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28.00

杰克逊时代 [美] 小阿瑟·M.施莱辛格 著,林国荣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 本书被视为“进步主义学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典范作品,正如英国史学家马库斯•坎利夫所言,作者在其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气魄、眼光和敏锐便足以保证这部著作的长久生命力。

  ★ 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深描美国史上“杰克逊时代”的著作,涵括美国社会早期的阶层变革、经济、金融、外交、文化等社会图景,史料丰富,气势磅礴。

  ★ 站在读者的立场,小施莱辛格基于扎实史料的历史研究和写作,文风一如既往地晓畅生动,令这部巨著出版第二年(1946年)即获得普利策历史奖,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关注美国早期民主兴起的路线和周遭回响的第一书。

  内容简介

  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总统,也是第一任民主党总统。美国政治社会从“杰弗逊时代”进入“杰克逊时代”之后,经济和工业的爆发式发展给美国宪政民主的原则带来了巨大威胁。面对一系列挑战,安德鲁·杰克逊在任内大力加强总统职权,维护联邦统一,开创了“杰克逊式民主”。

  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M. 施莱辛格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美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重新诠释了“杰克逊式民主”,并尖锐地指出进步主义史学所面临的双重危机。

  1946年,二十八岁的小阿瑟•M. 施莱辛格凭借本书一举获得普利策历史奖,成为该奖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而本书至今仍是这一题材的权威史书。

  作者简介

  小阿瑟•M. 施莱辛格(1917—2007)

  Arthur M. Schlesinger, Jr.

  小阿瑟•M. 施莱辛格是美国最具声望和富有争议的重量级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同时也是专栏作家、影评人、《财富》杂志和《生活》杂志的自由撰稿人,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和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一生中获得过两次普利策奖、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和一次美国历史学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他于1965年被选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98年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精彩书评

  美国民主的兴起曾吸引众多伟大史家的关注……但关于这一主题的现代研究最应当归功于1945年出版的小阿瑟•M•施莱辛格的《杰克逊年代》。……如果说社会史革命大大改变了史学家对美国的看法,但它却没有减少《杰克逊年代》对早期美国民主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它使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民主政治社会阶级和奴隶制的问题——对我们理解自美国革命到美国内战的重大事件益发重要。 ——肖恩•威伦茨 《美国民主的兴起:从杰斐逊到林肯》

  伴随着和谐史学以及新政治史等流派的潮起潮落,《杰克逊年代》这部“进步主义学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重新评价,但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研究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著作,正如英国史学家马库斯•坎利夫所言,作者在其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气魄、眼光和敏锐便足以保证这部著作的长久生命力。而事实上,《杰克逊年代》在“杰克逊民主”研究和美国史学史上的意义也并不仅仅在于它所提出的具体观点,对此,研究杰克逊年代的史学家小塞勒斯评论道:“只要民主仍然是我们社会的突出特征,它获得成功的那个时代及其象征就仍然会引起争论。”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关注焦点,同时引发史学家用新的眼光观照过去,《杰克逊年代》以及“杰克逊民主”的相关问题就必然还会引起新的争论。尽管小施莱辛格的观点并不是关于“杰克逊民主”评价的最终定论,但它是一个杰出的贡献,是“挑战因循守旧者的麻木,预示更多真相即将到来”的声音。他所激起的激烈争论“支配了此后25年的早期共和国史研究”。 ——谈丽 《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学研究》

  目录

  前言

  致谢

  一 序幕:一八二九年

  二 走出阿卡迪亚

  三 杰斐逊良知的守卫者

  四 革命背景

  五 任期初年

  六 总统身边的人

  七 开启银行战争

  八 否决

  九 反击

  十 硬通货

  十一 工人信条

  十二 海湾州骚动

  十三 乔治·班克罗夫特与马萨诸塞激进派

  十四 纽约激进派

  十五 罗克福克党起事

  十六 罗克福克模式

  十七 第三任期

  十八 恐慌

  十九 银行和国家分离

  二十 南方的困境

  二十一 激进主义高潮

  二十二 辉格党反改革运动

  二十三 一八四○年

  二十四 杰克逊民主:一场思想运动

  二十五 杰克逊民主与法律

  二十六 杰克逊民主与工业化

  二十七 杰克逊民主与

  二十八 杰克逊民主与乌托邦

  二十九 杰克逊民主与文学

  三十 泰勒回归

  三十一 少数派与多数派

  三十二 风起云涌

  三十三 风雨摧城

  三十四 自由土壤

  三十五 暴风骤雨

  三十六 “我们的联邦……”

