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05760158
-
书名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作者
[法] 罗伯特·纳伯格 著
-
出版社名称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定价
56.00
-
开本
32开
-
译者
赵丽莎 译
-
出版时间
2024-11-01
-
纸张
轻型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神化别人就是矮化自己,不要轻易低估自己。
★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关掉滤镜,那些“脚本”远没那么高深。请别对真实的自己恐惧,允许一切发生。不要反复用他人的长处度量自己的短板,相比差距,更要看清属于自己的优势。请勇敢当自己人生的主演,放下对权威的崇拜,做自己内心的追随者。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要紧。
★停止崇拜、美化、迷恋他人,对别人祛魅,与自己和解,找到稳定的心力锚点,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他人迷惑不是你的错!只因你缺少看清真相本质的方法!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重磅作品,帮你从7个维度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收获内在的坚定。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和处境中,都能坚守自我,游刃有余。
内容简介
拨开表象的迷雾,直面事物的核心,去理解关于人的真相。比关注他人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本书作者从七个维度入手,帮助读者对关系祛魅、对群体认可祛魅、对被爱祛魅、对痛苦祛魅、对自我存在祛魅、对控制感祛魅、对社会关系祛魅,从虚幻中走出来,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在祛魅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心力锚点,重新拥抱真实的生活,开启精彩的人生。
作者简介
[法]罗伯特·纳伯格(Robert Neuburger)
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目前在巴黎和瑞士执业。
目录
第一章 关系的真相
对关系祛魅:一切关系,其实都是自我关系。
第二章 消除对群体认可的过分迷恋
对群体认可祛魅:我们渴望独立,却又依赖他人。
第三章 冲击事件:我们为什么如此失落?
对被爱祛魅:失恋、离别、生死无法避免……正视对被爱的需求,找到爱自己的底气。
第四章 不要升华痛苦的力量
对痛苦祛魅:美化痛苦,会让我们陷入自我牺牲的陷阱。我们无法拒绝痛苦,却能选择是否在痛苦中过度沉迷。
第五章 自我,其实没那么特别
对自我存在祛魅:我们沉迷于找到自己是谁,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困住自己。给外界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学着给自己做减法。
第六章 摆脱无力的愤怒
对控制感祛魅:对未来感到失控会让我们走向绝望和抑郁的处境。追求控制和确定让我们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
第七章 大胆地与世界链接
对社会关系祛魅:打破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滤镜,不要害怕展示真实的自己。
结语
情感深度:人性最私密的层面
精彩书摘
遗世独立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现问题时,遭受人身攻击时,存在感会被削弱。要想重新获得存在感,要么努力修复关系,把自己重新编织进群体和社会之中,要么对人身攻击进行抵制及创伤后修复。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即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逆反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未被摧毁、坚定且不可撼动。遗憾的是,以此获得的存在感是虚妄的,事实上还是在削弱存在感。
通常说来,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不爱讲话,不习惯直视他人,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习惯于在一切社会交往中展现高高在上的冷淡。
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在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和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
这种孤独的特征不仅会出现在个人身上,还会出现在社会组织中。众所周知,一些家庭不愿跟外界往来,将自身严密封锁,其对外界的敌对情绪、傲慢、优越感都在这种表现中展露无遗。阶层、宗教、种族、国家也可能拥有孤独、自闭的特征。
把人类分成不同的民族、宗教派系、阶层,相互隔绝、拒斥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人类历史中纷争不断的原因之一。而从小的视角上看,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纷争不断、太多的人深陷痛苦之中的原因之一。从根本而言,一切都是对存在感的争夺而已——不是通过互相支撑,而是相反。
采用以上“逆势”途径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他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他们尝试夺走他人的尊严,以彰显自身优越感,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他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存在感有名无实。
前言/序言
是什么促使我们去寻找伴侣、组建家庭?
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为什么我们想要加入一个社团?
建立职场关系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们觉得与某些人建立了联系,而当他们排斥、抛弃或鄙视我们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痛苦?
我们归属于某些群体,当被这些群体拒绝或排斥时,他们对我们的不公平对待,甚至是身体或心灵上的凌辱,为什么会让我们有轻生的念头或犯罪的冲动?
存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旨在帮助我们避开最本能的焦虑。正是我们从出生开始便被教导,外界给予我们的那些要素,才让我们之后得以存在。
我们从降生到人世间,甚至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人性化的过程便开始了。推动这一过程的要素有两个。其中一个要素,很显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或者是与一个担任母亲角色的人的关系。她与我们说话、注视我们、怀抱我们、喂养我们、抚摸我们、爱我们。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勒内·史毕兹(René Spitz)通过一个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二战”期间,伦敦的一些婴儿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被安排离开城市,被迫与母亲分离,而这些婴儿随后全部死去。另一个推动孩子人性化过程的要素也非常重要,即群体接纳。首个群体是家族,孩子被家族接纳并认可。要知道,第一眼看孩子的目光是非常重要的。“她长得像她的姑姑。”“他和他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的鼻子像爷爷。”这些话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们可以理解为孩子被纳入群体的一个仪式。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会在这个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家族对孩子的存在负有责任。
另一个关键的仪式是给孩子取名字:家人会给孩子取一个名字,有时还会取两个。现在父母通常会给孩子取一个心仪的名字,当作日常称呼,同时还会取一个小名,这个名字大多是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爱称。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到市政府办理新生儿登记手续,如此一来,孩子就拥有了市民身份和国籍。另外,还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也可以作为存在的补充证明。
所有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让我们从出生起就与一些群体联系起来,而这些群体会赋予我们一个身份。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通过观察证实了这一阶段的重要性。鲍里斯发现,在罗马尼亚的几所孤儿院中,一些孩子虽然有固定的人照看,被给予关怀和温暖,但他们没有被群体接纳。人类化的过程中缺少这一环节,这些孩子在精神上也就无法健康成长。
因此,孩子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孩子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与家族或社会群体建立的关系,等等。在父母的目光下,在社会的支持下,我们得以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学着存在。
如何定义关系和归属?
关系就像是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当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样时,痛苦便随之而至。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但对于存在而言,仅仅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够,这些关系还需要建立在群体之上。
归属于一个群体意味着与一些人有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目的或利益,而正是这些实质的或精神上的共同点促成了群体的建立。这种群体归属的作用之一是让成员团结一致、忠于集体。
这是一个身份的世界。每个人的存在都建立在双重网络之上——人际关系网和群体网。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一面是个人对群体的投入。
人际关系连接的是两个个体。
归属关系意味着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归属于同一个圈子。
这两种关系网既有所不同,又互为补充。有些人际关系是独立于归属圈子之外的,例如恋爱关系。而有些归属关系也可以存在于没有建立人际关系的个体之间,工会或行业协会便是如此。
若想人际关系顺利发展,似乎就需要将这段关系同时置于归属群体之中,建立起归属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群体便是家族。
同样,一段稳固的令人有归属感的群体归属关系需要其中至少两名个体建立人际关系。总之,我们需要这两种关系(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来感知自身的存在。
关系是存在感的基本要素。我们失去一段有所投入的关系时感受到的痛苦便是佐证。
在某种程度上,人际关系就像证券投资,如果我们不投入、不去爱,便不可能赢;如果投入了、倾注了感情,却有可能输。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异化,但却是一种必要的、必不可少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