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59481566
-
书名
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
-
作者
张执浩 著,王绍昌 绘
-
出版社名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定价
56.0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4-09-01
-
纸张
轻型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当代诗人×古代诗人 以当代视角重新解读古代诗人的命运流转。
张执浩以现代诗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古代诗歌、古代诗人命运,提供了新颖的解读角度。
诗人谈诗人,古今呼应,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立足当下、以古鉴今的现实意义。
※15个关键词:凝练概括的古代诗人生命密码,立体呈现诗人风貌
张执浩以几十年读诗、写诗的深厚积累,沉淀出15个具有概括性、精确性的中国古代诗人关键词,将中国古代诗歌与诗人命运、社会历史紧密相连,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学画卷。
《传告后代人》以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古代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从体制束缚下的挣扎,到漫游四方的自由;从社交场上的风采,到独处时的苦吟,古代诗人每一面都真实而生动。
※深度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
本书深入挖掘一首首古诗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意蕴及诗人的人生经历。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独到的评论,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更能体会到诗歌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以及诗人作为时代见证者的独特价值。
内容简介
《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是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执浩研读古典诗人、诗史的全新大散文合集。
全书以史为经,以诗为纬,纵横捭阖,上下求索。围绕15个关键词,旁征博引,集中描述了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孟浩然、王维等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命状态。
张执浩从一位优秀的当代诗人的视角出发,追溯每一个中国人的诗学生命源头,求索东方诗意生活的缘起,抵达古代诗人的生活现场,看见一个个独立丰满的人格,体悟诗歌背后的人生真味,勾勒中国古代诗歌版图,并以此窥探人类命运的诡谲与生机。
作者简介
张执浩
1965年生于湖北荆门,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武汉文学院院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咏春调》等,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部。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诗刊》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十月文学奖等。
目录
序 认领我们的命运
一 功名:驻马望千门
二 漫游:何必取长途
三 社交:各有稻粱谋
四 友谊:但伤知音稀
五 传播:字字飞琼英
六 登高:我辈复登临
七 风骨:猛志逸四海
八 悲秋:清秋宋玉悲
九 雅趣:能饮一杯无
十 苦吟:死是不吟时
十一 音区:渐于诗律细
十二 色彩:前身应画师
十三 还乡:近乡情更怯
十四 归途:知死不可让
十五 传家:传告后代人
精彩书摘
漫游:何必取长途
对于古代诗人来讲,漫游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他们正式踏上仕途之前,或迈向仕途之中的必要功课,甚至,即便是在他们踏上了仕途之后,漫游这种行为本身,也是一桩让诗人们耿耿于怀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那些沉浸在我们脑海里的古代诗人形象,总是以动词的形态呈现出来,仿佛这群人一直在漫无边际地行动着,边走边吟哦,用脚步丈量着他们物理或精神世界的版图。而即便是那些描写宁静与幽谧情态的诗句,也具有动态之美,充满了动与静之间来回拉伸与相互成就的美学张力。譬如说,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咽”“冷”“空”“制”,四个动态的字被均衡有致地穿插在诗里行间,紧紧拽住了读者的视线。诗中所有的静寂,都是为了营造出某种突兀的声响,反过来,所有的响动都是为了突显出一种空寂的力量。
