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100223089
-
书名
醒来的河流
-
作者
肖辉跃 著
-
出版社名称
商务印书馆
-
定价
68.0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3-08-01
-
纸张
纯质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自然文学和河流生态
*历时十年,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乡村自然生态、物种及人事变迁,展现别具风情的乡土画卷。
*饱含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其为鸟类环保做出的贡献。
*全彩印刷,展现河流之美和丰富的动植物生态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描述河流的自然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基于从2014年到2021年8年间的观察,以一年时间为线索,用随笔形式纪录了靳江流域(湘江一级支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万物生长及物候变化,铺展开一幅新世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与博物学画卷、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历程、一张河流生命共同体的巨大关系网。它讲述的既是一条河流的生命历程,同时也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觉醒,歌颂了人与河流、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融入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更深层次的奥妙与乐趣,以更平等,更和谐的方式去保护河流生态系统。《醒来的河流》已入围湖南省“碧水青山新湖南”自然生态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
作者简介
肖辉跃,女,湖南宁乡人。自然文学写作者、鸟类摄影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著有《飞跃高原》。其他作品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人文地理》《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湖南文学》《小学生导刊》《天涯》等。曾获第九届“湖南省科普文学奖”。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河流不需要证明什么。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从来就没有沉睡的河流。然而,我们需要文学来证明——河流创造了怎样的生命?河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与河流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肖辉跃——这位穿迷彩服、挎望远镜、端长镜头相机记录自然的女作家,却令我们意外地用这本《醒来的河流》,呈现了靳江的野性和传奇,也呈现了人的温情,人的精神以及为了使这条河流生生不息人所付出的种种努力。
——生态文学研究与创作者,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李青松
★生物多样性是支撑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强调了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野生动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醒来的河流》不仅是一部关于靳江流域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物候变化规律的自然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与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优秀科普作品。我希望今后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类似的自然文学和科普作品!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了解自然,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队伍!希望我们国家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让每位公民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的惠益,让家里小朋友在“醒来的河流”边看到泥鳅、禾花雀、布谷鸟……
——鸟类多样性研究专家,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张强
★默默地观察一条河流,四季变化,万物生长,丰富,博杂,喧嚣,静谧,这是造物者的馈赠,也是生命在奔腾过程中所绽放的光彩。肖辉跃的《醒来的河流》,不仅有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也饱含一个作家对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觉悟和省思。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席,谢有顺
目录
自序:河水自由奔流
一月
01 大雪有痕
02 抱团取食
03 喜鹊与*水
二月
04 瓦屋顶上好恋爱
05 醒来的河流
三月
06 燕子归来
07 竹鸡送上门
08 癞蛤蟆也有春天
09 在暴风雨中呼唤
四月
10 替黄鼠狼平反
11 鸟之梦
12 路过梯田的全世界
五月
13 秘密月子会所
14 似是故人来
15 “云抖音”
六月
16 第四次为邻
17 鹭在江湖
18 第二战场
七月
19 江河一声笑
20 智斗“采花大盗”
21 “产权”风云
八月
22 蝴蝶、蜘蛛与白头翁
23 蟋蟀巷
九月
24 杀手也温柔
25 黄蜂尾后针
……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附录 靳江鸟类名录
前言/序言
我的家乡是湖南宁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条河叫靳江,因河道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前而得名。记忆中,泥墙青瓦的矮房子,棋子般散落河畔和田野中。河堤的草地上铺满地耳、草菇;河岸野花、野草和野果层出不穷,各种蜂蝶和小鸟在花间飞舞。
年少的我嚼着乌泡子(树莓)、桑葚,啃着冷饭坨(土茯苓)、鸡把子草(翻白草):头上戴着四季编的花环:春天草籽花、夏天茉莉花、秋天野菊花、冬天红梅花;书本里夹着我的小秘密:一只蝴蝶、蜻蜓或甲虫的标本;文具盒中还有我养的蚕宝宝在沙沙地进食。
河中大鱼小鱼成群,而撒网的、射梭标的、背钓竿的、划小船的人也成堆。我总能从人们丢弃的残渣里翻出一些小宝贝:河虾、小米虾、“木嫩古”(虾虎鱼)。一些奇形怪状的蚌壳、螺斗入得我的法眼,一根麻绳串起来,挂在窗前摇着我童年的梦。有时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睛从我裤袋里探出来,那不过是我捡到的大宝贝——“脚鱼”(中华鳖)。我就这样游走在河滩上,嘴里哼着我父亲每天清早的开嗓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作为湘江下游的一级支流,靳江宽不足50米,长不过88公里,实在算不得一条大河。不过,“靳江流日夜,狮岭插云天。岭下滚乌金,江中走木船”,在靳江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辉煌的航运史。从清朝末年,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双狮岭煤矿运煤的木船在河中往来不息,可以说是“流不尽的泉,赚不完的钱”。随着70年代末公路运输兴起,靳江作为一条航运河的使命才结束。随即,人们发现这里的每一坨泥巴、每一粒沙石都是一张张钞票,装载海泡石、白罡泥、矽砂一类泥巴沙石的车流再次将靳江流域搞得热火朝天。
在这样的热闹里,1996年12月,我离开家乡到宁乡县城谋求新生活。我很清楚,这块土地、这条河流蕴藏着无穷的财富。不过,年轻的我渴望外面的世界,就像靳江水流向洋湖湿地,汇入湘江,扑进长江,奔向大海。这是潮流,势不可当。
河水貌似一去不回头,还是会以雨水的方式回归。人也一样,最终要回到故土。2009年,在外打拼了十几年的我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家乡。这年夏天我回乡下看望父母,从车里看到河岸边不时拱出几个雪白的身姿。
现在乡下这么讲究,农民都穿白衬衣干农活了?我问父母。
穿白衬衣干活?父母大笑,那是“白老师”在田里抓泥鳅。
什么?老师也抓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