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8.00

教育发生的地方 李斌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北京十一学校,为什么具有非凡的创新力?

  全文发布2022版《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在纲要背后的故事里,探寻做理想教育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内容简介

  何谓理想的教育?它在何种环境、条件下才会真正发生?一所学校如何才能远离管控、命令与说教,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校?一位老师怎样才能体面、专业地工作,过富有乐趣与意义的教育人生?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与探索,几个世纪以来,从未停止。

  北京十一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在波澜壮阔、激动人心、意义深远的变革中,提供了精彩的答案。书中故事虽然发生在十一学校,但它们属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把自己代入其中,去畅想教育的可能性,去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并借鉴书中的方法和智慧让真正的教育落地。学校的形式和表象一直在变,但教育的本质始终如一。书中的故事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来还会发生,在更多的学校……

  作者简介

  李斌,湖南新邵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主修新闻与传播学。资深媒体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历任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和冰点周刊记者、评论部副主任。致力于学校文化与学校故事的研究与实践。著有《把学校交出来:一个青年记者笔下的中国教育》《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为了学生,做正确的事

  1. 寻找关键成功因素

  2. 继续走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

  3. 首先要爱孩子,才有办法教育孩子

  4. 把将帅们的期望凝固成学校文化的符号

  5. 顶峰不是休息的地方

  6. 寻找制高点

  7. 为了学生,做正确的事

  8. 服务不好,就给差评

  9. 像药品说明书那样管理风险

  10. 取消班主任:不大张旗鼓,分步推进

  11. 把教室变成最受学生欢迎的场所

  12. 每年向学生承诺做好十件事

  第二辑 让每一位老师体面地生活

  1. 让每一位老师体面地生活

  2. 学生,是激励教师最有效的主体

  3. 像放大镜那样展示老师的闪光点

  4. 传递赞美的力量

  5. 双向选聘,告别一劳永逸者

  6. 评价团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7. 像常规体检那样做教师诊断

  8. 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9. 空间设计:老师是学生靠谱的代言人

  第三辑 在师生相处中实现有效的教育

  1. 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你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

  2. 和自己较劲

  3. 在师生相处中实现有效的教育

  4. 心里有学生,就要“区别对待”

  5. 惩罚,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

  6. 消除惩戒的“副作用”

  7. 不要怕学生犯错误

  8. 不以教师身份向学生施压

  9. 当师生关系被破坏时,要有及时沟通的勇气

  10. 主导师生关系的是教师,但评判方是学生

  第四辑 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1. 不育人就没法教书

  2. 成就学生终身学习力

  3. 把打碎的“多肉”设计成真实的学习

  4. 安全感,从领录取通知书时开始

  5. 小学段:把更多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

  6. 职业考察,让学生有方向地去努力

  7. 设立多种多样的奖学金,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8. 让同伴成为“成长合伙人”

  9. 把学校办成毕业生真正的母校

  10. 限制激发创新,六大要素让开学典礼大受欢迎

  11. 音乐节的责任担当:办不好就没有下一次

  12.《十一地图册》:好学校处处有故事

  附录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致谢

  精彩书摘

  前 言

  这本书为中国 1000 多万中小学教师而写。

  写给那些努力让命令、管控远离学校而让教育发生的人,写给那些 深陷困境但从未放弃寻找教育出路的人,写给那些眼里有学生、始终相 信教育的力量的人,写给那些对教师职业的意义感产生怀疑但依然孜孜 不倦的人。

  书稿完成后,我采访了北京市十一学校(简称“北京十一学校”或 “十一学校”)的 6 位青年教师,她们在过去十余年里曾先后就读于这所 中学。身处其中,离开,再回归。经历这样的变换,她们会如何评价昨 天与今天的学校?综合她们的观点,可以归纳出学生(老师)眼中的理 想学校,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学校有一以贯之的正确价值观。北京十一学校有 5 条核心的办学准则:1.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2. 认可稳定的教学质量以追求学生长远利益。3. 竭尽全力帮助教师,以方便教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4.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润滑关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础。5. 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把价值观镌刻在学校的墙壁上,是容易的;但要让它真正成为学校言行的准则,在面临诱惑、压力、选择、困惑的时候,用它指导和约束 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则又是艰难的。价值观的脆弱,在于提炼出它的 学校可以言行不一。而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感受 到价值观的力量。