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
(杜牧《郑协律》)
图书鸡犬共扁舟,又续人间汗漫游。
(陆游《遣兴》)
上述两首诗,都向我们形象地描述出了不同时代、近乎雷同的人生现场:漫游中的诗人驾驭着命运的扁舟,穿行在未知的人生道路上,鸡犬与图书共一时空,逼仄的生活场景与广阔的生命图景并置共生。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这些古代的诗人是如何克服对各种天堑的畏惧,凭借有限的生活道具,行走在广袤崎岖的河流山川之中的了;他们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境和愿景,由此及彼,最终抖落浑身的尘埃或雾瘴,走到历史光亮处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前方一定有某种召唤之声,在诱惑或指引着他们。这诱惑或许来自友谊,或许是亲情,或许是对名利的渴望,抑或是闪烁幽冥的仙踪神迹?总之,诗人们一到及冠之年,就天然地行走在了茫茫的天地之间,这几乎成了一种本能或天性。从四处流窜,到广为流传,诗人们通过漫游,一点一滴地积攒着自己的名声,其中经历过多少悲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影将会因此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脚步声也会越来越坚实。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其《画旨》中云:“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意在总结前人成才的经验,强调游历和见识对一个人心性培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漫游或游历,人生的种种经历才会转化成宝贵的生命情感经验,充盈于书写者的字里行间。“行万里路”的目的,并不在于猎获无限的奇景,而在于“养气”,生气、豪气、吐纳天地之气,以气致象。所以,苏辙有言:“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天下文章佳篇,莫不以奇气充盈。
当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七岁了。此前诗人也曾经历过长达数年的下吴越、奔齐赵的漫游期,而科考失利,致使他空有满腹报国经纶,却不得不整日踟蹰于长安豪门之侧,四处求告。“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这绝不是杜甫在逆境中负气的诳语,而是诗人对自我才华的坚信,如同他说“诗是吾家事”一样,慨然平淡的口吻里透露出了毅然和决绝。
杜甫的诗歌才华,早在他入仕之前就已经确凿无疑地展露出来了,但真正让他找准下笔处,酣畅淋漓地抒发自我心志的,还是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在盛唐气象即将被乱世乌云席卷的前夜,诗人好不容易才谋到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离开长安赴奉先县探亲,而此时,安禄山已经在范阳起兵反叛,只是长安方面尚未得到叛乱的准确消息。杜甫途经骊山时,隐隐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正在到来,且无可避免: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敏感的诗人几乎是在那一瞬间,就疾步冲到了那个时代的最前列,并以报丧人的视角和口吻,发出了“哀民生之多艰”的浩叹。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诗人依然踯躅徘徊在长安城内,没有从斤斤计较、乌烟瘴气的朝堂内走出来,阔步走向嶙峋斑驳的旷野,他就很难体察到早已被乌云笼罩的社会现实。而事实上,那时候,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还在华清池里避寒饮乐,泡着“莲花汤”“海棠汤”,酒池肉林,以为天下安泰、岁月静好;如果没有诗人长期以来郁积于心的对民生的深切关注,没有此前他在《兵车行》《丽人行》等诗里所作的情感铺垫,他也就不可能脱口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杰出的诗歌总是在生活的正前方,等待着它的主人出现;杰出的诗歌总是会以“失物招领”的方式,存在于各种各样的人生道路旁,或各种各样的生活现场,等候着它的主人去路过,去发现,去认领。但是,每一首优秀作品的真实拥有者,必然事先就得去积攒拥有者的资本,培育出敏感细腻的心灵,以及火眼金睛般的生活之眼。否则,所谓的“杰作”,就只能永远沉睡在情感的旷野中,存在于写作者的想象或幻觉里,既无认领的慧识,也缺乏认领的本钱,即便侥幸得以冒领,也很快就会被时光无情地戳穿。这几乎是一条铁定的文学规律,已经被文学史反复验证过了。
公元749年,年过而立、功名心切的岑参,在经过了一番犹豫和权衡之后,决定应随节度使高仙芝的辟召,前往安西幕府执掌书记(右威卫录事参军)一职。从长安西行,到安西幕府所在地库车,实在是一条漫漫长途,全程长达6000华里。走这样的一段路程,对于一介书生来讲,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仅道艰且阻,而且沿途还充满了各种难以预料的凶险。
