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45.00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 理查德·怀斯曼 著,傅存良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 理查德·怀斯曼 著,傅存良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 理查德·怀斯曼 著,傅存良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是“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重要丛书”(why it matters)中的一种。《心理学为什么重要》一书以简短的篇幅精当地介绍了心理学学科。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研究什么?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有什么帮助?为什么心理学在当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围绕“心理学为什么重要”这一主题,探讨了心理学学科的诸多基本问题,适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1966— ),是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大众心理学教授,畅销书作家,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被称为“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教授”、心理学家中的怪才,Quirkology(怪咖心理学)创始人。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一书以简短的篇幅精当地介绍了心理学学科。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研究什么?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有什么帮助?为什么心理学在当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围绕“心理学为什么重要”这一主题,探讨了心理学学科的基本问题,适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1966—),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大众心理学教授,畅销书作家,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怀斯曼是伦敦大学心理学学士,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博士;被称为“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首席教授”、心理学家中的怪才,Quirkology(怪咖心理学)创始人。

  傅存良,硕士,媒体工作者,业余从事翻译。译著有《游戏的人》《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做研究》等。

  目录

  目录

  序 言 001

  引 言 009

  第一章 你的大脑究竟如何运作? 001

  对观察的审视 004

  信念、主张与决策 010

  出手相救还是袖手旁观,这是个问题 019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你的大脑究竟如何运作? 023

  第二章 独家装备 025

  启动 028

  前往商业街 032

  暗中行事 035

  回到家里 040

  别那么急 042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独家装备 046

  第三章 破除神话 051

  我会对你撒谎吗? 054

  上天注定 060

  记忆神话 066

  完美的你 072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破除神话 075

  第四章 充实并解决争论 077

  进入阴阳界 080

  你认为自己是谁? 085

  也许是场梦 089

  电击科学 094

  左右难决 099

  心态的力量 103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充实并解决争论 109

  第五章 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111

  探究心理健康问题 114

  齐心协力 120

  对付偏见 125

  找回自我 131

  积极心理学 135

  可持续性 140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145

  结 语 147

  延伸阅读 156

  结 语 167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你的大脑究竟如何运作?

  计算机、洗衣机和真空吸尘器到货都附带说明书。不幸的是,我们生下来并没有附带大脑使用指南,所以必须弄明白我们为何如此行事。多年来,对我们最珍视的关于大脑如何运作的诸多直觉和常识观念,心理学家提出质疑,并常常发现我们比自己寻常所想象的更了不起。在本章,我们将探讨若干实例,解释这项出人意料、引人入胜且有悖直觉的工作。沿途我们会遇到装扮成大猩猩和鬼怪的人,发现人们试图记住1万张照片时会发生什么,搞清楚为何心理学家要筹划数百起模拟事故……

  对观察的审视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善于观察,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显著事件会立即察觉。然而,心理学家发现,视觉远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

  英国研究人员托尼·康奈尔[Tony Cornell]对可能存在的鬼怪颇感兴趣,他打算看看,人们与貌似超自然的幽灵面对面相遇时会发生什么。在一项研究中,康奈尔身披白色被单,漫步在繁华市中心附近的一条小路上。令人诧异的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那鬼怪似的身躯。在另一项研究中,康奈尔来到当地电影院,穿上鬼怪服装,等到电影上映,就从银幕前走出电影院。事后,他问观众是否注意到了什么怪事,结果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观众根本没瞧见他幽灵般的外表。

  20世纪70年代,就人们看不见面前发生之事,乌尔里克·奈瑟尔[Ulric Neisser]与同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奈瑟尔创作了一部短片,短片里有两组人,每组三个人,一组身穿白色T恤,另一组身穿黑色T恤,每组都有自己的篮球。片中,每组球员不停地相互传递篮球。影片开始几分钟后,一名身穿黑色长款雨衣的女士撑着雨伞穿过现场,从球员身边走过。奈瑟尔向人们展示了这部影片,并让他们数一数身穿白色T恤的球员相互传递篮球的次数。奇怪的是,大多数人没能察觉到撑雨伞的女士。

  20世纪90年代,丹·西蒙斯[Dan Simons]和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根据奈瑟尔的经典影片制作了多个版本,并用其他意外事件替代撑伞女士。其研究团队一名成员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扮成大猩猩模样,在其中一部影片中,他穿上大猩猩外套,从篮球选手身旁走过。研究人员甚至还给自己加戏,在场景中间停下来,对着镜头拍打胸脯。西蒙斯向人们展示了这部影片,并让他们数一数身穿白色T恤的球员传递篮球的次数。同奈瑟尔先前的发现一致,约半数人没能察觉到“大猩猩”。

