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18.00

偏见的本质 戈登·奥尔波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以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为何嫌隙不休、冲突不断、仇恨四起,乃至发生暴力斗殴、恐怖袭击、血腥战争、种族屠杀,那么这本书绝对是最佳选择。尤其在当前这个时代,它更能让你深思,为何人、国家或民族之间彼此包容如此之难,但却又如此重要。小至审视琐碎的日常,大至放眼纷争的世界,本书都能给你醍醐灌顶的洗礼。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既具有严谨的学术性,又闪现着人本主义光辉的不朽杰作。奥尔波特把可观的各类资料井井有条地安排在一起,并将它们清晰而富有激情地组织起来,分别对偏见产生的社会思维、社会群体、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基础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对偏见的获得过程进行了考察,对偏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创造性地从人格结构的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了追溯,最后上升到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了偏见治理的路径。

  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开创性著作,为后来的学者讨论和理解偏见开辟了一片天地,为偏见研究设定了界域。它在社会心理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中具有毫无争议的崇高地位。

  作者简介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者,社会心理学一代宗师、实验社会心理学先驱,人格心理学之父、人格特质理论的始创者。2002年出版的《心理学评论》将其评为20世纪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高居第11位)。

  奥尔波特享有很多显要的地位并获得过众多荣誉。193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39 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1936 年,参与创建了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SPSSI),并于1944 年当选该研究会的主席。二战期间,成为美国心理学紧急情况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艾拉· 莱曼·卡波特基金会秘书长,帮助从纳粹德国逃难到美国的心理学家寻找工作机会。1963 年至1964年,相继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杰出贡献金质奖章和杰出科学贡献奖。1966 年,成为哈佛大学首位理查德·克拉克·卡巴特社会伦理学教授。最重要的是,他作为导师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心理学家,包括杰罗姆·布鲁纳、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安东尼·格林沃尔德等。

  精彩书评

  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各种理论和资料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并对偏见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消除方法进行了非凡和精确的陈述......充满令人赞叹的智慧、学识和洞见。

  ——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性动物》作者

  当我们中许多人正要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惊喜时,却发现奥尔波特早已在那里等我们了。

  —— 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

  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心理科学协会(APS)前主席

  作为偏见研究领域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范式和对偏见主题下我们的所知的一种总结,《偏见的本质》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值得你好好地读一读。

  ——托马斯·佩蒂格鲁(Thomas F. Pettigrew)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社会心理学教授,库利-米德奖获得者

  本书所体现出的具有说服力的思想、民主公正的价值观,以及对研究证据的重视为人本的、问题聚焦的社会科学树立了一个标杆。当我们试图为社会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内容时,奥尔波特的这本书,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明智的指导。

  ——M. 布鲁斯特·史密斯(M. Brewster Smith)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

  我在本科时就读过奥尔波特的这本书,并为他深刻的思想和清晰的写作所折服。我一直认为这本书是有关偏见的最好作品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奥尔波特的理论为过去五十年间增进群际关系的一系列尝试提供了基础。

  ——鲁珀特·布朗(Rubert Brown)

  萨塞克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偏见》作者

  《偏见的本质》是社会心理学的名作。奥尔波特在本书中所构造的接触假设至今仍然在政策层面和理论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在政策层面,它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反歧视政策的基础;在理论层面,接触假设从原初的直接接触,经过1990年代的间接接触,又拓展为近期的想象接触。因此,无论是在社会治理方面,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译介出版此书都是极有意义的。

  ——方文,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

  目录

  1954年版序

  1958年版序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第1章 问题何在?

  第2章 偏见的平常性

  第3章 内群的形成

  第4章 对外群的拒斥

  第5章 偏见的模式化与广延性

  第二部分 群体差异

  第6章 群体差异的科学研究

  第7章 种族和族群差异

  第8章 可见性与陌生性

  第9章 受害后特质

  第三部分 群体差异的认知

  第10章 认知过程

  第11章 语言因素

  第12章 我们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第13章 偏见的理论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第14章 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

  第15章 选取替罪羊

  第16章 接触效应

  第五部分 偏见的获得

  第17章 遵从

  第18章 童年早期

  第19章 后期学习

  第20章 内心的冲突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力学

  第21章 挫折

  第22章 攻击与憎恶

  第23章 焦虑、性与内疚

  第24章 投射

  第七部分 性格结构

  第25章 偏见型人格

  第26章 煽动

  第27章 包容型人格

  第28章 宗教与偏见

  第八部分 群际紧张的降低

  第29章 应该立法吗?

  第30章 规划项目的评估

  第31章 不足与展望

  主题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文明的人类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利用能量、物质和无生命大自然的能力,也能够迅速学到控制生理痛苦和早逝的方法。然而,一旦涉及人类关系的面向,我们就似乎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蒙昧无知当中。客观知识一次次的进步,无法掩盖我们在社会知识上的匮乏。通过应用自然科学而积攒起来的财富盈余被军备和战争消耗殆尽。医药科学的进步也抵不过战争和因恐惧、憎恶而设立的贸易壁垒所引发的贫困。

  我们的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饱受由东西方对立的意识形态所勾起的恐慌的折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憎恶对象。犹太人刚刚逃离了中欧的屠杀,却又立即发现自己的以色列国深陷于周边反犹主义的水深火热之中。难民们在荒凉冷漠的异乡失魂游荡。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有色人种则饱受白人的侮蔑,而后者却将自己屈尊降贵的傲慢用一系列稀奇古怪的种族主义教令来予以合理化。在美国,偏见的棋局可能是这世界上最为错综复杂的了。尽管有些绵延无尽的敌意根源自真实的利益冲突,但我们依旧相信,大多数偏见是臆想出来的恐惧的产物。同样,臆想的恐惧也可以带来真实的痛苦。

  群体间的敌对和憎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如今,所不同的是,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不同群体拉得越来越近,以至于越过了那个让彼此感到舒适的界限。俄国不再是遥远而广袤的大草原,而是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的“洪水猛兽”(苏联)。美国也不再是远离旧世界的蛮荒之地,她就在这里,正在倚仗她的第四点计划、电影大片、可口可乐和政治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以山川湖海的屏障相互分隔开的国家现在又在同一片蓝天下赤膊相对。广播、飞机、电视、伞兵、国际信贷、战后移民、原子弹爆炸、电影、旅游——所有这些现代产物,都将人类群体置于彼此重叠、相互影响的境地之下。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适应这种心灵和道德上的前所未有的邻近性。

  然而,希望还在。整体上看,人类的本性还是更倾向于友好和睦而不是残暴屠戮,这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所有的正常人, 都在原则上或偏好上拒斥战争和破坏的行径。他们更愿意生活在和平友爱的邻里之间,更愿意去爱和被爱,而非恨和被恨。残暴并不受欢迎。就连纽伦堡的纳粹最高官员平日里也装作自己对集中营的非人行径一无所知。他们退缩着不承认自己的责任,就是因为他们太想也被当作正常人来看待。尽管战争依旧肆虐,但我们渴望和平之心不灭;尽管敌意依旧蔓延,但人类眼中的重中之重仍是友爱。只要人们还有道德两难之困, 就有希望解决这些争端,就有希望培养出恨意无涉的价值观。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