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308238694
-
书名
契诃夫传
-
作者
唐纳德·雷菲尔德 著
-
出版社名称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
178.00
-
开本
16开
-
译者
徐菡 译
-
出版时间
2023-09-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精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一部足以令人对契诃夫的生活和创作产生全新的理解的传记。 英国俄罗斯文学学者唐纳德·雷菲尔德花费五年时间,遍访俄罗斯各个资料档案馆,研究契诃夫的生平,研究考证了数千封和家庭成员、爱人、友人部分未曾发表的信件,以编年史的形式讲述了契诃夫的一生与创作。 雷菲尔德尝试将契诃夫复杂、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更好、更生动地呈现给热爱他的人们。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俄罗斯文学学者唐纳德·雷菲尔德的代表作,首版于1997年,次年由亨利霍特出版社引入美国,引起国际契诃夫学界的强烈反响。这本传记被公认为目前为止最详细的契诃夫传记,作者详细考证了契诃夫书信集和零散的文章、早年幽默小说集以及更名为契诃夫后的所有作品,以编年史的形式结合契诃夫的人生与创作,共分十部分,全面重现作家具有强烈魅力的形象并解析了其文学之路的成长与转变过程。雷菲尔德研究考证了大量契诃夫书信,尤其是未经披露的那一部分,其传记风格兼具抒情性与记录性,在这本书中还原了契诃夫作为一名伟大作家,也作为一个俄罗斯人的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
徐菡,资深译者,自由撰稿人。现居英国,任职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文学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学硕士,迄今已翻译文学、文化及历史类著作6本。代表译作有《镜头里的兰开夏华人生活》、《莎翁遗稿之谜》、《美丽新世界》(待出版)等。
精彩书评
雷菲尔德花费五年时间在俄罗斯研究契诃夫的生平,发现了众多以前未曾发表的与家庭成员、爱人、友人之间的信件,足以令人对这位俄罗斯伟大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产生新的理解。这本书应该成为契诃夫生平的标准参考书,推荐给所有文学爱好者。
——图书馆杂志
高尔基在谈论契诃夫时说,没有人像他那样清楚地理解“生活琐事中的悲剧”。雷菲尔德当然铭记在心。这本契诃夫传记中满是微小的细节,它们共同绘制出一幅展现契诃夫本人、他的大家庭和众多友人风貌的画作。雷菲尔德还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细致研究,发现大量被有意忽视或巧妙美化的信件,应用于这本书的结果便是展现出一个更热情、更开放,也更具人性的契诃夫。而这绝非坏事。
——出版人周刊
雷菲尔德为契诃夫及其读者做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他探讨契诃夫的努力终于带来一个复杂、模棱两可甚至令人不安的形象,终于令人感到这才是隐身于艺术创作背后的真实作者。
——纽约时报书评版
目录
第一部分 父与子
(1860-1879)
1.前辈
2.塔甘罗格
3.杂货铺、教会与学校
4.生活、艺术与剧院
5.亲人离散
6.一贫如洗
7.兄弟离心
8.孑然一身
第二部分 契诃夫医生
(1879-1886)
9.初涉医学
10.婚礼季节
11.《观察者》
12.家庭分离
13.莫西娅之死
14.执业医生
15.巴布基诺
16.彼得堡的呼唤
17.短暂订婚
18.前辈的赞誉
第三部分 弟兄看护人
(1886-1889)
19.苏沃林
20.五斗橱陋居
21.重游塔甘罗格
22.《伊凡诺夫》在莫斯科
23.安娜之死
24.卢卡度夏
25.获奖
26.《伊凡诺夫》在彼得堡
27.卢卡逝亲
28.首访雅尔塔
第四部分 萨哈林之行
(1889-1892)
29.摆脱《林妖》
30.准备远征
31.穿越西伯利亚
32.萨哈林岛
33.欧洲之行
34.博吉莫沃之夏
35.《决斗》与饥荒
第五部分 乡居生活
(1892-1894)
36.耕种田庄
37.抗击霍乱
38.苏沃林的召唤
39.病室
40.腊肠犬的夏天
41.快乐的阿维兰
42.女友云散
第六部分 丽卡出走
(1894-1896)
43.亚比煞与大卫王
44.无赖波塔片科
45.克里斯蒂娜出生
46.哦,查鲁达塔!
