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08.00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IPT-A在既往评估所考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之上,同时认识到文化和心灵(spirituality, 也译为精神性/灵性)的作用,提供了一个青少年心理评估的新方案。这些经历可能对青少年的人际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容易被忽视。

  ·由于一些原因,一些年轻的成年人更适应青少年的评估和治疗框架。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在20多岁时继续处理10多岁遇到的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对其中一些年轻人来说,伴随而来的发展动力和人际关系受到的影响在他们18岁以后仍在继续。因此,本书将IPT-­A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年轻的成年人,而不局限于“成年”对年龄的死板规定。

  ·作者行文时始终强调临床工作者与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过渡性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在这段关系中,“治疗师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关怀并向青少年传达,他们能被看到,以及,他们很重要。”

  当然,本书的精彩远不止于此。相信各位读者会在书中收获属于自己的触动和领悟。

  内容简介

  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Adolescents, IPT-A)是一种基于实证证据的心理治疗干预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到人际关系与当前症状之间的相关,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本书是针对该疗法的综合指南,概述了该疗法的结构和技术,利用治疗室中的实际案例,说明了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来访者在治疗中表现出的问题的多样性。

  《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的两位作者都拥有在临床实践和督导中运用人际关系疗法的丰富经验,且多年来从事与青少年有关的心理治疗工作。

  通过阅读《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读者能够系统学习IPT-A的理论和技术工具,添加到他们的临床技能中,或深化现有的IPT-A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伯特·麦卡尔平 (Robert McAlpine)  临床心理学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为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服务。他还教授人际心理治疗的入门和高阶课程,并为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成人或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的治疗师提供督导。

  安东尼·希尔林 (Anthony Hillin)  拥有30年经验的临床医生和培训师,强调用整体方法来改变,专门研究丧失、转换和冲突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成人或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相关的入门和高阶培训以及督导。

  主译简介

  李卫晖 医学博士,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行为医学专科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治疗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人际心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内页插图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万千心理·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临床指南  [澳] 罗伯特·麦卡尔平(Robert McAlpine) 著,李卫晖 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精彩书评

  人际心理治疗作为有I级证据的抑郁症一线心理治疗方法,已被写入了各大权威抑郁症治疗指南,也被推荐为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案。人际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非常重要,青少年对人际依恋的需求反映在人际心理治疗的临床方法及其在治疗联盟中的应用上。这是青少年人群所独有的。因此,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指南的推出就非常有必要。

  如果本书的出版能促进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的传播和应用,为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就足矣。——王小平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本指南的介绍与引导

  第二章 整体评估模型

  第三章 青少年的依恋

  第四章 临床技术

  第二部分 IPT-A的初始阶段

  第五章 IPT-A的初始阶段

  第三部分 IPT-A的中期阶段

  第六章 IPT-A的中期阶段

  第七章 复杂性哀伤

  第八章 人际冲突

  第九章 角色转换

  第十章 人际隔阂

  第四部分 IPT-A的巩固阶段

  第十一章 急性期治疗的总结

  第十二章 延续和维持治疗

  第五部分 结语

  第十三章 结束语

  精彩书摘

  个性化治疗

  IPT-A适合年轻人的原因之一是,它提供了许多机会,根据每个来访者的情况量身定制心理治疗。本指南概述了如何根据以下情况开展IPT-A: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技能水平和当前可获得的支持水平

  ·与抑郁症或其他障碍发作相关的问题领域(problem areas)

  ·他们的依恋行为模式

  ·他们对治疗的参与度

  ·适当地让父母或他人参与治疗

  这些个性化干预的因素是IPT-A所固有的。我们还展示了额外的考虑如何为IPT-A的个性化提供具体的途径,包括在整体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因素、青少年对改变的意愿、自助策略以及延续或维持治疗的需要。

  术 语

  书中使用的青少年(adolescent)、年轻人(young people)、青年(young person)或来访者(client),都指代年龄范围较广的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群体。

  那些对年轻人很重要的人有时被称为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这可能包括父母、养育者、家族(extended family)、朋友、教师、运动教练或其他在来访者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的人。为了行文流畅,“父母”一词有时被用来表示“父母或养育者”。