  西蒙斯将他这部精彩的“大猩猩”影片上传到互联网,很快就成为热播影片。受这部作品和魔术经历启发,我制作了一个在线短视频,名为“变色牌戏”。片中有两个人在桌旁玩纸牌戏法。变戏法时,表演者把桌布、衣服和身后窗帘都换了颜色。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观看这部影片的人都没能察觉这些变化。在另一个以戏剧形式说明我们会忽略眼前发生之事的例子中,研究人员发现,学生打手机时,竟然没注意到一个小丑骑着独轮车路过!

  这些研究有助于心理学家进一步认识我们视觉系统最深层的运作机制。根据一种感知模型,对周围环境所有输入信息的处理会迅速淹没我们的视觉系统。其实不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并无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看上去重要的事情上。这种处理通常运作良好,让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准确的印象。然而,在某些情形下,这种处理会令我们忽视意外状况。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就别指望会看到鬼怪在银幕前走过。要统计视频中人们传递篮球的次数,我们就不会留神寻找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观看纸牌戏法时,我们不会注意桌布、表演者衣服或窗帘的颜色。从某个层面看,对这些醒目之事视而不见,表明我们对于观察的常识理解大错特错;而从另一个层面看,

  它表明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多么神奇、多么复杂。

  过目不忘

  20世纪70年代,莱昂内尔·斯坦丁[Lionel Standing]对记忆力进行了出色研究。斯坦丁说服五名志愿者花了数天时间观看1万张照片;每张图像只看五秒钟。为发现他们记住了多少图像,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数百张照片,并请他们辨认出在研究一开始看到的照片。利用该信息,斯坦丁估算,志愿者记住了大约6600张照片,尽管每张照片只看了几秒钟。罗伯·詹金斯与同事的类似研究表明,平均下来,人们存储在记忆中的面孔有5000张。人们常常觉得自己记性差。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存储海量的视觉材料,能利用这种非凡能力考试过关、记住网上密码、脱稿发表长篇演讲,诸如此类。

  信念、主张与决策

  20世纪70年代,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进行了一次实验,只用了八个数字,该实验如今已成经典。他们来到一所高中,让学生估算两个算式的答案。半数学生要解这个算式:

  8×7×6×5×4×3×2×1=?

  而展示给其他学生的则是这个算式:

  1×2×3×4×5×6×7×8=?

  依照数学,这两个算式完全相等,因此,如果推理正确,两组学生就该得出相同答案。然而,看到第一个算式的学生得出的估值大约是看到第二个算式的学生估值的四倍。特沃斯基和卡内曼推测,学生走了一条心理捷径,他们的答案依据的是每个算式的开头部分。第一个算式从相对较大的数字开始,因此学生得出了较高的估值;相比之下,第二个算式起始数字小得多,因此学生得出的估值低得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效应——通常称作“锚定效应”——会在很多情况下影响我们的决策。例如,某家具店可能会打出一个标牌,上写“椅子原价500英镑,已降至250英镑”。通过锚定第一个价格,第二个数字看上去就低得出奇。相反,在谈判过程中,一方可能会开价较低,这样,后面的报价就会显得更抢眼。

  更多研究表明,我们的许多信念、判断和决策都受到类似种种偏差的蒙蔽。就拿我们对生活中发生之事的辩解方式来说吧。研究表明,我们往往将此类事件的结果要么归因于自己(如我们的个性、智力或能力),要么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他人、机会或命运)。仅仅这么做还不要紧。然而,我们如何归因取决于事件的结果。成功了,我们往往归功于自己(“我考得好,是因为我努力复习,又很聪明”);失败了,我们往往归咎于外部因素(“我考砸了,是因为考场上有干扰”)。从有利一面看,这种偏差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而从不利一面看,它会妨碍我们为过去的错误承担责任并从中吸取教训。

  一旦我们做出决策,或形成信念,其他类型的思维偏差就会确保我们不太可能改变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一类可以用一个简单游戏来说明,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告诉朋友,你有一条规则,由此可以生成一组三个数字,以下序列符合该规则:2、4、8。现在,让他们想出新的序列,以此发现你的规则,并表示你会告诉他们其答案是否符合该规则。大多数人认为该规则是每次将数字翻倍,因此生成了证实该见解的序列(如16、32、64或10、20、40)。随着时间推移,你的朋友会得出越来越多的序列加以确认,并愈发相信它们正确无误。事实上,他们的规则错了。只有当他们想出的示例不符合翻倍规则(如1、5、31或67、37、21)时,才会发现正确的规则是该序列必须包含升序数字。

