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5.00

观看爱情:浪漫剧的生产、叙事与消费 曹书乐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在浪漫剧中观看、憧憬和呼唤爱。

  内容简介

  霸总和虐恋?浪漫剧?爱情剧?偶像剧?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够严肃,但浪漫剧的生产与消费、文本与叙事,确实是重要且严肃的学术议题。作为文化领域产物的浪漫剧,反映着社会的情感结构,定义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与文艺特点。

  浪漫剧的生产方尝试洞察社会焦虑,以及这种焦虑给普通人的爱情观、婚恋观和两性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而将观众的“怕与爱”转为可供选择的商品,包括理想对象、理想爱情与理想的两性关系。观众不仅是在消费文化商品,也在思考、讨论和实践着吉登斯意义上的“纯粹关系”。

  本书聚焦国产浪漫剧并展开多维度研究。从学术脉络梳理到产业趋势分析,再到观众观看行为探讨。深入挖掘编剧创作机制,关注观众的浪漫理想与婚恋观,以丰富的研究方法和独特视角为我们理解爱情与婚姻提供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曹书乐,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清华大学)基地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传媒学刊》轮值副主编,多家学术刊物审稿人,北京市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术思想史、影视传播与网络视听、平台内容生产研究、游戏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云端影像:中国网络视频的产制结构与文化嬗变》、《批判与重构:英国媒体与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合著《欧洲传播思想史》、译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创意产业读本》等。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重要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帕孜丽娅·阿力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硕士,爱奇艺文学签约作家,在《文汇报》《文艺报》《天津文学》等媒体发表文化评论四十余篇,作品曾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举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荣誉。

  精彩书评

  浪漫剧是大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所喜爱的重要创作类型。本书从市场、产业、消费、文化批判的多维视角,一方面分析了浪漫剧何以“浪漫”的类型特征、发展和传播,另一方面也分析了“观看”浪漫的观众心理、社会思潮和文化流变。爱情、浪漫、观众、社会,对于这些因素的分析使本书成为一部有微观深度和宏观广度、有趣也有意义的研究著作。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捧读这部新著,顿觉耳目一新!这部聚焦“浪漫剧”的图书,既基于作者严谨的学术研究框架,又融入了作者才情卓然的感性表达,对“浪漫剧”进行了生产与消费、创作与传播、制度与流程、叙事与接受等多个维度的观察、思考与探究,显示出作者集学者、评论家与才女于一身的独特气质与品相。

  ——胡智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因为往往盘桓于言情、偶像、甜宠、仙侠、霸总,浪漫剧总给人套路且轻浅的感觉。但本书的两位作者却避轻就重,条分缕析地探讨其背后的生产策略、性别考量、价值观诉求,为“观看爱情”赋予了文化意义。

  ——杨远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影视剧最重要的母本来源,网络文学向电视媒介的转换中有交锋有冲突也有融合,进而推动了相关类型剧的发展。本书将网络文学的改编置于浪漫剧成为一种类型剧的发展史中,看到了浪漫叙事在影视文本中的变化,也完整呈现了产业与受众驱动下的浪漫剧生产的全过程,为我们了解浪漫商品化、审美大众化提供了更完整的视角。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导语 \ 001

  第一章 浪漫爱与浪漫叙事 \ 001

  第二章 登上屏幕:浪漫剧成为一种类型 \ 031

  第三章 浪漫剧产业:政策环境与趋势热点 \ 063

  第四章 浪漫剧的创作 \ 105

  第五章 电视受众与浪漫叙事的接受分析 \ 137

  第六章 观看浪漫剧:行为偏好与选择原因 \ 155

  第七章 观看浪漫剧:寻找浪漫理想 \ 177

  第八章 理想爱人:浪漫剧中的多元男性气质 \ 209

  第九章 身体、欲望与贞洁 \ 241

  结语 \ 259

  精彩书摘

  理想浪漫关系

  我们在对热门浪漫剧进行叙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浪漫剧中最常见的13种剧情和叙事元素,包括:破镜重圆、再续前缘、暗恋成真、先婚后爱、欢喜冤家、青梅竹马、御姐和奶狗、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失忆、穿越、追妻/夫火葬场、虐恋情深、甜宠并让观众回答在浪漫剧中最喜欢看到的三种剧情或叙事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观众最喜欢的依次是“欢喜冤家”“暗恋成真”“破镜重圆” “青梅竹马”“再续前缘”“先婚后爱”。

  将这些叙事元素进行相近项合并后,我们总结出观众最喜欢看到的浪漫剧中的浪漫关系模式,如表7–5所示:

