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98.00

科学技术史辑要 1 曲安京 著 9787030760876 科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积累,认识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逻辑与规律,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国家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科学技术史辑要》分科学史、文化遗产与技术史、生态环境与医学史和科学史理论与应用4个栏目,立足学术性、专业性和创新性,以全文转载、论点摘编、篇目等不同形式,收录了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年度优秀论文,旨在全面呈现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促进交流与合作。

  目录

  目录

  前言 / i

  全文转载

  科学史(栏目主持:陈镱文、王昌、赵继伟) / 3

  从科学理解到文化臆想

  —明清学者对阿拉伯天文学的认识 石云里 / 4

  刘岳云《测圆海镜通释》补证与解读 李兆华 / 22

  康熙朝经线每度弧长标准的奠立

  —兼论耶稣会士安多与欧洲测量学在宫廷的传播 韩 琦 潘澍原 / 47

  关于秦汉计量单位石、桶的几个问题 邹大海 / 68

  文化遗产与技术史(栏目主持:李威、史晓雷) / 85

  水运仪象台复原之路:一项技术发明的辨识 张柏春 张久春 / 86

  唐长安城圜丘的天文意义 *安京 陈镱文 / 97

  《水车图说》考

  —兼论斯卡奇科夫对中国农业的研究 郑 诚 / 105

  生态环境与医学史(栏目主持:陈明、胡鹏、杨莎、周云逸) / 123

  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

  —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王思明 周红冰 / 124

  文献、史料与知识

  —古农书研究的范式及其转向 葛小寒 / 140

  当梅威令遇到李鸿章:西医将行于中国?

  —由晚清三场医学考试引发的讨论与思考 高 晞 / 155

  “基本药物”的历史

  —权利与利益之争 苏静静 张大庆 / 185

  科学史理论与应用(栏目主持:高洋、刘茜、袁敏) / 199

  性别之眼:帝国博物学家玛丽安 诺思的思想及其冲突 姜 虹 / 200

  法国《自然》杂志上的徐家汇观象台

  —作为人类福祉和国家荣誉的海外科学活动 吴 燕 / 210

  近代实验科学的中世纪起源

  —西方炼金术中的技艺概念 晋世翔 / 227

  谁是近代化学之父

  —化学革命的三种叙事 李文靖 / 237

  论点摘编

  科学史 / 249

  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 李文林 / 250

  和算成就对吴文俊中算史观的诠释 徐泽林 / 253

  基础科学研究:基于概念的历史分析 张九辰 / 255

  印度库塔卡详解及其与大衍总数术比较新探 吕 鹏 纪志刚 / 257

  《圆率考真图解》注记

  —曾纪鸿有没有计算出π的百位真值? 高红成 / 259

  北宋初年天文机构中的成员构成 王吉辰 / 262

  五星是历:星曜行度文献源流考 赵江红 / 264

  清顺治元年之造历活动

  —从山东省图书馆藏顺治年间《时宪历》 出发的考察 汪小虎 / 266

  自相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实考源 江 南 / 268

  日本古代气象占记录研究

  —以云象为例 杨 凯 / 270

  黄百家《明史 历志》新探 褚龙飞 / 272

  岭南数学家凌步芳算稿及书版的新发现 廖运章 / 274

  儒家开方算法之演进

  —以诸家对《论语》“道千乘之国”的注疏为中心 朱一文 / 276

  牛顿《原理》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万兆元 何琼辉 / 278

  朱元璋与明代天文历法 李 亮 / 280

  达尔文在中国进行的心理学问卷调查和数据引用规则 刘红晋 / 282

  杨乐在函数值分布论上的贡献 王 元 乔建永 / 284

  文化遗产与技术史 / 287

  大连营城子汉墓出土龙纹金带扣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谭盼盼 / 288

  陕西临潼新丰秦墓出土铁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 刘亚雄 / 290

  秦始皇帝陵出土青铜马车铸造工艺新探 杨 欢 / 291

  《梦溪笔谈》“弓有六善”再考 仪德刚 / 293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牛英彬 / 295

  丁公及周边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岩相和化学成分分析 陆青玉 / 296

  广西宋代永福窑铜着色釉瓷器的科学分析 汪常明 / 297

  20世纪半导体产业技术赶超的历史研究 姚 靓 / 299

  玲珑仪新考 张 楠 / 300

  陶寺遗址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控制 何 驽 / 302

  中国传统金属工艺振兴措施研究 李晓岑 / 304

  试论坪坦河流域侗族鼓楼结构形式的历史演变 张星照 / 306

  隋唐五代时期白瓷制瓷技术的创新、流变与传播 李 鑫 / 307

  生态环境与医学史 / 309

  重建农业中国?