  IPT-A概述

  穆夫森等人(Mufson et al., 2004)把IPT-A构建为三阶段模型,包括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终止阶段。每个阶段包括4次会谈,干预全程共12次。虽然本书保留了穆夫森的模型中的一些核心元素,但我们在初始阶段中删除了评估和概念化,把终止阶段改为巩固阶段,其中包括对急性治疗期的总结,然后是延续和维持治疗。这些变化反映了治疗的顺序:在完成彻底的评估之前,治疗师不会选择IPT-A作为干预措施。治疗师也不会因为12次会谈结束就“终止”干预。图1.2展示了IPT-A干预的顺序阶段。

  评估和个案概念化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评估和个案概念化的过程。在多数案例中,评估过程会分别与来访者及其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如果合适)进行单独和共同的会谈。

  乔治·L.恩格尔(George L. Engel)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评估模型,从那时起,该模型就被当作整体评估的黄金标准,探索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影响个体(Engel, 1977)。最近,这种模式已扩展到文化和心灵领域(APA, 2013; Ravishankar, 2012; Hillin and McAlpine, 2005),承认这些因素在许多来访者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它们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方面发挥的作用。

  对这五个领域的探索,将涉及那些导致易感、诱发、维持、保护痛苦或障碍的因素,从而形成包括但不限于症状学的青少年的侧写。青少年并不仅仅是症状的集合。该过程的目标是:(1)得出一个广泛适用的模式,帮助来访者了解他们当前的困境及背景;(2)开始实现一定程度的希望和信念,相信事情会变得更好;(3)确定后续干预的性质。是选择IPT-A,还是长程动力学或认知为主的干预更合适?

  在开始IPT-A初始阶段之前,治疗师将与年轻人讨论初步的概念化。人际关系概念化将在IPT-A初始阶段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世界探索后进行讨论。

  在评估和概念化以及随后的阶段,治疗师将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强大的治疗联盟。对这种关系本质的最合适的描述是“过渡性依恋(transitory attachment)”(见第二至第四章、第十一至第十二章)。

  IPT-A初始阶段

  治疗师在初始阶段会提供心理教育,帮助来访者更了解自己的症状,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治疗如何起效,以及治疗将如何帮助他们。一旦来访者明白自己为什么变得痛苦,开始看到一条合理的前进道路,他们就会更相信治疗过程将使自己受益。心理教育的两个结果——理解和相信——将共同促进最佳临床结果的实现。

  初始阶段的核心是人际关系清单(interpersonal inventory),它由五个任务组成。该清单的目的是将青少年的痛苦或症状与人际关系联系起来。

  第一个任务是详细探讨青少年的重要人际关系。治疗师将引导来访者讨论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可能如何改变,自己通常会向谁寻求支持和照护。

  人际关系清单的第二项任务是将青少年的症状放在一个时间框架内。用时间轴记录重大事件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并探索其对人际关系造成的后果。

  第三项任务与其他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治疗师需要与来访者合作,共同确定以下四个问题领域中的哪一个与来访者的痛苦相关最密切。

  1.复杂性哀伤(Complex Grief):当来访者的痛苦或症状与某重大丧失密切相关时,则确定为该问题领域。这个问题领域包括丧亲和一系列其他形式的丧失,包括失去一段关系、宠物、友谊、文化、因地点变化引发的丧失、移民等。来访者通常没有机会哀悼丧失,未解决的哀伤发展成为抑郁或其他症状(第七章)。

  2.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Disputes):当未解决的冲突主导了临床表现时,人际冲突将被确定为问题领域。人际冲突的关键特点是,来访者感到“被困住了”,由于不妥协而无法行动。冲突通常发生在来访者和重要他人之间,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男女朋友、教师、雇主、同伴或运动教练。在这个问题领域中,通常会出现对其他人的未满足的期望。冲突导致了痛苦,当痛苦看不到尽头时,就会发展成精神症状(第八章)。

  3.角色转换(Role Transition):当被赋予新角色时,角色转换就会发生,这个角色会导致年轻人的重大痛苦。例如,家庭破裂、新兄弟姐妹的到来、新工作或新学校、成为父母、父母生病、离开家、完成学业和健康问题等。当青少年缺乏心理社会支持且依恋需求受损时,这些变化会带来压力,并可能发展为抑郁或焦虑障碍。角色转变通常伴随着对新角色的矛盾心理、对失去旧角色的悲伤、失去与旧角色相关的社会支持、对新角色的不熟悉引发的焦虑,以及对新的技能和社会支持的需求(第九章)。

  4.人际隔阂(Interpersonal Gaps):指缺乏社交和沟通技巧,因此损害了启动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尽管这些青少年可能渴望人际关系,但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尝试中多次失败,并在被拒绝和孤独中变得抑郁或焦虑(第十章)。

