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71224295
-
书名
知识与国运:近世政治人的困惑
-
作者
羽戈 著
-
出版社名称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定价
72.0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4-01-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被外国人大力夸赞的慈禧,其真实知识水平如何?
被誊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终究比不上俾斯麦?
精于权术的袁世凯,最终因为“不学”窖死了自己?
“极聪明”的恭亲王,有没有可能收拾晚清残局?
同为重臣,为什么说艾祥是晚清的上限,荣禄则是下限?
请看《知识与国运:近世政治人的困惑》。
作者简介
羽戈,青年学者、作家。1982年生。200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致力于政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代表作有《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激进之踵:戊戌变法反思录》《不为什么而读书》等。
目录
序
论慈禧太后:知识与国运
一、慈禧的知识
二、慈禧问对
三、慈禧与义和团
四、慈禧的政见
论李鸿章:时势与英雄
一、《挺经》疑云
二、“汉奸”问题
三、李鸿章之过
四、毕相伊侯久比肩
五、裱糊匠的衣钵
论袁世凯:学与术
一、学与术
二、袁世凯之术
三、袁世凯之学
四、遗言之谜
五、称帝时机
六、袁世凯的镜像
论亲贵:人才与国运
一、人才与国运
二、奕訢
三、文祥
四、荣禄
五、刚毅
六、奕勖
七、三品以上皆浑蛋
后记
前言/序言
少时读《三国演义》,最爱章节之一,应数第二十一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少年心性,对刘备的隐忍不以为然,反倒羡煞了曹操的豪迈和犀利。在曹操眼里,袁术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刘表虚名无实,刘璋守户之犬,每读一句,我便在那本盗版书上批注“当浮一大白”,最后算了算,大概要喝六杯青梅酒。十余年后,我终于在草长莺飞的江南春天尝到了青梅酒的滋味,人口之际,风轻云淡,沉于腹中,烈火升腾,心底郁积的孤愤迅速被点燃,正适合纵论庙堂,横议江湖,直言不讳,快意恩仇。对饮的兄台乃是一位豪杰,我提起一个知名学者的名字,他叫道:“井底之蛙!”再说一个,他叫道:“沐猴而冠!”一坛青梅酒将尽,这厮已经醉山颓倒,口中喃喃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若谓少年时节,我们还有一丝路见不平拔剑而起的英雄情结,成人之后,渐渐洞悉英雄主义的害处,一个需要英雄拯救天下苍生的时代,注定是大不幸的时代。基于此,对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怀想,则不在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试图把握曹操论定群雄的眼光和标尺。譬如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回头再看袁绍的故事,几乎印证了曹操所言每一个字。所谓不刊之论,大抵如是。
然而论定人物,谈何容易。古时难,今时更难;论古人难,论今人更难;论英雄难,论凡夫俗子更难。举例来说。争议最大的古人,莫过于曹操、冯道之辈,对他们的评价之所以两极化,更多是价值观问题。设若曹操、冯道生于近代,在价值观之前,我们首先会遭遇真相问题(试看被比作曹操的袁世凯,被比作冯道的杨度)。如果说在古代,由于视角受限,我们只能看见曹操、冯道的一张侧脸,那么在近世,当真相遭遇双重过滤,我们同样只能看见曹操、冯道的一张侧脸。
何况,近世中国翻云覆雨,变幻莫测,剧情反转之速,令人目不暇接。政学两界,一众要角,从曾国藩到李鸿章,从慈禧太后到袁世凯,从康有为到杨度,从鲁迅到胡适,时时刻刻都处于争议之中。昨天还供在神龛之上,今天便落到凡尘之下,今天还是窃国大盗,明天便是民族干城,伟人与罪人,英雄与小丑,往往反转于一瞬之间。这愈发增加了论定人物的难度。
