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79.00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 [澳] 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著 中译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 [澳] 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著 中译出版社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 [澳] 萨蒂亚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著 中译出版社

  编辑推荐

  1.专家作者。《从大衰退到大停滞》这本书作者达斯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对于全球经济体系及金融市场的演变有切身体验与具体观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此前的著作中,曾成功预测了英国脱欧、中国的双循环政策、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大停滞、石油危机,甚至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前,他曾多次郑重提醒各国注意防范全球大范围的卫生疫情危机。彭博社曾提名他为全世界Z具影响力的50位金融思想家之一,他因其专业实力在行业内也备受尊敬,他撰写的新书也备受瞩目和期待。另外,他长期的写作经验也使得其文风通俗易懂,即使是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也能轻松进入本书所设置的议题之中。作者对世界体系发展现状的根源以及未来的前景明晰的阐述,能够帮助更多人认识到当今世界增长低迷、政治紧张的根本原因,给读者以深刻启迪。

  2.著名经济学家、《全球通胀与衰退》作者滕泰作序。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撰语倾情推荐。

  3.《从大衰退到大停滞》这本书内容的分析角度多维、探讨问题尖锐、研讨内容极具思辨性与吸引力。观点与事件关系直接,逻辑缜密,叙述语言简明,是一本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金融经济类书籍,可读性很高。在当下的市场当中,对于经济现状,未来经济趋势分析的文章和书籍层出不穷,然而时下学者对于经济发展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这不仅值得深入思考,同时也扩充了不同观点背后的知识。经济的走向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而影响经济的衰退与繁荣的原因的究竟是哪些,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加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反思,作者提出了经济不容乐观的现状与趋势,将其观点与研究在《从大衰退到大停滞:全球经济危机剧变与后果》一书中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并为当下时代背景中的经济前景表示担忧。金融与债务驱动的风险,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能源与劳动力等多重供给冲击等等,这些问题如何参与到经济当中是时下大众所需认识到的。并且本书对政策制定者,经济、金融从业者以及个人投资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4.作者观点犀利,针对于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假以严格的态度进行审视,并认为对于经济当中的问题采取欲盖弥彰的方式只会越发干扰和伤害经济、社会及居民生活,由此引发经济下滑最终可能以更为严峻的局面收场。作者在书中虽未直接开出“药方”但却敲响了警钟。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相信:经济增长没有界限、社会进步不会停滞。人们怀有一种脱缰野马般的乐观情绪,认为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人们忽视了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改善所需的基础正在日益松动、逐渐瓦解。史无前L的经济扩张时代黯然落下帷幕,而背后是各种影响力的汇合作用。人口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生产力发展和创新增长日益放缓,水、食品和能源等关键资源的短缺迫在眉睫,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条件,使得上述金融困境祸不单行。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增长放缓,是另一个阻碍因素。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成为中坚力量的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如今也在放缓。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这本书以宏观的视角剖析了全球经济从二战后至今的发展,犀利地解释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让这些问题变得更糟的,以及真正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作者指出,“拖延加装傻”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而人类日趋膨胀的自满情绪,再加上做决定时踌躇不决的态度,会令我们有朝一日遭遇不可避免的严重危机。本书对政策制定者,经济、金融从业者以及个人投资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萨蒂亚吉特 达斯(Satyajit Das),是享誉全球的银行家兼顾问,他在金融市场拥有40多年的实战经验。2014年,彭博社提名他为全世界Z具影响力的50位金融思想家之一。早在2006年,他就预见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随后,他还准确地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经济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增长缓慢、通胀迟滞、政策失效,以及全球化的萎缩。他更尖锐地指出了这场日趋严重的危 机会带来的政治及社会后果,特别是赤字的加剧和信任的终结。

  萨蒂亚吉特 达斯著有《交易者、枪和钞票:亲历金融衍生品世界》《极限金钱:世界的掌控者和风险的膜拜者》《大停滞?全球经济的潜在危机与机遇》等多本图书。他曾在查尔斯 弗格森执导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监守自盗》、BBC纪录片《冒险的把戏》、PBS“前线”系列纪录片《金钱、权力和华尔街》中出镜。

