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29.80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成杰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创业,请读马云;如果你想成功,请学马云——《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这本书全面剖析创业教父马云的商业逻辑,深度解读草根英雄马云的创业人生。

  推荐1:马云,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国电子商务的开启人之一。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

  推荐2:马云说: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

  推荐3:马云说: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内容简介

  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不过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失败已经过去,下次才是成功的开始。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只是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了一次而已。爬起来的人称之为成功者,爬不起来或者不愿爬起来,丧失坚持的毅力的人就叫失败者。

  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非常有力支持者。”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像马云、约翰森那样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追求,不言失败,不退缩,不向命运屈服,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马云,另一个约翰森。

  作者简介

  成杰,巨海教育集团总裁,亚洲实战名师,华人演说领导力,华人执行力导师,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上海统帅装饰顾问。

  他,是一位实战派的管理咨询专家!历时八年的时间他亲自拜访了很多位成功的企业家,并先后在120多个城市巡回演讲。培训辅导过1260多家企业,演讲超过7680场。

  他,是一位非常具有使命感的企业家!他立志用毕生的间与精力捐建101所巨海希望小学。

  他,是一位畅销书的魔法师!他出版了二十本畅销书,累计发行量超过120万册。

  品牌课程:《总裁三项修炼》、《总裁演说大师班》、《帝王领导力》。

  品牌内训:《打造商界特种部队》。

  精彩书评

  ★为什么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这世界上的失败就是放弃,创业的过程会经历挫折,只有永不放弃,才是成功的基石!

  ——马云

  ★下—个比尔·盖茨就是马云。

  ——比尔 盖茨

  ★就像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人类创造互联网的杰出代表一样,马云必将成为人类利用互联网的杰出代表。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

  ★Jack Ma(马云)在互联网中的形象就如同功夫电影中的Jack Chen(成龙)。

  ——《财富》杂志

  ★我们在中国投了很多互联网的公司,包括百度、携程等等很多的公司,居然我就把马云给漏掉了,这是我们的失败。

  ——姜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 熊晓鸽

  ★他今天能堂而皇之地坐在我们的评委席上。在一个十年——这样一个许多人不经意就度过的时间内,完全在市场上凭智慧而成功,仅此一点就让人着实敬佩。

  ——《赢在中国》制片人 王利芬

  ★马云和我一样,都是具有幻想主义的实干家,马云的阿里巴巴在中国就是互联网的蓝海。

  ——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

  目录

  第一篇 创业精神——事业成功的基石

  为什么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所以我想讲的是,活着就是胜利。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

  ——马云

  第一课 永不言弃

  永不放弃,没有放弃

  看准行业,义无反顾

  创业需要敢于冒险的偏执狂才

  第二课 创业之前的准备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

  创业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

  第三课 创业需要持久的激情

  充满激情是创业者的助燃剂

  人一辈子都在创业

  专心做好一件事

  第二篇 经营模式——做自己的特色

  我深信不疑我们的模式会赚钱,亚马逊是世界上最长的河,8848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关键是自己造血。

  ——马云

  第四课 标新立异,永远不做大多数

  在创新中求发展

  要做出自己的风格

  迎接变化,多出新招

  第五课 创业路上不能孤军奋战

  打造激情团队,共享共担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

  第六课 诚信搭建信誉平台

  守信用是一种财富

  诚信是你的护身符

  违约等于自掘坟墓

  第七课 善于合作,实现共赢

  善于合作,寻找共同成长的合作者

  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

  第三篇 市场策略——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从战略到结果,企业需要落实每一个过程的细节,需要落实产品、质量、服务的管理机制,更需要踏实谨慎的态度。

  ——马云

  第八课 在竞争中完善自我

  先发才能制人

  知己知彼是竞争中的磨刀石

  第九课 对市场要敏感,抓住机遇求发展

  在市场中寻求机遇

  机遇就在夹缝中

  做客户所需要的,你也就有市场

  第十课 在商场中要保持理性

  用敏锐的嗅觉抓住商机

  风险的背后就是财富

  不要走进直觉的误区

  第十一课 要走不寻常路

  小行业有小行业的玩儿法

  最好的模式是最简单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第十二课 危机就是转机

  把握每一次危机

  公关危机中的大将风度

  第四篇 市场营销——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营销营销,顾名思义经营在前,销售在后,经营为本,销售为末。实践证明,在商品市场经济的时代,新产品的寿命不断缩短,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超越,被取代,营销正是适应这种新变化而产生的。