老话说知人论世,我则尝试知世论人。这些年来苦读中国近代史,最大受益,不是热血而是冷静,不是经验而是教训,不是洞悉要去做什么,而是洞悉不去做什么……恰在这种种否定之中,我隐约觅得了论定人物的一些标准和法则。归结起来,共计四点:
一曰学与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郑孝胥月旦时贤,谓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虽然立论不公,对张之洞、端方的评价有待商榷,郑氏所发明的学、术之分,却可作为论断的尺度。需要注意,此说于古有征,古人好讲经权,大体而言,学可对应经,术可对应权。先贤云:“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又云:“守经而不知用权,谓之腐儒;用权而不知守经,谓之妄人。”所以有经有权,有学有术,二者并用,才是正道。
二日釜与薪。汪精卫曾以守约之名撰《革命之决心》,刊于《民报》第二十六号(1910年2月),文中将革命比作“炊米为饭”,“盛之以釜,热之以薪”,釜者,锅也,薪者,柴火也。说白了,要烧熟革命这碗饭,急需有人作釜,有人作薪,前者要求“不惮烦”,忍受烈火烧灼,后者要求“不畏死”,不惜化作灰烬,前者的要义是韧性,后者的要义是勇气,这二者不分高下,而取决于革命党人自觉其性情、能力适合做什么。引申开来,则关乎一个人的才具与志业的关系。拿汪精卫来说,他本是作薪的材料,最后偏偏要去作釜,结局自然悲剧。
三日才与略。张学良晚年曾对比其父张作霖与蒋介石:“我父亲这人有雄才,大略不如蒋介公;介公呢,他有大略,雄才不如我父亲。”古时雄才大略乃是一个词,张学良将其一分为二,实在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尽管他对张作霖与蒋介石的评价并不准确。这里的雄才,我理解为干才,大略当指格局与眼界。要言之,欲成一番事业,必须兼具雄才大略。有雄才而无大略,往往目光短浅,只可能成为一代枭雄,霸业转瞬成空;有大略而无雄才,往往眼高手低,只可能成为悲情英雄,壮志南柯一梦。
四日知识与国运。1912年8月,孙中山受邀进京,与袁世凯会晤,相谈甚欢,回到上海之后,曾发表演说,谈及对袁世凯的观感,盛赞其有肩膀、有头脑、有新思想,只是手腕偏旧,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革命起于南方,对北方影响不大,南方如一本新历,北方如一本旧历,故而要新旧并用,全新全旧,皆不合宜。最后留下了一句经典论断:“欲治民国,非具新思想旧经验旧手段者不可。”这个说法,与学与术相近,不过所指更明确。具体说来,有新思想而无旧手段,必将隔膜于国情而欠缺行动力,以致纸上谈兵;有旧手段而无新思想,必将隔膜于时代而欠缺方向感,以致进退失据。
由孙中山所言的“新思想”,引出我的一点愚见:中国要实现唐德刚先生所定义的“第二次大转型”,从近代转向现代,从帝制转向民治,需要众多因素风云际会,执政能力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细论执政者的能力,其头脑或知识素养无疑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与国运的关系正在于此,如《论袁世凯》一文所云:“大体说来,执政者的知识素养,正对应国家转型的方向感,构成了转型成败、国运盛衰的一大要素,它不是转型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有之转型未必成功,没有必不成功;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上限,却足以决定下限。”就此而论,执政者的知识素养达到了什么高度,有没有“新思想”,将成为考量他们的头号标尺。
遗憾的是,这一路考察下来,从慈禧到李鸿章再到袁世凯,“旧手段”从未缺席,“新思想”难觅踪迹。慈禧有“不学”之名,思想底色接近义和团,对立宪的认知严重错位,死前追悔莫及,称“毕竟不当立宪”;李鸿章与同时代的伊藤博文对比,最大差距即“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袁世凯也是如此,有术而不学,有雄才而无大略,对共和、民主等“新思想”一知半解,注定难成新时代之大人物……由这些人来领导中国转型,方向感必将大成问题。更不幸的是,在那些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上,他们的旧头脑和旧思想,非但无法推动中国砥砺前行,反而开起了历史的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