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42687036
-
书名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作者
成庆 著
-
出版社名称
上海三联书店
-
定价
98.0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4-11-01
-
纸张
轻型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本书是一本蕞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自由和安顿的力量。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观自我”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四圣谛”“五蕴”“无我”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观众生”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观生死”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恐惧?我死后会去哪里?真的有转世与投胎吗?本章将解读什么是佛教的生死观,以及我们该如何为死亡作准备。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须经历的过程,环境与内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是每个人必将修炼的功课。这本书解答的,就是这些蕞贴近生命,蕞难以思索却又无法逃避的问题。
作者简介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明清禅宗史与中国近代佛教思想史。工科出身,曾担任电信公司工程师与金融报社编辑,后攻读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因个人对于生命议题的关注,转向佛学研究。自2016年起,持续在高校、寺院与各个文化机构开设佛学系列通识课程,曾在《网易云音乐》开设佛学音频课程— “有趣的佛学通识课”。 2018年起,受《十三邀》、单向空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邀请,以佛学角度介入当代思想文化议题的分享与讨论。2021年起,担任“化城文化”学术顾问,策划多场禅宗艺术展览,致力于以禅的表达来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的艺术与思想资源。2022年,在“看理想”主讲热门音频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精彩书摘
1. 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早上喝到的那杯咖啡,等待咖啡时无聊乏味的瞬间,本身就已经充盈着意义。
2. 不执着的人生状态其实就是不为任何一种幸福的标准所固化,也不必设定某种非它不可的结果,我们反而在生命的每一刻都能体会当下的无限开放和自由。
3. 表面上看不到变化的生活,当真是不变而乏味的吗?殊不知,那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动荡且粗糙,无法体验到表面稳定的生活底下所泛起的涟漪。
4. 回到当下,就能充分地感受到生命此刻的一切,这个当下生灭无常的“我”,每一刻难道不都是“我”吗?为何还要苦苦地追求生活在别处?
5. 在下雨天听雨,用你的全身来品味这一刻 ;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夏天感受夏天的炎热,冬天体验刺骨的寒冷。打开五感,用全身品味这一瞬间,原来这就是‘日日是好日’的意思。
6. 慈悲和智慧,对于佛学而言其实是一体两面。越能理解他人的苦,也就越容易升起慈悲心,自然也就弱化了“我执”。
7. 佛教所理解的连接,是在不断变动的关系中的因缘聚散,如浮萍,如落花,如流水,如清风,既不粘着,也不轻率。
8. 死亡不过是无尽的人生长河中一个小小的驿站,有人下车,有人再度上车,我们彼此相遇,又暂时分离。只要我们在共同的时光里彼此郑重对待,生有何喜,死又何忧?
9. 有时人生的安慰可能并不在于你说了多么深的道理,它其实可以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流与分享,以及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一幅画或一首歌。这和佛教寺庙的某一尊观音菩萨所释放出的微笑和慈悲,其实是一样的。
10. 其实佛学视角下的“随缘” 是说,每个人当下有他自己的因缘,它会慢慢地凑集起来,你要努力,因为这是因缘的一部分,而当条件恰好合适时,它就会形成一个结果。那个结果不由你掌控,但是你也在努力地实现它。
11. 当下这一刻,看好这颗心,就是做好自己。
12. 我们不必说“一定要怎么样”,如果能感受到每一刻的变化,那你的人生就不会被环境所牵引。
13. 莫向外求,并不是要将自我隔绝于外界,而是要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境所迷惑、牵引和摆弄,从而获得生命的自主性。它的核心是要将关注的焦点从对外在事物过度的欲求,转移到对自我认知模式的审视,尝试去理解心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我们的“心”就永远是被动性的,是被束缚的,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异化和主宰了。
前言/序言
普遍的心灵危机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