  精彩书评

  世界经济会从大衰退陷入真正的大停滞吗?或者是衰退和通胀相互更替?经济学界对此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书作者为这一颇具意义的理论探讨贡献了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思路。

  ----管涛(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是本书作者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走向的一个预测,其研究结论也代表了一类值得思考的学术声音,或许会迎来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辨析,但对于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困局,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探讨氛围和认识空间。

  ----杨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全球经济危机剧变及后果》是从长周期视角探讨世界经济Z新变化趋势的前沿论著。全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史鉴意义,有利于及时把握全球金融体系的新动向和国际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环境态势下,该书的引进出版给我们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贺力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在高度抽象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描绘下,人们抬头只见到了图画中的美好世界、美妙前景;而本书作者萨蒂亚吉特·达斯只将骨感的现实揭开了一角就令人如此难忘,这需要反思和勇气。

  ----陈晓东(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中心副主任、工经所研究员 )

  如果跟着本书的作者穿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周期,并从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问题剖析中深化对全球经济问题的认识,阅读完本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滕泰(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全球通胀与衰退》作者,为本书撰写了推荐序。

  目录

  第一章 远大前程: 战后的繁荣与萧条

  第二章 借来的时间: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衰退背后的真正原因

  第三章 逃逸速度: 经济政策的虚与实

  第四章 增长的终结:长期停滞和新平庸时代的驱动因素

  第五章 坐吃山空: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第六章 团结起来,严阵以待:全球化的倒退

  第七章 从“金砖四国”到“脆弱五国”:细数新兴市场的起起落落

  第八章 经济上的种族隔离:不平等加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九章 信任的终结:民主赤字对经济活动的危害

  第十章 无辜躺枪: 对普道老百姓的伤害

  尾声: 明日危机

  后记: 游戏的终结

  致谢

  注释

  索引

  精彩书摘

  真相在思想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真相是复杂的、不令人满意的、充满困境的,而且总是很容易被人误解和滥用。

  ——乔治 凯南

  在四处遍布谎言的时代,道出真相才是有力的行动。

  ——乔治 奥威尔

  中文版推荐序

  从通胀到衰退的概率

  作者:滕泰

  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先生邀我为萨蒂亚吉特 达斯的《从大衰退到大停滞》一书中文版作序,说本书与我的《全球通胀与衰退》探讨了同样维度的问题,但结论不完全一样。

  当我通读完这本书后,的确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我们都在研究全球货币持续超发与债务问题、经济全球化倒退与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增长不平衡与不平等、人口老龄化与工资上涨、全球能源与原材料供给等问题,但本书作者从这些问题而得出全球经济“大衰退、大停滞”的结论,而我的研究结论却是通胀与衰退的交替。

  金融与债务驱动的风险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强调,美国的私人债务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 2008 年次贷危机的时候高达 290%,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的债务占 GDP 比重都在200% 以上,且如此巨额的债务,很大部分是被各国央行购买的。例如,2009—2014 年,美联储购买了美国政府发行的超过 50% 的政府债券,即使现在美联储仍然持有超过 10% 的美国债。2013 年,日本央行也曾经宣布购买了当年新增政府债券的 70%,2014 年,其购买的日本政府债券相当于 GDP 的 16%。2015 年 1 月,欧洲央行也宣布了直接购买政府债券的计划,这些都是央行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向经济注入货币的方式。

  我的《全球通胀与衰退》一书,从这些因为量化宽松带来的货币流动性的流向和影响入手,来研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自 2008—2021 年扩张了近 8 倍的后果:大量增发的货币虽然在过去 10 多年都被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吸收,但在连续多年推高了美国房地产和股市价格并形成泡沫后,必然回流到消费市场来推高物价,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就算缩表(资产负债表缩小)、经济增长、物价上涨能够逐步吸纳过剩的货币,但恐怕一两年之内也难以吸收完。仅从美国的“单位货币供应量” 这一指标观察,该指标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至少需要 3 年以上的时间。

