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108048219
-
书名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
-
作者
陈东升
-
出版社名称
三联书店
-
定价
69.00
-
开本
16开
-
是否是套装
否
-
出版时间
2014-01-01
- 查看全部
试读章节
回溯过往数十年,我做过的几件事发生的年代,这些数字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巧合:
武汉大学120周年,我捐建的万林艺术博物馆将落成。
2013年我大学毕业30年,迎来嘉德20年庆典,也是泰康空间成立10周年。
2003年在武汉,我作为杰出校友应邀在武大110周年校庆上讲话。
2003在北京,我们庆祝嘉德成立10周年,泰康空间成立。
1993年武大百年,我创办了第一个公司——嘉德。
1983年我从武汉大学毕业。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就有安排,还是数字的巧合中暗示了某种历史机缘。
我是湖北人,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我是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的,经济系非常有传统,最早的系主任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杨端六先生,他是中国金融和会计学的开山鼻祖,中文《马克思传》就是他女儿翻译的。当年在中国的西方经济学界有两个人,一个是北京大学的陈岱孙先生,一个就是武汉大学的张培刚先生,有”南张北陈“的说法。陈岱孙先生的故事很多,他当年和周培源共同爱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花王蒂潋,王蒂潋说你们去留学,谁学成了第一个回来我就嫁给谁。他们一块留学,周培源很聪明,没学完就回来了,娶了这女孩为妻,从此陈岱孙一辈子单身。这故事有点像金岳霖、徐志摩和梁思成共同爱上林徽因。过去的传统知识分子有挺多挺美好的故事。哈佛大学那时已成为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很多最好的学生出白这样的学校,张培刚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从武汉大学毕业,40年代在哈佛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写的是《农业与工业化》,此论文获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成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足以问鼎诺贝尔奖;张先生则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老师董辅扔就是张培刚的学生,董先生再传承到我们,这就是武汉大学经济系的师徒传承。”92派“的三个典型人物都是我们经济系的,田源创办了中国期货,毛振华创办了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我创办了中国嘉德和泰康人寿。
武汉乃九省通衢,福建的茶叶到武汉,通过武汉水路再往上运到长江以北的地方,武汉基本上是茶商的集散地。那时的武汉跟我们现在社会一样有教育问题,现在是农民工的孩子没有上学的地方,那时候是商人的孩子在武汉学习有困难,所以张之洞向朝廷递了一个奏折,要创办学校;1893年自强学堂创立,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前身。今年是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他们把当年张之洞的奏折都找到了,从故宫档案馆里请了出来。
自强学堂后来又延伸到武昌高师,再与武昌中华大学等一些学校合并成为新的武昌中山大学,就是后来的武大。真正叫武汉大学是从国民党时期的国立武汉大学开始的,大概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决定建武汉大学,派李四光去考察。那时武汉大学占地有九千多亩,占地中有个地方是个坟场,为此还跟老百姓闹过冲突。如今的武大四校合并后也只有五千多南,比以前小很多。
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是与胡适等人齐名的大学者,集学政于一体。后来他做了国民党的外交部长,最后跟蒋介石去了台湾。武汉大学解放前是五大名校之一,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地位很高,所以经费充足,薪酬好,有很多名教授授课,比如台湾经济起飞之父李国鼎先生在武汉大学当过一年的物理系教授;气象学家竺可桢在武汉大学当过教授,解放后他当了浙江大学校长;还有闻一多、朱光潜等很多知名教授。最早武汉大学的珞珈山的”珞珈“这两个字不是”王“旁的”珞珈“,是姓罗的罗,叫罗家山,闻一多做文学院院长时把它改成”珞珈山“了。在武汉大学的传统中,还出现过很多政治人物,像陈潭秋是当年武昌高师的,参加遵义会议的俄语翻译伍修权是高师附中的,董必武早期的革命活动也是在武大开展的。据说党的一大代表里有五个人与武汉大学有关系,建国后的武大首任校长、哲学家李达也是其中之一。
武汉大学在历史上很辉煌,解放后也非常有名。解放后中国大学教育学习苏联的体系进行院系调整,李达成为第一任校长,从此武汉大学改以文科为主,其他学院组成华中理工学院,就是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跟武大齐名,以前的农学院成为现在的华中农大。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从沿海发展起来,东南沿海整体发展也相对发达,在大学的评比中,北大、清华最好,浙江大学崛起了,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不用说,武汉大学在综合大学”十大名校“排名中一直徘徊在第七、第八的样子。P7-10
