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59678973
-
书名
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选1997—2019
-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
出版社名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
88.00
-
开本
32开
-
译者
冯晓初 等 译
-
出版时间
2024-09-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小说爱好者、文学研究者、文学系学生
这部新作+精选集本身就表明了伍德在当今世界文学评论界的地位,这个领域有资格出精选集的作者并不很多。伍德精心挑选了本书收录的篇目,并细心安排位置,让读者在依次阅读时产生奇妙的呼应感受。新收录的六篇文章更展现了伍德敏锐的文学判断力,其中费兰特凭借《我的天才女友》等作品已经广为中国读者所知,燕妮·埃彭贝克也声誉日隆并成为各大文学奖项的热门人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那篇《成为他们》,这是伍德少见的偏于抒情的文章,优雅深厚,感人至深。
内容简介
著名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的新作+精选合集,二十余年文章精华一网打尽。
自詹姆斯•伍德出版第一本批评文集《破格》(1999)开始,他就被认为是英语文学批评界的领军者。他既评判那些殿堂级经典作家(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臧否晚近的重要作家(赫拉巴尔、塞巴尔德),也评点重要的当代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海伦•加纳)。他建立起了一套富有智识又犀利精准的批评标准,并将这套标准用自成一格的文章呈现出来。
伍德选取了以往的得意之作,又新收入了一批精湛作品构成本书,并通过巧妙编排,使相邻的两篇往往能够相互映照。本书可以代表伍德文学评论的水平。经过二十多年的文学评论写作,伍德评论的版图已经拓展至柏林、意大利、巴尔干半岛、澳大利亚……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更是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简介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国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新共和》资深编辑,现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文学教授,著有《破格》(1999)、《不信之书》(2004)、《不负责任的自我》(2004)、《小说机杼》(2009)、《私货》(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
译者:冯晓初,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事媒体行业,现居加拿大。
黄远帆,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系硕士。曾经做过英语文化记者,译有《小说机杼》《破格:论文学与信仰》《每个爱情故事都是鬼故事: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传》。
李小均,1973年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有《自由与反讽》《信仰之海》,译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教诲》《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在西方的目光下》《攫权》《语言与沉默》《薇拉:纳博科夫夫人》等。
蒋怡,1985年生,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博士,江南大学英语系讲师。已出版译著《格伦•古尔德谈话录》《后灵魂年代的美国》《致命尖端》等。
精彩书评
詹姆斯·伍德是当今活跃的富于智识与激情的文学批评家……这本书整体来看是一部大师的“传世文章”合集……读者会有强烈的感觉,这些文章并非随机排布……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篇章,从任何一篇开始阅读都足够简单,但是按照顺序阅读会有一种特殊的,甚至是沉思性的阅读快感。
——安吉拉·M. 贾尔斯,《洛杉矶时报书评》
在《真看》里,有两种声音在激烈地竞争……一位庄严镇静的教授带领读者逐字逐句地细读文本,指出小说世界里的创新与革命……另一个声音要高上半个八度,直率尖利又很迷人——不断从字里行间涌现……这些评论与散文在书本里节奏起伏,旋律交相辉映,有着对位法的美感。
——帕卢·塞加尔,《纽约时报书评》
从呈现效果来看,《真看》是一部精选中的精选集:精妙文章尽数收入……或者说他描述自己对批评实践的基本理解的那篇导言补完了“伍德谈论伍德”的部分。(伍德)以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其热情而著称,他又有讽刺性的语调来中和这一点。
——弗朗西斯·马尔赫恩,《新左翼评论》
是什么让伍德变得如此难以企及。明显的答案是他文章里连珠炮一般的敏锐知觉。他不同寻常地凭知觉创作评论,他的文字里充满了那些你几乎就能抓到的印象……如果有这样的文学批评,谁还需要文学本身呢?
