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54221075
-
书名
文化振兴: 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
-
作者
顾保国, 崔友平主编,顾保国, 林岩编
-
出版社名称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定价
48.00
-
是否是套装
否
-
出版时间
2019-10-01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1.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学习读物
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基层党政机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用指南
本书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全面剖析了乡土文化遭受多方面的冲击、农村陈规陋习代代相传、文化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为各级党政机关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具体指导。
3.本书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设有知识链接、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考等特色板块,趣味性十足,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
顾保国 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出版《伟大的梦想》《幸福论》《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求是》《红旗文稿》《党建研究》《学习时报》等国内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各类研究成果达200多万字。
崔友平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 一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全国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历史的轨迹》《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主编《两个转变与通货膨胀和失业》《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书作者
林 岩 山东大学法学博士,现为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文化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版专著《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视域》,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在《东岳论丛》《学术论坛》《江苏高教》等国内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内容简介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铸魂凝神、以文化人、价值引领、滋养乡情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剖析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等具体措施,旨在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言献策,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
目录
前 言
第 一 章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一、乡村振兴,文化铺路 / 002
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 006
三、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017
第二章 文化振兴,铸魂凝神
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 023
二、凝神聚力,精神动力 / 030
三、文化振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 035
第三章 以文化人,乡村振兴
一、以文化振兴推动乡风文明 / 040
二、以乡风文明促进文化振兴 / 044
三、繁荣农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049
第四章 以文入心,固本浚源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 057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066
三、以文化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069
第五章 物以载道,文以立心;两个文明,同频共振
一、当代农村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文明的不同步 / 080
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 082
三、让精神文明唱响乡村振兴战略主旋律,用文明、文化塑造农村的“精气神” / 093
第六章 价值引领,铸魂化人;明确指向,凝神聚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乡村文化振兴之本 / 102
二、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 / 106
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农村社会新风 / 123
第七章 根脉为基,传承精神;淳厚底蕴,滋养乡情
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物质传承 / 128
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 131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 / 135
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对策 / 143
第八章 共参共建,载体育人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150
二、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 153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 / 159
第九章 文明风貌,道德化人
一、良好社会风气是文化振兴的重要体现 / 169
二、培育文明乡风 / 171
三、涵育良好家风 / 177
四、厚养淳朴民风 / 181
第十章 文化融入,特色打造
一、“千村一面”:当代农村建设的村庄特色和乡土风情缺失 / 187
二、乡村文化融入乡村规划 / 190
三、乡村文化融入景观设计 / 197
四、乡村文化融入村庄建设 / 206
后 记 / 211
前言/序言
前言
时代赋予使命,使命呼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了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规划引领未来,梦想付诸行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规划为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进入新时代,乡村可以大有作为。从产业到环境,从人力到市场,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加快 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化在人的精神思想、社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必当先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观,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繁荣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重视解决好农村精神和文化的现实问题,让文化在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农民的精神家园,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成为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重心。
没有文化的振兴,难有民族的复兴。正如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加强农民的精神建设,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让农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有生气的美丽家园。一方水土,哺育了一方百姓。一方水土,涵育着一种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推动文化振兴,是用美丽乡村托起美丽中国、建设农民精神家园的根本要求,是历史赋予当代农村建设的神圣使命。随着这一进程,中华文明将会在华夏大地蓬勃复苏,将会大步走向世界,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文化振兴,必将推进农村经济和文化双重丰收,加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