  可能是因为近 40 年没有发生过明显的通胀,以至于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们,包括本书的作者,在谈到上述央行用量化宽松的方式购买国债时, 并没有对货币量化宽松可能带来的通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而是直接开始从高债务的效率推导出大衰退的风险。作者提到,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需要用 5 美元的经济债务才能驱动 1 美元的经济活动,这个数字比 1950 年的时候增加了 5 倍。借债如果能够带来增量的产出,对经济自然就是有好处的,但反过来如果负债的投入产出小于负债本身,那么最终会造成债务危机,进而带来经济衰退。

  上述从金融债务驱动到经济衰退的演化路径,与我提出的传导路径有所不同。我认为,长期超发货币的滞后影响,首先会带来通货膨胀,而为了治理高通胀,央行必须持续加息或大幅加息,很可能会造成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进而打击消费与投资,并有可能形成经济衰退——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是必然的。通胀之后常常伴随着衰退,且经济衰退概率在增加。

  逆全球化先带来的是衰退还是通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这一轮全球经济长期上涨,与经济全球化是分不开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 世纪 90 年代印度也开始经济改革,之后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加入了市场经济的行列。中国、印度、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使全球劳动力储备从大约 15 亿人增加到近 30 亿人。拉丁美洲国家在被免除了大量债务之后,也加入了增长的行列。再加上军费开支的减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金融经济的崛起,各种有利因素叠加,造成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较长的繁荣周期。

  而这一美好时光,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正在逐渐远去。作者认为,只要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加快,就会带来更多增长的机会; 反之就预示着衰退即将来临。

  我的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总体毫无疑问是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全球化的蛋糕分配的确未必是均衡和公平的。对美国而言,在全球化中获利的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和他们的股东及利益相关者,而很多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从业者,却因为全球化而失去了之前的就业机会。如果那些在全球化当中受益的跨国公司及其利益相关人不愿意把他们得到的蛋糕,以某种方式来补偿本国在全球化中利益受损的人, 那么经济全球化就会受到抵制——特朗普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全球掀起了反全球化浪潮,一旦反全球化这个“魔鬼”被释放出来,就再也不会回到瓶子里了。

  同样的问题是,全球化的受阻会直接带来经济衰退吗?如果没有叠加前面讨论的货币超发的滞后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给冲击,也许全球化倒退的主要后果就是破坏国际分工、降低全球经济增长效率, 后果是引发衰退,但是叠加上货币因素、供给冲击因素,率先爆发的就不是作者预言的大衰退,而是 2021 年以来的全球通胀。

  能源、劳动力等多重供给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外部冲击后果,关键取决于对疫情的防控模式。在西方,疫情自 2020 年以来造成生产和供应链的中断,消费品供给减少, 同时美国、欧洲为应对疫情影响采取巨大的需求刺激政策,供给收缩叠加需求扩张,自然会带来通货膨胀。而在中国,由于 2020 年没有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需求,而是靠扩大投资来稳增长,结果并没有引发通胀。然而由于扩大投资的不可持续性,以及持续的封控政策打击了消费,因而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

  人们对环境的忧虑,以及对碳排放目标的激进追求,造成传统能源的供给受限,进而提高了煤炭、石油等价格。而俄乌战争所带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供给格局的变化,以及对全球粮食供给的影响,无疑加重了上游的供给冲击。这样的供给冲击是直接造成经济衰退还是会首先带来通货膨胀?