  ——马云

  第十三课 善于合理利用资源

  名人做广告,提升品牌力

  企业离不开适当的宣传造势

  第十四课 运用商业法则制胜

  做企业要善于变通

  从“无”到“有”的智慧

  第五篇 创业心态——积极乐观,自信人生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马云

  第十五课 做企业不仅要“想”还要“做”

  梦想要生长在土地上

  创业要专注地做事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创业需要敢想敢为的人

  第十六课 逆境中的阳光同样灿烂

  在逆境中发财

  适时放弃,不一定是失败者

  修炼强者心态

  第六篇 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一个缺少文化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网站也将是一个缺少灵气、无法大量凝聚人气的网站。我们提倡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不要在口号上,而要在行动上。

  ——马云

  第十七课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在自我反省中长大

  第十八课 企业管理黑脸白脸都要唱

  允许犯错,善于纠错

  适当约束,制度保证

  第十九课 团结就是力量

  企业离不开核心的团队

  凝聚团队力量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第七篇 领导力——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创业者也许有多重身份,但最重要的就是有领导身份,领导者的意义在于不是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也不是把所有的事情你都交给别人干。创业路上,创业者们不要做孤胆英雄。

  ——马云

  第二十课 在创业中不断完善领导力

  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强大

  平凡人做非凡事,提升领导力

  第二十一课 领导用人

  领导要抓住员工的心

  留住有能力、有进取心的员工

  第二十二课 领导风范

  抛却成见,广泛结人缘

  第八篇 融资方略——花投资人的钱要谨慎

  要找风险投资的时候,必须跟风险投资共担风险。

  ——马云

  第二十三课 融资管理

  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花销

  要善于盘活资金

  第二十四课 财务秘籍

  要做合法的纳税人

  聘用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

  附 录

  马云2011年别样价值观——不喜欢“精英”

  马云2011年春节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马云——带着仇恨竞争一定失败(演讲稿)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创业精神--事业成功的基石

  为什么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想讲的是,活着就是胜利。这个世界上痛苦的是坚持,而快乐的也是坚持。

  ——马云

  第一课 永不言弃

  创业关键词:果敢冒险

  永不放弃,没有放弃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马云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异想天开。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人、身边事时不难发现,创业者首先要具备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因为它是支持一个人行为、行动的动力。“永不放弃”也是马云的座右铭。

  马云在1991年第一次创业时成立的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马云遭到了一致的讥讽。

  为了维持海博翻译社的正常运转,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马云也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的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一个堂堂大学教师去干这样的活儿,面临的不止是心理压力还有体力压力。

  1995年马云创立中国黄页时,异常困难。马云自己拿出了六七千,又从妹夫、妹妹那儿借来一些,东拼西凑了2万,然后再将家具差不多都卖光了,攒齐了必须的10万本钱。只租一间房间当办公室,只用了一台电脑,一块钱一块钱地数着花。而公司的员工也只有对计算机稍有了解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朋友何一兵做搭档,马云以及马云的妻子一共三个人。

  注册公司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马云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商业运作的互联网公司。就这样,一家名为海博网络的“皮包公司”开张了。马云的操作现在看来,也显得颇有草根性。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1999年3月,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公司的时候,马云面临的还是困难。没有办公场地,公司就安在了他的家里。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

  马云后来说,如果我成功,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永不放弃,没有放弃。

  翻开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行动力和坚持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你可能有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机遇,同时也能用果断的行动去抓住机遇,但是最后还需要用你坚强的毅力才能把机遇变成真正的成功。所以说,永不放弃是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必备品质。

  一个人首先要有想法,才能给人生确定前进的目标。目标明确了才有实践的过程,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其实创业的路上也不会一马平川,畅通无阻的,而是布满荆棘,甚至泥泞难行,所以,能否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就需要“永不放弃”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会在成功的路上比平常人领先一步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苦和泪都看做人生路上的插曲,才能一步一步向成功的阶梯迈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能成功创业的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如果缺少这种素质,即使你有再美好的创业计划,有再好的创业条件,也只是空想,也会与成功无缘。

