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2.00

友者生存2 李海峰,劳家进,汤蓓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有畅销书《友者生存》的读者基础,加上中国实践版的接地气案例,让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内容简介

  本书是畅销书《友者生存》的中国实践案例合集,合集共有4本,组成了一个精致的小套系。《友者生存2》是一本让读者保持心态平和、对世界充满善意的励志类图书。书中包含了28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讲述的自身真实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告诉读者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行为,自己的心态会变得平和很多,待人接物会更加得心应手。同事迎面向你走来,却没有跟你打招呼,心怀善意的人会想同事可能只是没有注意到你,而不是故意不理你。打电话给家人,家人跟你寥寥说几句就匆匆挂掉了电话,不要认为在敷衍你,要想家人此刻可能有事情正在忙,所以没有时间跟你详聊……只有对他人保持善意,才能停止内耗,不消耗自己的情绪,不影响自己的心情,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活得更加快乐自在。作者简介

  李海峰,DISC 社群联合创始人,亲自认证了5000多名DISC授权讲师和专业顾问。2019年在喜马拉雅平台发布的《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专辑销售额超过千万,成为喜马拉雅123知识节冠军。畅销书《常人之情绪:DISC理论原型》第一译者、《我为什么看不懂你》作者、《领导力:领导者性格与知人善任》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心理学类)、2021年当当影响力作家(职场导师类)、2022年当当影响力作家、2023年当当影响力作家。

  目  录

  〖=A〗从焦虑到从容,我经历了什么?〖=B〗

  光鹏飞

  1

  〖=A〗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B〗

  桂灵

  8

  〖=A〗变是永恒的主题〖=B〗

  郭小清

  15

  〖=A〗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我专注于家族财富规划〖=B〗

  何家毅

  23

  〖=A〗成长,需要花一辈子〖=B〗

  何梓兵

  30

  〖=A〗深受母亲的影响,我在表达沟通方面有独到的领悟〖=B〗

  黄天琦

  36

  〖=A〗愿我们都被温柔以待

  ——亲子养育的秘密〖=B〗

  黄永静

  42

  〖=A〗路〖=B〗

  姜韦羽

  49

  〖=A〗顺势而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B〗

  康从容

  56

  〖=A〗遇见催眠,让我成为改变别人命运的贵人〖=B〗

  孔德方

  63

  〖=A〗请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B〗

  李林芮

  71

  〖=A〗结婚十年,我好像活了两世〖=B〗

  李玲

  77

  〖=A〗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我都视为美好的馈赠〖=B〗

  静溪

  84

  〖=A〗全职妈妈的追梦人生〖=B〗

  林晓丽

  90

  〖=A〗一个民间中医的成长历程〖=B〗

  马帆

  97

  友者生存2:世界和我爱着你

  目录

  〖=A〗以“声”作则传递价值

  ——你终究会成为你正在成为的 人〖=B〗

  梦静

  103

  〖=A〗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B〗

  莫桑花

  110

  〖=A〗让自己成为光,温暖身边更多的星星〖=B〗

  那予希

  116

  〖=A〗我唱我写的“七自歌”〖=B〗

  潘璆

  124

  〖=A〗一个女性游戏行业从业者的心声〖=B〗

  师维

  131

  〖=A〗我宣誓:我自愿放弃稳定的人生〖=B〗

  十月长

  138

  〖=A〗学会管理人生,从容漫步人生〖=B〗

  石建业

  145

  〖=A〗职高少女逆袭入职世界五百强企业〖=B〗

  史佳聆

  153

  〖=A〗奔四的觉醒

  ——向美而生、向光而行〖=B〗

  水晶

  160

  〖=A〗不要鹤立鸡群,要远离那群鸡〖=B〗

  汤蓓

  166

  〖=A〗活好当下,拥抱未来〖=B〗

  王薇莉

  173

  〖=A〗我们已经很好了,只需要更好地做自己〖=B〗

  王云

  180

  〖=A〗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员工,每个个体都闪闪发光〖=B〗

  魏志峰

  187

  〖=A〗心跟爱一起走〖=B〗

  夏军

  195

  〖=A〗幸福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B〗

  夏天姐

  201

  〖=A〗从绝望到重生

  ——我如何帮助孩子摆脱休学的困境〖=B〗

  香凝

  208

  〖=A〗看《论语》,学管理〖=B〗

  杨志强

  215

  〖=A〗协议人生=惬意人生〖=B〗

  赵靓

  222

  〖=A〗回首我的前半生,我的内心充满感恩〖=B〗

  珍妮

  228

  〖=A〗变化的时代,职场人士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B〗

  周颖

  235

  〖=A〗你内在的特质,决定了你投资理财的起点和高度〖=B〗

  梓亮

  242

  前  言

  不要鹤立鸡群,要远离那群鸡

  汤蓓

  学习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努力和选择哪个重要?