  在坚守正确价值观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其次,学校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是十一学校 的基因。这十几年来,学校创造看得见的民主与平等,营造了一种有利 于信息流动、分享的生态,让对话、讨论成为校园里的常态,好创意在 教师中间不断涌现。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邓巴在持续的研究中发现,即使 在当前科技技术最为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取得更多好创意的关 键还是在于一群研究者围坐在会议桌上,各抒己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 题。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十一学校是如何打开一扇窗,推倒一堵 墙,破除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的壁垒,给思想流动、碰撞的空间,创 造各种机会让人与人建立起连接的。

  在对话、讨论、相互学习成为常态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第三,学校竭力让学生变得更好。刘佳琪先后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她说:“在十一的日子里,不只有自由和快乐,还 有真实可见的成长与蜕变。”受益于十一学校广阔的机会与平台,老师们 莫大的爱与鼓励,她才能“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女孩一步步发现自己的 潜能,找到自信,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她的同事,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 系的梁清馨,谈到十一学校带给自己的两大影响:一是改变了她对这个 世界的认识,“让我知道小人物也可以有梦想”;二是帮助她建立了基本的学生观,“上课时常常会想起我的老师怎么对待我,再去思考我应当如 何对待学生”。

  谈及在中学母校的收获,我特意采访的 6 位年轻教师总结的关键词 语,皆事关一个人的终身成长与幸福:学习能力、价值感、学会选择、 勇于尝试、自律自主、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想、一生的朋友,等等。

  在一所不唯分数、指向终身成长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第四,学校里有自己怀念和感恩的老师。梁清馨称高三的语文课是 她的“思想启蒙”,老师的课堂内容、观点、授课方式,全都让她耳目一 新,“也逼迫我睁开眼看看、想想真实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究竟 想成为怎样的人”。语文老师看世界的视角、工作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和 实力,至今还激励着梁清馨。而高二时,一位化学老师用“堵楼梯口” 的方式劝说有畏难情绪的她,应该把化学竞赛坚持下来,是她最终考上 清华大学并选择化学专业的直接原因。

  在这些年轻人眼里,十一学校是一所全面育人的学校,一个学生和 老师都很幸福的地方,一所能让学生自由呼吸的伟大学校。就像刘佳琪 说的,“学校敢为天下先,将很多人在纸面上畅想了无数次的教育理想付 诸实践,并克服万千困难,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让大家看到原来可以 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接近教育的本质”。

  在师生都能被善待、被尊重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英国教育家肯 • 罗宾逊(Ken Robinson)在《让天赋自由》一书中讲 了这样一个故事:

  离我位于洛杉矶的家几百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死亡谷,它是地球上最炎热、最干燥的地方之一。那里常年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 毫米。然而,在 2004 年到 2005 年的冬天,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死亡谷的降水量超过了 170 毫米,这是世世代代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到了 2005 年春天,更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盛放的花 朵覆盖了整个死亡谷。摄影师、植物学家和游客争相穿越美国来观 赏这幅景象,这也许是他们此生再也无法重见的画面了。这一次的 死亡谷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到处是一派生机。而在那年的春末,花 朵都枯萎了,生命又一次尘封在炎热沙漠的地表下,等待下一场甘 霖的到来。

  这个奇迹证明了死亡谷并非完全没有生命,而都是在休眠。它 们只是在等待合适的生长条件。当条件合适的时候,生命的繁荣景 象就会再一次回到死亡谷。

  肯 • 罗宾逊感叹道:“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合适的 生长条件,我们的学校、企业、社会和个人生活都是如此。如果条件合 适了,人们将和他们周围的同伴,以及他们创造的环境一起发展。”理想 的学校教育,就是要为人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条件。

