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45.00

茶之书 [日] 冈仓天心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 散发诗意和禅思的百年茶道经典!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

  ★ 原书以英文出版以来,已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十几种译本,畅销不衰,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

  ★ “茶道”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冈仓天心以诗意纯净的语言,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带领读者一窥日本古典美学的世界。

  ★考究精装工艺,封面采用古典绿配专色红,内文采用进口东方书纸,全彩印刷,插图为极其珍贵的《卖茶翁茶器图》,深沉典雅,美轮美奂。

  ★著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作序,生活美学家周华诚导读,诚意推荐!

  经典摘录:

  1.人生喜乐只需这小小一杯,泪水很快便会充溢其中,而对永恒难以抑制的渴求,让我们能轻易地将其一饮而尽。

  2.人们若不能感知己身不凡之中的渺小,多半也会忽略他人平凡之中的伟大。

  3.言所应言,适可而止,才是礼仪之道。

  4.永恒即为刹那时,涅槃总在咫尺间。

  5.生活的艺术,便在于对周围环境的不断调适。

  6.一个人需做到虚怀若谷、包容万物,才能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整体总是能主宰局部的。

  7.一个人若能掌握生命艺术的精髓,便是道家所说的“真人”。

  8.禅宗能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得见大道,而茶道的整个理念正是其结果。

  内容简介

  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冈仓天心以“茶道”为切入口,以诗意纯净的语言,条分缕析地剖陈日本古典美学的精髓,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来解释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及艺术之美打开了一道迷人的回廊。

  《茶之书》是冈仓天心用英文写就,1906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并入选美国教科书,至今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畅销百年不衰。本书在英文原版基础上翻译,结合日本古典美学,力图还原冈仓天心构造的茶道世界,为读者呈现至真至美的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

  冈仓天心(1863-1913),日本明治时期美术先驱、美术活动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重要的人物之一。冈仓天心致力于保存和发扬日本传统艺术和美学,他用英文著有《茶之书》《东方的理想》和《日本的觉醒》等书,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被日本美术界尊称为“日本近代美术之父”。

  精彩书评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把世俗形下的饮馔之事,提升到空灵美妙的哲学高度,甚至视为安身立命的终极信仰。

  ——台湾作家 蔡珠儿

  《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

  ——日本文化观察家 李长声

  《茶之书》能引发中国读者思考的地方应不只这些……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的守护“日本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

  ——“冈仓天心研究”著名专家、学者 蔡春华

  目录

  序 周重林 / 001

  导读 周华诚 / 007

  章 一碗见人性 / 001

  第二章 茶的流派与沿革 / 021

  第三章 道与禅 / 039

  第四章 茶室 / 059

  第五章 艺术鉴赏 / 081

  第六章 花 / 097

  第七章 茶师 / 121

  译后记 / 133

  附录一

  冈仓天心小传 / 139

  冈仓天心年表 / 143

  附录二

  他们:日本茶道宗师 / 147

  它们:日本茶道流派 / 157

  精彩书摘

  一碗见人性

  茶是一门艺术,需大师妙手泡制,方能绽放其贵的特质。茶有优劣之分,正如绘画有高下之别,且总是下者居多一样。要得一壶绝味好茶,并没有可依样画葫芦的秘方,就好比要再培养出一个提香或一个雪村那样,并无定法可循。每一种茶叶的备制与冲泡皆独一无二,各自都与水量、水温有着不同的契合程度,各自都拥有独特的叙事风格。而真正的美,就蕴藏其中。

  这艺术与人生的法则,既简单又基础,但社会民众却总也无法认清,并且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宋代诗人李竹懒曾悲伤地叹道,世间有三件憾事:慧徒毁于庸师之教,雅作流于粗鄙之眼,佳茗废于愚拙之手。

  与艺术一样,茶也有时代及流派之分。它的发展可粗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煎茶、点茶和撮泡法。我们现代所归属的乃是后者。这几种不同的品茗方式,正体现了它们各自盛行之时的时代精神。盖因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我们不经意间的举动,总是泄露出内心深处的想法。孔夫子曾云:“人焉廋哉”。或许,正是因为我们并无不凡之事需要掩藏,所以才在细枝末节之处显露了太多真实的自我。日常琐碎之事,也可与哲学或诗歌的境界等量齐观,同样堪为民族理想的注疏。正如对葡萄酒的不同偏好,体现出了欧洲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独特风格,茶道理想也反映出东方文化的不同情调。用来煎茶的茶饼,用作点茶的茶末,以及撮泡饮用的茶叶,分别展现出中国唐代、宋代及明代所特有的情感脉动。在此,且让我们借用已经被过分滥用的艺术分类术语,将它们划分为茶的古典派、浪漫派及自然派。