  经常有学生问我:努力和选择,到底哪个重要?

  我先讲一个我的故事。我当年高考前只能考300多分,在我们省什么水平呢?也就连个像样的大专都上不了吧。其他同学都在按部就班学习的时候,我热衷于参加各种辩论赛、歌唱比赛和广播台,我的班主任看的眼神,常常让我感觉借他100个白眼都不够翻的,每每在晚自习遇到老师,老师总对我说:“你就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好好学习吗?你又不笨,为什么总干鹤立鸡群的事情呢?你整这些个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这群鸡。我参加了艺考,在高考前用60天时间提升文化课分数100多分,最终上岸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

  故事讲完了,我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都重要,但必须先选择再努力。”

  因为学习是关于选择的艺术,很多人听了我的高考故事,都会对我竖起大拇指,可我心里并不轻松,因为无数家长会用我的故事来作为励志故事讲给孩子,试图让他们的孩子理解努力有多么的重要,可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努力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不然的话,我的努力只能算是一种愚蠢。

  我为什么参加艺考呢?当年我的班主任觉得我鹤立鸡群,总是在做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事情,我也常常因此而痛苦,为什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就成了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呢?做自己的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为什么却遭遇排挤和议论呢?

  既然这样,那干脆就把这“鹤立鸡群”的事情干到底,参加艺考,用自己的优势上学!

  当我到了北京开始学习专业课,妈耶~像我这样喜欢各种文艺活动的高中生简直不要太多!根本没人把只学习当作唯一的的使命,学习更像是一种基本操作,在学习的基础上去探索自己的优势,是一件在=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终于不再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感觉自己找到了大部队,踏踏实实一手搞文化课,一手搞专业课,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明确了“将优势作为升学路径”的学渣,随着专业课的不断深入,文化课也因此直线上升了。

  这就是选择带来的奇迹,这个选择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多元智能,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是隐隐约约知道点,也被大环境主流的学业给淹没了,再没来及开发的时候就永远失去了发光的机会。我就是在发现自己的语言智能和内省智能比较高的情况下,才做出参加播音主持艺考的决定,用自己的优势在升学赛道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路径。

  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提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

  智能是人类大脑中文化知识的积累。它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个人经验、文化和动机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所以学习其实是关于选择的艺术,你选择的就是你放弃的,选择自己的优势就是放弃低效的努力,学习不是一厢情愿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事情,面对学习痛苦还在用不够努力来欺骗自己的学生,其实可以停下来,先看看自己是哪一种类型,再去努力,也许事半功倍的多,毕竟关于学习,自我驱动才是最有效的努力。

  选择是关于努力的技术

  选择说完了,我们再说说努力。如果说艺考这个选择是我升学路上最强劲的动力,那么努力的就是我能最终达到目的地的保证。

  艺考结束回老家正好是4月1日愚人节,距离高考还有66天,而我的文化课还在400分上下徘徊,更要命的是,回学校的每一节课都犹如听天书,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看着黑压压的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同学们,只有我一个人眼神茫然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我又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这可咋整,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我脑子里已经脑补了一个差不多的分数,一个差不多的学校,一个差不多的工作,一个差不多的一生。

  我又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这群鸡。我放弃了低效的课堂听讲,自己制定复习计划,给每个学科制定了KPI,我的目标是高考总分提升100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放弃了平时不怎么学习但成绩相对稳定的语文,把所有时间集中在其他学科上,哪一科分数越低,越是花更多时间集中攻克,以达到总分最大化。

  汤蓓高考科目KPI计划

  科目 计划前分数 分配KPI 计划后分数

  语文 120 0 128

  数学 40 50 100

  英语 60 20 78

  文综 150 30 237

  给每一个学科分配完KPI,怎么在60天内提升这么多分数,而且还是不听课提分,就是摆在我眼前的一到大难题,但我很快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我的听课效率很低,但是我的自学能力好像还可以,于是完全放弃了学校的复习节奏,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给自己诊断了一下,我发现关于我自己学习的三个小细节:

  1、我看一遍比抄一遍记得牢;

  2、同类型题目集中做比整套试卷做得分高;