  三十七 民主诸统绪

  附录

  注释

  精彩书摘

  二 走出阿卡迪亚

  杰斐逊的那个美国实际上在他总统任期结束前便已经开始消失了。那样一个美国是独立自耕农的天堂,每个人都拥有一块带绝对产权的地产,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家的葡萄藤和无花果树下休憩,不过,变革潮流即将漫卷而来,这个明媚天堂开始变得黯淡。对杰斐逊来说,这个乌托邦就是以这样一个农人的国度显现出来。“在大地上劳作的人们,”他说,“就是上帝的选民,假如上帝真的有选民的话。”而且,那所谓的“美国梦”更要求土地不受工业化进程的污染。“既然我们都拥有可供劳作的土地,就一定不能看着我们的公民沦落工棚。”与其让我们的纯净海滩成为工人的炼狱,不如将我们的原材料送到欧洲,去换取那里的工业品,这样的办法显然要好得多,如此一来,这个纯净世界就不会因为“沾染工业作风和准则而堕落”。“城市暴民,”杰斐逊得出不祥的结论,“将会令政府权能平添无限助力,那情形就如同给人的躯体肆意制造创伤一样。”

  1

  然而,现实终究是要背弃梦想的。《弗吉尼亚纪事》本身实际上就已经向世人呈现了一个忙忙碌碌的民族将会催生怎样的能量,虽然在这方面,这份文本做得并不充分。杰斐逊本人的总统任期中也已经有多次施政行动足以揭示出这个乌托邦即将覆灭的命运。无论将工厂留在欧洲的倡议是何等明智,将工厂带到美利坚,毫无疑问更有利可图。杰斐逊于1807年策动的《禁运法案》是他最喜爱的施政举措之一,但就其效果而论,则毫无疑问是出力帮助了人们在这美妙的伊甸园豢养了那条毒蛇,令制造业开始获得稳固的立足之地。实际上,此前的二十年间,这些工业建制就已经以小心翼翼的试探态势,在大西洋海岸地带悄悄铺展开来了。1812年战争以及英国实施的海上封锁,则更进一步地刺激了美利坚国内工业的发展。保护性关税紧随战争而来,在关税大墙的保护之下,美利坚工业呈现出雨后春笋的发展态势。

  在统计数据上,此时农业仍然是美利坚生活的中心,不过,商业也开始在美利坚民族想象以及美利坚施政体系当中发挥出愈发强劲的威力。1820—1840年间,美利坚的工业人口增幅为百分之一百二十七,农业人口增幅则只有百分之七十九。城市人口也有类似的增幅。1820年,美利坚的八千多个城镇只占据了不足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年后,同样是这些城镇,就已经占据了超过十二分之一的人口,这其中有九分之一的城镇,人口都超过了两千。。

  新经济当然要求新制度。昔日里纯粹的私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重塑,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强劲工具;各州从立法层面创制了大量的特许公司,此类公司遂在传统企业旁边迅速崛起,踏上霸权之旅,首先是银行业,接着便是保险业和内陆运输业,很快就开始进驻制造业。

  纸币体系随之介入,强有力地激发并传播着创业热情。共和国初生之时,人们紧紧地看守着银行业特权,严厉的杰斐逊派更是对此类特权秉持深刻怀疑态度。但到了这个时候,各州在立法层面上都已经大幅度地拓展了此类特权,1812年战争造成的银根紧缩局面,是这个过程中的突出节点。“野猫纸币(wildcat paper)”也许算不上特别可靠的资本形式,不过,这种资本形式周转速度极快,其扩张会消解那些怠惰资本。商人群体,破产也好,富有也好,显然都倾向选择这种能够高速流转且供应充沛的货币机制,尽管并不完美,谁愿意去承受那极为受限的货币供应机制呢?就这样,州银行体系迅速发育起来,其效用是很显见的,营利性能也颇为强劲,不久便令杰斐逊派残存的顾虑一扫而空了。银行之于新经济的分量如此迅速地攀升,很快便于1816年催生了一项重大政策建议,那就是创立第二家合众国银行,理由是要对迅速发展的银行业实施控制。与此同时,西进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外缘定居地被不断开拓出来,这些地方当然需要货币,但是硬币又是如此匮乏,这就催生了对流动资本的更大需求。

  2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华盛顿将军的助手,才干出众且雄心勃勃,正是此人将相应的政治哲学赋予了这个新兴的工业主义。革命时代的那段动荡岁月令汉密尔顿意识到,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政府和商业的稳固联盟。汉密尔顿相信,一个“不能将富人的利益和财力同国家的利益和财力统合起来”的社会,是没有机会成功的。早在1780年,汉密尔顿内心就已经在酝酿计划了,目的就是要让“财富阶层明白,同政府协作并取得政府的支持,是他们的直接利益所在”。 P7-9