2012 年至今,我在上海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佛教的智慧世界》的佛学通识课,以及另外一门名为《佛教概论》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给大学本科生介绍基本的佛学观念。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年轻一代在生命观方面的困惑。对于他们而言,人生的意义如同一层迷雾,想要看清却常常无能为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试图将现代人的日常观察及体验融入到课程当中,从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以佛学的视角去讨论今天的种种生命议题。机缘巧合的是,2021 年,“看理想”邀请我开设一门佛学音频课程,不过当时的我并未作好准备,于是课程计划一直延宕。但这几年各种社会心理背景的剧烈变化,让我下定决心花一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书稿。
一方面是想为某些想要了解佛学知识的读者提供一本较为通俗的入门书籍,另一方面则是想为那些感受到心灵危机的朋友提供一个佛学智慧的视角。
当代社会的心灵危机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这几年对青少年群体和中产阶级群体的心理状况做了一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比较普遍的“四无现象”:第一,学习无动力 ;第二,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 ;第三,社交无能力 ;第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而许多中产阶级也都感染上“不开心”的情绪。这项研究同时也发现,经历了这场危机,许多人也因此开始主动思考生命的意义,比如人为什么而活,以及如何才能拥有积极主动的生活。
这样的现象,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也有所体现。在大学任教十余年来,过去学生和我更多探讨的是知识层面的问题,但是最近这几年,学生更多表达出的是在时代危机下对生命意义的困惑。越来越多的学生向我咨询的主题都集中在如何解决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上,显然,学科专业知识并不能直接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顿。甚至我发现,热衷于星座、算命、祈福之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想你或许也看到,这段时间有很多文章在讨论为什么年轻人更愿意去寺庙,虽然多数只是为了渴求一份艰难处境下的好运气,但这的确折射出,今天的年轻人对人生前途越来越失去了那份自信与把握。
这几年因为世界变局的刺激,有两本书常被媒体推荐 :贾雷德·戴蒙德所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和《崩溃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这两本书从历史和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宏观地说明人类文明秩序与战争、病毒,以及自然灾难之间的关系,并反省人类社会为什么在重大的社会决策上会出现种种问题。一方面,这种求助于历史、社会等学科知识的方式,无疑能够满足我们的求知需求,并能迅速借助前人的认知框架来理解社会的某些宏观问题 ;另一方面,这些知识足以拓宽每个人的经验局限,培养出一种切换视野的观察能力。
不过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盛,也产生了一种过度“外求”知识的倾向。我们存在某种迷思,认为对自然、社会等外部世界的知识了解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幸福。同时,人的“内省知识”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被贴上“反科学”“玄学”,乃至“装神弄鬼”的标签。但这些外部知识其实很难解决我们迫切的内在的生命问题,比如情绪的内耗,生命意义的匮乏等都无法借助外部知识的累积而得到解决,反而加剧了精神的疲倦感。就像庄子所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一位好学的年轻人今天所拥有的知识储备,比起过往世代的人而言,或许更为丰富和多元。但从现实生活来看,尽管基本生存不再成为最迫切的问题,大众的心理(心灵)危机却越发明显,“佛系”“躺平”“内卷”等话语的流行,无论我们将其解读为调侃或是自我嘲讽,其实都折射出这个时代正在暴发的精神征候。
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观念,那就是所谓的文明进步,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人类文明早期,由于物质的匮乏,因而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所需,人类自然会关注人和宇宙,乃至和神灵间的关系问题,但那主要出于一种敬畏之心。不过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极端地走向通过改造环境来满足个体欲望的方向,我们越来越无视自然世界的限度,但我们的精神反而变得越来越空洞和虚无。许多人会转向宗教和哲学以寻求出路,但他们最终会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似乎也不足以成为“精神庇护所”——当代的哲学教育要么变成一种纯粹的知识演绎,与我们的内在生命体验越发地脱钩 ;要么变成一种逻辑的诡辩武器,彼此“斗诤坚固”;同时,很多流行的身心灵的指导,看上去则像放弃反思的犬儒主义,或是受苦者不得已的“精神鸦片”和“心灵鸡汤”。那么,到底从何处寻求出路呢?或许,介乎哲学与宗教之间的佛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