  表 7-5  观众最喜欢的剧中浪漫关系模式

  浪漫关系模式一: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模式中的男女关系设定特别能营造出喜剧效果,所以倍受电视剧观众的欢迎。这种男女关系模式中核心的是“反差感”,即男女间存在强烈的差异性,且因为这种差异性出现诸多矛盾;但在处理矛盾或者说“相爱相杀”中,在一次次争吵打闹中,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反而越来越近。对观众观看偏好的这一发现和我们对浪漫剧编剧的创作研究的发现,完全呼应上了。

  《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男女主角慕容云海和楚雨荨正是充满了反差感的欢喜冤家。这部剧中,男女主角间的关系沿用了原作《流星花园》中的设定,幼稚、嚣张又有钱的慕容云海与贫穷但倔强、聪明、不服输的楚雨荨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他们初次相遇可谓水火不容,但在一次次争吵、打闹中,两人逐渐对彼此产生感情,并在经过一次次考验后,最终走到了一起。

  无论是本剧,还是其他以欢喜冤家为男女主角关系设定的剧集中,喜剧感最强的部分无疑是双方针锋相对的剧情。但这些剧情在突出人物个性和特点的同时,也容易营造情感关系的走向。从争执矛盾到彼此欣赏甚至互生情愫,情感线的变化清晰且明确。浪漫喜剧所具有的轻松风格,也是当下观众特别愿意在工作之余闲暇时间里随便看看、看起来不觉得累的好的选择。

  浪漫关系模式二:暗恋成真/再续前缘

  “暗恋成真”和“再续前缘”有一定的相似性,均指多年不见的二人再度重逢后,在新的交往中最终走到了一起,因此可以归纳为一种模式来阐释。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暗恋成真”通常是主角的一方当年便暗恋对方,但并不知道对方是否喜欢自己,而在重逢后,发现曾经的心动对象依然令人心动,而这一次对方也表达了对自己的爱。“再续前缘”则更偏向于两人曾经有过“前缘”,多年不见,重逢后续上了这段关系。

  在2022年最热播的浪漫剧《你是我的荣耀》中,女主角乔晶晶曾在高中阶段向学霸于途告白,却因成绩不够好被拒绝。多年后,乔晶晶成为顶流女明星,曾经的天之骄子于途选择了航天科研的道路。于途和乔晶晶因游戏重新产生交集,这一次于途也喜欢上了乔晶晶,经过几番纠结,于途与乔晶晶终于确定了彼此心意,并走向甜蜜。这类关系便属于“暗恋成真”,但叙事目的并非展现暗恋一方的卑微和小心翼翼,观众真正期待的是被暗恋的人用同样强烈的情感回应暗恋者,这样才能展现浪漫关系中最重要的平等,以及爱所能带来的圆满之感,有一种许愿终获实现的心满意足。

  浪漫关系模式三: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是指男女双方曾确定过关系,后来因误解或命运的作弄而分开,多年后两人久别重逢,发现仍对彼此抱有感情;在澄清误会和共同努力后,最终重新走到了一起。这种模式最吸引观众的就是男女主角过去在一起的甜蜜与当下紧张关系间的鲜明对比,男女在又爱又恨的情绪中推开对方,却又互相吸引靠拢。其代表作品是《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中,赵默笙对何以琛一见钟情,并展开强势追求,而何以琛也被如小太阳般的赵默笙吸引。此时,赵默笙家中出现变故,何以琛也得知父母过世与赵默笙父亲有关,因此两人在误会中争吵。匆忙间赵默笙被父亲送往美国读书,何以琛却以为赵默笙不告而别,两人就此分开七年。七年后,赵默笙回国,与何以琛重逢,两人放不下彼此却又难以解释两人之间的误会。即便如此,何以琛仍决定与赵默笙领证结婚,在婚后相处中二人渐渐放下心结,共同面对问题,最终举办浪漫的婚礼,婚后甜蜜如昔,育下一儿后一家三口收获了幸福美满。

  该剧男主角何以琛一度在社交媒体上被观众认为是男主角人设天花板。他的经典台词“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以及“我输了,经过那么多年,我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将其深情、专一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这个角色的最大魅力所在。这样的台词,击中了“破镜重圆”爱好者最希望看到的点,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是唯一的存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无法放下“我”。换言之,“破镜重圆”正是通过这种历经多年依旧“放不下”的情感,来达到爱情的唯一性和绝对性。