  在欧洲和美国,能源价格直接抬高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德国的 PPI 甚至创下 1951 年以来的新高,美国的 CPI 也创下了 1981 年以来的新高;而在中国,由于中下游存在严重的供给过剩,上游 PPI 涨幅很难传导到下游消费品——这种情况加剧了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困难,造成相关行业的衰退。

  劳动力的供给冲击同样既作用于物价又影响增长。短期的劳动力供给冲击会抬高物价,长期的劳动力供给冲击则一定会带来经济衰退。对于美国而言,由于其劳动者报酬总额占 GDP 的比重超过 50%,因而工资对物价的冲击很明显。而对中国乃至全球而言,人口增速的放缓甚至减少,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的放缓。近几年,中国的人口增速拐点已经出现,预计 2035 年全球的人口增长也会到达一个高峰。从这个角度讲,本书关于大衰退和大停滞的警告,不管是否正确,至少是值得警惕的。

  经济繁荣的脆弱性和痛苦指数

  本书认为,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发达经济体的房价和股市节节攀升,但增长、就业、收入和投资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而作者称之为长期停滞和新平庸时代。而新兴市场的问题也许更值得重视,在疫情暴发之前的 2019 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降至 200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1 年曾经大放异彩的“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的经济和巴西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到十年前的一半,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的经济问题则更加复杂,谈到新兴市场经济, 挂在人们嘴边的已经不是“金砖四国”,而是“脆弱五国”,因为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其增长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综合了货币超发和债务问题、全球化倒退、能源供给冲击、劳动供给冲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后,我在《全球通胀与衰退》一书中更愿意提示给读者的结论是:一个低通胀和高增长的时代可能结束了, 很多国家可能要面对高物价和低增长的时代。而本书的作者则直接警告: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变,世界经济将陷入大衰退、大停滞。

  我既认可本书作者对全球经济问题的剖析,但又不像他那么悲观, 因为首先,通胀与衰退的到来并不同步。其次,明年有通胀与衰退同时带来的滞胀风险,其程度应该不会比 20 世纪 70 年代更严重。因为当下的欧洲、美国虽然有货币超发,但毕竟还是有基准的,而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一个时段内美元甚至失去了锚定基准;现在的能源供给冲击虽然比之前 20 年严重,但油价上涨幅度和供给短缺程度远远小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从劳动力供给冲击的角度,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等国家工人罢工是“家常便饭”,每年造成很多工作日的损失;此外,所谓全球化倒退,无论如何也不会倒退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冷战时代——那个时代,人们把滞胀当成痛苦指数。简单来说,就是把通胀率和失业率相加,美国的痛苦指数那时候徘徊在 15%~20%,远高于今天。

  对我们的启发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的很多学者曾认为他们已经永远战胜了经济周期;进入 21 世纪以后,他们认为商品过剩的时代再也不会有通胀。事实上,全球通胀与衰退就像白天与黑夜一样交替出现,反而过去几十年来人们已经习惯的低通胀、高增长在几百年的近代经济史中并不常见,超过 20 年的繁荣更值得珍惜。

  在经济繁荣发展阶段,种种暗流涌动的问题常常被视而不见,而一旦问题暴露,就会出现很多新的解释。事实上,历史虽然没有完全重复, 但是却一再重演。如同今天美国和欧洲面临着 40 年未见的通货膨胀,虽然程度与 20 世纪 70 年代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原因不都来自货币、能源供给冲击、劳动力冲击、国际贸易格局等方面的影响吗?中国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等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今天才有的吗?

  如果把《从大衰退到大停滞》这本书当成对未来的预测,恐怕并没有太多现成的答案,但如果跟着作者穿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周期,并从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问题剖析中深化对全球经济问题的认识,那阅读完本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滕 泰

  2022 年 6 月

  于北京

  前言/序言

  前言

  2015 年,我的《大停滞?》(美国和印度版本名为 The age of stagnation) 一书在全球出版。这本书卖得还算不错,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报道,也没有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兴趣。

  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这本著作的反响会如此平淡,而读者面对书中提及的顾虑,积极回应者也寥寥无几。即使评论家和媒体提起了兴趣,也是充满敌意。一连串的事实和证据就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而人们却不惜耗费大量精力和智慧,将这些针对现状的不受欢迎的质疑转移开来。生活肯定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就算改变,也会变得比以前更好。没什么让人不踏实的理由,难道不是吗?