  3、需要背诵的东西朗读 听记得更牢固

  于是乎,一个学渣给自己的学习做了一个诊断,并给自己开了个方子,就开始干了,最后效果还不错,也就是从高考开始,我似乎就对学习开窍了,从大学开始我就开始在考试这条路上“大杀四方”,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考试,我几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想要的分数,甚至在考北京大学的时候,高考不怎么高的英语居然拿了接近满分。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邀请我做分享,想知道我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可以提升这么多分数,我就把我这些年自己学习、考试和授课的方法进行总结,发现我之所以学习效率短时间大幅度提高,是因为无意中找对了自己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量表是弗莱明(Neil Fleming)提出的学习风格调查量表,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四类:视觉型、听觉型、写读型、动觉型。每一个都有自己擅长使用的学习风格,比如我,就是典型的视觉学习者,我更倾向于通过视觉来学习,看图表、画思维导图能跟让我更快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我的女儿,更擅长听觉学习,任何记忆背诵的内容,只要有音频、讨论和提问,她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并且还可以很长时间不忘记。在没有了解这个系统,不知道自己学习风格之前,学习就像是用没开韧的斧头砍树,看起来很努力在挥动斧头,但实际上树没砍下来,而明确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后,斧头就像是换成了电锯子,用很小的力气也能在很短的时间砍下一棵树,我们的学习就想砍树,不能只是“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只有科学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才能够高效学习,因为人只有在有正反馈的机制下,才能拥有学科效能感,也就是学习上的自信,有了自信,才能持续投入到学习中,一个持续自驱动的人就开始循环起来了。

  这些年我陪跑升学家庭,几乎在每个家庭中都能看到自己当年痛苦的两个影子:

  一方面,孩子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卷,很辛苦,没效果,父母焦虑;

  另一方面,孩子学习在假装努力,很努力,也没效果,父母痛苦。

  真爱孩子和假爱孩子之间,就隔着一个“教育诊断”,并不是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说明书出世,只有明确孩子拥有什么,擅长什么,我们的努力和勤奋才谈得上有用。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愿并热切追求知识的人。从小,父母卯足了劲地为孩子创造生活,努力地给孩子打造理想的未来,却在孩子学习面对困难的时候,只会说“你再努力一点”,每一个努力魔咒背后的孩子在那一刻又被忽视得很彻底。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眼中的“我为你好”最后变成孩子怨恨父母的源头。因为心灵不相通,父母做的再多都永远无法让孩子的内驱力长出来。孩子的成长期是既敏感又寻爱的过程。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加气站”,会让孩子有底气、有勇气。父母在升学路上抓住“教育诊断先行”的方式再谈科学努力,才能爱对孩子。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在卷的环境中,不要鹤立鸡群,要远离那群鸡,是选择的智慧,愿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节奏中。

  媒体评论

  只有对他人保持善意,才能停止内耗,不消耗自己的情绪,不影响自己的心情,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活得更加快乐自在。

    在线试读

  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桂灵

  我一直是一个规划清晰、目标明确的人。因为没有课外补习,我很小就在思考自己是谁,将来要做什么。当然思考最多的是老了要干什么?当一只闲云野鹤,像陶渊明一样过着田园般的隐居生活。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从不要什么反推。我虽然很懒,但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是不会将就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说了算。

  所以从小就知道必须努力,让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否则所谓的不将就那就是一句空话。去征服知识的星辰大海,将别人身上的优点学过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不断提升自我技能,哪怕跌跌撞撞也要慢慢变得智慧通透。本着这样的信念,我周末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大学毕业后仗着多年的学习惯性,各种考证、升学、刷技能就没有停过。像这样一路狂奔到了36岁,工作、学习、家庭孩子连轴转: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带着培训团队开展各种人才发展项目,晚上十一点赶着交报告;周末两天爬着去上MBA研究生的课;特别害怕上班时间接到学校老师电话,又要请假去处理小孩的问题。工作越来越忙,学习越来越累,小孩好像也越来越不听话。三件事扎堆来,突然有一天,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整个人都扛不住了。

  人生的睁眼工程——健康,闭眼工程——小孩,人生就是在睁眼闭眼之间。夫妻双方总要有一方先慢下来,陪陪孩子,不然老了会因为小孩问题闭不了眼。老公愿意离职陪小孩,虽然他工资高过我,但他担心我管不好。我高兴得太早,领导不批他离职。虽然知道他可能是走个过场,但总比理所当然认为我该牺牲、该离职要强些。我是很喜欢培训的工作,但现实比人强,总要有所取舍。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