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9.00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著 中华书局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 既是欣赏宋代茶诗茶文之书,也是了解宋代茶文化之书。

  ☆ 选取的茶诗茶文有代表性。诗文作者有著名的范仲淹、欧阳修、蔡襄、苏轼、宋徽宗等,从他们的诗文中展现了宋代茶文化的发展脉络。

  ☆ 既有宋代茶诗茶文的详细译注,也有延伸出来的精彩点评和相关茶文化知识的生动讲解。

  ☆ 版式疏朗大气,封面简约清新。

  内容简介

  宋茶的美学核心是什么?

  蔡襄为什么写《茶录》?

  苏轼怎样描写茶叶的一生?

  宋徽宗对茶道艺术的贡献有哪些?

  宋代斗茶怎样判断输赢?

  “泡茶三昧手”指什么?

  茶也有君子、小人之分吗?

  何谓“分茶”?

  请看《宋茶:风雅与腔调》。

  作者简介

  周重林:

  茶文化学者,作家,著有《茶之基本》《茶叶战争》《造物记》等多部茶学著作。

  内页插图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著 中华书局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著 中华书局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著 中华书局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著 中华书局

  目录

  前言.点茶艺术的消亡与复兴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原文译注

  宋代斗茶的要点

  范仲淹《清白堂记》

  原文译注

  清白有德义的人生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原文译注

  宋茶的三不点美学

  欧阳修《大明水记》

  原文译注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原文译注

  尘吻生津,饮之忘忧

  蔡襄《茶录》

  原文译注

  蔡襄小传

  说说蔡襄的头衔

  宋茶为什么贵白?兼说宋茶制作程序

  茶的色香味

  蒻叶包茶

  蟹眼、鱼眼与烧水的常识

  苏轼《叶嘉传》

  原文译注

  茶里的身意与心意

  苏轼茶事小辑

  泡茶三昧手

  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原文译注

  茶里的君子与小人

  赵佶《大观茶论》

  原文译注

  宋徽宗对茶道艺术的三大贡献

  为什么阳崖阴林、高山云雾出好茶?

  审安老人《茶具图赞》

  原文译注

  附录 一千年后再弹琴

  精彩书摘

  泡茶三昧手

  苏轼的《送南屏谦师》讲了一种泡茶的境界。

  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这是他第二次出任杭州。有一天他在西湖北山葛岭寿星寺会友,当时住在西湖南山净慈寺的南屏谦师闻讯赶去拜会,现场露了一手点茶的绝活,令苏轼叹为观止。

  《送南屏谦师》是有感而发的诗作: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这是规格很高的一次茶会,兔毫黑盏,上佳的茶,在座的诸位又都是“嘉客”。“三昧”一词出自梵文,本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成语“此中三昧”说的就是艺术的奥妙自在其中。这里的“三昧手”指的是调膏、注水、击拂都是高手。而“三昧手”经过苏轼一说,从此成为点茶高手的代名词。

  宋代饮茶风格与唐朝不同。唐朝是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再进行分茶;在宋代是先将饼茶碾碎,筛箩过一遍之后将极细的茶末倒入茶盏中,先用少量沸水将茶末调和成黏稠的油膏之状(调膏),之后再将沸水冲入茶膏(注水),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泛起汤花,这个过程称为“击拂”;最后以茶汤的汤花来看点茶的效果。

  点茶过程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要求点茶人有很强的控制力,心到、眼到、手到,整体形象要严谨端庄,动作又要求潇洒自如。看茶人也要聚精会神,细观茶汤之变幻聚散。也就是说“点茶人”好比两军对垒中的统帅角色,要求大局与局部并重,既要点好茶,又要照顾到观看者的视觉,对局面、节奏都要有很高超的掌控能力。

  按照苏轼的茶语境,能博得“三昧手”的称号,实属不易,因为苏轼本身也是一位点茶高手。在诗的“序”中,苏轼说:“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我们不妨揣度,当时是热热闹闹的斗茶现场,也许苏轼亲自露了一手,不过输给了南屏谦师。

  照例,《送南屏谦师》依旧向卢仝、陆羽致敬,最后一句“会使老谦名不朽”,喝茶得美名,与李白书写仙人掌茶似乎殊途同归。

  南屏谦师遇到苏轼是幸运的,很多年前,仙人掌茶遇到李白而名垂千古,现在该轮到南屏谦师名垂千古了。这是一个有趣的互动,当年的僧人邀请李白作诗,现在的南屏谦师主动前来泡茶,目的都只有一个,他们面对的都是大文豪,物也好,人也好,只要能留下大名,都是值得的。

  因为有南屏谦师这样的高僧坐镇,又有苏轼这样的才子鼓吹,后来的净慈寺成为高僧茶艺水平的一个制高点。到了南宋的时候,日本高僧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入宋求法,专门跑到杭州净慈寺参谒当时的住持虚堂智愚禅师,以便学习茶艺之道。

  南浦绍明于宋咸淳三年(1267)回国后,广泛传播饮茶之道和茶艺,打败了日本大德寺的大灯法师,为日本茶道的传播开了很好的头。而“三昧手”,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可以用来指代茶艺高超。

