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08.00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 刘德龙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曼生壶是清中期溧阳县令陈鸿寿(字曼生)和艺人杨彭年合制的紫砂壶,因文心匠意与金石趣味巧妙结合而成为经典之作,对清中晚期以来的紫砂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从金石学与紫砂艺术的关联入手,通过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讨论曼生壶的创生和传播语境,并对造型与工艺,铭文与装饰等本体进行全面分析。既注意造型与装饰等设计层面的视觉元素,又考察工艺特性,生产及合作范式等文心与匠意交融整合的内在联系。运用器物形态学与人体工学结合的方法分析形态、功能,并结合文献与实物,探寻曼生壶与金石学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剖析其审美、取法、设计、传播和金石学的关系。

  作者简介

  刘德龙,博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导。作品入选第11届、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绘画创作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另有十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在扬州,台北等地四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在《美术》《中国书法》《民族艺术》《美术观察》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序一整体关照透物见人

  序二说点紫砂研究的闲话

  序三紫金并蒂彼岸花开

  引言

  第一章 金石为尚:文人紫砂艺术的取法

  第一节 金石学流变及其影响

  一、金石文字考辨之学

  二、古器物学为考古学的早期形态

  三、金石学的消弭与存续

  四、金石学对书画及紫砂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紫砂艺术与金石审美

  一、古雅制器

  二、汲古为新的形饰

  三、归于金石的壶拓

  四、紫砂与瓷器的金石学比较

  第三节 文人推动金石学知识向紫砂迁移

  一、艺人与文人共同创造了紫砂艺术

  二、金石学促发了紫砂变革

  第四节 曼生壶系紫砂与金石学的深度融合

  一、金石交游圈中的陈鸿寿

  二、曼生壶概念及阐释

  三、曼生壶图谱及绘制特色

  第二章 金石为器:曼生壶的造型与工艺

  第一节 取法金石以古为雅

  一、形制前后参差相互参用

  二、造型集古求新化繁为简

  三、曼生二十四壶式

  第二节 造型简洁而微妙

  一、壶身构建与演化

  二、附件组合及演化

  三、壶身与附件血脉相连

  第三节 尺度以手掌为规

  一、曼生壶的数理统计

  二、壶身尺度与容量

  三、附件尺度与功能

  第四节 凸显材质特性与造型美感的工艺

  一、匹配紫砂材料的工艺

  二、围制成型与细节塑造

  三、平衡工艺性与艺术性的全手工制作

  第三章 形意一体:曼生壶的铭文与装饰

  第一节 铭文赋予意义

  一、铭文内涵丰富

  二、铭文写作以古为尚

  三、传情达意外化文心

  第二节 装饰以金石为范

  一、模拟金石文字及图像

  二、以书法为中心的装饰

  三、布局自由疏朗错落

  第三节 形、文、饰与金石意趣一体

  一、井栏壶造型与铭文的形意一体

  二、金石学视角下的井栏遗存

  三、集多重文化寓意于一壶

  第四章 金石为规:曼生壶的理念、范式及其价值

  第一节 金石学审美下的天趣观

  一、天趣观为陈鸿寿艺术的内核

  二、天趣观与设计感的悖论

  ……

  第五章 金石为媒:曼生壶范式的传播

  附录一 文献著录曼生壶统计表

  附录二 文献著录杨彭年款紫砂统计表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人名索引

  后记

  前言/序言

  从明中期紫砂器初创到晚明紫砂技艺的成熟,短短的一两百年紫砂壶艺便以形制多样、极具变化之能事而著称,在造型与形态上甚至超过积淀深厚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成为“宜茶”的代表性器物。但很少有人注意紫砂与金石的关联,其实紫砂自诞生便一直受到金石学的影响,紫砂壶艺的审美、取法、形制、装饰、著录、传播等等,明显具有金石学影响的痕迹。紫砂从金石学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形制、装饰等外在形象,还有籍金石学上溯至上古三代的悠久造物文化,以及“斯美者愈增其美”的古雅审美理想。本专著所要讨论的“曼生壶”,即是紫砂与金石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曼生壶”因文心匠意与金石趣味完美结合而备受世人喜爱,是紫砂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曼生壶”由陈鸿寿(字曼生)及其朋友设计造型、撰写壶铭,由艺人杨彭年兄妹完成紫砂壶艺的制作。制作时间只有四五年时间,此前陈鸿寿是以篆刻、书画诗词而闻名,在溧阳县令任上陈鸿寿及朋友将金石学知识及新发现转化为紫砂创作。“字以壶传,壶以字贵”是曼生壶的特点,“字”由铭文和书法组成,在文学和书法魅力的加持下,曼生壶成为寄托心灵的器物。可见“纯艺术”因素是曼生壶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曼生壶更多是文化消费而非生活必须品,受众多为金石文化和茶文化为主的雅文化圈,尤其是曼生壶拓片经由书画名家配画题诗之后,被当做金石雅玩来看待,演变为新的书画艺术品。