47.厌女者的春天
48.孕育《海鸥》
49.出走者回归
第七部分 《海鸥》遭际
(1896-1897)
50.彼得堡的干扰
51.丽卡回归
52.霍登卡之春
53.学校落成
54.荒山之夜
55.首演惨败
56.克里斯蒂娜之死
57.冰冷的安慰
58.流亡小女王
59.快刀斩乱麻
第八部分 国外休养
(1897-1898)
60.医生抱病
61.闲散度夏
62.海滨休养
63.阿尔及尔之梦
64.德雷福斯支持者
65.剧院诞生
66.父亲离世
第九部分 三大胜利
(1898-1901)
67.《海鸥》复活
68.“我是马克思主义者”
69.告别梅里霍沃
70.《万尼亚舅舅》的胜利
71.《在峡谷里》
72.奥尔迦在雅尔塔
73.《三姐妹》
74.再访尼斯
75.秘密结婚
第十部分 婚姻与死亡
(1901-1904)
76.蜜月疗养
77.治疗分歧
78.夫妻问题
79.柳比莫夫卡庄园
80.《新娘》
81.《樱桃园》
82.最后的告别
83.后事
84.尾声
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1.前辈(1762-1860)
谁能想到,从厕所里竟然走出这么一个天才啊!一直让安东·契诃夫和他的长兄亚历山大十分好奇的是,契诃夫家是如何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从农奴摇身一变跻身于城市知识分子阶层的。契诃夫家族前辈身上鲜见任何艺术潜质,找不到哪怕一点点痕迹,能够暗示安东斐然的语言天赋,二哥尼古拉的艺术才能,或者长兄亚历山大的多才多艺。但安东的个性特质——温和而顽强,雄辩而行事简洁,以及下定决心便绝不动摇的坚忍——都蕴藏在他的基因与成长经历中。
契诃夫的曾祖父叫米哈伊尔·契诃夫(Mikhail Chekhov,1762—1849),终其一生都是农奴,育有五个儿子。他管教起儿子来十分严厉,他们成人后也都称呼他为Panochi,意思是“父亲大人”。在契诃夫家族的祖先中,我们目前有所了解的只有米哈伊尔的二儿子,也就是安东·契诃夫的祖父叶戈尔·米哈伊洛维奇·契诃夫(Egor MikhailovichChekhov)。孩童时代的安东曾与祖父一起度过几个暑假,他们之间并没有深厚的感情,然而,是祖父叶戈尔想尽办法冲破奴役,摆脱了农奴制的束缚。叶戈尔生于1798年,是俄罗斯帝国沃罗涅日省(Voronezhprovince)奥尔霍瓦特卡村一位伯爵家的农奴。这位伯爵叫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切尔科夫(Aleksandr Dmitrievich Chertkov),切尔科夫家族在此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叶戈尔是他家里唯一能读会写的人。
叶戈尔用甜菜制糖,用叶浆养牛。他把切尔科夫伯爵的牛赶到集市上去卖,自己从中分得利润。凭着好运、严厉专横以及三十年的辛苦操劳,叶戈尔积攒下了八百七十五卢布(1]。1841年,他从切尔科夫伯爵手里为自己赎买了自由,妻子和三个儿子也摆脱了农奴身份,成功步入俄罗斯公民中更高的一个阶层——小业主。切尔科夫伯爵动了恻隐之心,赐给叶戈尔的女儿亚历山德拉(Aleksandra)自由身份。但叶戈尔的父母和兄弟依然是农奴。
后来叶戈尔举家南迁,定居在新开垦的大草原以南将近五百公里的一个地方。这块土地曾被游牧的突厥部落占领长达几个世纪,后来土地转卖给了拿破仑战争的退伍军人和德国移民。叶戈尔定居在克里普卡(Krepkaia),此地位于亚速海边的塔甘罗格城(Taganrog)以北约六十五公里处。当地有一位普拉托夫(Platov)伯爵,叶戈尔从伯爵手中谋得了一个田庄总管的职位。叶戈尔还把三个儿子送去做学徒,力图将他们推向更高的社会阶层——商人阶层。大儿子米哈伊尔(Mikhail)生于1821年,前往位于莫斯科西南将近二百五十公里处的卡卢加(Kaluga),打算成为一名书籍装订工人。二儿子帕维尔(Pavel)就是安东·契诃夫的父亲,他生于1825年,十六岁时进入一个甜菜制糖厂工作,继而成为一名赶牛人,最后落脚在塔甘罗格城,在一个商店里当了小伙计。叶戈尔的小儿子米特罗凡(Mitrofan)在顿河河畔罗斯托夫(Rostov-on-the-Don)一家商店里当伙计。女儿亚历山德拉是叶戈尔最宠爱的孩子,她嫁给了特维尔多赫列波瓦(Tverdokhliobovo,靠近草原小镇博古恰尔)的一个叫瓦西里·科热夫尼科夫(Vasili Kozhevnikov)的人[2]。