  本书诞生于属于它的时代之前。本书的出版恰逢一个充满乐观情绪的时期。而当时的乐观,实则是由层叠的谎言和腐朽的结构支撑起来的。这本著作,不出所料地遭遇到了希腊神话中卡桑德拉 a 的命运:书中的谆谆告诫,人们却视而不见。不幸的是,事实证明,书中的担忧和恐惧, 是有真凭实据的。这世上积存已久的顽疾,已经开始发病。如今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一桩桩事件,都使得这部作品成为解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密码。

  《从大衰退到大停滞》这个书名,可能会让人想到文学家罗伯特 路易斯 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名言:“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一场自食其果的盛宴(Sooner or later, everybody has to sit down to a banquet of consequences)”。书中列举出了可能影响到未来社会繁荣和进步的几大因素:

  •存在严重缺陷的经济模式,因债务、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医疗福利而负担过重,如今已无法为人们提供他们自认为理应享受到的生活水平提升。

  •生存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对整个社会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但最终这个问题会威胁到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生死存亡。

  •食物和水等有限资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和不断改善的生活方式。

  •不平等加剧,危及社会凝聚力。

  •“民主缺失”,即现有的政治制度和领导人没有能力应对挑战,存在由此引发社会崩溃的风险。

  本书的担忧,已得到了证实:

  • 一厢情愿的经济政策,未能将社会恢复到 2007 年之前的状态。各国均将自身发展目标放在优先级的首位,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扩张的关键路线——发展全球化,维持国际贸易秩序。

  •环境问题,正以惊人的速度快进。全球粮食和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正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不平等问题在全球各地引发抗议运动,经常演变为暴力冲突。

  •由于国家领导人找不到简单而成本低廉的应对挑战的方法,政治体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这就为民粹主义和威权领导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片沃土,并且任由这些新趋势对民主制度和自由社会肆意践踏。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意料之中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揭露了许多国家没有做好准备的事实。问题百出的响应措施,突显出各国基本政体内部的深层裂痕。为控制病毒而采取的对策,导致了随后的金融问题,也暴露了结构不健全的经济体系的脆弱本性。

  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同时崩溃,疫情危机比 2008—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要严重。唯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可能只有大萧条a 了。由于无视之前的教训,家庭、企业和政府在应对这场全新的混乱局面时, 没有缓冲的余地,发挥能力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最终一定会过去,持续时间可能会比预期长得多。而我们脆弱的体系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未来的危机将会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使得问题愈加复杂化。传染病疫情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由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金融问题引发的各类危机事件,将成为未来道路上的常客。

  此次修订,在疫情之前就已经筹备了。书中对内容进行了更新,涵盖了 2015 年以来发生的许多事件,尤其是上述要点问题,同时,本书也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大量分析。为了避免马后炮之嫌,本书主干内容保持不变。新内容统一整理在长篇后记——《游戏的终结》之中。参考文献已更新。

  在本书最初面世之时,书中的主题可能会让人觉得太过理论化,内容距离现实生活未免有些遥远。而如今,本书呈现的思想已成为眼前发生的一桩桩活生生的现实事件。

  这些事件可谓祸不单行,多年来累积的“因”,如今一股脑地爆发出 “果”。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后果都将持续影响着全人类,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015 年出版时本书所强调的内容,现在可能会成为公共讨论的主题和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直到现在,人们内心才 能真正点燃面对残酷真相的欲望,拿出面对自己和整个世界困境的勇气。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时代像如今这样,如此迫切地需要人们超越 狭隘的自私自利,超越否定真理的冲动。

  就像温斯顿 丘吉尔当年在面临另一场生存危机时,向人们发出的警示一样:这个时代,充满拖延、折中、麻痹和令人困惑的权宜之计, 如今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进入一个自食其果的时代。

  萨蒂亚吉特 达斯

  2021 年

  于澳大利亚,悉尼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