  本书致力于回答这样的问题――理想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在何种环境下才会真正发生。通过阅读书中的故事,读者朋友可以在 脑海中勾勒出教育的样子。

  一所学校经历的故事, 会定义它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本书第一辑《为了学生,做正确的事》,试图揭示一所学校持续创新的价值观和方法 论。第二辑《让每一位老师体面地生活》,这些故事回答了如何做才叫把每一位老师当作专业人士来对待。第三辑《在师生相处中实现有效的教 育》和第四辑《培养有想法的学生》,是对前两辑内容的呼应,它们表明 一所管理上“教师第一”的学校,会如何实现教育上的“学生第一”。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十一学校,但它们属于所有教育工作者。每一 位读者都可以把自己代入其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我相信,开始 于十一学校的这些故事,经过读者的眼睛、头脑后,会催生出属于每个 教育人自己的故事。

  1.顶峰不是休息的地方

  2014 年暑假,十一学校的 100 多位骨干教师在京郊一处环境宜人的 地方,开始了他们的“封闭研讨”。一位老师形容这种形式,让大家“像 江水一样汇流在一起,交流经验,碰撞思维”。这是学校荣获首届基础教 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后的第一次战略会议,但不是为了表彰、庆功。

  身穿蓝色短袖 T 恤,校长轻描淡写地和大家说了获奖的事,然后郑 重地提出“顶峰不是休息的地方”。闻听此言,特级教师王笃年咧嘴一 笑,心想“上当了”。几年前,学校开启课程变革时,校长和课程研究院 院长秦建云表态说“大家辛苦几年”。言外之意是,豁出去干几年,等有 了好的成就,大家就可以缓一缓了。

  如今,大家辛苦取得的成就,已得到了学校内外、上下一致的高度 认可,用“特等奖”的推荐词说就是:自 2007 年以来,十一学校通过课 程校本化,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建立了新型管理 体系,取消了行政班和班主任,实施咨询师制和教育顾问制;形成了民 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构建了强化社会责 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体系,等等。其中任何一项取得突破,都值 得一所学校感到骄傲和满足,何况十一学校是全面开花、结果。

  王笃年的“上当了”自然是玩笑话,从校长的报告中,他和同事们都觉得“这口气不能松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校长围绕“掂量十一”“会诊十一”“拥抱十一”三个方面,基于学 校的成就与问题,花了两个多小时详谈应该如何再次出发。他引用了著 名的公式“知识 = 经验 × 反思 2”来强调反思的价值,他解读英国管理 学家查尔斯 • 汉迪(Charles Handy)的 S 形曲线定律,特别强调避免盛 极而衰的秘诀是,在达到第一条“汉迪曲线”的最高点前,另起一条新 的曲线。

  此刻,老师们也都意识到,学校到了另起一条曲线的时候。但这不 是另起炉灶,而是承前启后,“补偏救弊,着力课程调整;循序渐进,推 进教学变革;学生为本,改善组织架构”。在阐述教学变革的重点时,校 长提出“为每一位(类)学生的学习而设计”。

  直面问题、分析痛点、分享策略,告别荣获国家级特等奖的志得意 满,探讨“当学校成为焕发活力的生命体时,我们需要直面哪些更优化 的改进”等主题。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担当成为此次会议的主旋律,也 体现在会议手册中:“今天,我们发现那个仍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又变了。 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终点都各不相同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在教 室里再也听不到老师说‘现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再以‘课程’为基本 管理单位,还行吗?”“今天,我们发现那个仍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变得越 来越快。移动互联网改变着整个社会结构,一个中间层次大大缩减的时 代,一个通过分享、连接实现创造的人人时代,一个给每个人机会,也 拉大每个人距离的时代,我们再用传统的方式‘制造’,还行吗?”

