文进传画苑三高士传之一 … 毛先舒(稚黄)  592

  髯樵传 …………………… 顾 彩(天石)  597

  赵希乾传 ………………… 甘 表(中素)  606

  万夫雄打虎传 …………… 张 惣(南村)  613

  卷九 …………………………………………… 620

  剑侠传 …………………… 王士禛(阮亭)  621

  皇华纪闻 ………………… 王士禛(阮亭)  632

  毛女传 …………………… 陈 鼎(定九)  650

  宝婺生传 ………………… 陆次云(云士)  655

  王义士传 ………………… 陈 鼎(定九)  662

  纪陆子容事 ……………… 王 晫(丹麓)  665

  雌雌儿传 ………………… 陈 鼎(定九)  670

  再来诗谶记 ……………… 沙张白(定峰)  675

  卷十 …………………………………………… 691

  筠廊偶笔 ………………… 宋 荦(牧仲)  692

  金忠洁公传 ……………… 董以宁(文友)  699

  核舟记 …………………… 魏学洢(子敬)  710

  沈孚中传 ………………… 陆次云(云士)  716

  爱铁道人传 ……………… 陈 鼎(定九)  723

  北墅奇书 ………………… 陆次云(云士)  726

  鬼母传 …………………… 李 清(映碧)  744

  狗皮道士传 ……………… 陈 鼎(定九)  748

  烈狐传 …………………… 陈 鼎(定九)  752

  卷十一 ………………………………………… 757

  过百龄传 ………………… 秦松龄(留仙)  758

  八大山人传 ……………… 陈 鼎(定九)  764

  圆圆传 …………………… 陆次云(云士)  770

  啸翁传 …………………… 陈 鼎(定九)  785

  客窗涉笔 ………………………… 失 名  789

  闻见卮言 ………………………… 顾珵美  796

  樵书 ……………………… 来集之(元成)  800

  钱塘于生三世事记 ………… 陈玉璂(椒峰)  805

  活死人传 ………………… 陈 鼎(定九)  810

  义牛传 …………………… 陈 鼎(定九)  813

  下册

  卷十二 ………………………………………… 817

  邵士梅传 ………………… 陆鸣珂(次山)  818

  彭望祖传 ………………… 陈 鼎(定九)  823

  程弱文传 ………………… 罗 坤(宏载)  827

  薜衣道人传 ……………… 陈 鼎(定九)  830

  刘医记 …………………… 陈玉璂(椒峰)  833

  湖堧杂记 ………………… 陆次云(云士)  836

  看花述异记 ……………… 王 晫(丹麓)  863

  孝犬传 …………………… 陈 鼎(定九)  884

  卷十三 ………………………………………… 888

  曼殊别志书 …………… 毛奇龄(大可)  889

  补张灵崔莹合传…………… 黄周星(九烟)  925

  陈老莲别传 ……………… 毛奇龄(大可)  950

  桑山人传 ………………… 毛奇龄(大可)  960

  李姬传 …………………… 侯方域(朝宗)  962

  记缢鬼 …………………… 王明德(今樵)  968

  卷十四 ………………………………………… 973

  平苗神异记 ……………… 王 谦(㧑斋)  974

  附:纪香木作像 ………… 吴陈琰(宝崖)  981

  纪老生妄讼 ……………… 吴陈琰(宝崖)  984

  会仙记 …………………… 徐喈凤(竹逸)  987

  太恨生传 ………………… 徐 瑶(天璧)  998

  瘗水盏子志石铭…………… 毛奇龄(大可)  1017

  姗姗传 …………………… 黄 永(云孙)  1024

  卷十五 ……………………………………… 1037

  记同梦 ……………(闺秀)钱 宜(在中)  1038

  述怪记 …………………… 缪 彤(歌起)  1044

  哑孝子传 ………………… 王 洁(汲公)  1049

  孝丐传 …………………… 王 晫(丹麓)  1052

  乩仙记 …………………… 洪若皋(虞邻)  1055

  中泠泉记 ………………… 潘 介(幼石)  1069

  髯参军传 ………………… 徐 瑶(天璧)  1078

  李丐传 …………………… 毛际可(鹤舫)  1085

  诗附录 ………………………………… 1086

  书钿阁女子图章前 ………… 周亮工(减斋)  1090

  书王安节、王宓草印谱前 … 周亮工(减斋)  1095

  书姜次生印章前…………… 周亮工(减斋)  1099

  卷十六 ……………………………………… 1104

  因树屋书影 ……………… 周亮工(减斋)  1105

  记桃核念珠 ……………… 高士奇(澹人)  1136

  核工记 …………………… 宋起凤(紫庭)  1140