  在这里,回顾下陆羽对泡茶的看法。

  《茶经·五之煮》里讲到烧水的问题:“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热水分为三沸,在没有温度计的时候,判断水温全凭经验,今天也有“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说法,意思就是要等到沸腾声过了,水才算达到沸点。陆羽在水中加盐巴给茶调味,是为了增加甜度,现在许多卖水果的也会撒一点盐水以增加水果的甜度。加盐行为在宋之后的以清饮为主的品茶中再难看到了。

  唐代烧水在第一沸的时候,要注意去沫,这点常做菜的人比较容易取得共识,大量的水沫需要不时舀出,就算不做饭,吃火锅的时候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形;二沸的时候,陆羽谈到要“育华”,实际上就是搅拌降温,防止水过烫而影响茶味,这时的水介于沸水与熟水之间。

  陆羽说,斟茶汤入碗时,要让沫饽均匀。《字书》并《本草》说:饽,是茶沫。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就像枣花漂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拐弯处的青..初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茶沫,就像绿苔浮于水面,又如菊花落于酒器之中。饽,是用茶滓煮出来的,沸腾时茶沫不断积压,白白的一层层像积雪一样。《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就是这样的吧。

  泡出来的茶汤,以第一碗最为味长,是谓“隽永”,然后就是一个递减的过程,一般茶泡到第五碗就不能再泡了。要是有十多人,则要加两炉。意思就是,平常饮茶以三五个人为最佳。在《茶经·六之饮》中,陆羽强调说,茶与解渴的水不一样。要解渴就去喝水,要解忧愁就去喝酒,要清醒头脑就来品茶;并再一次申明,品茶不比喝酒,图人多热闹,品茶之时人不宜多,两三个最好。这是因为“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淡。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

  在宋代,陆羽说的这种煎茶法还在,苏轼经常约三五好友煎茶品饮。说到底,煎茶相对不麻烦。好比现在尽管茶水分离的工夫茶已经深入人心,但泡起来难免麻烦,许多人还是会继续选择把茶叶丢进壶里,浸泡着喝。这些年,闷泡普洱熟茶、白茶,都很时髦。容量2L左右的保温壶,投茶三四克,闷泡约3小时,味道异常诱人,特别适合三四人办公的小环境。

  陆羽说,喝茶的时候人不要太多,欧阳修也说一起喝茶的人要有所要求,喝茶“三不点”嘛。

  前言/序言

  在宋代,朝野上下市井走卒都在喝茶。士大夫送茶成风,不少人以“惠茶”“寄茶”为诗歌主题,比如黄庭坚就有《双井茶送子瞻》《谢王炳之惠茶》。欧阳修、蔡襄、苏东坡等文士都把茶写进他们的诗文中。

  宋代文士写茶的数量,据黄杰在《两宋茶诗词与茶道》中的统计,《全宋诗》收录茶诗4503首,诗人836位;《全宋诗订补》增加茶诗34首,诗人21位;其他书如《宋代禅僧诗辑考》等书里还有一些茶诗;作者自己又找到3首,共得茶诗词4893首,诗人1059位。诗词网统计的宋代诗人有7868位,差不多每七个人就有一个写有茶诗词,每人平均创作四首。

  宋代不仅有数量众多的茶诗,还出现了对茶诗的评价,体现出点茶艺术的完整性。有人点茶,有人写作诗文评价点茶,有人评点这些诗文,一条鉴赏链便形成了。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便从欧阳修与苏轼的茶诗中读出了“宋茶三不点”的审美,之后更是有了众多的茶诗评价。

  令人吃惊的是,有一回因为宋代京城内外使用水磨“供给食茶”,汴河河水“止得五日闭断”。水磨原本是用来磨面的,但随着食茶之风的盛行,京城出现了上百家专门磨茶的水磨坊。高瑄教授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全文检索功能调查发现,“水磨”在《宋史》上出现的频率为历代最高,为58次,而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一共只出现了5次。

  当然,真正令人惊叹的还是茶道艺术。宋朝人对生命与生活充满了热情,涌现出很多诗人、思想家与生活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斗茶艺术无疑是其中较为引人入胜的,从皇帝、大臣到黎民百姓,斗茶的风习几乎席卷所有人。

  现在许多茶馆的陈列物中经常可以看到宋徽宗《听琴图》的复刻版,宋徽宗端坐在那里,安静地弹琴。这幅画代表了中国人心中近乎梦幻一般的东西,第一回有一个皇帝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与大臣们坐在一起交流分享。

  宋徽宗爱喝茶,还自己上手点茶,蔡京喝过徽宗的点茶后,评价说水平颇高。在这之前有皇帝下场点茶吗?即便是在以宠文臣闻名的宋仁宗时代,才子众多,群星灿烂,皇帝与臣子亲近,也不过是赐茶而已。只有宋徽宗走下龙椅,端起茶碗亲自点茶。

  宋徽宗的点茶法被今人总结为“七汤点茶法”,立意上取卢仝的“七碗茶歌”,内容上迭代陆羽的“茶之煮”,体现出极为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水准。七汤点茶法讲究茶与水的融合,精细、精致、精彩,独创了一个属于点茶的明亮世界。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