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300332253
-
书名
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第5版)
-
作者
[美] 克拉拉·E.希尔 著
-
出版社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定价
99.00
-
开本
16开
-
出版时间
2025-01-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畅销书!讲透助人技术核心要素,让助人过程更清晰、更可操作!心理咨询与治疗新手从事临床工作的最佳实操宝典!
内容简介
《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第5版)作为心理咨询领域的畅销书,根据希尔教授的“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提出了一种将当事人中心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整合起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来访者探索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发现适应不良的想法和行为的根源和后果,并依此采取行动,创造积极的长期变化。
本书将作者丰富的临床和课堂经验整合成一本易于阅读的助人过程指南。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三阶段模式背后的理论原理、掌握助人过程的基本临床技能,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助人过程以及运用哪种方法更有效地达成他们的治疗目标。
作者简介
克拉拉·E. 希尔 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担任心理治疗研究协会(Society for Psychotherapy Research,SPR)主席、《咨询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的编辑和《心理治疗研究》(Psychotherapy Research)的联合编辑。她获得的奖项包括李奥泰勒奖、杰出心理学家奖、杰出研究生涯奖以及杰出终身成就奖。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助人技术、心理治疗的过程与效果、治疗师的培训和督导、梦的工作等。希尔博士发表了220多篇期刊文章、超过75个书籍章节并出版了14本书,除本书外,还包括《治疗中的梦的工作》(2004年)、《共识质性研究》(2012年)和《生命意义》(2018年)。
目录
第一篇 概观
第1章 助人导引
什么是助人?
心理治疗是有效的吗?
助人的促进作用
助人的疑问之处
人们什么时候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成为一名助人者
学习成为一名助人者的过程
伦理
本书概观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第2章 助人过程模型
我的人格发展理论
我关于人如何改变的理论
助人过程的背景变量
三阶段模型:探索、领悟和行动
即时互动序列
会谈之外
对当事人的帮助效果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第3章 自我觉察
自我认识和自我领悟
增加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的策略
促进自我觉察的练习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第4章 文化觉察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维度
助人过程中的文化问题
关于少数群体身份的表露
与文化和助人相关的伦理行为
将多元文化知识、技术和态度融入助人风格
助人者关于文化议题的困难
我自己的文化经历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验室活动:自我觉察
第二篇 探索阶段
第5章 探索阶段概述
理论背景: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理论
探索阶段的目标
探索前教育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验室活动:首次会谈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术
专注和倾听概述
非言语交流的文化规则
促进专注的非言语行为
促进专注的副言语行为
促进当事人探索的轻微言语行为
专注和倾听的例子
放松、自然但专业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验室活动:专注与倾听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内容、想法、叙述和故事的技术
探索非情感内容、想法、叙述和故事的理据
重述和概述
针对想法的开放式提问和追问
针对信息或事实的封闭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的区别
探索非情感内容、想法、叙述和故事技术的比较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践练习
实验室活动:探索想法的技术
第8章 探索情感的技术
探索情感的理据
对情感进行工作的文化考量
情感反映
情感表露
针对情感的开放式提问和追问
情感探索技术比较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践练习
实验室活动:情感探索技术
第9章 探索阶段的技术整合
探索阶段的个案概念化
选择目标和意图促进探索
选择与目标和意图相匹配的技术
运用探索阶段的技术
如何开展一个探索阶段的会谈
探索阶段困难情境的处理
实施探索阶段的困难
探索阶段应对困难的策略
探索阶段示例
什么时候进入领悟阶段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验室活动:探索技术整合
第三篇 领悟阶段
第10章 领悟阶段概述
什么是领悟?
为什么领悟是必要的?