  十一学校的第一条“汉迪曲线”包括两个阶段 ―― 以组织结构变革 驱动学校的整体变革,以课程变革为杠杆撬动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这 两个阶段的变革使十一学校初步完成了育人模式的转型。学校的第二条“汉迪曲线”将往哪个方向上扬?此次峰会让老师们意识到,课堂变革就 是十一学校实现二次成长的“汉迪曲线”。也就是后来总结出的“学习 驱动”。

  但校长并没有在会后就急切地开启这项行动。大约一年半后,北京 市十一学校第十二届第一次教代会开幕。这天下午 4 点 30 分,校长身穿 只在重要场合才穿的深蓝色西装,走上了舞台,他轻点遥控笔,巨型幕 布上跳出他报告的主题:“接下来怎么走?”据沈祖芸老师透露,这个 报告校长准备了一个月,前后修改了 12 个版本,每一张幻灯片都反复 打磨,“他希望以逼近完美的姿态宣布学校开始二次成长的阶段 ”。这 个新的战略重点,校长称之为“基于标准的学习”。

  他语调轻松地对大家说:“真正的‘最后一公里’到了。如果我们突 破了这一步,那么学校就真正完成了转型,成为面向未来的、面向个体 的理想学校。”听到校长用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说出“真正的‘最后一 公里’”,全场一片欢笑。有老师后来调侃他说:“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上 你的当了。”

  要走完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多久?校长说,至少 10 年。

  未来 10 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他在 2014 年那次封闭研讨中发出 的四大追问,对十一学校来说都不会过时:“我们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能让我们始终走在艰难而理想的道路上,且对捷径目不斜视?我们的平 衡能力是否足够强大,能让我们既笃定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又始终保 持稳定的高升学率?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不求跨越式、无须高速度, 而是按照教育规律缓慢而目标明确地前行?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我超越 意识,敢于不断刷新自我、打破瓶颈、寻找制高点?”

  小贴士

  1. 暑期的“封闭研讨”让人与人连接、碰撞,成为创意的重要来源。

  2. 获得重大荣誉时,恰恰是反思和拥抱问题的极佳时机。

  3. 避免盛极而衰的秘诀是,在达到第一条“汉迪曲线”的最高点前, 另起一条新的曲线。

  4. 不断自我追问,正确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它能开启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

  5. 确定新的变革方向后,不用急着行动,应留一点儿时间给老师们酝酿。

  2.学生,是激励教师最有效的主体

  在十一学校体育馆北侧的主干道上,立着一排玻璃橱窗。橱窗里常 有新的内容出现,唯有一个栏目经年累月,从不缺席,始终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师生。它穿越时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彰显了一所学校对 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

  这个栏目叫《十一学子和他的老师》,已设立近 9 年,展出近百期。 它用朴实的文字和怀旧的照片,把毕业生与老师们联系在一起,让学生 的成就成为老师们的骄傲。

  2020 年第 9 期的《十一学子和他的老师》,介绍的是 1997 届毕业生 田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与其说这是对优秀毕业生的 推荐,倒不如说是毕业生对良师的感恩与赞美。虽然少不了对毕业生成 就的介绍,但激励在校学生显然不是这个栏目的主要目的。因为更大的 篇幅是在“表扬”老师,它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好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 是多么具体而深远。

  田园在母校期间,遇到了很多负责任的老师,她一一点名“表扬”。 对她影响最大的,是英语老师薛如梅,“在她的教导下,自己深深地爱上 了英语,透过英语探索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初中的班主任 郭铁良老师,善于总结写作经验和理论,出了两本作文书,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收录其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了铅字,都燃起了对语文学 习的热情”。高一、高二的语文老师闫存林,引入学生课前报告的教学方 式,让学生分享看过的好书,他认真点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 的批判思维能力”。高三班主任贺千红老师,在关键的一年里,教会了学 生历史事件分析的方法,也鼓励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乐 观的精神。

