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98.00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数量

商品详情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法,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将作出怎样的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本书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

作者简介

  刘统,1951年生,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1997),《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999),《中原解放战争纪实》(2003),《唐代羁縻府州研究》(1998),《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2004)。

序言

  1920年2月,原北京大学 教授陈独秀来到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2号),在这里重启《新青年 》杂志的编辑发行。8月, 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倡导下,陈独秀与李达、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随后, 他们在国内联络同仁朋友, 建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湖南青年毛泽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员,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客厅里讨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开启了建党之路。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一百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短一瞬,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 20世纪初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那时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黑暗的旧势力,建立了新中国。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用四十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万事开头难。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 我们怎样来还原和再现当年初创时代的历史呢?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这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内部环境相交汇的结果 。上海自19世纪后期开埠, 西方列强纷纷开设租界,上海也成为中国对世界开放的窗口。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 ,也是相对自由的天地。外国商人纷纷在此开店设厂, 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民营企业相互竞争,产生了中国最大的工人阶级群体。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中,上海外资和中资企业的工人纷纷罢工,声援学生,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黄浦江码头上,各国轮船满载着大批中国青年学子去日本、 欧洲和美国留学。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也在上海登陆,回到自己的祖国。上海成为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中心。 利用租界相对宽松的环境, 爱国志士在上海办报、办学 ,传播西方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不同派别的革命党也借助上海开展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这些条件和环境,都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在此之前,一些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已经在传播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 ,从日本和欧洲引进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和马克思的学说。但这些只是初级的、局部的,如果没有系统严密的政党组织,这些活动只能是流行一时的思潮和个人的学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政权。 西方列强与俄国旧贵族联合起来围攻苏维埃政权,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为了打破西方的封锁和围堵,列宁创建了共产国际,在亚洲和欧洲建立共产主义同盟,实现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理想。共产国际远东局派人到中国、朝鲜、日本联系和筹建共产党组织。从优林到维经斯基,他们在沈阳、北等地寻找同盟者,尝试建立政党的可能。直到维经斯基来上海,找到陈独秀和志同道合的群体,在上海老渔阳里建立起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和共产国际接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终于有了能够领导人民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

  ......

导语

  不同于以往的中共创建史研究,本书拉长时代视野、拓宽地域思维,全景式叙事方法配以宏大史观,再现“中国是处在大革命中,全中国热气腾腾”的震撼人心的革命场面。本书不是传统的“通史”写作,而是以20世纪前三十年历史作为深挖的背景,如写清末革命党人崇尚暗杀之风,引出陈独秀经过深刻反思对暗杀行为的否定;民初共和梦碎,引出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向何处去”。在历史的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地真实反映共产党人将如何应对国际与国内、外部与内部矛盾,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

  作者是王仲荦、谭其骧的学生,以古代史的方法研究党史,在档案资料里洞察细节,站在历史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在书中,能够看到作者追求文献资料的原始性,如对比使用日本学者竹内实编辑的《毛泽东集》。还能够看到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如从浏阳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从福建上杭苏家坡的山洞再到古田村,感受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大起大落。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