  —二战后中美农业技术合作考察始末 罗兴波 / 310

  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 卜风贤 / 312

  旱魃袭麦:“丁戊奇荒”成因再探 李伊波 齐文涛 / 314

  从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种植 王保宁 朱光涌 / 316

  陈仅《艺蕱集证》考述

  —兼论清代甘薯在陕西的引种与推广 熊帝兵 / 318

  《便民图纂》中的农学知识及其价值 杜新豪 / 320

  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 赵利杰 / 322

  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以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为引 徐晨飞 包 平 / 324

  西方国家对中国荔枝的关注与引种(1570—1921年) 赵 飞 / 326

  “干针”对中医针灸的“入侵”与“*立”

  —兼论针灸概念与理论变革 张树剑 / 329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周东浩 刘 光 / 330

  从国际性到地方性:中华医学传教会演变探析(1838—1886年) 李传斌 / 332

  以“卫生”之名的扩张

  —上海公共租界近代卫生体系的形成 严 娜 / 334

  天回医简《经脉》残篇与《灵枢 经脉》的

  渊源 顾 漫 周 琦 柳长华 武家璧 / 336

  现代医疗空间的自主与北京中央医院的筹建 李彦昌 / 338

  19世纪中叶一个俄罗斯医生眼中的中医 牛亚华 / 340

  科学史理论与应用 / 343

  论民国时期科学理想与社会诉求的建构

  —以进化论的传播为例 朱 晶 / 344

  克拉拉 伊梅瓦尔博士:科学史中一颗延迟闪亮的星 傅梦媛 田 松 / 345

  明末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胡 晗 关增建 / 347

  清季中国地学会的世界地理研究 谢皆刚 / 349

  庞佩利与中国近代黄土地质学 丁 宏 / 351

  数的宇宙生成论:《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与《蒂迈欧》比较研究 刘未沫 / 353

  晚清“西学启蒙十六种”的“即物察理”认识论 王慧斌 / 354

  论中世纪学者樊尚的“自然史”观念 蒋 澈 / 356

  “科学”取代“格致”的过程与释义变迁 王若尘 / 358

  从“学术*立”到“国家科学”兼及中国物理学会和《物理学报》的

  历史观察 胡升华 / 359

  牛顿学说在欧陆的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陈方正 / 361

  论近代自然科学与中国地方志的转型发展 曾 荣 / 363

  生物学中的机遇解释:从古希腊到现代综合 赵 斌 孙旭男 / 365

  改进还是停滞:民国苏南桑树育培技术实践探讨 杨 虎 / 367

  篇目**

  保护—传承—创新—经略—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承续和发展 / 371

  商代扁体铜卣的铸造工艺研究 / 371

  考古所见制盐遗址与遗物的特征 / 371

  农业史和妇女史视域中的技术与社会

  —白馥兰中国技术史研究探析 / 372

  日本江户兰学中的中国知识及其局限

  —以《厚生新编》(1811—1845?年)对《本草纲目》的参考为中心 / 372

  敦煌古藏文医算卷“人神”喇(bla)禁忌研究 / 372

  晚清西方公共卫生观念之传入

  —以傅兰雅《居宅卫生论》为中心 / 373

  科学与社会互动的典型例证

  —“神经衰弱快速综合疗法”之历史 / 373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演变 / 374

  “科学”的概念史

  —从中世纪到后工业化时代 / 374

  孙中山对中国科学本土化解释及其贡献 / 374

  精彩书摘

  全文转载

  科学史

  从科学理解到文化臆想

  —明清学者对阿拉伯天文学的认识

  石云里

  摘要:明朝建立之初,不仅将《回回历法》纳入官方历法系统与《大统历》“参照使用”,并且翻译完成了《回回历法》一书。不过,书中只有关于实际天文计算的方法与历表,缺乏对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更没有关于回回天文学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相关材料。当后来一批儒学出身的中国历法家试图了解该书的“历理”的时候,前一类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书中内容产生了种种误解,而后一类知识的缺乏则让一些中国士人产生了西域历法起源于中国的文化臆想。明末以后,来华耶稣会天文学家对欧洲天文学的系统介绍,终于使梅文鼎等中国历法家达成了对《回回历法》科学基础的正确理解。但是,由于文化心理和特殊社会政治环境的催化,关于西域历法起源于中国的文化臆想却在进一步发酵,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学中源”说,在清朝盛行一时。

  关键词:《回回历法》;外来天文学的吸收;历理;西学中源

  明朝虽然是一个汉族政权,但对兴盛于元朝的阿拉伯天文历法却十分重视,不仅从一开始就设立了专门机构供西域历法家继续开展工作,并且规定将《回回历法》纳入官方历法系统,与占主导地位的《大统历》“参照使用”。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1328—1398)又下旨,命回汉官员合作开展相关著作的翻译,从而导致了《天文书》和《回回历法》的诞生。前者是一部星占著作,后者则是一套纯实用性的阿拉伯历表以及用表计算指南,缺乏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从明中后期开始,一些儒家学者开始对《回回历法》展开研究,试图了解它背后的“历理”。由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结果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认识和生搬硬套的现象。同时,由于对阿拉伯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与背景缺乏基本了解,加之文化心理上的需求,明朝学者中竟出现了回回历学起源于中国的说法。明末欧洲数理天文学的大规模引进,为《回回历法》的科学理解提供了充足的基础知识,中国历法家因此达成了对《回回历法》的科学理解。但关于其起源于中国的说法却仍在流传,并在清初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中被扩展成一整套“西学中源”的文化臆想,盛行一时。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在外来科学知识引进中,知识引进的不对称性会造成怎样的科学与文化后果。