从诗人留存下来的那些行旅诗篇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岑参此次西行的大致路线:他先是取道河西走廊,出阳关,经蒲昌海(罗布泊),到达鄯善;再经由火山(火焰山)西进,至吐鲁番一带,然后由西州经铁门关,最终到达了安西。全程历时两个多月。可以想象,当诗人行走在渺无人烟、黄沙漫漫的旅途中时,心境是何等的愁绪迷漫,心情自然也悲凉到了极点: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日没贺延碛作》)
当自以为功名在望的诗人,深陷于不知“功名是何物”的田地时,他行前的亢奋和激情,自然就很快消逝在了凄迷无望的茫茫戈壁滩上,被狂沙朔风吹卷到了九天云外。悔恨和自责盘桓于心,使得狼狈的诗人一边朝前走,一边往身后顾盼连连:“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这种身心离异的锥痛感,已经提前注定了岑参这趟谋求功名的旅程是一段蹇途,不可能达成他早前一鸣惊人的心愿。果然,在抵达目的地后,各种不适便接踵而至,除了思亲念友,诗人心里只剩下了苦闷和厌烦:“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过酒泉忆杜陵别业》)两年之后,岑参两手空空,无功而返,不仅没有缓解他在现实生活里的压力,反而对仕途和功名萌生出了退意:“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早年的进取之心,还险些因为此次冒进而荡然无存。
发生在岑参身上的这段遭遇并不是孤例,在中国古代,即便是在最为浪漫洒脱的诗歌文人圈中,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太大,或因个人心性与周遭环境的抵牾,而最终被现实世界无情碾压,沦为命运的齑粉或玩物,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远行或漫游,看似美妙浪漫,撩拨人心,但实则是一把双刃剑,或可劈斩羁绊心灵的镣链,也极有可能会自伤其身。老实说,从古至今,诗和远方的关系,从来就不曾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熨帖、自然,远方倒是时常会像一个骗局(即便不是,也近乎迷局),干扰着人类本来的平静生活,困扰着那些深陷在现实生活中而无力自拔的人们。因为远方的存在,凸显出了肉身的困境和乏力;同样,因为远方之远,也会让所有的生命都处于不甘不休的挣扎状态中。
一方面,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也没有能力彻底弄清楚“诗”为何物,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奇妙地作用于你我精神世界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缺乏对“远方”的确切认知,地理意义上的,抑或是心灵意义上的?若是前者,倒也简单,不过是肉身的位移罢了,通过行走就能达成所愿;但倘若是后者呢?心在身中却感觉不到心脏的跳动,身体的疆域越是辽阔宽广,心灵的迷失度可能就越高。这种肉体与精神之间的相互寻找和羁绊,不仅无法缓解我们现实生活的痛苦,而且,还时常会让我们在现实生活里变得更加无所适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诗”与“远方”这两种原本并无实质性瓜葛的元素,不假思索地相互捆绑在一起,不过是一种简易省事的审美行径,并无多少过人的洞见。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远方”,而“诗”,也不过是世人用来短暂逃离现实烦忧的简易的掩体,因为你的身旁往往是他人的“远方”,而你身体的边疆又何尝不是自己心灵的边陲呢?就像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一诗一样:“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一个人只有在平和的心境和舒展的情绪之下,才会感受到诗意的自然涌泉。倘若我们意识不到诗是(至少曾经是)一顶桂冠,是造物主对我们平静庸常生活的某种奖赏,那么,它就会沦落为一顶锈迹斑斑的头盔,兀自在旷野里滚动,等待黄沙来沉埋。
厘清上述疑虑是必要的,不然,诗和远方的关系,就永远犹如乱麻一团,看似浪漫惬意,最终抵达的却是庸常和空虚。
人间熙熙攘攘,远方闪烁不居,所谓漫游,如若没有恒定持久的心志可以凭依,只是以猎奇为乐事,终究是很难安放我们躁动不安的精神世界的。东晋诗人谢灵运或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身显贵,才情沛然,年纪轻轻就承袭了“康乐公”的爵位,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诗”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挑开这些笼罩在他头顶上的光环,进入谢灵运的内心世界,我们发现,他个人的命运极富悲剧性和启发性。由于官场失意,又心高气傲,恃才傲物,谢灵运在仕途受挫后,只能选择远离官场,转而寄情于山水。他游遍了如画江南,写遍了千里江山,但即便美景处处,依然无法排解诗人内心的怨气和烦恼。所以,我们在谢灵运留下来的那些辞藻华美的诗篇里,只能感受到他非同凡响的才华和文采,却始终感受不到人生的平和昂扬之气,有的只是无休止的愤懑、怨怼和不平: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游南亭》)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七里濑》)
