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301355510
-
书名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
-
作者
胡素馨 著
-
出版社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
128.00
-
开本
16开
-
译者
张书彬,王道杰,杨筱 译
-
出版时间
2024-12-01
-
纸张
纯质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敦煌为一长盛不衰的热门,众多受众,读者群巨大。
★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奖无数,为此领域公认的著作。
★主题新颖,讨论的是“敦煌创作草图”。文稿娓娓道来,兼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收录的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即敦煌画稿、粉本)有无与伦比的稀缺性和价值。更有作者手绘敦煌立体图20余幅。
★作者为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师从高居翰教授。
内容简介
敦煌壁画绚烂多姿,是分工合作的产物,画师如何作画?僧侣、供养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画原来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园》般的“填色书”?
敦煌壁画的画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线条优美的“白描”单色画有何关系?……
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本书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教授关于敦煌画稿的著作,书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纸本画稿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画稿及其相关供养人的经济社会网络,是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窟营建之间关系的著作。本书还涉及了唐代画史画论对绘画创作的品评,分析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对即兴自发的推崇及其关联的书法理论、道家思想,讨论不假外物的壁画家何以成为唐代绘画的主角。
本书收录100余幅其他书几乎未见的敦煌画稿、壁画等,其实彩图40余幅。更有作者手绘敦煌立体图20余幅。
作者简介
作者:胡素馨(Sarah E.Fraser,1959—),1980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1996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芝加哥西北大学艺术史学系。2012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2013年起任该校东亚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绘画史、佛教壁画、中国摄影史研究。
译者:张书彬,艺术学理论博士,考古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王道杰,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现供职于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杨筱,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目录
中文版序/01
中文版自序/05
导论 画稿:历史、主题及风格问题/001
第一章 佛教艺术的经营:报酬与组织/019
第二章 壁画的构思/055
第三章 敦煌画稿的影响:粉本与白画/121
第四章 幡画与仪轨图:另两种画稿/147
第五章 表演:讲唱与视效/175
第六章 唐代的起稿、表演与自发性/221
附录一 15个带《劳度叉斗圣变》壁画洞窟的平面图和立面图,862—980/259
附录二 石窟中常用图像的分布情况,862—980/274
附录三
表A 《劳度叉斗圣变》壁画和粉本的尺寸/276
表B 《劳度叉斗圣变》中劳度叉与舍利弗的尺寸/277
表C 《劳度叉斗圣变》中劳度叉宝座周围的附属人物高度/278
附录四 几组近似的幡画/279
参考文献/280
精彩书摘
劳度叉斗圣变粉本
让我们更仔细考察一下粉本。卷轴中只有两份在正反面都绘有画稿(图2.13)。还有一件尺幅更长,由四张大小接近的画页拼贴而成(图2.14—图2.17),卷末记有榜题。所有这些粉本对应的都是壁画右侧,表现劳度叉斗圣变中佛教徒与外道对抗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斗法。这场斗法中,外道被舍利弗化现的飓风所降伏,右侧壁画描绘的就是外道失败的最后时刻。外道被吹弯了腰,试图抓住劳度叉宝座的帷帐,但帷帐已经开始倾斜欲坠。他们被飓风裹挟着,或痛苦尖叫,或双手掩耳。画面人物皆颇为夸张,这些佛国人物可以看作佛教徒与婆罗门斗法的高度仪式化的表现。
舍利弗与劳度叉的斗法,是须达长者布施祇园故事的一部分。舍卫国须达长者钦佩舍利弗的佛法,因此皈依了佛教。须达长者愿为佛陀寻建精舍以便传法,画面右上方表现了这一内容(图2.18)。后来须达长者看中了祇陀太子的花园,但祇陀太子要价甚高。外道们企图借此阻碍须达长者的布施。国王知晓后,建议婆罗门首领劳度叉和舍利弗斗法(图2.19)。第一回合,劳度叉变出宝山,舍利弗化现金刚力士,高举金刚杵,奋力砸碎了宝山;第二回合,劳度叉化为一头疯狂的巨牛,舍利弗变身狮王,将巨牛咬死,狮子象征着佛法,外道惨败;第三回合,劳度叉就地变成一座七宝莲池,舍利弗则变身六牙白象(也是佛法的象征)将池水吸干;第四回合,劳度叉变成巨龙,舍利弗变化的金翅鸟王将其差点啄死;第五回合,劳度叉化为夜叉鬼,被舍利弗化现的北方守护神毗沙门天王所降伏。每次斗法都是舍利弗获胜,他获得了佛陀给予的神力。第五章讨论俗讲使用的长卷时,会再提到这一题材。
舍利弗最后的胜利,出现在劳度叉斗圣变的第六个场景。劳度叉变作枝繁叶茂的大树,希望以此压倒舍利弗。壁画上这棵大树压缩了体量,舍利弗化成风神,将大树连根拔起,降伏了外道。画面右侧外道都被风吹弯了腰,飘带杂飞,与佛教徒阵营的镇定自若形成强烈对比。大风吹翻了一切,舍利弗化成长蛇,吞掉了劳度叉变化的孱弱的大树。壁画的重心在最后的降伏,粉本自然也重点表现这一细节,这是故事最令人期待又最生动有趣的部分。粉本和壁画中的人物身心皆处于煎熬中,画面表现的重点是他们各式各样的情绪和表情。图2.18中标记了粉本中与壁画对应的部分。
外道首领劳度叉作为风暴眼的中心人物,主导着壁画右侧(彩图9和彩图10)。在一幅以他为中心的局部粉本中,劳度叉坐在宝座上,面带愁色,四周侍从正在挽索打桩,努力保护宝座上的帷帐不被吹倒。相形之下,沉着冷静的舍利弗,并没有出现在粉本中。这一侧唯一体现张力的地方,只在失败的外道准备剃发和皈依的场景中表现出了一些焦虑。他们呜咽着洗发,准备进行剃度,洗脸净齿,因蒙昧无知而愁眉苦脸(第五章将详细讨论)。右侧外道强烈而外露的感情,与左侧淡定沉着的佛教徒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而言,佛教徒端庄内敛,说明信仰可以使人远离无知引起的精神痛苦。壁画中左侧战败后那些滑稽外道准备皈依,右侧风力减弱时勉强站直的外道愁容满面,二者形象类似(彩图25和彩图26)。壁画左侧部分的粉本可能没有保存下来,也可能这些粉本是画师在壁画完成后为以后参考而绘制的草图,也许不必费心为佛教徒相对程式化的表情和姿态专门制作图稿。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