  鉴于曼生壶超越实用的文玩特性,本专著从“文化背景”“形制与工艺”“文化与交流”三个层面对曼生壶的形态及流变;制作工艺、生产流程;陈鸿寿书法取法与特点以及相关时代文化等,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试图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由“曼生壶”带来的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

  首先,在金石学视野下,作者深入地挖掘了明清紫砂艺术的审美渊源和取法之道,成功地将紫砂艺术与华夏悠久博大的器物历史紧密相连,揭示了紫砂艺术自明中期至今持续繁荣的深厚文化底蕴所在。其次,运用类型学方法对曼生壶及其附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拆解,力求抵达无法拆解的微观细节。对泥板成型的茶壶结构也进行了详细标注,诸如泥板的丁字型结构及仿唐井栏壶位置成型结构分析图,让人一望即知紫砂泥板成型的工艺特点。泥板成型及脂泥塑造是紫砂区别于其他陶瓷工艺的最大差异所在,其微妙处只有细细体味才能得其三昧。最后,将曼生壶的传播与接受置于金石文化的宏大背景中进行考量。从制作者杨彭年的知识视野,到玉成窑的众多参与者,再到曼生壶拓本的广泛传播与演变,都与金石文化紧密相连。这不仅为我们理解曼生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进一步印证了曼生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本专题为传统文人参与造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面向。我们发现,正是文人参与造物,才得以提高了器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在“寓意于物”过程中,文人造物在满足功用的同时还赋予了精神层面的思考。故古代器物研究在对“物”的分析、拆解之后要跳脱出物质本身,透物见人,见思想,见生活,透过器物见证一段活泼泼的历史。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思考,对于文化意蕴丰厚的器物,如何着手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呢?分门别类地解析,逐一分析、研究是常见的方法,但局部研究往往容易脱离整体,变成了细碎的精致。为此,局部的分析一定要有整体视角的关照。中国古代器物往往将多样文化的复合性与手工制作的温暖融汇一身,很难完全照搬现代设计学的方法进行拆解讨论,故需要赋予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金石学催生了清中晚期紫砂热,促进了紫砂的发展,大量文人艺术家纷纷参与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中。除了具有良好透气性、耐热性和不串味的宜茶特性,泡茶时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同时紫砂色彩酷似古金石,有金石质感,“指摇盖作金石声”“摩挲啜茗后,宛如摸古碑”,久用、把玩包浆厚重怡人,紫砂材质的优异使其成为替代古金石,发挥文人才能的最佳媒介,且兼具实用与精神的双重特点。正是在此氛围中,陈鸿寿及其朋友参与创作的曼生壶才有着明显的金石意味和多元跨界的特点。

  透过成果,我们还发现,正是金石学的兴盛带动了文人铭刻热的时代洪流,除了常见的篆刻之外,文人艺术家们还将书画延伸到文扇筵边、砚台、古琴、铜文房、紫砂等不同材质上,书画铭刻生发成一股浩瀚的潮流逐渐蔓延开来。曼生壶有“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之说,也是陈鸿寿等人的铭刻嗜好在紫砂上得到发扬。在以“字”为中心的金石洪潮中,相比茶壶,人们更在意铭刻在曼生壶上的文字书迹,所以将其传拓下来品赏,有的还请名家题跋、绘画,让立体的茶壶转化为平面的金石书画作品,极大地延长了曼生壶的传播链条。金石文化促进其走向更为多元的受众群体,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曼生壶进入“经典”序列有很大关系,可见其声名传播与接受是在金石文化语境中被不断地加强。

  这本学术著作是刘德龙博士学位论文成果的转化,作为论文指导老师我也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亲见他一点点突破与完善,非常难得。在大力倡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复兴的今天,对传统的“再发现”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简单的读取与挪用、肤浅的诠释等都是复兴之路上的障碍。本研究力避浮躁与侥幸,呈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恰是今天青年学者弥足珍贵的一种品质,我为刘德龙学术行为点赞。

  是为序!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