  张南邨先生传 …………… 先 著(迁甫)  1144

  刘酒传 …………………… 周亮工(减斋)  1153

  记古铁条 ………………… 詹锺玉(去矜)  1155

  唐仲言传 ………………… 周亮工(减斋)  1159

  李公起传 ………………… 周亮工(减斋)  1164

  书郑仰田事 ……………… 钱谦益(牧斋)  1166

  记吴六奇将军事…………… 钮 琇(玉樵)  1175

  卷十七 ……………………………………… 1190

  纪袁枢遇仙始末…………… 毛际可(会侯)  1191

  闵孝子传 ………………… 吴 晋(介兹)  1197

  人觚 ……………………… 钮 琇(玉樵)  1203

  事觚 ……………………… 钮 琇(玉樵)  1212

  物觚 ……………………… 钮 琇(玉樵)  1238

  名捕传 …………………… 姚□□(伯祥)  1252

  南游记 …………………… 孙嘉淦(锡公)  1257

  卷十八 ……………………………………… 1403

  圣师录 …………………… 王 言(慎旃)  1404

  海天行记 ………………… 钮 琇(玉樵)  1478

  卷十九 ……………………………………… 1489

  七奇图说 …………………………南怀仁  1490

  讱庵偶笔 ……………… 新 安 汪□□  1503

  柳轩丛谈 ………………………………… 1513

  啸虹笔记 ………………………………… 1516

  燕觚 ……………………… 钮 琇(玉樵)  1519

  豫觚 ……………………… 钮 琇(玉樵)  1524

  秦觚 ……………………… 钮 琇(玉樵)  1532

  吴觚 ……………………… 钮 琇(玉樵)  1534

  卷二十 ……………………………………… 1542

  三侬赘人广自序…………… 汪 价(三侬)  1543

  板桥杂记 ………………… 余 怀(澹心)  1637

  附录:盒子会 …………………………… 1724

  精彩书摘

  (注:选文即入选教材的《口技》)

  秋声诗自序

  林嗣环(铁崖)①

  彻呆子当正秋之日②,杜门简出③,毡有针,壁有衷甲 , 苦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之来⑤,则濡墨吮笔而为诗⑥。诗成,以“秋声”名篇。

  【注释】

  ①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又号彻呆子,福建晋江(今福建泉州) 人。清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进士及第。他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此篇《虞初新志目录》注出《文津选本》。又见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七“口技”引《秋声诗自序》。

  ②彻呆子:作者林嗣环的号。正秋:仲秋。农历八月。

  ③杜门简出:闭门家居而少外出。

  ④壁:物体、身体等的外围结构的物质层。衷甲:内穿铠甲。

  ⑤谣诼(zhuó):造谣诽谤。

  ⑥濡墨吮笔:指构思作文或绘画。濡墨,蘸润墨汁。吮笔,指作文时吮笔沉思。

  【译文】

  彻呆子正当仲秋之时,闭门家居而少外出,如同毡上有针,衣服里面穿着铠甲,内心苦闷无法排解。然而屡屡听到诽谤之语传来,便潜思构想而创作诗歌。诗作写成,以“秋声”作为篇名。

  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①。”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 堂下呵驺声、堂后笙歌声②,何如?” 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楸枰声最佳③。”曰: “何言之玄也!”

  【注释】

  ①机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②呵驺(zōu):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呵令行人让路的骑从。这里指仆

  从。笙歌:合笙歌唱。也泛指奏乐唱歌。

  ③楸枰(qiū píng):以楸木制成的棋盘。

  【译文】

  正好有几名客人来到,不问他们是什么人,留下他们一起畅饮期醉。喝到有些醉意时,让客人们各自举例什么声音最为美妙。一位客人说:“织机的声音和小孩子读书声最美妙。”我说:“说得多么庄重啊!”又有一位客人说:“厅堂外侍从的呵令声、厅堂里笙乐伴奏的歌声,怎么样?”我说:“说得多么奢华啊!”又有一位客人说:“姑娘妇人下棋的声音最好。”我说:“说得多么清雅啊!”