  一、不对称的知识引进

  从内容上来说,《回回历法》是一套典型的阿拉伯历表(Zij),由天文表与用表指南组成,可用于太阳、月亮、五大行星位置(黄道经度和纬度)、日月食以及月亮五星凌犯的推算。这些天文表和算法的理论基础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约90—168)的几何天文学,其中关于太阳、月亮与五大行星的运动都建立有几何模型,包括偏心圆、本轮-均轮、均分圆模型等,另外还有建立这些模型的宇宙学框架、天文观测基础、数学方法以及相关的三角学和几何学基础,等等。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历法本身都是以实用算法为中心,较少含有这种专门进行理论性探讨的内容,而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参与《回回历法》翻译的中国学者和历法家,大家所关注的也只是这部历法中的实用性内容,尤其是中国传统历法中所缺少的关于行星纬度与五星凌犯的计算方法;所以,他们显然都没有在理论问题上向参与翻译工作的回回历算家们发出任何追问。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回回历法》的背后还有这样的理论性知识以及这类知识的重要性,参与翻译工作的回回历算家们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多此一举”。结果,这次翻译显然存在一种知识上的不对称性:与实用目标有关的知识变成唯一焦点,而与此无关的基础知识则被完全忽略。明末在华的耶稣会士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612年9月,在北京的熊三拔(Sanbatino de Ursis,1575—1620)在一份关于中国历法及改历问题的报告中指出:

  郭守敬时代从波斯来了一些穆斯林,他们向皇帝进献了许多关于行星的理论与实用性著作。郭守敬不愿使用这些著作,所以它们没有得到翻译。但皇帝接收了它们,并藏在宫中。洪武皇帝登基后发现了这批著作,一时珍爱有加,更想利用它们来改革历法,于是命翰林院的两位翰林与几位在华的穆斯林开展翻译。 可是,由于当初进献这些著作的人几乎已经是70年前来华的,这时也都不在中国了,所以受到翻译的仅仅只是他们行星学说中的实用部分。理论部分和其他有关天文历法的著作则被忽视,尽管它们仍然被藏在宫中。所以,中国人缺少我们欧洲意义上的天文历法著作,不管是讨论行星理论的,还是讨论其他科学与思辨主题的。他们缺乏这样的著作,不管是本国的还是来自穆斯林的。因此,即使是钦天监的官员们,除了预报日月食,以及为建筑和下葬之类的地点指示吉凶外,其他则一概不知。

  在崇祯二年(1629年)开始编修《崇祯历书》时,主持其事的徐光启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不无感触地指出:

  《回回历》则有纬度、有凌犯,稍为详密。然千年以前之书,未经更定。而两书皆无片言只字言其立法之故,使后来者入室无因,更张无术,凡以此耳。

  徐光启之所以要在《崇祯历书》中加入理论性的“法原”部,应该也是由于这一“前车之鉴”。

  二、来自钦天监外的关注

  明朝中后期,一股研究历算之学的潮流在钦天监外兴起,涌现出了一批儒者出身的历算名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顾应祥(1483—1565)、唐顺之(1507—1560)和周述学(生卒年不详)。这批人不仅研究中国传统历学,也关注外来的回回历学。其中,顾应祥,字惟贤,号箬溪,长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一生不仅赢得了正直无私的官声,还以博学多才、精通历算而知名,著有《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勾股算术》一卷、《测圆算术》四卷、《弧矢算术》一卷、《授时历法撮要》一卷。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境内)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同时也是明中后期的一代名儒。在历算学方面,他曾追随顾应祥学习和研究,著有《勾股测望论》《勾股容方论》《弧矢论》《分法论》《六分论》等“数论五篇”。他的《稗编》一书辑录了很多与历算学相关的条目,另著有《历算书稿》十二册,书稿在清道光年间仍然存世。周述学,字继志,号云渊,山阴(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人。一生未曾科举为官,曾随唐顺之研习历算之学。其《神道大编历宗算会》十五卷和《神道大编历宗通议》十八卷仍有抄本传世,前者专论算学方法,后者则专论古今各代历法以及主要天文仪器。另有《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四卷以及《云渊先生文选》四卷的万历间刻本存世,前者主要讨论了来源于西域的星命术,后者则收录了周述学不少有关天文历法和星占命理的文章。

  成化十三年(1477年)秋天,南京钦天监监副贝琳(1429—1482)刊印了自己重新编修的《回回历法》,从而使更多钦天监外的学者能够接触到这部著作。《回回历法》原本是官方历法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正德十三年(1518年),钦天监漏刻博士朱裕上疏请求修订历法,在指出《大统历》所承袭的《授时历》已经“历岁既久,不能无差,故推算日月交食、五星躔度有差失”的同时,也提到“《回回历》自开皇己未至今九百余年,亦有疏舛,连年推算日月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