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8.00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 刘子健 著,刘云军,李思,王金焕 译 重庆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 刘子健 著,刘云军,李思,王金焕 译 重庆出版社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 刘子健 著,刘云军,李思,王金焕 译 重庆出版社

  编辑推荐:

  提起欧阳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然后会想起他的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我们的目光,限制了我们对欧阳修在文学史、思想史、政治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海外宋史研究领军人物刘子健教授用散文般优美的语言,为我们钩沉出一代文宗、政坛伯乐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生涯。在他的笔下,欧阳修天资卓颖,在文学、史学、经学、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成就斐然,受到士人群体的尊崇。尽管仕途坎坷,屡次被贬,但是处之泰然,甚至终生致力于推荐提携贤才,通过诸多政策影响、培养更多的人才,尤其对那些和他同样出身庶族、沉沦下僚却有雄才大略的年轻人,更是奖掖有加。如今我们熟知的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范仲淹、曾巩等闪耀在北宋思想天空的名人,无不受其荫庇。正如秦观的评价:“惟我文忠,一世之师……如天有斗,如岁有春,四方以正,万物以新。”也就是说,欧阳修对于士人群体如星空之北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欣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豁达,仰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家国情怀,其实,他们的政治人格继承自欧阳修的政治理想,诗句中的文学思想源于欧阳修发起的一扫绮靡晦涩文风的古文运动。可以说,北宋文坛政坛因欧阳修而群星闪耀。图书赠品同类畅销书读者定位上架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散文化的语言,为读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欧阳修的仕宦与治学生涯。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影响力举世瞩目。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政敌指控,在庆历新政、朋***与王安石变法中直言相谏;在史学、文学、经学等领域成就卓越,求才、爱才、识才、举才,使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欧阳修是北宋中后期集学者、文人与官员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的典范,经由他提携举荐的士人群体继承他的文学思想与政治人格,在相互呼应、共同扶持中屡黜而不悔,历经磨难而始终不渝,影响了北宋政局的演变。

  作者简介:

  刘子健(1919—1993),蜚声国际的宋史专家。就读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洪业,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

  精通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四国语言,1946年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团队史料专员。20世纪50年代后,研究重心从现代中日关系史转向宋史,代表作有《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两宋史研究汇编》《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等。

  译者:

  刘云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和海外汉学(侧重宋代)译介工作。出版《权力与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等译著。

  李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硕士,从事文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翻译,现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

  王金焕,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从事历史、外交等领域翻译。

  媒体/名人评论:

  从黎明到耀眼的正午,再从正午到金色黄昏,欧阳修始终在宋代的思想天空闪耀着,虽偶尔被云翳遮蔽,但一直是最耀眼的天才。

  ——刘子健

  宋代人才辈出,欧阳修最为我喜爱,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懂说故事的历史学家。

  ——美国著名汉学家 戴仁柱

  目录

  第一章 序章 /6

  第二章 历史背景 /14

  第三章 早期仕宦生涯 /36

  第四章 庆历新政 /60

  第五章 朋党之争与谏言权 /78

  第六章 晚期仕宦 /94

  第七章 经学大师 /122

  第八章 史学家 /142

  第九章 政治理论家 /160

  第十章 宋代文学大师 /180

  第十一章 理性主义与宗教 /210

  第十二章 尾声 /234

  精彩书摘

  晚唐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自南京向东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五代军事混乱和政治动荡时期,许多在内陆和长江上游任职的下级士大夫,都选择定居在现在的江西省。江西重山复岭,土地也较为贫瘠,却相对免受外界干扰。正是在这里,由下游低地地区移民带来的传统文化的种子,又重新绽放出璀璨光华。11世纪中叶,来自江西的一群个性鲜明、充满活力且目光远大的学者们在政治舞台上冉冉升起,打破了北方人对朝廷高官的垄断。来自宋朝发源地黄河流域的北方人,自100年前宋朝初建以来一直牢牢掌握着高阶官职。在这些最为著名的南方学者中,除了欧阳修和众所周知的改革者王安石之外,还包括首位南方人宰相王钦若、第二位南方人宰相晏殊、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和欧阳修的首席门人弟子曾巩。所有这些人的家族史都一脉相承,显示出这样一种轨迹,即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从相对默默无闻的文人背景逐渐迈上政治与社会阶梯的顶端。

  欧阳修为其家族编纂的族谱图序显示,欧阳家族起源于唐朝时期几位杰出人物。这一说法疑点重重:其家谱中存在几处明显的空白,而这些空白完全无人知晓或几乎不曾被提及。实际上,欧阳家族直到欧阳修本人的前一代一直籍籍无名。他的三位叔父都在宋初为官,他们是家族中最早获得官职的人。欧阳修的父亲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进士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开端,却在担任长江上下游地区数个低级职位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撒手人寰。欧阳修的母亲据说“世为江南名族”,鉴于其家族不可考,其显赫地位很可能是夸饰。

  虽然根据习俗和法律,从父系血缘角度来看,欧阳修是江西人,但他并非真正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的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父亲去世后,母亲携同欧阳修来到叔父欧阳晔任职的随州(今湖北随州),并在那里将他抚养长大。欧阳修仅在安葬双亲时对祖籍庐陵进行过一次重要访问。虽然他当时写下一篇感人肺腑的祭文《泷冈阡表》,表达了最深挚的孝子之情,却从未像虔诚的孝子应该做的那样,返回祖籍祭扫先人之墓,而是让一些道士照看祖坟。欧阳修更加眷恋颍州(今安徽阜阳)美丽的湖光水色。他在颍州购置田产,并最终致仕后归老此地。在对待祖先的问题上欧阳修貌似背离儒家思想的行为,使其在后来数百年间遭受到相当尖锐的批评。然而,欧阳修的批评者们在批评时却未能将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考虑在内。在宋初,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很大,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迁徙,这种现象在宋初要比之后普遍得多。很多出身相对卑微的官员在全国各地任职多年之后,都选择在他们自己喜欢的地方定居,而不是返回祖籍。与欧阳修一样,他的叔父及其亲眷也从未返回庐陵居住。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