在佛学中找答案
据我了解,由于各种原因,今天大众对于佛学的认知其实存在着相当多误解。比如,最近一篇标题为“在北京,年轻人把焦虑都留在了雍和宫”的自媒体网文传播火热,据说在雍和宫的法物流通处,年轻人为买到一条“开过光”的香灰手串,不惜排着长队苦苦守候。他们可能并不信仰佛教,但却对某些看不见的灵性事物充满期待。同时,各种“泛修行”的减压活动随处可见,以生活美学为标签的各类茶道、香道的雅集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声称“放弃内卷生活”的新中产。这些活动多打上传统佛、道的符号标签,似乎因为佛、道于我们而言,天生自带隐逸、独善的气息,一个人但凡人生道路受到挫折,都会不由自主地在佛、道传统中寻找精神疗愈的出路——尽管寻找到的内容可能早已变形。
回顾历史,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发源于印度的这股思想洪流,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渗透进华夏的文化土壤,与儒家、道家深度融合,形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开关,在世间和出世间中自如地切换。但这种深度融合也让某些有价值的佛教思想反被隐藏起来,显发不出与儒、道思想的差异,留下最为显眼的佛教文化形态,要么肤浅,要么被扭曲。
重视现实的佛家精神
这些理解上的误区究竟在哪里呢?比如我在大学教了十来年的佛学通识课,常有一些同学向我抱怨,每当他们阅读这门课的教材时,同宿舍的同学就会投来奇怪的目光,在他们眼里,“佛学”怎么能成为一门课程?有的还会好意关心一句“你到底怎么啦?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甚至有同学告诉我,上佛学通识课之前,他们头脑里浮现出的老师形象,要么是剃除须发、慈眉善目,要么是手持珠串、身着中式长衫的“油腻中年”。他们所接触的佛教,要么只是烧香祈福的形式,要么是网络上的各种鸡汤话语。无论是哪种理解,似乎都让人感觉这是不食人间烟火和逃避现实的形象。
和大众的直觉相反,实际上,佛家的精神是非常重视现实生活的。著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中就曾谈到,“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思是不能离开现实生活来谈觉悟。比如禅宗僧侣虽然隐入山中,却践行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们并不是孤高的隐士,更不是绝望的弃世者,而是在紧贴着土地,过着挑水担柴的“禅生活”。如同日本禅宗思想家铃木大拙眼中的禅宗精神 :“双手握紧锄头耕耘大地,是在物质上、行动上开始与大地打交道。而以坐禅的方式体会安宁静澄的心境,则是与大地达成精神上的内在相会。”相反,生活在红尘里的人,看上去是“现实主义”的,为满足欲望不遗余力,但总是活在“想要更多”的妄想中,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似乎又在罔顾现实。
那么,到底什么是“现实”呢?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文中仔细展开,因为这是一个佛学的大问题,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
首先,当下世界的种种经验现象当然属于现实,我们直接的身心感受自然也属于此类。但我们每天其实只有很少的时间去体会当下的现实,因为就算我们在不断感知着环境,意识却未必专注于当下,常常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穿梭。比如吃饭时,对饭菜的味道只有非常模糊的感受,因为想的可能是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或还在为上午的不愉快耿耿于怀。而所谓“当下”,就像笼罩在我们内心的一层阴霾,混沌不清。
另外,现代人的活动也多聚焦在意识思维的层面,需要不停地思考、推理与规划。就算是在休息时间,我们也更多借助于智能手机和各种电子娱乐产品,将自己的“心”放逐到虚拟时空里,追求各种新奇刺激的体验。这些娱乐体验主要依赖意识的想象、推演,从而形成千变万化的内心影像与感受。矛盾的是,一旦我们过度依赖这样的意识活动,也就离当下的现实越来越远,因为意识的特性就是可以任意跨越时空的界限,无远弗届。但意识虽然拥有无限想象的自由,仍不得不被生理与行动的局限牢牢束缚,使得现代人看上去如同一个个白日梦想家,肉体永远追不上灵魂,身心俱疲。
这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表面上我们似乎重视现实,积极地投入世俗生活,但精神却总游离于当下;而佛学正好相反,看上去对于现实缺乏野心,不乐追逐,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但其教导却旗帜鲜明地拒绝“妄想纷飞”,强调活在当下。因此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和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佛学或许可以让我们卸下许多不必要的枷锁,重新获得平衡、安定的现实感。