  马云如此,还有更多的创业者亦如此。下面就是一位面对失败而不放弃,百折不挠,坚持成功的创业故事。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水冲垮,一个9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噬他的一刹那,母亲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生命的再生,让他对人生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把传播知识与文明作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1932年,男孩8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州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家里没有那么多钱。母亲则替整整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了那笔血汗钱,男孩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地读完大学。在求学的岁月里,他吃了很多苦,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身体上,支撑他一路前行的动力就是他生命再生时的那个梦想。

  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500美元的邮费,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心爱的东西。但母亲为了孩子的事业最后还是同意将家具作了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那天是那个男孩最幸福的时刻,他哭了,这泪水里包含着很多种滋味。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都陷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真要挫败了。”母亲却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就这样,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前行,他的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一股坚强的意志在支撑着他,果然,男孩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新的巅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约翰森。

  约翰森的经历向我们昭示: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在他的世界里,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其实,不能成功创业的人如果和约翰森相比较,他们在任何方面都可能比约翰森强,世界上之所以有一个《黑人文摘》,无怪乎世界上很多创业者唯独缺少的正是约翰森那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积极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心态与毅力。

  由此可见,成功属于那些不断辛勤劳作,不断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道路可以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想一帆风顺那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愿望,正如马云所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挨的。”要想享受黎明时的阳光普照,就必须在之前的黑暗中顽强挺住。

  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不过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失败已经过去,下次才是成功的开始。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只是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了一次而已。最后一次爬起来的人称之为成功者,最后一次爬不起来或者不愿爬起来,丧失坚持的毅力的人就叫失败者。

  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者。”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像马云、约翰森那样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追求,不言失败,不退缩,不向命运屈服,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马云,另一个约翰森。

  作者寄语:一个人有知识,有见识,最终才会有胆识。

  看准行业,义无反顾

  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马云

  创业是一种人生情结。因为从某种意义讲,人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控制,对人的控制叫权,对物的控制叫利。创业既可以控制人,也可以控制物。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真的有勇气跳到创业中去吗?特别是当你拥有了平静甚至是富有的生活之后。

  毕业后分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教英语的马云,随心所欲地授课,被学生喜欢得不行。但他还是决定要往创业这个坑里跳下去。

  “因为英文不错,有很多人想找我做翻译,但我白天要上课,没时间去做翻译,我校很多老师退休以后在家里没事干,工资又少,所以我想成立一个翻译社,作为中介一样。那时候没有把赚钱放在第一位,总觉得做这件事情挺好的。也是一个梦想,我觉得这个翻译社是有前景的,可以成为杭州市最大也是浙江省最大的一个翻译社。”马云对于那年的创业冲动有这样的解释。

  于是,1991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几个月前,马云就跳进了创业的海洋,他创办了一家叫海博的翻译社,这是马云创业的第一个经济实体,马云在里面稀里糊涂地折腾了两年,总算没有倒闭。

  如果不是1995年那次在美国遭遇Internet,也许此后伴随马云一身的荣耀或是折磨都和那个海博翻译社有关了。

  公开的消息说,从美国回来后的1995年3月,杭州,马云用身上唯一的1元人民币和用在拉斯维加斯赢得的600元美金买了一台电脑。他向校长提出辞职。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是学校驻外办事处的主任。

  “我走的时候浙江广播电台请我去做客,我那天一早就去跟校长说我要离开学校了,他刚从斯坦福回来,跟我说:'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我一定同意。'我当时说,我现在不会回来,如果要回来的话那也是10年以后的事儿了。”

  于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里那些让无数人羡慕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对于当时自己为什么走得那么决绝,多年以后,马云是这样解释的:“我自己已经30岁了,我要去做一家公司,不管做什么公司,只要有一个行业我一定跳下去。”

  正是因为这种坚决的“跳下去”,尽管此后经历过被骗,经历过与国家经贸部合作的失败,马云依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1999年3月,他回到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一个给他带来无数光荣与梦想的企业。

  许多年后,无数的人评价,马云如果没有“跳下去”的勇气与坚持,马云和互联网是不会有瓜葛的。

  应该从马云的经历中知道的一个结论应该是这样的:创业并不是因为你有多么独到的眼光,而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胆识。很多人都能看好商机,但是真正能把握这种商机的人非常少。