  最近两年,浪漫剧市场中有大量这种浪漫关系模式的供应。如2023年的《听说你喜欢我》中,医学院学生阮流筝暗恋师兄宁至谦,宁至谦在被前女友分手后为阮流筝的感情所动,闪婚步入婚姻,但因婚姻中情感付出的不平等,双方日渐疏离最终离婚收场。六年后两人重逢,在同一所医院工作,并在去非洲援助的过程中相处,一点点打开心结,重归于好。《归路》则讲述学生时代是彼此初恋的路炎晨和归晓的故事。因路炎晨远赴他乡进入警校,而归晓家庭变故,两人的感情无疾而终。当十年后再度重逢后,两人才明白对彼此的感情是无法忘怀的,因此主动创造机会在一起,最终如愿以偿走入婚姻殿堂。

  和情感更为单纯的“暗恋成真”相比,“破镜重圆”的叙事中往往需要解决之前情感中的“误会”或“障碍”,因此情感纠葛更为复杂,解决了问题后的深情也自带一种苦尽甘来的增益。

  浪漫关系模式四: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的浪漫模式中,男女双方通常有自小一同成长的情谊,以及介于友情和恋爱之间的暧昧情愫。从校服到婚纱,从儿时的懵懂到经年相伴的默契,青梅竹马的设定中最吸引人的往往是有着怀旧气息的青涩青春时期。典型作品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其中还经常出现失忆桥段,主要目的是呈现“即便失去了关于你的记忆,还是会爱上你”的宿命感,作为爱情的唯一性和绝对性的证明。

  在《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古灵精怪的陈小希与邻居家傲娇腹黑的江辰青梅竹马,初中和高中均是同班同学。陈小希总跟随在江辰身后,两人相互陪伴、一起长大。在经过单纯而美好的岁月沉淀后,江辰与陈小希终于开始了一段甜宠爱恋。

  浪漫关系模式五:先婚后爱

  “先婚后爱”的浪漫关系模式中,婚姻先于爱情存在,婚后的两人在长时间相处中逐渐了解对方,感情也在相处中产生。期间发生的矛盾冲突,一旦解决就会成为双方感情的催化剂。这样的关系模式主要设定在古装剧中,也符合中国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其代表作品为《卿卿日常》。

  《卿卿日常》中,无意参加选秀的李薇意外成为尹峥的侧夫人,两人在共同应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心意相通,在多方磨难后终于修成正果。该剧中的五少主尹岐与丹州郡主上官婧同样属于先婚后爱的类型,两个性格迥异却被强行绑定在一起的人,在婚后的各种争执中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发展出对对方的感情,成了真正心意相通、携手共进的夫妻。

  在现代剧中,“先婚后爱”的设定常以“契约婚姻”的形式出现,也即男女主角因一些特殊原因不得不结婚,虽然事先说好这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婚姻”,无须付出感情也无须履行夫妻义务,只须欺骗外界相信他们已婚,但在婚姻存续期间,主角一定会对对方产生感情,最后“契约”导向真正的情投意合。例如《爱的二八定律》,精英律师秦施与宅男阳华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阴差阳错决定先领证来渡过难关,在假装的婚姻中情愫渐生。正如该剧的海报上所说的“二分注定,八分为你”,正是“先婚后爱”能修成正果的定律。

  “先婚后爱”的浪漫关系模式,反映了一定的保守价值观。尤其是在古代的设定中,两人由于命运的安排不得已身处在不情愿的婚姻中,却不知为何如此好命,竟能在命运指派的配偶身上找到爱的模样。因此这种设定也往往强调对现状的屈从,为大局的牺牲,和对自身性子的改变以及磨合的意愿。而在现代剧中,“契约婚姻”作为叙事中的规定性要素,为很多戏剧冲突提供了背景,但确实也有一种“命中注定我爱你”的宿命感。

  理想浪漫关系:走向圆满结局的欢喜浪漫

  从之前的文献可知,西方的浪漫理想的关系构建常常包括以下四个主题:爱可以忽略缺点、爱可以寻找完美伴侣、爱可以瞬间发生、爱可以克服一切障碍。而以上调查中所展示的最为中国观众喜爱的浪漫关系模式中也包含这一相同主题:爱可以克服一切心理障碍,克服时间的考验,克服外界的困难。

  但不同的是,中国观众当下对理想异性的期待已凝聚为对平等两性关系的渴求,也即,从事业到感情再到婚姻,都希望双方能“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换言之,两个平等的个体在尊重、信任、依赖中拥有完满的爱情是诸多浪漫剧观众期待看到的情感关系。因此,中国观众喜爱的浪漫关系还在强调:真爱是唯一的、爱需要男女平等相待、爱需要时间的积累与考验。此外,中国戏剧自古以来便有的“欢欢喜喜闹团圆”的风格,是最受观众欢迎的浪漫。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