书评(媒体评论)
嘉德做过的好事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件当属促成”翁氏藏书“的回归祖国。——启功
交流文物各争先,放眼琳琅兴倍妍。听拍一槌群拊掌,忆余践约事台边。世间随处得闻称,癖古喜珍捷足登。五载名成殊不易,预期日后更蒸蒸。——徐邦达《嘉德拍卖公司成立五周年纪念》
一个持续健康稳定的市场比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更重要,所以呼吁收藏界、拍卖界一定要维护和培育这个市场,这样有利于所有人,既有利于收藏家,有利于投资家,有利于买家、卖家,也有利于拍卖行。炒作、弄虚作假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从来都是这个观点,20年不变。——陈东升
20年来,嘉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一个词:坚持——坚持我们应该坚守的,坚持诚信与专业。这是我们唯一能够生存的方法,也是我们生存的方向。——王雁南
后记
20年过去了,如今嘉德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知名拍卖公司,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国内拍卖行业飞速发展,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广为人知,现实来得比理想更伟大。我个人也从青年步入壮年,回首往事,更多的是梳理经验。往事纷繁如云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能把这些以往的疏忽、错误、成绩和赞许,在回忆中讲故事跟大家分享和共勉,是我人生中一件快乐的事。
这本书以我口述的方式,由唐听执笔整理,通过多次讨论,充实修改完成,历时一年。期间几次召集嘉德的伙伴一起回忆,王雁南、寇勤、胡妍妍都提出各自的意见,在后期书稿的多次修改中给予很多细节的补充和更正。陈弈伦、张洪涛、陈莉、张攀、闰瑾和嘉德的刘莹,泰康空间的唐昕、苏文祥、许崇宝、王婷婷等多次参加会议。
编写过程中先后采访了各方人士和朋友,有海外的收藏家张宗宪、蔡一鸣、罗仲荣和徐政夫等先生,嘉德团队王雁南、寇勤、胡妍妍、高园、拓晓堂、曹丽、郭彤,原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赵榆先生,收藏家刘益谦先生、王薇夫妇和辛冠洁、马未都、唐大堤等先生,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先生、广州华艺拍卖董事长李秋波先生、上海拍卖行董事长林一平先生以及专家龚继遂先生,每每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获得很多生动的资料,这些采访由唐昕、苏文祥、许崇宝和陈莉分别完成。
另外,从语音到文字录入,从我以往讲话和演讲稿等原始文件以及图片的收集整理,苏文祥、许崇宝、窦子、王婷婷和刘娜都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本书出版过程中,三联书店的领导、责编唐明星女士及各业务部门的同仁给予了极大支持,在此致谢。
这本书能在嘉德20年庆典之际面世,没有大家的支持和辛苦付出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自序
积蓄
引子:万林艺术博物馆
母校武汉大学
大学时代
要跟时代走
在《管理世界》杂志
决心下海
两个文件
初创
初始的拍卖印象
南城路灯下
申请牌照
注册 ”中国“字头
取名 ”嘉德“
开业典礼
新时代
学习索斯比
什么是拍卖
我心中的拍卖师
第一次征集
一槌定音
一鸣惊人
杰出团队
感悟创业
成长
天价齐白石
天安门宫灯
《毛主席去安源》
杨永德藏齐白石专场
张先《十咏图》
石涛《高呼与可》
傅抱石《丽人行》
翁氏藏书
王世襄收藏专场
《出师颂》风波与大结局
收藏家
艺术家
感悟
收藏的态度
在市场中学习市场
”中拍协“与《拍卖法》的诞生
公开、公平、公正
两种经营模式
议市场
假拍、拍假
亿元时代
泡沫
40%的预言
市场格局
未来
民营美术馆
泰康空间
当代艺术
王府井一号
”却顾所来径“——20年精品展
后记
序言
在中国,现实比理想来得更伟大,她所给予我们的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走过30多年,我们国家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有的市场都跟着大经济体走,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空前发展,北京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回想20年前,我还清楚地记得,嘉德第一声槌响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里有一句话:随着嘉德这声槌响,预示着纽约、伦敦、北京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我感触很深,拍卖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和所有产业都不一样,非常的奇妙,跨越空间、穿越时间,好像宋徽宗、文徵明、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不同时代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好像我们跟他们都很亲密,对他们都很了解,每天和他们对话,每天和他们交流,每天把他们伟大的精神、璀璨的艺术在发扬光大,弘扬开来。