  可见,想是做的前提,做是想的实践。只想不做是空想,只做不想是莽夫。对于创业者来说,想和做都很重要。要创业首先要有敢想敢做的勇气,果断行动,抓住机遇,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其次,少不了行动的力量,只有把想法付之于实践,才会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温州商人已经成了独树一帜的商业军团,可是翻翻他们的发家史,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有的摆地摊起家,有的也只是几百几千元的小本生意,几年后竟成了大老板,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面对他们的成就,好多人都不服气,会说当初我要是做,一定会比他们赚得更多。那么小的生意我都不屑去做。不错!你的能力或许比他们强,你的知识或许比他们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们丰富,可是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敢去做呢?这既是胆识的问题,也是观念的问题,因为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冒险的步伐。所以,面对别人成功只能留下羡慕和慨叹罢了。爱迪生也曾说过:“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脚踏实地的脚!”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行动才是力量。

  一万个空洞的幻想还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唯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很多人对创业充满期望,却又对自己缺乏信心。其实谁都可以致富,只要你敢去做。在我们身边,许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你“会”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我们让吉利车走遍世界各国,而不是让世界各国的车走遍中国。”早在2007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李书福这个个子不高又执著的男人就向世人宣布了他的雄心。潜行3年之后,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成功就成为李当年豪语的最好注脚。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缔造者,李书福以及吉利汽车一向是业界的关注焦点,他的种种豪言或惊世骇俗之言论,委实经常刺激着媒体的神经。在一向低调、中庸的中国企业家中,李书福是个另类,他的张狂,他的偏执,经常招致外界的批评与诟病。但正是这种对产业追求的张狂与偏执,在某种层面上又深刻地反映出他希冀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振兴中国自主品牌的救赎情结。

  只有敢想敢做的人才能生存,这在任何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是一句至理名言。而中国,在许多几乎被西方先进技术、品牌、资本所垄断的行业中,国产品牌生存空间逼仄艰险。中国的优秀企业家只有凭着浓重的救赎情结,不畏艰难地不断抗争、奋斗,一点点地杀出自己的地盘。与许多创业英雄一样,李书福一早就怀着远大的创业冲动,希望在某个领域做出一些值得标榜的成就。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一些大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到了1986年,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李书福逐渐向下游产业渗透,成立了北极花电冰箱厂,开始制造成品冰箱。当时由于刚经过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冰箱市场正呈饥渴状态。北极花冰箱在很多市场纷纷脱销,品牌逐渐得以建立,李书福也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而接下来摩托车项目的成功更是让他如虎添翼,资本实力增大的同时,他的梦想也在随之膨胀--李书福将目光瞄准了汽车领域,他不仅要造车,而且要造“人人都买得起的轿车”。在李书福心中同样蕴藏着一种救赎中国产业的情结,他所憧憬的就是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完全垄断的汽车领域中,插上中国自主品牌的旗帜。

  李书福在1997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后,尽管很少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更没有合资企业在金融和财税方面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还得顶着同行的“奚落”、“嘲笑”甚至“打压”,但李书福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以勇敢的挑战者姿态执著前行。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电喷车”,“救赎者”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从创立开始,李书福以一种救赎式的情结推动吉利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不仅成功挑战了外资品牌与合资品牌一统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而且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同样可以获得出色的发展业绩。吉利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来自是中国整体汽车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但更主要的是取决李书福独特的市场战略:先把低端市场做好,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在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实现2/3的出口,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李书福的成功,是一个偏执救赎者的成功,也是一个敢于突破自我的中国企业家的成功,也是因为他有敢想敢做的勇气。在李书福的吉利汽车上路之前,没有人认为中国私营企业可以造出能上路跑的轿车,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家们救赎情结的最完美体现。

  马云也在讲坛中多次强调,敢想敢为是年轻创业者不可丢掉的法宝,就像李书福说的那样:事在人为。只有想了,做了,就会有奇迹发生。

  作者寄语:行动和速度是成功制胜的关键!