  寻找与我们观点一致而非相左的信息,这种倾向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假设你刚好认为内向的人喜欢读书,而外向的人喜欢参加能令其肾上腺素分泌的活动。现在设想你去参加聚会,和某个以前没见过的人聊天。这个人透露自己性格内向,你就问他最近是否读过什么好书。接着,当晚晚些时候,另一位客人形容自己性格外向,你就问他是否尝试过跳伞。你的诱导性问题探出的信息很可能证实你的先入之见。这样做,你就不太可能发现第一个人其实是蹦极爱好者,而第二位客人刚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的寻找确认信息也致使人们对包括体育、新闻、政治和宗教在内的众多话题都抱有不准确的意见。对这一奇怪现象的最新研究表明,社交媒体放大了此类偏差,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与想法相同、意见一致者保持

  联系。

  最后,我们可能会认为,一旦遇到与自己意见大相径庭的信息,我们就会承认自己错了。不幸的是,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记错最初的意见,还会让我们相信自己一贯正确。早在19世纪70年代,巴鲁克·菲施霍夫[Baruch Fischhoff]和露丝·贝思[Ruth Beyth]就对这种奇特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初始阶段,他们请参与者设想理查德·尼克松即将对中国和苏联的访问,并预测此行发生各种事件的可能性,比如尼克松会见毛泽东主席。接下来,尼克松结束出访、媒体广泛报道后,他们请参与者回忆当初的预测。参与者先前的观点往往是错误的,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曾经如此预测,反而记错了最初的回答,并确信自己一直都是对的。这种效应被称为“后见之明式偏差”,数百项研究表明,它可以欺骗人们去相信能精确预测股市,预知选举和体育赛事的结果,计算出友谊会维持多久,诸如此类。

  从较为积极的方面看,该领域的一些最新工作研究了如何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偏差,做出更理性的决策。例如,安妮-劳拉·塞利尔[Anne-Laure Sellier]及同事请一群商科学生玩一个视频游戏,游戏中,他们扮演侦探,试图寻找某位失踪者。该游戏旨在说明上述某些偏差,如学生的搜索策略如何因其寻找确认性证据的倾向而产生偏差。接下来,学生们围绕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重大决策参加了一次模拟演练。与另一组未被告知此类偏差的学生相比,玩过非理性思维游戏的学生就发射航天飞机做出危险决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自己会以理性方式就重大议题下定决心。然而,事实出乎意料,我们的想法和信念往往是几种无意识偏差的结果。我们经常被所见的第一个信息左右,因为某些意见让我们感觉良好而加以采纳,寻找能够证实我们想法的信息,误记过去,以说服自己始终正确。从积极一面看,这些心理捷径让我们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发挥作用,而无须不断思索最佳的行事方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无意识偏差会导致危险而有害的信念与主张,包括涉及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的信念与主张。不过,好消息是,研究表明,这些偏差有望克服,从而显著改善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这项工作也令人信服地解释了我们对大脑的常识理解如何离谱,以及心理学如何为我们的真正思考提供重要见解。

  面对面

  婴儿内心的想法几乎无从知晓,因为他们无法描述自己的思维与感受。然而,一些研究人员采取精心设计的行为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用一个五英尺见方的木箱(称为“观察舱”)来查看婴儿对面孔的知觉。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了一张简单的脸(两个点当成眼睛,半圆当成微笑的嘴角)和另一张包含相同元素但随机排列的画。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两张图画放在箱子里,确保一幅画放在左手边,另一幅画放在右手边。接下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婴儿放进箱子里,测算婴儿看每张图片所花的时间。这个技巧使研究人员得以发现婴儿能否区分这两张图片,如果能区分,他们会觉得哪张更有意思。多年来,这个技巧揭示了一系列有趣见解,如大多数婴儿对类似面孔的图像表现出强烈偏爱,他们花更多时间看眼睛睁开的面孔而不是闭着眼睛的面孔,花更多时间看眼睛迷人并进行直接眼神交流的面孔而不是看侧脸。这项研究雄辩地说明了心理学如何让大脑中难以接近的部分显露出来。