——贝卡·罗斯菲尔德,《书籍论坛》(Bookforum)
目录
前 言
17 私货:向基斯·穆恩致敬
41 什么是契诃夫所说的生活
62 严肃的观察
93 索尔·贝娄的喜剧风格
116 《安娜·卡列尼娜》和人物塑造
134 约瑟夫·罗特的符号帝国
157 保罗·奥斯特的浅薄
175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199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喜剧世界
217 乔治·奥威尔:非常英国的革命
252 简·奥斯丁的英雄意识
270 科马克·麦卡锡的《路》
293 “被考察到疯狂的现实”: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311 施害者和受伤者:V.S.奈保尔
332 世俗的无家可归
363 沉默的另一面:W.G.塞巴尔德
390 成为他们
403 堂吉诃德的“旧约”与“新约”
41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439 海伦·加纳野蛮的诚实
456 万全与万一:梅尔维尔的上帝和比喻
484 埃莱娜·费兰特
50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神秘灵交
526 约伯存在过:普里莫·莱维
553 玛丽莲·罗宾逊
567 伊斯梅尔·卡达莱
592 燕妮·埃彭贝克
610 给岳父的图书馆打包
626 致 谢
精彩书摘
索尔·贝娄曾经说过,所有伟大的十九世纪小说家实际上都在试图定义人性。普里莫·莱维在这一点上表现得也非常突出,尽管我们有时会觉得,这是命运强推给他的一个项目。当然了,在某些方面莱维的观点是悲观的,他会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生而平等的神话是多么虚妄”。在奥斯维辛,已经很强壮的人赢了—因为他们在身体上或道德上比其他人更强硬,或者因为他们不那么敏感,在生存意志上也更贪婪。莱维说,只有在乌托邦里才是人人平等。(哲学家让·埃默里在比利时受到过盖世太保的折磨,他认为即使在痛苦面前我们也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莱维并非悲剧神学家。他不相信在集中营里充当统治力量的“无情的物竞天择”是对人类野蛮本性的确认。在近年对莱维作品所进行的最深入研究中,其作者、哲学家贝雷尔·兰认为,这种道德上的乐观主义使他成为了一个非凡人物。兰说,莱维既不会变成霍布斯主义者(对他们来说,集中营即代表了自然的终极状态),也不会变成一个现代达尔文主义者(他们一定会纠结于如何解释纯粹的利他主义,然后只能说成是生物利己主义的一种伪装)。对莱维来说,奥斯维辛是特殊,是反常,是一个违逆自然的实验室。“我们不相信”,莱维直截了当地写道,“如果剥离掉所有的文明的制度,人的行为在根本上就是野蛮、利己的和愚蠢的……。相反,我们认为,在此可以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在面对急迫的需求和生理上的无能时,许多社会习惯和本能都会归于沉默。”
集中营里的生活如它曾经所是的那样,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与生活的不同。莱维认为,在正常的生存中,在胜利和失败之间,在利他主义和暴行之间,在被拯救和被淹没之间,存在着“第三条道路”,而这第三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规则。但是在难民营里,没有这样的第三条道路。正是这种领悟扩大了莱维对那些陷入了他所谓“灰色地带”里的人的理解。因为与德国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合作而在道德上有贬损的人,都被他置于“灰色地带”—从最低级的(那些用扫地或是守夜等琐碎工作获得一点额外食物的囚犯);到稍微模棱两可一点的(囚监,通常是凶残的执行者和守卫,他们自己也是囚犯);到彻底悲剧性的(特遣队,被抓去操作焚化炉的犹太人,干上几个月直到他们自己也被杀掉)。再次强调,值得注意的是,“灰色地带”本身可能看似等同“第三条道路”的主张,而且有时确实被误认为如此(因为它听起来像是一个美德和罪恶的混合体,一个不黑不白的地方,其中的人也是既好又坏的),然而它并不是。它是一块突变的领域,一种脱轨,一种正是由于第三条道路的缺席而产生的难以忍受的、绝望的极限状态。在普通生活中,肯定会有灰色的人物;但没有“灰色地带”。汉娜·阿伦特曾用臭名昭著的不屑态度批判犹太人在“灰色地带”中的合作行为,莱维与她不同,他在理解和有节制的批判方面做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尝试。他认为这些人既该被可怜又该受责罚,因为他们一瞬间会显出极其荒唐的无辜,同时也极其荒唐的有罪。他也没有把自己排除在这种道德瑕疵之外:一方面,他确信自己是无辜的,但另一方面又为幸存下来而自觉有罪。
莱维偶尔会说,他感到更深的罪孽—生而为人之罪,因为正是人类发明了集中营这样的世界。他说,每个德国人都必须为集中营负责,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也必须如此,因为无力反抗的人总是为强者清理出道路。但是,如果这是一个全体有罪的理论,它就不是一条原罪理论。莱维作品中最令人快乐的品质之一是他对宗教诱惑的免疫。他不喜欢卡夫卡的作品,不喜欢卡夫卡眼中的黑暗,而他在一个绝妙的否定句中,直指到卡夫卡身上某种扭曲的源自神学的不安核心:“他害怕惩罚,同时又渴望惩罚...... 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病态。”对莱维来说,善是可感可解的,但恶是可感知却不可理解的。这就是他内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