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13946438
-
书名
替补:哈里王子自传
-
作者
[英] 哈里王子 著
-
出版社名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定价
108.00
-
开本
32开
-
译者
李尧,陈鲁豫 译
-
出版时间
2025-01-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王室回忆录,由查尔斯三世和戴安娜王妃的次子哈里王子亲述。哈里王子以罕见的勇气和坦诚,讲述了他身为王室替补继承人的人生轨迹: 幼年丧母带来一生无法消解的痛,少年时在王室光环下的孤独与迷茫,成长过程中被媒体审视的压抑,面对家庭内部微妙复杂关系的纠结,对王室传统规范的困惑与抗争,爱情降临时在王室责任与个人幸福间的艰难选择,以及为爱脱离王室远走他乡后对往昔的重新审视……呈现了哈里王子身为王室继承人的“备胎”,突破身份的束缚、追寻自我价值的心灵成长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哈里王子,英国苏塞克斯公爵,一位丈夫、父亲、人道主义者、退伍军人、精神健康倡导者及环保主义者。他和家人及三只狗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芭芭拉。
译者简介
李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翻译家,2024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西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68年起从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翻译英美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文化著作六十余部。
陈鲁豫,媒体人、中英双语主持人。从事主持专业三十年,累计采访政界、商界、文化界等各界精英一万多人次。她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迄今已经完成了四千余集节目制作,堪称中国焦点人物影像志。
目录
楔子
第一部 走出笼罩我的暗夜
第二部 浴血,但我不屈服
第三部 我的灵魂导师
尾声
精彩书摘
我们约好在葬礼结束几个小时后见面。在弗罗格莫尔花园,古老的哥特式废墟旁。我先到了,环顾四周,连个人影儿也没有看到。
我看了看手机,没有短信,也没有语音留言。
他们一定是迟到了,我靠在石墙上想。
我收起手机,告诉自己保持冷静。
典型的四月天,冬已去,春未至。树木光秃秃的,但风儿柔和。灰蒙蒙的天空下,郁金香已经绽开。天光暗淡,花园里,靛蓝色的湖水亮光闪闪。
多美呀,我想,但又多么悲凉。
曾经,我以为这里将是永远的家。到头来,却只是又一次短暂的停留。
我和妻子出于对自身精神和人身安全的担忧而逃离这个地方时,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那是2020年1月。现在,十五个月后,我又来到这里。几个小时前,我一觉醒来发现三十二个未接电话,随后和奶奶进行了简短的、让人心跳加速的通话。“哈里,爷爷走了……”
风愈刮愈猛,天愈来愈冷。我端着肩膀,揉着胳膊,为白衬衫的单薄懊恼,后悔不该换掉丧服,后悔没带件外套。我背对着风,看见身后隐隐约约的哥特式废墟。事实上,它并不比千禧之轮更哥特式。那是聪明的建筑师的杰作,是舞台的艺术,和周围许多景物别无二致。
我从石墙旁挪到一个小木凳上。坐在那儿再次查看手机,在花园小径上来回张望。
他们在哪儿呢?
又一阵风扑面而来。有趣的是,那冷风竟让我想起爷爷。也许因为他举手投足的冷峻,也许因为他的“冷幽默”。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周末。那天,一位朋友和爷爷聊天,问他如何看待我刚留的胡子。我留胡子这件事已经引起家人的担忧和媒体的争议。“女王会强迫哈里王子剃掉胡子吗?”爷爷看看我的同伴,又看看我的下巴,露出调皮的微笑:“那压根儿就不算胡子!”
大家都笑了。留胡子还是不留胡子,这是一个问题。但是爷爷却要求留更多的胡子:“让我们长出血腥维京人那样的华丽须毛吧!”
我想起爷爷的固执,想起他对赶马车、烧烤、射击、美食和啤酒的诸多爱好,他拥抱生活的方式。他和我母亲有许多共同点。也许这就是他也成为她的“粉丝”的原因。早在她成为戴安娜王妃之前,当她还是戴安娜·斯宾塞、幼儿园教师、查尔斯王子秘密女友的时候,爷爷就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有人说他实际上促成了我父母的婚姻。如果真是这样,爷爷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原因。要不是他,我不会在这里。
我哥哥也不会。
但是,也许我们的妈妈会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她没有嫁给爸爸……
我想起最近的一次聊天,只有我和爷爷,就在他刚刚九十七岁的时候。他在想自己人生的结局,他说,他再也无法激情满怀,他最想念的还是工作。他说,没有工作,一切就都崩溃了。他看起来并不悲伤,只是做好了准备。“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哈里。”
我向远处瞥了一眼,望着弗罗格莫尔旁边由墓穴和墓碑构成的微型天际线。那里是皇家墓地,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许多人最后的安息之地。这里有臭名昭著的沃利斯·辛普森,还有她同样臭名昭著的丈夫——前国王爱德华八世,也就是我的曾伯祖父。在爱德华为沃利斯放弃王位,离开英国之后,两人都曾为最终的归属之地焦虑,都希望归天之后能埋葬在这里。女王,也就是我的祖母,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她把他们安葬在一棵弯曲的梧桐树下,与其他人保持了一定距离。也许是最后一次指责,也许是最后一次“流放”。我想知道,沃利斯和爱德华现在对他们昔日的焦虑有何感想?这一切最终对他们还重要吗?我想知道,他们是否想过这些?他们是漂浮在某个虚幻之境,仍在思考自己的选择,还是无处可去,什么都不想?生命完结之后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意识是否和时间一样,也有一个终结点?或者,我想,只是也许,他们现在就在这里,就在伪哥特式废墟旁边,甚至就在我身边,偷听我的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妈妈也在?
像往常一样,一想到她,我就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还有悲伤。
我每天都想念母亲,但那天,在弗罗格莫尔焦急不安地等待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她的渴望,却又无法说出其中的原因。个中滋味,很难用语言表达。虽然母亲是一位王妃,以女神的名字命名,但这两个称谓总让人觉得太过柔弱,并不恰如其分。人们经常将她比作偶像和圣人,从纳尔逊·曼德拉到特蕾莎修女,再到圣女贞德。但每一次这样的比较,虽然崇高且充满爱意,但也让人觉得不太恰当。我的母亲,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有名、最受人爱戴的女人之一,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人,怎么会如此真实?怎么会如此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怎么能看见她的身影,犹如靛蓝色湖面上向我飞来的天鹅?我怎么能听到她的笑声,像光秃秃的树上黄莺婉转的歌声?有很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因为她去世的时候我年龄尚小。但宛如奇迹,我仿佛还记得一切:她那令人销魂的微笑,她那目光温柔的眼睛,她对电影、音乐、衣服、糖果如孩子般的热爱。还有对我们的爱。噢,她多么爱我和我的哥哥。她曾向一位采访者坦言,她对我们的爱是“如此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