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3.00

毛泽东文集(第1卷)(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想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和他伟大的革命思想吗?本书重新整理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和许多讲话及谈话,是他一生思想的生动写照,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内容推荐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目录

  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一九二一年二月一日、二日)

  给蔡和森的信

  (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所希望于劳工会的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宜注意的问题

  (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外力、军阀与革命

  (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

  《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一九二五年皋)

  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

  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土地法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一九二九年一月)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

  (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

  给林彪的信

  (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党的组织问题

  党内教育问题

  红军宣传工作问题

  士兵政治训练问题

  废止肉刑问题

  优待伤病兵问题

  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

  寻乌调查

  (一九三○年五月)

  第一章寻乌的政治区划

  第二章寻乌的交通

  第三章寻乌的商业

  第四章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

  第五章寻乌的土地斗争

  《东塘等处调查》前言

  (一九三○年十一月)

  分青和出租问题

  (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兴国调查》前言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

  (一九三一年三月)

  一总政治部的通令

  二怎样办《时事简报》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

  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

  (一九三三年六月)

  长冈乡调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才溪乡调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乡苏怎样工作?

  (一九三四年四月十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一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关于转变对富农的策略等问题给张闻天的信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改变

  对富农政策的命令”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关于战略方针和作战指挥的基本原则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战略方针

  乙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

  (一九三六年三月一日)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

  给阎锡山的信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

  (一九三六年七月、九月)

  外交问题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论统一战线

  给高桂滋的信

  (一九三六年夏)

  给杨虎城的信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三日)

  给宋哲元的信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给宋子文的信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给傅作义的信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给王以哲的信

  (一九三六年)

  抗日反蒋不能并提

  (一九三六年九月八日)

  给宋庆龄的信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给蔡元培的信

  (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

  (一九三六年十月)

  给张学良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月五日)

  为徐向前起草的致胡宗南信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八日)

  给叶剑英、刘鼎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给傅作义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致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给蒋介石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

  给冯玉祥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实现国内和平一致抗日的五项条件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给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给阎锡山的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的贺信

  (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

  (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

  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

  (一九三七年三月六日)

  抗日民主与北方青年

  (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五日)

  关于十五年来党的路线和传统问题

  (一九三七年六月三日)

  关于党的路线

  关于党的传统

  给何香凝的信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试读章节

  中国的统一到底能实现吗?除开张绍曾等一班妄人,谁都晓得在最近期间内是不能的。因为国内各派势力在现在是无法使他们统一。统一当然不是混和,所以现在什么”各省会议“,”国事协议会“,下至什么派遣代表和各派首领磋商,无非是些空话空事。把国内各派势力分析起来,不外三派:革命的民主派,非革命的民主派,反动派。革命的民主派主体当然是国民党,新兴的共产派是和国民党合作的。非革命的民主派,以前是进步党,进步党散了,目前的嫡派只有研究系。胡适、黄炎培等新兴的知识阶级派和聂云台、穆藕初等新兴的商人派也属于这派。反动派的范围最广,包括直、奉、皖三派(目前奉、皖虽和国民党合作,但这是不能久的,他们终久是最反动的东西)。三派之中,前二派在稍后的一个期内是会要合作的,因为反动势力来得太大了,研究系、知识派和商人派都会暂放弃他们非革命的主张去和革命的国民党合作,如同共产党暂放弃他们最急进的主张,和较急进的国民党合作一样。所以以后中国政治的形势将成为下式:一方最急进的共产派和缓进的研究系、知识派、商人派都为了推倒共同敌人和国民党合作,成功一个大的民主派;一方就是反动的军阀派。中国政治的结局是民主派战胜军阀派,但目前及最近之将来一个期内,中国必仍然是军阀的天下:政治更发黑暗,财政更发紊乱,军队更发增多,实业教育更发停滞,压迫人民的办法更发厉害。质言之:民主的脸面更发抓破,完全实施封建的反动政治,这样的期会要有十年八年都说不定。

  何以知道必然是这样呢?你看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形势是何等的反动!他们现在是协调着步骤来侵略中国。他们的步骤以先是不协调的,经华盛顿会议一番商量便协调了。虽然他们的协调终久是要破坏的,但目前及最近之将来,他们为补偿前次大战的亏失及蓄养下次大战的精力,是断然要取协调主义的。美国的门户开放主义居然能通过在中国拥有势力范围的英、法、日,就是明显的证据。中国的分裂于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是不利的;但由民主派统一中国,较之民主、军阀两派混乱中国,于国际资本帝国主义更不利;只有由反动政治完全霸占中国于他们就最利。这是目前及最近将来中国必仍然是反动军阀的天下的第一理由。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现象看,中国现在是最便利于军阀统治的。

  P10-11

序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经中共中央批准,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重要文稿,已经发表的和没有发表的,比较系统地选编成《毛泽东文集》出版。

  《毛泽东文集》为多卷本。选稿起自一九二一年,迄至一九七六年,按精选原则选编。其中有少量文稿,带有个别不正确的论断,因内容重要也酌情编入。毛泽东的诗词,没有编入这部文集。

  编入《毛泽东文集》的著作,绝大部分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早期文本和记录稿刊印,保持原貌,只校正文稿中的错字、漏字、衍字以及明显有误的标点,订正错讹的史实,讲话谈话记录稿只作技术性的整理。每篇文末,有所据版本或稿本情况的刊印说明。文集作有简要注释,排印在每篇著作的后面。

  《毛泽东文集》按时间顺序分卷编排,在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时开始陆续出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一九九三年六月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