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88.00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套装全三册) 张居正<讲评> 著,陈生玺 等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是明代大学士张居正等人为了给万历皇帝讲述和阅读而编写的,以《资治通鉴》为蓝本,撮取简要段落,予以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既通俗易懂,而且很贴近生活,很有时代特色,整理此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以及万历初年明廷的政情和大政治家张居正等文的改革思想。

  内容简介

  一、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掘古典文献,普及古典读物,我们整理了这部《通鉴直解》。该书是明代大学士张居正等人为了给万历皇帝讲述和阅读而编写的,以《资治通鉴》为蓝本,撮取重要段落,予以通俗的讲解,所以叫做《通鉴直解》,共二十八卷。因为万历皇帝当时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所以《直解》部分是用明代通俗的白话文写成的,通俗易懂,而且很贴近生活,很有时代特色,整理此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以及万历初年明廷的政情和大政治家张居正等人的改革思想。

  二、《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晋,终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六年(959)。而《通鉴直解》则上起三皇下至宋元。一至四卷战国以前的上古部分,采摘宋代刘恕的《通鉴外纪》,二十四至二十八卷宋元部分,采摘明代薛应旃的《宋元通鉴》,所以《通鉴直解》一书的实际内容远比《资治通鉴》为多。此书虽是专为皇帝而编写,但编成之后即传至宫外,被广泛翻刻,成为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本历史读物。所以将此书整理出版,既有文献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普及历史知识。本次整理所依据的底本为明崇祯四年(1631)刻本。

  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古汉语专业训练的读者来说,阅读古典文献日益困难,为了使更多读者能够顺利阅读此书,我们除了对该书全文进行新式标点外,另加了必要的注释和评议。注释是对该书所摘《通鉴》原文中重要的人和事、名物制度、难懂的字词进行解释;评议则试图以简短的语言总括大意,以现代意识关照历史事实,具有导读性质。

  四、因为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和理解也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对此书的整理也根据具体情况有简有繁。凡是《直解》中已经讲解清楚的问题,一律不再注释。原书每卷后有对一些生词的注解即是《音释》部分,删改并入注释之内,不再独立成篇。

  五、我国古代典籍浩繁,传统的注释种类繁多,互有优劣。我们对《通鉴直解》的整理,只能根据现代一般读者的需要,着眼于普及,学术性的探讨和述评概不涉及。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大方之家批评指正,俟再版时予以修正。

  作者简介

  张居 (明) ,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北人。有《张文忠公全集》。

  精彩书评

  ★张居正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型宰辅。作为政治家,他推行的"万历新政"为明朝历史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作为帝王师,他亲自主持编纂的这部讲评《资治通鉴》的著作,直接反映了他治国的观点和智慧。对于政界、学界和商界来说,这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好书。

  ——熊召政

  目录

  前言

  编辑凡例

  卷之一

  三皇纪:

  太昊伏羲氏

  黄帝有熊氏

  炎帝神农氏

  五帝纪

  帝少昊

  帝喾

  帝舜

  帝颛顼

  帝尧

  卷之二

  夏纪

  大禹

  太康

  帝相

  帝杼

  帝芒

  帝不降

  帝厘

  帝皋

  履癸

  帝启

  仲康

  少康

  帝槐

  帝泄

  帝扃

  孔甲

  帝发

  商纪

  成汤

  沃丁

  小甲

  大戊

  外壬

  祖乙

  沃甲

  南庚

  太甲

  太庚

  雍己

  仲丁

  河亶甲

  祖辛

  祖丁

  阳甲

  盘庚

  小乙

  祖庚

  廪辛

  武乙

  帝乙

  小辛

  武丁

  祖甲

  庚丁

  太丁

  帝纣

  卷之三

  周纪

  文王

  成王

  武王

  卷之四

  周纪

  康王

  穆王

  懿王

  夷王

  宣王

  平王

  庄王

  惠王

  顷王

  定王

  灵王

  敬王

  贞定王

  昭王

  共王

  孝王

  厉王

  幽王

  桓王

  ■王

  襄王

  匡王

  简王

  景王

  元王

  卷之五

  周纪

  威烈王

  显王

  安王

  赧王

  秦纪

  始皇帝

  二世皇帝

  卷之六

  汉纪

  高帝

  惠帝

  卷之七

  汉纪

  文帝

  卷之八

  汉纪

  景帝

  武帝

  卷之九

  汉纪

  昭帝

  宣帝

  卷之十

  汉纪

  元帝一

  哀帝一

  成帝

  平帝

  卷之十一

  东汉纪

  光武帝

  明帝

  卷之十二

  东汉纪

  章帝

  安帝

  冲帝

  桓帝

  献帝

  和帝

  顺帝

  质帝

  灵帝

  后汉纪:

  昭烈帝

  后帝

  卷之十三

  晋纪

  武帝

  怀帝

  元帝

  成帝

  穆帝

  废帝

  孝武帝

  恭帝

  惠帝

  愍帝

  明帝

  康帝

  哀帝

  简文帝

  安帝

  宋纪

  武帝

  文帝

  明帝

  顺帝

  少帝

  孝武帝

  苍梧王

  齐纪

  高帝

  明帝

  武帝

  东昏侯

  粱纪

  和帝

  武帝

  元帝

  简文帝

  敬帝

  陈纪

  武帝

  废帝

  后主

  文帝

  宣帝

  隋纪

  文帝

  恭帝

  炀帝

  卷之十四

  唐纪

  高祖

  太宗

  卷之十五

  唐纪

  太宗

  卷之十六

  唐纪

  太宗

  高宗

  卷之十七

  唐纪

  中宗睿宗

  玄宗

  卷之十八

  唐纪

  肃宗

  代宗

  德宗

  卷之十九

  唐纪

  德宗

  卷之二十

  唐纪

  德宗

  卷之二十一

  唐纪:宪宗

  卷之二十二

  唐纪

  穆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僖宗

  敬宗

  武宗

  懿宗

  昭宗

  卷之二十三

  后梁纪

  后唐纪

  太祖

  末帝

  庄宗

  明宗

  闵帝

  废帝

  后晋纪

  后汉纪

  后周纪

  高祖

  齐王

  高祖

  隐帝

  太祖

  世宗

  恭帝

  卷之二十四

  宋纪

  太祖

  太宗

  卷之二十五

  宋纪

  真宗

  仁宗

  卷之二十六

  宋纪

  神宗

  哲宗

  徽宗

  卷之二十七

  宋纪

  高宗

  卷之二十八

  宋纪

  孝宗

  光宗

  宁宗

  理宗

  度宗

  恭帝

  端宗

  帝呙

  元纪

  世祖

  成宗

  武宗

  仁宗

  英宗

  文宗

  顺帝

  附录

  进讲章疏(张居正)

  通鉴直解叙(钟惺)

  重刻通鉴直解序(高兆麟)

  后记

  精彩书摘

  黄帝之玄孙也,姓姒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尧时洪水滔天,鲧治水无功,殛死。舜既摄位,举禹使续父业。禹为人克勤敏给,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禹伤父鲧功不成而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之门不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命益予众庶之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而均给诸侯。张居正讲评:史臣记,夏禹王乃黄帝第五代玄孙也,姓姒氏。起初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项,颛项生鲧,鲧生禹。当尧之时,洪水滔天,尧使鲧治水无功,舜既摄位,殛之于羽山。以禹圣智过人,就举他使继父鲧之职,以终其治水的事业。禹为人勤谨,才又敏捷,无有所为,件件速成;其德不违于理,其仁慈爱可亲,其言诚实可信。他的声音,洪亮中节,就可以为乐中之律吕,他的身体,长短有则,就可为量物丈尺,其圣质本于天成如此。禹痛父鲧功不成而受诛,于是劳苦其身体,急焦其心思,汲汲要成治水之功,在外十三年之久,虽便道经过家门,也不肯到家里一看。其子启才生数日,呱呱而泣,禹亦不顾,其为国忘家如此。当治水时,在平地上行,则乘车;在水中行,则乘船;在泥地里行,则乘橇,以板为之,其形如箕,■行泥上,取其不滑也;在山上行,则乘撵(ju),以铁为之,其形如锥,长半寸,安在履下,以上山取其不蹉跌也。他一举一动,都合乎法则,左有所为,就是为平直的准绳;右有所为,就是为方圆的规矩。盖随他行出来的,或左或右,无不当也。前此天下,虽有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九州,被洪水昏垫,疆界不甚分明。至此水土既平,始分别开九州,通了九州的道路,陂障九州之泽,遍历九州之山。看那下湿之地,宜种稻子,命伯益与百姓稻子,使种于下湿的水田。水土初平,五谷难得,命后稷教之播种五谷,与百姓以难得的粒食。播种虽同,所收未免多寡不一,食有不足者,则调转那有余的以补之,均平给与诸侯,使无一国一民之饥者。夫大禹平水土,教稼穑,不惟终君之命,又且盖父之衍,泽溥九州,功被万世,此所以为有夏一代圣王也。今评 禹吸取了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用凿浚疏导的办法,把滔滔洪水引入江海。他以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劳神苦思。胼手胝足,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将洪水平息了。他是中华民族的开辟者之一。

  前言/序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国家,上至封建帝王,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如此。远在周代,就有“王太子年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的规定(《大戴礼记·保傅》)。宋朝的大教育家朱熹也说“人生八岁,自王公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十有五年……皆人大学”(《大学章句序》)。可见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年至八岁,虽然各人条件不同,但按理都应该入学学习。对一般人来说,“学而优则仕”,可以做官。对于王公贵胄来说,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历代帝王,为了使自己的江山传至千秋万代,对以太子为代表的子嗣教育更是十分重视,专设保傅之官负责太子的教育。所谓“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大戴礼记·保傅》)。太子对保傅官要执弟子之礼。唐代设有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执掌太子的教育事宜。由于教育太子的重要,三师、三少成为当时品级最高的官阶。宋代建有资善堂,专为皇太子、皇子肄业之所,规定每年春二月至五月端午、秋八月至冬至为固定讲读时间,所授之书有《论语》、《孟子》、《孝经》、《尚书》、《易经》、《诗经》、《礼记》、《春秋》、《贞观政要》、《唐鉴》、《陆贽奏议》等。明代设有詹事府,负责太子的生活和学习,由春坊大学士与翰林官轮流进讲经史,有《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等。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