我经常调侃,等退休的时候一定回到嘉德,因为这里是我精神的寄托,因为在这个地方,时间和空间才会凝聚在一个点上,我可以跟古人对话,可以跟中国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对话,这是这个产业最伟大的魅力。做企业,我的体会是三年决定生死,五年站稳脚跟,八年小有名气,十年小有品牌,20年成为参天大树。今年嘉德20年,我感慨万千。最重要的是感谢大家,没有大家参与这个市场就没有今天的繁荣。由于当年嘉德一声槌响,今天不仅仅是拍卖行成功了,我们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市场的生产者得到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和成功。没有那些大的收藏家收藏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这个市场也没有今天。当然市场上还有很多作为中间商、评论家、鉴定家的个人,以及社会上作为媒体、论坛、协会的公共组织与机构,共同构成了今天空前繁荣的很长的产业生态链。这个从无到有的生态链让我感慨,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的产物,所以还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从来没有想写书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20年走到今天我觉得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说。我在这个20年历史进程中采撷了几十朵浪花,这几十个小故事从当年邓小平南巡激发了我们这批在机关里做研究、当官的干部的创业热情讲起。我们毅然决然地辞官,寻找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去创业。”嘉德“这个名字是怎么取出来的?嘉德是怎么创立的?我们第一次怎么征集拍品?我们怎么向海外学习?怎么和国家文物局一块来探索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制度。我们第一次拍卖,文物不能出境怎么办?我们发挥想象力,打一个”*“号,而后有了文物复出境制度。还有今天重要的文物艺术品国家优先购买的制度是如何出台的,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市场大潮中和政府一块共同学习市场经济,共同来总结的结果,或者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拍卖制度等是如何建立的,确实有很多话要说。
今天,艺术品拍卖已经广为人知,嘉德的成功被视为传奇,并且迎来自己20周年庆典,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报,对历史最好的见证,在此之际完成这本书,回首往事,把我20年来的成长、创业和感悟放在30年改革开放的恢宏背景之中,以一幕幕的往事,以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的成长故事纪念这个伟大的时代,纪念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大家共勉。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这个市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献给20年来嘉德的所有员工。
内容推荐
1993年,陈东升创办了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拍卖公司——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嘉德成为拍卖行的领头军,享誉海内外。这二十年里,嘉德经手过大量稀世奇珍、国之瑰宝,不但使其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更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陈东升编著的《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回顾二十年来,嘉德成长的风雨历程。其中既有个人创业时的艰辛与历炼,收藏界的奇谈轶闻,名家大师与珍奇异宝的故事,也有作者商海沉浮里的感悟,以及对文化、艺术、商业、人生等方面的看法与思考。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是作者第一本带有自传性的著作,所述之事真实、生动;从中既可读到作者的商业操守、文化艺术的理念,做人做事的准则;也可领悟嘉德二十年来成功的因素及作者个人的成功之法。
编辑推荐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为嘉德董事长——陈东升在嘉德成立二十周年之际,首次回顾自己这二十年来创办嘉德并一起成长的风雨历程。1993年,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拍卖行。之后,嘉德在艰难而又健康地成长;嘉德的规范化经营,使它成为这个行业的风向标,陈东升则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