  老师们也在栏目中谈到了田园同学的过去与现在。如闫存林老师, 看到田园同学的微笑,便努力从记忆中拾取她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爱 唱歌的姑娘变成了大学老师,教书育人,继续老师的道路,并且也桃李 满天下。想想便觉得幸福”。田园的回忆与闫老师的感触,恰恰契合了 十一学校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在学生未来对社会的贡献里发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的回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一位老师回忆自己的学生,“想想便觉得幸福”,教师的价值与成就 感便在这简单的 7 个字当中。不可轻视这种回忆之于教师的重要意义。有 一次,《十一学子和他的老师》栏目要介绍一位优秀校友,需要采访几位任 课教师谈谈对这名毕业生的印象。一位老师打通了音乐教师郑淑杰的电话, 原本以为只是一次简短的采访,没想到退休的郑老师谈起那位已经毕业 20 多年的学生,20 多分钟滔滔不绝,“话语里都是幸福、骄傲与自豪”。

  美国传奇篮球教练约翰 • 伍登(John Wooden)曾做过中学教师,有 一次他和朋友回到校园,问一位女教师“你为什么要当老师”,她想了想 后,给了一段令约翰 • 伍登难以忘怀的回答:

  在我的教室里坐着一个未来的政治家,他坚强、聪明、不偏不 倚、口才极好;旁边坐着一个未来的医生,他敏捷而稳健的双手可以修复骨折,或者引导生命之血的流淌;那边还有一个未来的建筑 工人,在他的手中,教堂的拱顶将徐徐升起;还有一个未来的牧师, 将来会致力于诠释上帝的信条。我的课堂就是一个政治家、医生、 建筑工人、牧师的大聚会,是他们辛勤的工作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 好的明天。虽然,我也许看不到教堂的落成,听不到他们宣讲的知 识,吃不到他们栽培的食物,但我至少可以自豪地宣称,我曾经认 识他们,那时候,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或弱小或强壮或果断或骄傲。 试问,地球上还有哪个职业,能让我坐拥一室未来的青年领袖?

  这是我见过的关于教师职业定位最准确、最动人的表达,它从学生 未来的成就看教师当下的价值,与十一学校的见解不谋而合。不论中美, 绝大多数教师都将度过其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职场生涯,回首往事时, 他们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就是他们的学生,在“他们或弱小或强壮或果 断或骄傲”的孩提时代,教师曾陪伴和影响过他们。因此,十一学校把 教师最在乎的对象 ―― 学生,视为“最方便、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激励老 师的主体”,不仅鼓励并及时发现在校生对老师的认可,更是放眼校外, 追踪、梳理校友们的业绩,将他们与任课老师联系起来,让老师们感受 到自身价值。

  学校会将校友们的探访活动汇集成册,赠送给相关老师珍藏。有些 校友成就突出,学校或邀请其回母校作报告,或派代表前往祝贺,或发 贺信、喜报,其中不能缺少的是他们当年的任课老师。很多普通校友回 校看望老师时,学校只要获知消息,就会抓住机会拍照、录像,记录师 生相聚的融洽场景,在校内媒体传播。

  从通常的评价来看,身为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王笃年已经达到了教师职业的巅峰,尽管他认为做老师并不是自己最理想的职业,也曾 有多次跳槽离开的机会。如今面临退休,他常常回头想:当初做老师, 是不是合理的选择?他觉得自己没有吃亏,“选择没什么错”。老师每天 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笑容洋溢的青少年,老师的幸福感、对社会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即使我退休了,他们时不时分享自己的成就,我 会感到很幸福”。

  小贴士

  1. 十一学校对教师的职业定位: 在学生对未来的贡献里发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的回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2. 持续开设《十一学子和他的老师》栏目,用毕业生的成就和感恩激励老师。

  3. 让老师们在与毕业生、在校生的连接中,感受自身价值。

  4. 无论校友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可以记录、传播他们和老师的深厚情谊。

  3.心里有学生,就要“区别对待”

  十一学校认为,教师从事的是世间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想想一些专 家学者在自己艰深的领域游刃有余,却可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束手无策, 也就觉得此言不虚。这种复杂性还在于,即便是热爱学生,也没有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统一做法,还得因人而异,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 师的关爱。

  杜志华老师从教已有 39 年,从其爱好―― 散步,看展,旅行,发 呆,打乒乓球,写毛笔字等来看,她是一位很会生活的政治教师。学 生形容她,“亲切温暖,总让人如沐春风;气质优雅,永远充满对生 活、对学生的爱 ”。而杜老师心里有学生,体现在把学生“分层分类” 对待。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厚此薄彼,而是因材 施教。