  在人际清单的第四个任务中,治疗师强调问题领域和心理痛苦或症状之间的联系,并向来访者解释,随着问题领域成为治疗的焦点,症状将逐渐缓解。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事件的讨论,青少年开始更好地理解这种联系,并迅速发展出这样的理解:随着问题领域得到解决,痛苦就会减轻。

  第五项任务是建立关于来访者依恋类型的假设,这项任务在治疗师第一次见到青少年时就要开始进行。了解青少年的主要依恋风格是IPT-A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来访者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时,心理问题就会出现,人际关系就会破裂。IPT-A的目标不是改变来访者的依恋类型,而是帮助他们发展能更有效地满足依恋需求的人际交往能力。依恋类型将影响IPT-A对来访者的个性化程度,包括来访者对治疗的期望、治疗进展、咨访关系策略以及采用的特定治疗技术。第三章和书中的其他地方将说明依恋相关的内容。

  在完成人际清单的五个任务之后,治疗师可以开始讨论人际关系概念化(第五章),并将其增加到整体评估之后的初始概念化中(第二章)。

  IPT-A初始阶段的最后一个任务是讨论来访者、来访者的家庭和治疗师的责任,并为中期阶段的治疗做准备。

  IPT-A中期阶段

  在IPT-A的中期阶段,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工作,解决在初始阶段确定的问题领域。治疗师将使用与特定领域相关的策略以达到以下目的。

  ·帮助来访者有效地哀悼丧失,并与(失去亲人或其他客体后的)新生活建立联结(复杂性哀伤)。

  ·提高来访者理解人际冲突的洞察力,发展解决冲突的技能(人际冲突)。

  ·帮助来访者脱离与旧角色的联系,发展和管理新角色相关的人际交往能力(角色转换)。

  ·发展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社交及人际技能(人际隔阂)。

  治疗室可以成为来访者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了解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策略并探索潜在的新策略。治疗师将帮助来访者确定“安全他人(safe others)”,与这些人演练新的人际关系技能后,来访者回到治疗室讨论和处理这些技能。在中期阶段使用的临床技术,包括角色扮演和空椅技术等,详见第四章。

  IPT-A巩固阶段

  一旦中期的工作取得了充分的进展,通常是4—6次会谈后,治疗将进入巩固阶段。在此期间,问题领域仍然是治疗的焦点,但治疗强调不同的重点。巩固期是对急性治疗的总结以及延续和维持治疗。在对急性治疗的总结中,治疗师有四个主要任务:

  1.从过渡性依恋对象的角色中后退一步

  2.通过协助年轻人内化和推广迄今为止在治疗中取得的心理社会进步,促进其独立的能力

  3.为年轻人和父母做好准备,以便他们能够识别再燃(relapse)或复发(recurrence)的早期预警迹象,并制订应对计划

  4.评估延续和维持治疗的需要

  这些目标将在第十一章中讨论。

  对急性治疗的总结提供了一个机会,以解决来访者可能对治疗师(或治疗)产生的依赖。治疗师可以战略性地退出过渡性依恋对象的角色,同时保持必要时可以重新激活的治疗联盟。当治疗师退出时,其他人可以填补这个空间。治疗师和青少年将共同研究如何实现这一点。

  急性治疗总结的第二项任务是强化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的人际行为,以实现其独立。这项任务旨在帮助青少年内化收益,即,将治疗过程中获得的心理社会技巧融入自己的人际交往系统。治疗师将帮助青少年在面对治疗室外出现的心理社会挑战时使用这些技巧。

  第三,治疗师将帮助来访者和父母(如果合适)对可能提示再燃(或复发)风险的变化保持警惕,并制订计划来应对这些可能性。个体的“关爱图”(见第十一章)可以用来确定抑郁症或其他障碍的迹象是否又出现了,并确定适当的步骤来防止复发。

  第四,在急性治疗总结的最后一次会谈中,治疗师将评估延续和

  前言/序言

  经验充分地表明,在参加心理治疗研讨会时,学生在最开始的一二分钟内便会对一些事做出快速的判断。第一个判断是,如果自己需要去看治疗师,那么自己是否愿意去找这位演讲的专家当治疗师。在这一点上,研究资历、声望、学术背景都不是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演讲者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是否能够表达共情,是否善于倾听,是否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他人。从本质上来说,这位演讲的专家是否也是治疗的专家。

  第二则是判断专家所呈现的材料在直觉上是否讲得通。这种方法适合现实中的患者吗?还是它仅仅是一种深奥的“象牙塔”方法,没有现实层面的相关性?治疗中涉及的理论是否对治疗师本人来说都过于复杂(更不用说对患者了)?抑或其中蕴涵着简单的生活原则?该方法是不切实际地宣称优于其他方法,还是愿意承认其他疗法或疗法组合对实际临床实践中的各种患者的价值?