不过,你可能还是会有这样的印象,佛家是看破红尘、青灯古佛的孤冷形象,是隐逸和出世的。但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东亚文化中最为人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不就是在闻声救苦,广度众生吗?既然是“救苦”,那面对的当然是实实在在的苦难,并没有逃离和避世。佛教历史上的种种和佛教有关的慈善事业,以及高僧不惜用生命取法求经的实践,也与前述那种“隐逸无为”的想象存在明显的差异。
之所以有这些相互矛盾的理解,是因为大众只看到佛教的某一个面向。正是如此,我们或许有必要从头去了解佛学(包括其他传统思想)的精神关切与内在逻辑,而不是满足于经过历史层层过滤后的文化碎片,比如表面上的仪式和符号。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希望从现代人的处境出发,借助佛学来思考,看看这些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观念是否真的能回应当代人的种种心灵追问。
往内看 :训练安定与觉察
不过,关于佛学的论述如此繁多,佛教的经典与宗派更是复杂难辨,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关注的焦点由外转向内,重新回到内心,去感受“心”、理解“心”。
我们经常在寺庙里看到写有“莫向外求”的牌匾。莫向外求,并不是要将自我隔绝于外界,而是要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境所迷惑、牵引和摆弄,从而获得生命的自主性。它的核心是要将关注的焦点从对外在事物过度的欲求,转移到对自我认知模式的审视,尝试去理解心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我们的“心”就永远是被动性的,是被束缚的,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异化和主宰了。
这个道理听上去很简单,它有理论的论证与说明吗?就算佛学存在一套繁复的理论体系,我们又要如何去实践它呢?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逐渐了解到,在人类所有的思想体系中,佛学的思想深度其实足以比肩西方哲学,并且现代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也在不断吸收佛学的观念。而且,佛学除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还拥有其他哲学思想少见的实践维度,这是它与其他思想体系的最大不同之一。
比如,为了要观察心的运作规律,佛教有一个基础方法就是训练安定和觉察。安定(focus),即专注的能力,也就是能随时专注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 ;而觉察(awareness),则是一种反观自己感受的能力,比如能随时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如情绪起伏等,甚至看清心念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知道用合理的观念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处理,不被错误的认知主宰,由此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安宁。始终贯穿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就是前述中“心与境”的关系问题,而且这是被活生生地用在了现实生活中,而不纯粹是理论的推导而已。因此,这本书不但会谈到佛学的思想,也会介绍如禅修等能身体力行的佛学实践方法与内在逻辑。如今“正念冥想”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甚至变成了某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多的误区,我也会作一些必要的澄清与解释。
最后简单说明一下,因为地域、宗派、历史等差异,佛学教理使用的概念和体系有各自的特点,而这本佛学的入门书主要以传统大乘、小乘佛学的分类作为基本框架,然后从佛学基本理论和思维逻辑出发,还会结合一些历史背景,比如佛陀的生平等,再通过苦、空、无常、缘起、顿悟、涅槃等关键词,去理解佛学思想的本源与核心关切。需要强调的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古老学说与现代心灵之间的某种共鸣。因为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的觉悟,绝非为了发展出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是要让所有感到生命之苦的人,能够通过他的教导,获得心灵自由的力量。因此,这本书还会在介绍理论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心灵状况,从佛学的角度作一些解释与阐释,希望这些不同的视角能给读者带来一份“解忧”的力量。
正如佛家所言,“苦”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认知,获得有智慧的“灭苦之道”?我也真心地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可以先暂时放下过去对佛学思想的先入之见,去真实地体会佛学的智慧。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佛学的解忧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