2018年六七月间,我应邀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海德堡讲学,邀请我来的海德堡大学中国艺术史讲席教授胡素馨(Sarah E. Fraser)女史,让我给她即将出版的中文版著作《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一书写篇序,我欣然接受,因为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和生成史都还是比较熟悉的。
胡素馨从1987年开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治中国美术史,特别是佛教美术。她1992年来到北京大学,随宿白、马世长两位先生学习佛教考古。我正好从香港访学回来,当时正在北京的樊锦诗老师帮她找到我,她说要跟我一起读敦煌写本中的入破历和造窟发愿文之类的文书。这些文书有的是快速的记录,有的是草写的稿本,不是那么容易阅读和理解,于是我与她一起,花了不少的时间,把这些与敦煌石窟修造和壁画绘制有关的史料解读出来。这其中的有些材料,成为她后来的博士论文中有关“佛教艺术的经营:报酬与组织”的基础。她在1993年回国之前,还在敦煌逗留了几个月,把英法所存藏经洞出土的各类绘画草稿、白描粉本同莫高窟、榆林窟的壁画加以对勘。我知道她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曾约她写了一篇《敦煌的粉本和壁画之间的关系》,发表于我主编的《唐研究》第三卷(1997年12月出版)。
1996年,胡素馨任教于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艺术史学系。同年,耶鲁大学的韩森(Valerie Hansen)教授召集组织路斯基金会(Luce Foundation)研究项目:“重聚高昌宝藏”(Reuniting Turfan’s Scattered Treasures),我在中国帮忙协调组织,胡素馨也参加了这个项目,我们又得以一起考察高昌、交河、伯孜克里克、吐峪沟等遗址,也有机会在耶鲁大学、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地开会、访问、交流。这个项目的成果之一,即她用英文写的论文《吐鲁番地区考古发现的再认识》(A Reconsideration of Archaeological Finds from the Turfan Region),由我编入《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吐鲁番研究”(1999年12月出版)。她的这项研究,最后也融入目前我们看到的这本书中。
1998年耶鲁的项目结束后,翌年胡素馨申请到一个亨利・路斯基金会的项目,题为“唐宋的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Merit,Opulence and the Buddhist Network of Wealth”),我作为中方主要的合作者,又一起到北京房山、敦煌莫高窟、四川各地中小石窟去考察,记得当时参加者还有太史文(Stephen Teiser)、郝春文、柯嘉豪(John Kieschnick)、韦闻笛(Wendi L. Adamek)、张先堂等,特别是走访四川石窟,一路畅谈。2001年6月,她和我一起在北京大学主办了“唐宋的佛教与社会——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她主编的会议论文集《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我写了后记,说明项目的缘起和成绩。
与此同时,在胡素馨的大力推动和精心设计下,由安德鲁・梅隆基金会(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始进行“梅隆国际敦煌数字化图像档案”项目。记得在项目开始之前,胡素馨陪同梅隆基金会的主席从敦煌飞来北京,介绍他们有关用三维技术,拍摄互交式360度全景图像的想法。在1999年至2000年梅隆基金会敦煌数字化项目进行期间,我也曾几次到敦煌,在拍摄某个洞窟时加以解说,最难得的是带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边讲,一边走进藏经洞。
胡素馨主持的这两个项目,既是她对整个佛教艺术史、敦煌石窟研究的贡献,也是她本人有关敦煌壁画创作过程研究的继续深入。因为她对许多敦煌洞窟的壁画内容十分熟悉,才能够审视出由画稿所绘制的壁画其实是一个画坊程序化制作的结果,因此有大量的重复画面,具体图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观察结果,已经写入她的《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Performing the Visual: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Wall Painting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618–960)一书中,该书2004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她还讨论了敦煌粉本与白画两种画稿的影响问题,以及绘制绢本画幡和纸本仪轨图的不同画稿,阐明画家如何根据讲唱文学作品,用极具表现力的方式,图绘出演出的场景,最后从绘画理论著作的角度,来讨论作为审美对象的画稿,指出画稿的价值在于过程的表现,代表了艺术的创造力。
胡素馨此书,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杂乱无章的各类画稿和寺院账目,理出晚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石窟制作、壁画绘制的清晰脉络,并且从整个中国绘画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给予这些画稿一个恰当的评价。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这部著作,在艺术史、敦煌学等几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出版以后,好评如潮,欧美艺术史和东方学的重要刊物,都有书评发表。近年来中国的读者群,非常喜欢国外艺术史门类的图书,虽然我早就听说这本书已经翻译成中文,但胡素馨教授一向谨严,一直没有让它出版。最近,王廉明博士带领海德堡大学艺术史专业的博硕士生,又对译稿做了深度加工,精益求精,现已基本完稿,即将付梓。这对汉语学术圈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今应胡素馨教授之约,略述此书的学术历程,以及作者与中国学术界的联系与交流,希望为中文读者提供一些背景情况,是为序。
荣新江
2018年7月12日 海德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