理智的领悟与情感的领悟
准备好领悟的标志
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理论
设定领悟阶段的期望
领悟阶段的目标和技术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第11章 促进觉察的技术
使用挑战的理据
有关挑战的理论观点
准备好觉察的标志
挑战的类型
如何挑战的一般原则
运用挑战的困难
结语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践练习
实验室活动:挑战不一致
第12章 解释的技术
使用解释技术的理据
针对领悟的开放式提问和追问
如何做针对领悟的开放式提问和追问
解释
领悟性自我表露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践练习
实验室活动:促进当事人的领悟
第13章 处理治疗关系的技术
运用即时化技术的理据
准备处理关系的标志
处理关系的当事人标志
处理关系的助人者标志
即时化技术的类型
运用即时化技术指南
即时化技术运用示例
运用即时化技术的困难
你的想法
关键术语
研究概要
实践练习
实验室活动:即时化
精彩书摘
安吉妮是一名出色的学生,也是一名运动员。她在高中时担任班长,并被东部一所名牌大学录取。以任何标准来看,她都是一名出类拔萃、天赋异禀的学生,前途大有希望。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安吉妮的情绪开始变得低落,她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们对此都很惊讶。安吉妮变得不愿意与人接触、不愿意去教室上课、不愿意参加田径训练。她的田径教练鼓励她与一位助人者会面。这位助人者帮助安吉妮探索她的感受,并对潜藏在她悲伤和倦怠表现之下的真正问题获得领悟。安吉妮感受到了助人者的支持和关心。这种助人关系使她能够尝试着去表达、去理解、去斗争,从而克服了离家求学以来的自卑感、孤独感和失落感。
看完安吉妮的故事,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位助人者会是什么样子?你也许会有矛盾的想法和感受。你可能对帮助安吉妮这样的人感到十分自信,因为你倾听过许多亲友的类似心声并提出过建议。但同时,你也可能对如何帮她探索情感、获得领悟并重塑自信感到棘手。
如果你有兴趣学习更多助人技术,使你能够更好地帮助像安吉妮这样的人,那么本书将是你明智的选择。本书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帮你了解助人的过程。第二个目的,是传授与当事人会谈的专门技术,以帮助他们探索、获得领悟,并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第三个目的,就是让你开始从做一名助人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第四个目的,则是帮助你觉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并且意识到它们如何影响着你的当事人。
本章首先介绍了助人的定义,接下来讲述了促进助人效果的因素和造成助人无效的原因。我将谈到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去寻求专业帮助,这自然会引发关于从事助人事业的人的健康和不健康的动机的讨论。然后介绍如何学习助人技术。我会讨论关于成为一名更好的助人者练习助人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包括伦理的部分,以强调遵守伦理和专业的助人行为的重要性。最后,我会描述全书的结构,就如何充分利用这本书进行讨论。
欢迎加入我们!希望你能和我一样享受学习助人技术的过程。
什么是助人?
助人(helping)是个宽泛的专业术语,包括各色人等(如朋友、家人、咨询师、精神分析师以及社会事业服务人员)为他人所提供的帮助。本书提供了许多种助人技术(例如,开车送某人去机场这样的工具性帮助),但我们关注的技巧主要是与当事人及其情感有关的倾听和鼓励探索这类言语帮助。
我使用“助人”这个宽泛的术语,是因为“助人”这一动作能够由很多人发出(例如,朋友、搭档、同事、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助人的框架是广泛的,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是其中较为狭窄的领域,后者旨在为那些接受继续教育以及认证成为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人保留准入渠道。无独有偶,瓦姆波尔德和艾梅儿(Wampold & Imel ,2015)将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定义为:
一种以人际关系为主的治疗方法,其中包含四个方面:(a)基于心理学原则;(b)涉及训练有素的治疗师和由于精神障碍、困扰或抱怨而寻求帮助的当事人双方;(c)治疗师旨在对当事人的障碍、困扰或抱怨进行治疗;(d)适用于或针对特定当事人及其障碍、困扰或抱怨。(p.37)
因此,在本书中,“助人者”(helper)指那些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当事人”(client)指接受支持和帮助的人。我们将“助人”定义为: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探索情感、获得领悟,并使他在生活中做出改变。助人者和当事人共同合作以达到上述目标,其中助人者引导整个进程,当事人决定做什么改变、何时以及如何改变。请注意,这个过程并不像一个病人去找医生,希望被医生治好,而是一个人(当事人――当事人是他们自己的专家,有选择改变的权利)与另一个人(助人者――一个选择倾听并给予帮助的人)之间的合作(collaboration),双方就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咨询。
当我在书中谈及正在学习助人技术的学习者时,我把他们相互间的模拟练习,或者给志愿的当事人所做的练习,称为“助人”(helping);而在谈论当事人向经过训练且持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时,则用“咨询”(counseling)\[或“咨询师”(counselor)\]和“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或“治疗师”(therapist)、“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
学生经常会问及咨询和治疗之间的差异。咨询师往往是通过硕士级别培养并获得资格证的人;而心理治疗师往往是通过博士级别培养并获得资格证的人,如临床、咨询或学校心理学家。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也会因治疗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区别,例如咨询的次数往往比心理治疗的次数少。当事人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咨询更多服务于相对健康的、有适应问题的个人,心理治疗则服务于那些有更严重的病理或未解决的冲突的人。我需要强调的是,研究并没有发现咨询效果会因学位类型或训练水平不同而有显著差异(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