  出手相救还是袖手旁观,这是个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纳[Bibb Latané]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以考察助人行为。志愿者受邀来到他们的实验室,参加一项心理学实验,随后发现自己面临一场模拟紧急状况。如在一项研究中,志愿者被带进一个房间,并要填写一份问卷。填写过程中,烟雾开始渗入房间,表明附近发生火灾。在另一项研究中,一名志愿者看上去癫痫发作。这些紧急状况均系研究人员设计。第一个例子里的烟雾由机器生成,第二项研究中假扮的志愿者其实是研究团队成员。研究人员确保参与者有的独自在实验室里,有的与一小群人在一起,并暗中观察他们对模拟紧急状况作何反应。常识预判,紧急状况现场的人数越多,有人站出来帮忙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紧急状况现场的人数越多,受助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在烟雾研究中,独自填写问卷的学生中约50%在数分钟内报告有烟雾,而与其他人同在房间里的学生中只有约12%报告。即便烟雾浓得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情况也是如此。多年来,这种奇怪现象被多次证实,并被称为“旁观者效应”。这充分说明,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怎样改变了我们的

  行为。

  虽然旁观者效应已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数百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证实,但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在某些更现实的场景中,人们常常会出人意料地提供帮助。例如,2019年,研究人员对英国、南非和荷兰公共场所暴力场面的闭路电视画面进行了分析,发现90%的案件中,至少有一人试图提供帮助。

  多年来,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说法来解释旁观者效应。例如,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所谓的“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在旁边有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认为帮助别人是其他人的责任,也就没人采取行动。有的研究人员分析认为,旁边有人时,人们往往不愿提供帮助,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犯错或显得愚蠢。有的研究考察了如下观点,即人们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作为,但也认为群体中的其他人并不同意其观点,故而他们遵从了貌似社会规范的做法。

  另一派研究对增强和减弱该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例如,需要帮助的人与自己相似、个人责任感油然而生、没有急事、心情好——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提供帮助。该领域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网络暴力背景下的旁观者效应,所涉群体为中国学生(对该群体的研究尚不充分)。由梁雅文[Angel Nga Man Leung]开展的这项研究带来了一些有趣发现,如研究表明,过去遭受网络暴力的当事人将来更有可能为受害者辩护。

  对旁观者效应的研究表明,关于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如何行事,我们的常识观念可能是错误的,这也是心理学家如何就我们的实际行为提出惊人见解的一个

  事例。

  心理学为什么重要:你的大脑究竟如何运作?

  我们在本章所接触的研究,说明了心理学如何对人们关于大脑运作的常识观念提出质疑。例如,人们通常认为自己观察敏锐,判断明智,记性不佳。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发生在眼前的事情视而不见,经常持有非理性信念,而能回忆起数量可观的视觉材料。这项工作不仅在理论上很重要,而且具有实际用途。例如,对观察的见解有助于评估法庭上的目击者证词,对无意识偏差的研究有助于抨击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观念。多年来,心理学家就我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揭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引人入胜和有违直觉的见解。此外,这项工作的大部分内容表明,我们的大脑比我们通常想象得要更为复杂,也更了不起。

  前言/序言

  序 言

  质疑“心理学为什么重要?”

  很多想接近心理学的爱好者或者心理学的研究者并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个问题——心理学为什么重要?起初,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神秘性感兴趣,却不是因其重要性;为了心理学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去学习,却不是因其重要性;为心理学的测评方法(例如最近火爆的MBTI)所吸引,却不是因其重要性;出于对某些心理学问题的好奇心,却不是因其重要性。

  为什么人们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心理学为什么重要?因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曲折的经历,曾经被视为唯心主义、伪科学,民众对科学心理学的认知不足,轻信伪心理学的言论,甚至认为它与算命相似,属于非科学领域,故而质疑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为什么重要》这本书则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告诉大众:心理学很重要,无须质疑。

  什么样的人在研究心理学?