  有一类学生,出类拔萃,优秀到连杜志华都认为,“他应该当我的老 师,而不是我当他的老师”。2008 届的裴济洋,综合他的家庭教育、阅 读面和内驱力等因素来看,他要比同龄人成熟四五岁。杜老师对这个学 生的夸赞溢于言表,她经常对他说:“我教不了你,你真的是可以当我的 老师。”一名老师对学生说出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气话,就是发自内心的 赞叹。从这里可见杜老师的境界、胸怀不同一般。

  她认为,这样优秀的学生,如果跟着自己上一般性的课,肯定收获 不大。遗憾的是,他是文科生,没有理科生那种竞赛课程可选。于是, 杜老师把他变成了自己的助教。每逢考试,裴济洋就和杜老师一起阅卷、 分析试卷、讲评考题,这让他能从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学习。裴 济洋后来写了一本书,谈他的中学时代,其中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他和杜 老师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在杜老师眼里,很多时候,他们之间更像 同事而非师生。

  还有一部分学生,比较优秀,但不如前者那样出类拔萃,他们也会 成为杜志华老师的工作伙伴。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理解、需要拓展的内容以 及认知上的误区,他们先在课下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去课堂上讲 解。“他们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有人想成 为这个小团体中的一员,课下讨论时就站在一旁听,不时插上几句话。

  对那些学习困难者,杜志华选择和他们共情,“设身处地地理解他 们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她心软,会和学生一起哭:他们那么可爱的 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中总受打击?“你怎么学得这么慢啊?你怎么这么 笨啊?你怎么这么不行呢?”杜老师说,“这样的话万万不能说出口,就 算他的成绩你怎么拉也拉不动,都不能有一丝怀疑,只能坚持不懈地鼓励。”有家长在孩子毕业后略带夸张但不失真诚地对杜志华说:“当所有 的老师都对我的孩子没有信心的时候,你依然抓住他不放,领着他一起 往前走。”

  还有一种学生,不只学习困难,而且难教育,难管理。杜志华老师 介绍了同事贺千红的做法:在接手学生前,做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然 后给这些学生写信。信中饱含真诚与期待。这样的信真能起到“神奇的 效果”,老师们开玩笑说,那些学生“被贺老师举上了神坛”,觉得贺老师期待的那个样子,就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做年级主任时,杜志华曾经处分过一位骂老师的学生,从此,这 名学生看她的眼神就充满了敌意。无奈、悲观之际,杜老师甚至想: “这孩子如此不尊重老师,他毕业后我都不愿意认他为我的学生。”但 她不会让内心的消极想法变成写在脸上的情绪。他们后来成了朋友,每年教师节,这名学生都回来看望杜老师。这时候,杜志华才知道那位爱 憎分明、敏感易怒的学生之所以骂老师,是因为他看不惯那位老师的某 些行为。

  面对学生的敌意,该怎么办?“等待。”杜志华轻声却有力地说, “等待一个时机。不能因为我是老师,就要求他必须改变这种态度。”同 样重要的是,对他的学习,不能怠慢半分,更不能带着情绪针对他。“渐 渐地,我发现他上课开始抬头看我了,眼神也变得柔软了”。

  这些关爱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石上,那就是 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心性、禀赋、发展需求、成 长中的困惑等,任何技巧和方法,就都不会是因材施教。”杜志华说, “了解他们的重要方法,就是坐在教室里陪伴他们。”此外,要和所有 学生一对一地深入交谈,不是一次而是多次,以至于有老师这样表扬 这位老同事:“学生的事情杜老师都知道,学生有什么事都爱和杜老 师说。”

  去初中楼,遇到学生在走廊里奔跑,杜志华会站在一边,等他们跑 过去,以防自己被撞倒。她视之为学生朝气蓬勃的体现,“他们最初不会 ‘走路’,只会跑,还大声嚷,渐渐地就会安静下来。”杜志华说,“做老 师的如果看到学生的问题,就希望马上解决,这很要命。不能急躁,要 有耐心,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你的这种爱。”