  一客独嘿嘿①,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②:“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③,可乎?京中有善口技者④,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⑤,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⑥。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注释】

  ①嘿嘿(mò):默然无语。嘿,同“默”。

  ②满酌:斟满酒。

  ③抚掌:拍手。表示欣赏、开心。

  ④口技:一种杂技,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⑤厅事:本为衙署里的大堂,后私家堂屋也称此名。屏障:屏风,用来挡风或隔开、遮掩房室的用具。

  ⑥抚尺:醒木。曲艺演员表演时用来拍桌子以引起听众注意的木块。

  【译文】

  一位客人独自默默不语,取来一个大酒杯斟满酒自饮后,上前说: “先生喜欢听别人没有听过的声音,我请求说些事使先生欢欣鼓掌,可好?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某家宴会宾客、大摆宴席,在厅堂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宾客都围坐在屏风前。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屏风中醒木拍了两下,全场安静下来,无人敢大声喧哗。

  “遥遥闻深巷犬吠声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②,摇其夫语猥亵事③。夫呓语④,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⑤。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⑥,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⑦。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⑧,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⑨,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注释】

  ①犬吠:狗叫。

  ②欠伸:张嘴打哈欠伸懒腰。

  ③猥亵(wěi xiè):下流的言语或行为,此指夫妻房事。

  ④呓语:说梦话。

  ⑤戛戛(jiá):形容物体相碰击的声音。

  ⑥溺(niào):撒尿。

  ⑦狺狺(yín):原是狗叫的声音,此指小儿不满的话语。

  ⑧叱(chì):大声呵斥。

  ⑨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译文】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而打哈欠、伸懒腰,摇动她的丈夫诉说夫妻房事的话。丈夫梦话不断,起初并不怎么答应。妇人不停地摇他,于是两人的说话声渐渐错杂起来,床也发出戛戛之声。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啼哭,丈夫让妇人安抚孩子吃奶。孩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孩子,哼哼着哄孩子睡。丈夫起床小便,妇人也抱着孩子撒尿。床上的另一个大孩子也醒了,不满地叫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孩的声音,嘴里哄小孩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床的吱吱声,丈夫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尿入瓶中的声音,尿入桶中的声音,同时都发了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满座的宾客,没有不伸着脖子、偏着脑袋看的,众人满脸微笑、默默地感叹,认为真是精妙绝伦。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①,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②,盆器倾侧③,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④,稍稍正坐。

  【注释】

  ①齁(hōu):熟睡时的鼻息声。

  ②作作索索:象声词。老鼠活动发出的声音。

  ③倾侧:倾倒。

  ④舒:舒畅。

  【译文】

  “不久,丈夫上床睡觉,妇人又喊大孩子小便,完了都上床睡觉。小孩子也慢慢地要睡着了,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妇人拍着小孩也拍着拍着慢慢停止了。依稀听到有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盆子等器具被打翻倾倒的声音,妇人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渐渐把身子坐正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①,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②,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③,两股战战④,几欲先走。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嘻⑤ !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

  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

  【注释】

  ①俄而:一会儿。

  ②曳(yè):拉,牵引。许许: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

  ③奋袖:挥动衣袖。常用以表示情绪激动。

  ④两股战战:两条大腿发抖哆嗦的样子。

  ⑤嘻:叹词,表示惊叹。

  【译文】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跟着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齐声哭泣。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个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成百上千只狗汪汪地叫。其中夹杂着大力扯拽房屋崩塌的声音,大火燃烧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呼救之声,众人拉倒燃烧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无法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口,每张口中有上百条舌头,也无法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于是客人们都吓得脸色大变,离开座位,挥动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瑟瑟发抖,几乎想要先逃之夭夭。忽然间,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还是只有一个艺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面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嘻 !像这个人,真可算是善于模拟声音啊 !”

  于是记载下那位客人的话语,题为《秋声诗自序》。

  张山来曰: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 辄浮大白①。

  【注释】

  ①浮大白:本指罚一酒杯,后引申为满饮或痛饮。浮,罚人喝酒。大白,大酒杯。

  【译文】

  张潮说:世上少见的奇特技巧,又得由这篇奇文记载其事。读完,便当痛饮一杯。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