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88.00

舒伯特的《冬之旅》:对一种执念的剖析 [英] 博斯特里奇 著,杨燕迪,杨丹赫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冬之旅》代言人博斯特里奇三十年演唱与研究的结晶,带读者漫游《冬之旅》的意义迷宫,探索舒伯特的内心世界

  “引人入胜……读罢此书,我们可能会换一种方式聆听这部至高无上的艺术作品。”

  ——《纽约书评》

  “博斯特里奇的好奇充盈了书和音乐。”

  ——《波士顿环球报》

  “精妙绝伦……回忆录、文化史、音乐精读、传记掠影,以及《冬之旅》对作家、作曲家、史学家和思想家的影响泛起的涟漪,融合成这道诱人的音乐什锦。”

  ——英国《独立报》

  “不难想象,目瞪口呆的年轻崇拜者会迷上舒伯特的《冬之旅》,就像他们过去迷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剧新闻》

  “这是一本非同寻常、引人入胜的书:无所不包、离题千里,它抓住了这部开创性作品在德语艺术歌曲传统中经久不衰的奥秘。喜欢《冬之旅》的读者有福了,初识《冬之旅》的读者有伴了……博斯特里奇先生对音乐和文本的掌握自始至终都显而易见。”

  ——《华尔街日报》

  “如果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能让专家以人文而非技术的方式带我们领略伟大的音乐,岂不是很棒吗?这就是博斯特里奇的《舒伯特的<冬之旅>》带给我们的。他是著名的男高音家兼作家,《冬之旅》是他最爱的作品之一。读毕此书,也可能成为你最爱的一部。”——《费城问询报》

  “对浪漫主义时期具影响力同时也最神秘的音乐作品之一的精彩研究。没有人比博斯特里奇更能打开它,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其虫洞所在。”

  ——《每日野兽》

  “伟大的歌手常常无法解释他们所做的事情。博斯特里奇可以。不论你是否听过舒伯特的《冬之旅》,这本书之所以扣人心弦,在于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了被诅咒的爱情如何转化为艺术。”

  ——理查德·桑内特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作者简介

  博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1964—)被公认为当今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尤其擅长艺术歌曲演唱。除在世界各地频繁举行独唱音乐会外,还灌制了大量唱片录音,得到业界高度赞扬与好评。他于1990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历史学专业),但从1993年开始步入职业歌唱家行列。他的文字著述包括《巫术及其转型:1650—1750》(1997)、《歌手的笔记》(2011)、《舒伯特的<冬之旅>:对一种执念的剖析》(2014)、《歌曲与自我:一位歌手对音乐与表演的反思》(2023)。他曾任牛津大学的音乐人文教授(2014—2015),并持续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和《卫报》供稿。

  译者简介:

  杨燕迪,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丹赫,复旦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并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博士,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师。

  目录

  通过“文化联想”,构筑“意义迷宫” ( 中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晚安

  第二章 风标

  第三章 冻泪

  第四章 冻结

  第五章 菩提树

  第六章 洪水

  第七章 河上

  第八章 回顾

  第九章 鬼火

  第十章 休息

  第十一章 春梦

  第十二章 孤独

  第十三章 邮车

  第十四章 白发

  第十五章 乌鸦

  第十六章 最后的希望

  第十七章 村里

  第十八章 暴风雪的早晨

  第十九章 欺骗

  第二十章 路标

  第二十一章 旅店

  第二十二章 勇气

  第二十三章 幻日

  第二十四章 手摇琴手

  尾语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通过“文化联想”,构筑“意义迷宫”

  (“中译者序”节选)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它看上去像是一本“曲目导赏”式的概览解说,但其实远远超越了这一限制——它的理想读者对象应是那些喜爱德语艺术歌曲、熟悉德意志历史文化,并对其他姊妹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知识人与爱乐者(尤其是舒伯特迷),当然也包括专业音乐人和音乐学者。作者博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1964—)采取了一种非常简单但又极为奇特的写作体例和论述策略:用《冬之旅》这部套曲原诗作者威廉·缪勒(Wilhelm Müller)的诗词标题、内容和顺序作为此书章节安排的依据。乍一看,这种做法似是头脑简单的“照搬”,但细读全书就会发现,这种安排带来了堪称“激进”的后果:由于《冬之旅》中二十四首歌曲的前后次序并不追求完整而有逻辑的叙事线索(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了《冬之旅》的这种“碎片化”“去中心”的“后现代性”),于是此书“照搬”《冬之旅》歌曲标题和顺序的做法便强化甚至凸显了章节之间的非线性跳跃感与枝蔓丛生的网状思绪。作者引导读者(以及听者)踏上漫漫旅途,不仅领略“主干大道”上的丰富景观,而且还常常游离到“羊肠小道”甚或“旁门左道”中去观察细节,可谓出其不意,别出心裁。全书是所谓“发散性思维”的绝好写照,每个章节均从一个特定要点出发,通过漫议和引申串联起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但同时并不显得散乱无序,无论信马由缰多么放肆,视野中却从未丧失来自核心的控制,如同一个高手放飞风筝,风筝有时飞得很高很远,但长长的风筝线却一直被牢牢把控在放飞者的手中。