……
在谢灵运身上,我们看到,山水其实并非真正的寄情之物,无论多么优美的山水,也只能让你产生短暂的移情转意,要想根除内心的戾气,仍需要放下执念,融于眼前的景物之中,随物赋形,并从中咀嚼出生命的奇异甘怡。在这一点上,与谢灵运同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为世人作出了表率。他是真正回归到了本心的诗人,悠然之于他而言,不是一种故作高古的生活姿态,而是一种豁达开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渊明的一生,始终在“形”“影”“神”三者之间寻找自己真正的人生坐标,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这才是一种真正舒朗刚健的人生态度。而对于谢灵运来说,无限风光终究没有能够喂养出一方超凡脱俗的心灵世界,行得再远,脚力再好,也无济于事。晚年的谢灵运竟被人诬其心存“异志”,一次次被外放,一直流落至广州,最后以“谋逆罪”血溅街市,年仅四十九岁。“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在这首令人唏嘘的《临终诗》里,诗人对自己本应洒脱却如此短促含恨的一生充满了遗憾。
我总觉得,现代人对古人尤其是古代诗人生活的理解,充满了太多的过于丰富随意的想象成分,越是距离遥远,我们的想象越是漫无边际。而这些失却分寸的臆想,往往是建立在我们无视时空对个体肉身的拘囿之上的。也就是说,每当我们在谈论古人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某种既定的文化语境和套路中,总是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他们的情感生活,从他们切身的现实处境里剥离出来,只侧重于他们的情感世界,而轻慢其肉身所处的现实困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便于从中获取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情感信息,以期寄寓我们日益贫乏的情感渴求。无论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还是“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都将最丰沛的情感压缩在了浩渺无垠的时空之中,一经释放,便会产生出炫目的诗意情感光彩。而这样的光彩,恰恰是今人生活中极为匮乏的,也是我们极力张扬却难以得到的。
在很多现代人的心目中,古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既不是以个体生存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的,也不是以日复一日的形态来呈现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完全呈混沌状。这无疑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精神预判,它总是以牺牲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前提,只攫取广义上的“古代生活”图景,而不会顾及个体生命的困境与感受。当这些具体的、日常和繁冗的时空因素被强行抽离之后,我们获得的情感浓度和密度,当然就会大大超过我们的心理预期,同时也更能满足甚至超乎我们原有的情感期待。谁不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卓文君《白头吟》)呢?谁不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呢?于是,“崇古”便成了今人天经地义的心理积习,一如杜甫所言:“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杜甫《送远》)再也难有“古人”那般浓烈的离情别意了,在那个乱世纷飞的时刻,杜甫选择了作别自我,自己送自己上路。人生的悲壮感,大抵就是在这般无奈之中产生出来的,需要现代人重返古人的心境状态,还原那样的生活现场才可以感受得到。
举个例子,我们对“大鹏”李白的印象,基本上就近似于一个在空中飞翔的发光体。从白云悠悠到浮云万里,总感觉他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即便诗人偶尔与我们同处于一个空间里,也形同隐身人一般,舞影翩然,却踪迹全无。这种印象的由来,主要还是得自于李白留下来的那些诗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他在诗文里所透露出来的行迹,展示在任何摊开的地图上,都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爬梳出来的结果更是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