叶戈尔一辈子都在普拉托夫庄园工作,在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他心肠冷酷,性格古怪。与许多田庄总管一样,他对待农民十分苛刻,人们都暗地里叫他“蝰蛇”。然而,他也没有赢得雇主的欢心,普拉托夫伯爵夫人把他赶到了九公里外的一个农庄去做监工。在那里,叶戈尔本来可以住进农庄别墅,但他更喜欢住农民的小木屋。
安东的祖母叫叶夫罗西尼娅·叶梅利亚诺芙娜(EfrosiniaEmelianovna),孙儿们见到她的机会就更少了,因为她极少离开农庄。她是乌克兰人[1],后来安东·契诃夫笔下那些富有乌克兰风情的大笑与高歌、愤怒和喜悦,都是受到她的启发。叶夫罗西尼娅和她的丈夫一样脾气暴躁,到1878年她去世时,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
叶戈尔每年总有那么一两次机会,要押送伯爵夫人的小麦前往最近的港口塔甘罗格城,然后采买一些物资和装备带回来。他的古怪在当地尽人皆知。他把粗布工装裤改成正式礼服的样式,走起路来“像一座铜像”。他经常不分缘由——可能是因为摘苹果,也可能因为正在修理的屋顶塌下来了——抡起鞭子来就抽打孩子。二儿子帕维尔在遭到一次毒打后得了疝气,终生都要戴着疝带。
安东·契诃夫在去世前承认:
我确实脾气急躁等等,等等,但我已经慢慢习惯于控制情绪了,因为一个体面人不应该随心所欲……毕竟,我的祖父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农奴监工。
叶戈尔的文笔不错。他曾说过:“我从心底里羡慕士绅,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自由,而且因为他们识字。”据说,他离开奥尔霍瓦特卡时带着两大箱子书,这在1841年对一个俄罗斯农民来讲很不寻常。
P3-5
前言/序言
安东·契诃夫奉行的戏 剧理论是作家——而非演 员——为王。今天,我们 将他尊奉为现代戏剧的开 创者。我们认为,作为作 家,安东·契诃夫对欧洲 叙事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 内涵多义性和外延丰富性 方面的全新探索,而且在 于他赋予它的一抹淡淡诗 意。在俄罗斯所有的“经 典著作”中,契诃夫的作 品——无论是戏剧还是小 说——是***让人理解 的,也是最不会令人产生 距离感的,而这种感受对 非俄罗斯读者而言尤其强 烈。他尊重读者和观众, 允许他们依照自我意愿去 解读故事,进而得出自己 的结论。他从不将哲学观 点强加于人。然而,与契 诃夫浅显易懂的风格如影 随形的,恰恰是其作品的 难以捉摸,因为他很少做 出判断或直述观点,所以 很难断言他究竟“意欲何 为”。我们可以通过阅读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小说,重建一种哲学 或者再现一种生活;阅读 契诃夫的作品和诸多信件 ,却只能让我们对他的内 心世界和体验匆匆一瞥, 而即便是这些也见仁见智 。许多传记作家力图为安 东·契诃夫构建一种圣徒 式的人生:他的一生饱受 慢性病的折磨,寿考不久 ,然而他努力奋斗,挣脱 了贫困的泥沼,在高雅之 路上阔步前进;他以医生 为职业,对被压迫者和穷 人满怀同情;他文名显赫 ,堪称当时欧洲作家与戏 剧家阵营的领军人物;他 的妹妹对他既爱又敬,终 其一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兄 长;最后是虽然姗姗来迟 但甜蜜的爱情,他终于得 以与最懂得诠释他的女演 员喜结连理。 