  如此结构的叙述,一定让读者感到兴趣盎然——我们能感到,作者一直在留意想象中的读者反应,因而绝不会自言自语,总是在寻求对话,从不让读者感到厌烦。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全书有的章节相当丰满厚实,长达万余字,如第一章《晚安》、第二章《风标》、第五章《菩提树》、第十章《休息》、第十二章《孤独》等诸章;书中大多数章节篇幅适中,三五千字上下;有的章节只有短短几页纸,而最短的章节如第八章《回顾》、第十八章《暴风雪的早晨》只有区区千余字。正是这种放松、自如而富有弹性的框架设计,得以容纳作者几近天马行空式的联想、漫游和遐思。全书的论题核心当然是《冬之旅》(以及这部作品的曲作者弗朗茨·舒伯特和诗歌原作者威廉·缪勒),但此书从《冬之旅》出发所达到的视野之宽和景观之深,相信会给每位读者留下难忘印象。

  作者从“引言”中关于《冬之旅》这部套曲和舒伯特的一般性介绍开始,回顾自己结识这部作品和进入德语艺术歌曲之门的个人经历,从全书肇始就立下基调——这是一本完全从个人角度出发并将自己的表演诠释体会全面卷入作品解读的“经验之谈”。虽然只聚焦一部作品,但书中的议题极为广泛,不仅涉及流浪、疏离、异化、荒诞等存在主义式的哲学命题(第一章《晚安》、第十五章《乌鸦》等),也深刻探查自然、自我、孤独、死亡等更具普遍意义的人类生存境况话题(第五章《菩提树》、第十二章《孤独》、第十六章《最后的希望》、第二十四章《手摇琴手》等)。舒伯特和缪勒所处时代的德意志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当然是题中要义(第二章《风标》、第三章《冻泪》、第十章《休息》、第十二章《孤独》、第十九章《欺骗》等),而“八卦式”的传记逸闻探寻和极为较真的学术探讨被刻意并置安放在一起——如关于舒伯特的情恋历程的考查,以及最近西方学界关于舒伯特同性恋问题的争论(见第二章《风标》)。不出所料,博斯特里奇作为一位世界级的艺术歌曲著名演唱家,他在行文中多处涉猎表演实践和舞台演绎的具体课题(如吐字考虑,节奏处理,舞台作态,音乐会曲目安排,歌曲之间的空隙时间控制,以及一些非常细节化的个人体会等),这些内容只有一位长期活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资深行家才能提供(第六章《洪水》、第八章《回顾》、第十三章《邮车》、第十八章《暴风雪的早晨》等)。而出乎预料的是,此书相当一部分论述居然是有关“科普”或“科学史”方面的内容,如关于“冰河”的科学研究史考察(第七章《河上》),关于“磷火”现象的科学解释和研究史梳理(第九章《鬼火》),关于“冰花”的饶有兴味的科学文化史意义探究(第十一章《春梦》),关于乌鸦的鸟类学知识(第十五章《乌鸦》),以及关于“幻日”现象的科学解释和文化象征梳理(第二十三章《幻日》),等等。于是乎,历史、文化、音乐、文学、美术、科学、哲学、传记信息、心理分析、作品解读、表演实践等诸多与《冬之旅》相关的知识门类和学科分支被杂糅和整合在一起,贯通往昔当今,拆除藩篱壁垒,加之全书图文并茂的用心编排和布置,不禁让人产生“爱不释手”的把玩愉悦——尽管此书的题旨和内容其实相当沉重,如大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在《纽约书评》上对此书和《冬之旅》的评论:“它虽然被死亡气息所浸染,却让生命更有价值。”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