  创业需要敢于冒险的偏执狂才

  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马云

  当登山运动员坠落深谷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扼腕叹息或者出言讥讽,但有一类人不会这么做,他们会对这些冒险者致以敬意,通常他们都被称为创业者。

  翻开创业成功者的历史,不难发现,所谓的成功者大多是顶着风险从钢丝绳上走过来的。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从某种角度而言,创业需要的就是冒险精神。

  美国著名的约翰森公司曾在研发一种新产品的时候,任命了一名新主任--吉姆伯克。不过,项目很快被他搞砸了,一种儿童使用的胸部按摩器宣告试制失败。伯克以为自己肯定完了,他已经准备好走人。这时,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德约翰森意想不到地接待了他,这位总裁不但没有责怪伯克,而且偏执地说道:“你就是那位实验失败者吗?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多年以后,当伯克成为约翰森公司的总经理时,他始终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因为创业需要的就是这种冒险精神。

  美国福特汽车前总裁菲利蒲凯德威说:“事实上,风险与绩效通常是并存的。探索、实验、冒险和创新都隐含着风险,但它们正是人类发展臻于成功境界的首要推动力。”他告诉创业者:“……为求得进步,必须勇敢尝试,承担风险。”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绝对不会为冒险付出任何代价,当然也绝对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创业者一定要敢于冒险,敢于承担风险,因为风险中伴随着巨大的成功,隐蔽着只有勇敢者才能捕捉到的机会,蕴藏着诱人的巨大财富。美国艾伦集团总裁罗勃特艾伦说:“风险和机会是紧连在一起的。冒险是机遇的代价,如果你只求安定,不愿承担风险,那你同时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日本企业家、东芝电气公司经理士光敏夫曾经说过:“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去追求这种机会,因此利益也不会大。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所以能得到的利益也会大些。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风险才有利益。可以说,利益就是对人们所承担风险的相应报偿。”

  马云的创业经历也无疑体现了他的偏执狂。

  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马云先是找了24位朋友到自己家里面,他们大多都是马云在夜校教书时候认识的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马云跟他们说:“哎,我要做这么个东西,Internet。”接着便给他们大讲Internet的好处。说实在的,马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就像痴人说梦一样。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

  朋友们都很吃惊:你好好的放着老师不当,去玩儿这个东西?脑袋是不是灌水了?当时他们24个人里面有23个人反对。23个人都说:这个事情是不能干的,决定是不行了,干了是要闯祸的。只剩下一个人对马云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这个人现在在浙江省农业银行供职,马云永远忘不了这1/24的支持。

  第二天早上,马云想了想:干!不管怎样,我都干下去。当然,下决心干起来是重要的,尽管困难也是明摆着的。了解底细的朋友对马云说,你对计算机一窍不通怎么去搞这个东西呢?

  马云他们开始做网络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骗子。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人都是不会相信搞互联网会赚钱的,所以朋友们坚决反对马云也就不奇怪了。

  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就先于上海注册互联网公司,到了1995年6月,在马云的紧张筹备和经营下,海博网络公司终于创办了Chinapages.com(中国黄页),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中国黄页”,一个听起来挺具有蛊惑力的名字。

  这期间马云在别人眼里就像骗子一样。很多人都认为马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许多人都把他当作精神病了,因为那时中国根本就没有互联网。于是,马云不得不天天出去跟人家讲互联网络的商业作用,说服他们同意掏钱并把企业的资料放在互联网上。

  由此可见,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几乎都能找到“偏执狂”的基因,最显著的体现是“焦虑、忧郁和危机意识”,这就是忧患意识。看江南春的成才箴言每天都有危机感,互联网网游界的红星史玉柱,再到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主席马云,这些我们认为成功的企业家无不具备偏执、焦虑、危机和忧患意识。

  我看到了偏执狂的第二个基因是“对冒险和大事业的疯狂喜好和使命感”。有些人天生爱冒险,有些人天生就喜欢平稳,每个族群对风险的承受力是不同的。冒险是企业家的本性!换个角度说,冒险等同于创新,尤其在创业、打江山阶段找出市场空隙,找到市场热点是赢取市场的关键要素,这都离不开创新。任何创新都一定会有风险,风险越大,利益越大。

  当然,偏执地冒险也不等于冒进。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假如那个洞里有一桶黄金,你想到洞里去得到它。如果这是一个狼洞,那么你就是在冒险;如果这是一个虎洞,那么你就是冒进。”马云也在他的论坛中谈到:“没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也只会循规蹈矩的在小范围内活动,是不会把事业做大的。”可见,适当的冒险精神也是创业者不可缺少的创业品质。

  作者寄语:多学习,善于思考;多行动,善于感悟;多坚持,善于反省;多付出,方可收获。卓越就是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