  要让大众相信心理学的重要性,就要了解什么样的人在研究心理学。让我们来看看世界著名心理学大师的队伍构成,他们是哲学家、医生、教育家、生理学家、统计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为何不像物理学家那样,多是清一色的同一学科背景,而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汇聚到心理学领域中?因为心理学是多学科融合的复杂领域,心理学面对的人生问题具有多元性,由此心理学也被称为中间学科、边缘学科。它兼具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例如人工智能、经济决策、社会进化等——具有极强的渗透力。

  聚焦心理学问题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首先,他们是思想家。例如,弗洛伊德、荣格等提出了在当时具有震撼力的思想,对医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心理学家擅长理论阐述,对人类发展规律进行概括化的总结与描述,往往学派林立,观点迥异,足见人类心理的复杂与多元性。

  其次,他们聪慧且刻苦。从个人成长经历来看,很多心理学大师都是学霸级的人物,他们博览群书以积累自己的学识,他们废寝忘食地专注问题并直入核心,他们擅长思考并提出开创性的思想。

  再次,他们具有“学科自恋”,钟爱自己的研究领域,如痴如醉地奉献一生为其奋斗,具有极强的学科自信,不畏艰难,坚守理念,推广学说,建立队伍,成为学科领袖人物,力争让学说流传后世。

  最后,他们具有优良品质。这些心理学大师也是心理学知识的实践者,他们没有暗黑人格,彰显着助人的崇高品德与严谨的学科伦理,足见心理学知识对他们人生的助力效果,他们以自身的心理品质示范出心理学的价值所在。在本书第三章,作者介绍了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心理问题的,足见其学科智慧与心理风格。

  心理学家关注什么重要问题?

  心理学着重研究人类自身的心理问题,人类的心理是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有着极不确定的特征。心理学要探究的领域一直被形容为人脑的黑箱,深奥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将它视为冰山,詹姆斯认为是意识流,其流动变化的活动状态充满了不确定性。当你观察到A点时,它早已流动到了B点、C点,心理学的追踪研究方法就源于此特点。本书第一章就阐述了心理现象的基础——人脑的机制与功能。然而,人类的未解之谜有很多,人类还在不断制造着新的谜题。例如,基因与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孰轻孰重?人类在制造AI(硅基生物)时,是在帮助人类生存还是在毁灭碳基生物?人类社会发展与变迁是加剧了社会分化还是促进了世界融合?人类行为在掌控着地球的生态环境还是气候变化决定了地球的生命韵律?我们如何通过遗传与教育来优化家族进化?…… 一道道的难题不断地呈现在心理学研究者的面前,这些难题性质重要且迫切需要解答。在本书第四章,作者描述了心理学家们寻找心理奥秘、解答人类切身的心理问题的探索过程。

  心理学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

  1879年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年,以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从此,心理学走出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书第二章所描述的独家装备,从纸笔记录到眼动记录、脑电记录等,访谈法、实验法、测量法等,都说明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化与技术科学化的特点,体现了心理学研究发展的科学之路。走过百余年历史的心理学,为人类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心理学创立之初有三个功能:一是塑造优秀者,追求卓越、发挥潜能;二是帮助正常人,完善自我、幸福生活;三是治疗受创者,缓解疾痛、平稳心态。当前,心理学在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书第五章中,作者指明了心理学是创造美好世界的学科,是为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学科。

  大众如何从心理学中获取重要信息?

  当今社会,大众越来越知晓心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不知如何获取能够给自己与周围人带来教益的知识,有时被伪心理学家所诱骗,被伪心理学信息所误导,特别是打着科学实验的幌子、无法重复验证的伪结论,对大众更具有欺骗性,例如,星座和血型决定人的性格。其实,相信非科学验证的信息只因人们出现了心理上的巴纳姆效应,我们只在众多模棱两可的、一般性描述的信息中选取了与自己一致的信息、忽视了不一致的信息。在本书第三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破除心理神话,识别真伪信息。

  心理学内有很多分支领域,不同领域研究不同的主题,术业有专攻。在浩瀚的心理学知识海洋中,如何各取所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专攻”是什么。例如,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差异心理现象,其学科理念是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努力;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及群体心理现象,其学科理念是为建设美好社会而努力;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生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与变化,其学科理念是为个体健康成长而努力;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精神疾患的致因与特征,其学科理念是为治愈疾病提升生命质量而努力。当我们需要寻找某一问题的答案时,可以从相应的心理学分支领域去了解相关知识与解决方法。

  回到这本书,作者以平易浅近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的重要性,采择的心理事实极具说服力,阅读其文字如同听其言语,给人一种轻松流畅的心理流动感,不枯燥,不沉重,一气呵成。这部小书充满了学术重量,是心理学领域少见的科普好书,重要且有趣,让我乐在其中,感受到专业的共鸣。

  在这本书里,让我们与心理学知识相遇,被心理学陪伴,感受心灵的价值,接受科学的指引。

  读此书,愿你也乐在其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许 燕

  2023年5月5日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