  原生长于中国南部的茶树,在很早之前就为中国的植物学界与医药学界所熟知。在各类经典中,茶也被称为荼、蔎、荈、槚、茗,因其可解乏,可明目,可愉悦身心,亦可增强意志,故世人对其评价甚高。茶不仅可以内服,还可制成膏状外敷,用来缓解风湿疼痛。道士们宣称茶是炼制不老仙丹的重要配料,而僧侣们则经年累月地饮茶,以保证其有长时间打坐的精力。

  到公元四五世纪之时,茶已经成为长江流域居民喜爱的饮品。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现代的“茶”字被创造出来,显然此字是对古书中“荼”字的讹用。南朝诗人曾留下一些断编残简,表达了对这“流玉之沫”的狂热崇拜。当时的皇帝也常将名贵茶叶赏赐给位高权重的大臣,作为对其功勋的褒奖。然而,在那个时代,饮茶的方法还相当粗陋。叶子蒸过后,用石臼捣碾,制成茶饼,和米、姜、盐、陈皮、香料、牛奶等配料一同煎煮,有时甚至还会放入大葱。如今中国的藏族人及不少蒙古部族还保留着这种饮制方法,他们用这些配料制出味道奇特的茶汤。从东方商队的客栈里学会饮茶的俄国人,其在茶中加入柠檬片的举动,正是这种古老饮法的证明。

  前言/序言

  序

  近百年来,无论在哪一个时间节点,阅读《茶之书》都是一次寻芳之旅。

  一是因为这本书,固然也讲了茶,但讲茶之外,更多是讲道与美。冈仓天心一开始就把茶置于东方的哲学和审美之中,茶不再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一种东方精神的代表。

  二是这本书引人思考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为何没有出现像日本这样的茶道?

  我们的字典里没有“茶道”这个词,生活中也没有真正的茶道践行者。

  但日本历代学者与茶人都认为,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

  那些向往中国的日本茶人,就像荣西禅师一样,他们离开自家的小茶室,跋山涉水而来,只为看一看茶道的发源地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他们到了中国才发现,这里的人喝茶居然是另一番景象。就像我们一头扎进日本茶室,也会莫名惊诧一样,这么小的茶室,这么烦琐的仪式,喝的居然是“茶渣渣”!

  因为有了《茶之书》的世界,与没有《茶之书》的世界,是大不一样的。如果说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人的 “茶之圣经”的话,那么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就是西方人的“茶之圣经”。从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的引述看来,《茶之书》在英语世界比《茶经》流行更广。

  中国的茶不分阶级,但日本的茶道却有等级。

  确实,荣西禅师带回去的茶,治好了源实朝将军的病,茶在日本才得到推广。但问题是,在中国,茶的推广难道没有得到权贵乃至帝王的支持么?从陆羽起,茶叶就与权贵紧密联系,宋徽宗也曾大力推广茶叶。

  茶在全球的扩散,遵循了一个铁律:先是药品,可以救命;后是神品,可以通灵;再接着是妙品,可以舒心;后才是饮品,可以解渴。冈仓天心讨论的是前三者,茶解渴的功用,他才不关心呢。

  冈仓天心在西方传播东方的茶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无人能及。他与同时期的佛学大师铃木大拙一起掀起了“禅茶一味”的惊涛骇浪,至今尚未平息。我们也许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像冈仓天心和铃木大拙这样在茶文化领域有影响力的大师。重要的是,冈仓天心与铃木大拙带给日本国民文化上的自信,使他们不再盲从西方文化。

  冈仓天心与铃木大拙,向西方传播东方文化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用东方文化对抗西方文化。茶道在其中,显得异常耀眼。

  “喝茶不过是小事一桩,与灵性境界有什么关系?”

  “茶就是茶,还能是什么?”

  “把茶变成某种奇怪的艺术有什么意义呢?”

  ……

  铃木大拙说,“当我坐在茶室喝茶的时候,我是把整个宇宙喝到肚子里,我举起杯子之刻即超越时空的永恒。谁说不是呢?茶道所要告诉我们的,远比保持万物的平衡,使他们远离污染,或者单纯地陷入宁静深思的状态要多得多。”

  《茶之书》在千利休一章戛然而止,令无数人潸然泪下。

  利休在茶会结束后,温柔地凝视着致命利剑那闪亮的刀锋,口中吟诵着优美的辞世之句,面带微笑,迈向了未知的彼岸。

  日本艺术家赤濑川原平在为电影《利休》写剧本的时候,不满意这个结局。他把千利休的结局安排在一个未完成的茶室里,千利休构思了一个茶室,还来不及建造。这给世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也画过一个茶室,它就是我现在办公室的样子。很是巧合,我在重读新版《茶之书》之前,刚好把陆羽《茶经》能找到的20多个版本翻了个遍,我发现他们太在意那个“茶”字,反而忘记了解释“经”字。所谓“经”,就是已经准备好了的经线,经线与纬线构建了一个秩序,乃至一个世界。“茶经”其实就是使茶有秩序,这难道不是茶道?

  好了,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寻芳之旅。而你,又如何呢?

  周重林

  2017年5月21日于昆明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