  第三是判断呈现的患者是否真实,他们是否像初学者每天遇到的患者一样?换句话说,介绍的方法和患者是否与临床实践相关?演讲者只是做所谓的临床“个案”报告,还是反映了真实的求助者的故事?

  这些判断同样适用于心理治疗教科书。它们也必须是真实的,涉及我们每天与之工作的个体的真实经历。教科书需具有灵活性。与许多需要严格使用的研究手册不同,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教科书应该能够指导实践、通过临床判断帮助初学者应用该方法,而不是要求初学者使用哪些结构和技术。最重要的是,作者需要在讲述故事、表达共情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必备的关怀和关系时体现出真实性。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和关怀患者,然后才可以帮助他们。

  在青少年的治疗中,我们一直以来都迫切需要一份这样的心理治疗指南,特别是在人际心理治疗(IPT)方面。

  现在有大量青少年领域的IPT研究做出了优秀的贡献,循证实践就建立在这种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当与真实的人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工作时,循证实践的基础必须是治疗联盟以及关怀和理解患者。这也是本指南的精髓。

  本书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建立在青少年IPT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第一,临床工作基于依恋理论,反映了人际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依恋的需求反映在IPT的临床方法及其在治疗联盟中的应用上。治疗师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关怀并向青少年传达,他们能被看到,以及,他们很重要。

  第二个要素是强调整体模型下的治疗和概念化。希尔林(Hillin)和麦卡尔平(McAlpine)介绍了近十年来更广泛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心灵(spiritual)模型,以理解IPT工作中的来访者。他们的创新使我们有了更强的能力去理解来访者。整体模型明确强调治疗师需要倾听和理解患者,特别是患者在文化和心灵层面表达的痛苦。如果不理解青少年的文化和心灵背景,治疗师几乎不可能与经历过哀伤和丧失、令人虚弱的冲突、艰难的生活变动以及社交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工作。

  作者在本书中强调的内容也来自个人经验,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一直与少数民族和澳大利亚原住民(Aboriginal)中经受困扰和创伤的青少年工作。他们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在一起时展现的共情和意愿在他们的作品中熠熠生辉。

  作者强调的第三个要素是与接受治疗的患者合作。在这本指南中,IPT(就像所有其他疗法一样)是与患者一起做些什么,而不是对患者做什么。这体现在IPT重视帮助年轻人理解治疗过程的心理教育。还体现在与患者一起做临床决策上,甚至IPT使用的术语是“治疗协议(agreement)”而不是“治疗合同(contract)”中。这项工作是协作性的,鼓励患者参与其中。这也体现在治疗师的理解和倾听能力上,在与青少年工作时尤其重要。

  最后,作者将IPT视为一种可持续,而不是有期限的治疗。实证数据表明,IPT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这些数据本身就提示临床医生不应终止治疗,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然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认识到,我们与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建立的关系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终止治疗是对患者真正意义上的抛弃。终止治疗会严重破坏良好治疗联盟中发生的所有依恋和矫正性治疗体验,而提供在需要时可以重返治疗的机会,即必要的维持治疗,才能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基地——一段真正的支持性的关系。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幸与罗伯特(Robert)和安东尼(Anthony)共事多年,与他们一起培训、观察他们的工作,并与他们合作开展各种项目。他们在这本书中传达的内容,与他们作为治疗师的工作以及作为个体的身份一样,都是真实的。善于倾听、理解和欣赏多样性以及关怀他人、始终如一的正直是他们在写作和关系中传达的品质。这些品质更能造就一名优秀的治疗师和一本优秀的临床指南,远远胜过研究资历或临床经验。同时,这些品质也造就了优秀的个体。

  毫无疑问,读者会发现这本书对IPT的工作,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本书详尽描述了IPT的结构和技术,理论和概念化部分对该领域中先前的工作做了重要补充。但最重要的是,认真倾听、真实、真诚地关怀他人的要求非常清晰地贯穿了整个指南。这也是IPT的精髓。

  斯科特·斯图尔特(Scott Stuart),IPT协会主席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