  前言/序言

  民主究竟是什么?眼前 的世界危机将这个问题重新 提起,并令这个问题变得十 分紧迫了。倘若民主真的是 未来的希望所在,那我们应 当明白,我们必须在内心对 民主的大概轮廓有个清晰意 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民主 有更稳靠的认知,才能催生 更具责任意识的民主行为。 有人认为,追寻这个问题, 实质上就是在追寻民主信仰 之万古不易的道德法则,而 且在这些人心目中,此类道 德法则还应当是抽象的。这 样的探询满足了深沉的人类 需求,即便它绝少能够引领 人们走得很远。但是对历史 研究者来说,民主之“义”则 很可能会呈现出既简单得多 同时也复杂得多的态势。确 切地说,这个问题的钥匙就 隐藏在现实的历史记载当中 ,应当在过往时代的历史素 材中找寻答案。历史材料向 人类揭示了民主的诸般可能 性,揭示了达成民主的诸多 正当门径,也揭示了民主的 价值及其渊源。 胜利后的世界自然要面 对内部和外部的诸般困扰, 这些困扰极为艰深,同时也 极具分量。我们还不知道美 利坚民主究竟会如何应对这 些难题;不过,有一点我们 倒是很清楚,倘若美利坚民 主要存续下去,那么这民主 的气质、方法和目标,必然 同这套民主制度在应对类似 危机之时的所作所为存在至 深联系;尽管过往时代的那 些危机也许不如当前这般剧 烈。 民主为内部问题提供了 和平解决之道,历史经验表 明,民主在这方面的能力超 越了所有其他的社会组织模 式。民主制度拥有灵活的政 治和社会结构,注重宽容, 懂得协商和妥协,因此也就 能够在总体上给心怀不满的 少数派留下足够的希望空间 ,令他们没有必要选择革命 手段。刚刚过去的战争应该 说是我们历史当中的一个极 为重大的例外,当时面临的 问题的确极为深重,也许除 了战争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 解决了。(今天的我们都明 白,说战争从来都没有必要 ,那肯定是错觉。) 不过在第二序列的危机 面前,民主通常都是能够取 得伟大胜利的,所谓的第二 序列危机,说白了就是剧烈 的社会危机,民主制度通常 都能够予以化解,不至于沦 落大爆发的境地。过往时代 ,美利坚民主拥有相当的资 源去克制此类危机,如今, 在我们眼前伸展开来的这个 黯淡未来,需要将民主资源 所蕴含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杰克逊时代的切实问题,政 治上的和经济上的,跟今天 的情况比较起来,的确是太 简单、太朴素了,简直到了 阿卡迪亚田园的地步。然而 ,杰克逊时代的那些问题也 都深深触碰到了民主制度的 众多幽暗之处,那个时代的 诸多危机引起的一系列的问 题得到了探索,而这些问题 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 存续着,并且仍然展示着它 们之于一个自由社会的经久 分量。 安德鲁·杰克逊的遗产, 就如同罗斯福总统品评的那 样,“持续地激发着我们民 主制度的生命力。我们会不 断地回望他那令人惊奇的个 性,回望他经历过的斗争、 他遇到过的敌人,他遭受过 失败,赢得过胜利,他的斗 争、失败和胜利已经成了他 身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财 富”。 杰克逊时代的美国正经 历急速的社会变迁,跟所有 类似的时代一样,杰克逊时 代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也 有着密切的关联。本书致力 于从思想角度来考察政治。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免发 现,尽管杰克逊民主常常被 人们视为西部之于美国政府 的影响力的显著范例,但实 际上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 般明显。杰克逊民主的发展 更多是受到了理性且系统的 社会观念的影响,其程度远 远超出了人们的通常设定。 而且,杰克逊民主中的很多 主导观念和动因,都来自东 部和南方,而非西部。 此外,杰克逊时代的观 念冲突,也足以揭示出变迁 和演进中的民主制度的一些 特征。这样的冲突可以帮助 我们建立一种和平“革命”的 观念,实际上,除了刚刚过 去的那场悲剧性的例外情形 ,这样的和平“革命”观念也 确实一直都在帮助我们的民 主避免暴力革命引发的。 历史当然不会开出任何 的万灵药方。不过,历史的 确能够襄助我们感受民主, 并据此从根本上塑造我们的 民主意识,让我们知道什么 是民主,什么是我们的共和 传统的题中之义,唯有这些 才能拯救我们。 小阿瑟·M.施莱辛格 1944年5月7日 华盛顿特区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