究其根底,所有的传 记作品都是小说,只是这 类小说必须符合事实,有 据可考。这本《契诃夫传 》的创作不仅基于目前已 经公开的材料,而且在更 大范围内涉猎了更加丰富 的资料,因而,本书呈现 出的安东·契诃夫的形象 更加丰满而复杂,也更加 多角度地揭示了他的性格 。毋庸置疑的是,即使您 觉得这个人一生的行迹不 那么符合圣徒式的人生, 即使他没有像我们曾经以 为的那样与命运不屈不挠 地抗争,他仍堪称一个天 才,他值得我们敬佩之处 丝毫不曾逊色。安东·契 诃夫的个人生活不应该被 视为他文学创作的附属物 ,而应被理解成滋养其创 作的经验之源。最重要的 是,这段人生自具迷人风 采。终其一生,安东·契 诃夫不仅对文学艺术,而 且对他的家人和朋友也肩 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 过本书叙述的这些故事, 我们可以了解到安东·契 诃夫背负着的多重角色: 这是一个与疾病纠缠抗争 的故事,一个“约瑟夫和 他的兄弟们”的现代圣经 故事,甚至是一个唐璜式 的悲剧;而他的生活也很 可能成为托马斯·曼笔下 的小说题材,因为它反映 出一个人在艺术家和普通 人的双重身份之间难以跨 越的鸿沟。他的生活经历 典型地表现出,一个敏感 而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知识 分子在19世纪末——堪称 俄罗斯政治与文化史上最 丰富多彩也最富有争议的 时期之一——所面临的困 境。很少有作家像安东· 契诃夫那样,投入了如此 巨大的精力来保护个人隐 私,避免其公之于众;然 而,也没有哪位作家像他 那样精心保存下与自己或 家庭相关的每一片纸屑— —信件、账单以及各种证 书。尽管他声称患有“自 传恐惧症”,但每到圣诞 节,他仍然将当年的信笺 整理到纸箱中保存起来。 当今社会上流传着很 多安东·契诃夫的传记。 这些传记中,有的内容翔 实全面,比如E.J.西蒙斯 (E.J.Simmons)和罗纳 德·欣利(Ronald Hingley )的作品;有些炫耀卖弄 ,比如亨利·特罗亚特 (HenriTroyat)的;有 些则给予精确批评,比如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MikhailGromov)或V.S. 普里切特(V.S.Pritchett )的。然而,无论这些传 记作者是否为俄罗斯人, 他们所参考和使用的素材 几乎都是同一范围内已经 出版的资料。截至目前, 有近五千封安东·契诃夫 的亲笔信笺已获发表,但 有些信件的内容遭到严重 删减或窜改。(通过某些 回信可以推断出,另有一 千五百封信件现已遗失。 )有关契诃夫的这些资料 ,尤其是1973-1983年莫 斯科出版的31卷本《契诃 夫作品与书信全集》,为 契诃夫研究者们提供了极 其充分而可信的学术资源 。无论从研究范围还是从 素材数量上看,这些资料 都为契诃夫传记作家的写 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未获发表和公 开的契诃夫研究资源同样 庞大。在俄罗斯各地的档 案馆,特别是俄罗斯国立 图书馆手稿部(曾经的鲁 缅采夫博物馆,后来称为 列宁图书馆),保存有大 约七千封与安东·契诃夫 有关的信件。这些档案馆 中约一半的信件,尤其是 那些反映安东·契诃夫个 人生活的信件,从未发表 过。此外,在各地档案馆 (特别是俄罗斯[原中央] 国家文学与艺术档案馆, 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戏剧博 物馆档案馆,塔甘罗格、 梅里霍沃和苏梅等地的契 诃夫博物馆),也保存有 大量的文献和图片资料、 时人信件,这些资料都反 映出了安东·契诃夫作为 一个作家和一个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档案馆记录显 示,在过去三十年,曾有 数位俄罗斯学者彻底梳理 过这些资料,但他们的出 版物——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