  小贴士

  1. 对学生分层分 类,不是把他们分成三六九 等,而是为了因材施教。

  2. 老师应发自内心地赞叹出类拔萃的学生, 并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教。

  3. 对学习困难者,应设身处地地理解其难处,坚持不懈地鼓励他 们,万万不能说打击他们的话。

  4. 老师向学生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高期待,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5. 了解学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坐在教室里长时间地陪伴他们。

  6. 看到学生的问题,就希望马上解决,这很要命。

  前言/序言

  这本书为中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而写。

  写给那些努力让命令、管控远离学校而让教育发生的人,写给那些深陷困境但从未放弃寻找教育出路的人,写给那些眼里有学生、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的人,写给那些对教师职业的意义感产生怀疑但依然孜孜不倦的人。

  书稿完成后,我采访了北京市十一学校(简称“北京十一学校”或“十一学校”)的6位青年教师,她们在过去十余年里曾先后就读于这所中学。身处其中,离开,再回归。经历这样的变换,她们会如何评价昨天与今天的学校?综合她们的观点,可以归纳出学生(老师)眼中的理想学校,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学校有一以贯之的正确价值观。北京十一学校有5条核心的办学准则:1.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2.认可稳定的教学质量以追求学生长远利益。3.竭尽全力帮助教师,以方便教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4.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润滑关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础。5.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把价值观镌刻在学校的墙壁上,是容易的;但要让它真正成为学校言行的准则,在面临诱惑、压力、选择、困惑的时候,用它指导和约束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则又是艰难的。价值观的脆弱,在于提炼出它的学校可以言行不一。而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感受到价值观的力量。

  在坚守正确价值观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其次,学校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是十一学校的基因。这十几年来,学校创造看得见的民主与平等,营造了一种有利于信息流动、分享的生态,让对话、讨论成为校园里的常态,好创意在教师中间不断涌现。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邓巴在持续的研究中发现,即使在当前科技技术最为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取得更多好创意的关键还是在于一群研究者围坐在会议桌上,各抒己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十一学校是如何打开一扇窗,推倒一堵墙,破除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的壁垒,给思想流动、碰撞的空间,创造各种机会让人与人建立起连接的。

  在对话、讨论、相互学习成为常态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第三,学校竭力让学生变得更好。刘佳琪先后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她说:“在十一的日子里,不只有自由和快乐,还有真实可见的成长与蜕变。”受益于十一学校广阔的机会与平台,老师们奠大的爱与鼓励,她才能“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女孩一步步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信,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她的同事,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梁清馨,谈到十一学校带给自己的两大影响:一是改变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让我知道小人物也可以有梦想”;二是帮助她建立了基本的学生观,“上课时常常会想起我的老师怎么对待我,再去思考我应当如何对待学生”。

  谈及在中学母校的收获,我特意采访的6位年轻教师总结的关键词语,皆事关一个人的终身成长与幸福:学习能力、价值感、学会选择、勇于尝试、自律自主、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想、一生的朋友,等等。

  在一所不唯分数、指向终身成长的学校里,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第四,学校里有自己怀念和感恩的老师。梁清馨称高三的语文课是她的“思想启蒙”,老师的课堂内容、观点、授课方式,全都让她耳目一新,“也逼迫我睁开眼看看、想想真实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语文老师看世界的视角、工作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和实力,至今还激励着梁清馨。而高二时,一位化学老师用“堵楼梯口”的方式劝说有畏难情绪的她,应该把化学竞赛坚持下来,是她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并选择化学专业的直接原因。

  在这些年轻人眼里,十一学校是一所全面育人的学校,一个学生和老师都很幸福的地方,一所能让学生自由呼吸的伟大学校。就像刘佳琪说的,“学校敢为天下先,将很多人在纸面上畅想了无数次的教育理想付诸实践,并克服万千困难,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让大家看到原来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接近教育的本质”。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