  前言/序言

  今天的马云已经是一位光芒四射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也是创业者们追逐的目标,效仿的楷模。  马云没有帅气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才智",三次落榜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很多感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这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一个神话,马云创业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马云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演讲激情、幽默,精彩语句闪现其间,带给听者的不仅是听觉上的冲击,更有智慧和灵感的碰撞。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可以让创业者们明白:成功一定是有经验的,失败也一定是有教训的。而这些经验、教训正是浓缩在企业家们平日的言论与话语之中。

  创业者常常感叹企业家们的成功壮举,也常常因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而失落,甚至感慨自己是一个很倒霉的人。大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机遇就在你的身边,但是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否及时地抓住它,马云在本书里都做了点拨,特别是对初始创业者更能受益匪浅。

  世界科学巨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极为稀少的,真正的天才往往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汲取百年之智慧而历练出来的。对中国数千万有志于走上创业之路的新一代人而言,深刻研读,揣摩这些充满了智慧灵光的经典故事,无疑也是让他们站在这些中国商界的巨人肩上,看得更长,走得更远。

  作为本书作者,我的使命是求真、求实、求是,把马云的这些肺腑之言以原汁原味的面貌还原出来,而不是代替读者去思考。事实上,马云创业的神秘面纱,马云带给创业者的感悟和思考,以至于他的人生,他的授业布道都激发着读者想要迫切走进马云的世界,而本书无疑是青年创业者的一个最好选择。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以精辟的关键词高度概括,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业精神、经营模式、市场策略、市场营销、企业文化、领导力、融资方略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上了24堂关于创业的课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会使你耳目一新,让你受益匪浅。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简练,语言顺畅,案例丰富,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有志于创业或已经在创业的年轻人阅读。

  愿此书能够为中国数千万刚刚踏上新征程的创业者们,提供一部生动的创业教材;对已经走上经营管理之路的职业经理人而言,能够成为一部管理学词典;对更广大的其他读者而言,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之精华,洞悉其中之理念、哲学、信仰。

  最后我要送给读者一句话:经典从来都是用心去品读,品味出来的才是财富。创作如此,阅读亦如此。今天的马云已经是一位光芒四射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也是创业者们追逐的目标,效仿的楷模。

  马云没有帅气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才智",三次落榜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很多感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这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一个神话,马云创业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马云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演讲激情、幽默,精彩语句闪现其间,带给听者的不仅是听觉上的冲击,更有智慧和灵感的碰撞。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可以让创业者们明白:成功一定是有经验的,失败也一定是有教训的。而这些经验、教训正是浓缩在企业家们平日的言论与话语之中。

  创业者常常感叹企业家们的成功壮举,也常常因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而失落,甚至感慨自己是一个很倒霉的人。大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机遇就在你的身边,但是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否及时地抓住它,马云在本书里都做了点拨,特别是对初始创业者更能受益匪浅。

  世界科学巨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极为稀少的,真正的天才往往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汲取百年之智慧而历练出来的。对中国数千万有志于走上创业之路的新一代人而言,深刻研读,揣摩这些充满了智慧灵光的经典故事,无疑也是让他们站在这些中国商界的巨人肩上,看得更长,走得更远。

  作为本书作者,我的使命是求真、求实、求是,把马云的这些肺腑之言以原汁原味的面貌还原出来,而不是代替读者去思考。事实上,马云创业的神秘面纱,马云带给创业者的感悟和思考,以至于他的人生,他的授业布道都激发着读者想要迫切走进马云的世界,而本书无疑是青年创业者的一个最好选择。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以精辟的关键词高度概括,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业精神、经营模式、市场策略、市场营销、企业文化、领导力、融资方略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上了24堂关于创业的课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会使你耳目一新,让你受益匪浅。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简练,语言顺畅,案例丰富,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有志于创业或已经在创业的年轻人阅读。

  愿此书能够为中国数千万刚刚踏上新征程的创业者们,提供一部生动的创业教材;对已经走上经营管理之路的职业经理人而言,能够成为一部管理学词典;对更广大的其他读者而言,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之精华,洞悉其中之理念、哲学、信仰。

  最后我要送给读者一句话:经典从来都是用心去品读,品味出来的才是财富。创作如此,阅读亦如此。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