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39.80

生命是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代表作全新译本) [奥] 埃尔温·薛定谔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推荐阅读,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经典名著!跟随科学家的非凡视野,领略复杂且壮丽的生命景观。

  一本简明有趣的科普小书,一部划时代的“科学SHENG经”!全文不足10万字,却带动了生物学研究的世纪大爆发!

  如果没有《生命是什么》,DNA双螺旋结构就不会被发现!

  全新翻译无删节,由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审校。

  完整收录《生命是什么》《心灵与物质》,特别放送《个人小传》,再现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谔的天才一生。

  内容简介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SHENG经”:

  •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

  •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

  •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

  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场学科融合带来了20世纪生物学研究的爆发式成长,因此催生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生命是什么》是能让每个人都受益一生的科学启蒙经典之作。薛定谔的语言轻松、简洁、有趣,即使没有相关学科背景也能读懂。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奠基人之一,因提出举世闻名的波动力方程而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他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讲座中,阐述了对生命本质现象的思考,后来他将这些观点和论断整合,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这部小书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科学著作之一,吸引了许多物理学家转投生物学,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并且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译者简介

  梁震宇,广东广州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莱顿大学产业生态学理学硕士。嗜读书,爱写作,偶尔与古典乐同好排练演出。现居荷兰,主要从事笔译工作、跨文化交流与学术会议交替传译,兼职教授中文。

  精彩书评

  我认识到这本书一定会跻身于本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科学著作之列。它代表了一个物理学家力图理解一些真正的生命之谜的有力尝试,这位物理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组成的理解。

  ——英国物理学家 罗杰•彭罗斯

  在这本小书里,薛定谔清晰而简明地回答了一个科学家企图揭开生命奥秘时碰到的概念上的问题,它是大学生尤其应读的书。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保罗•戴维斯

  历史已经证明,《生命是什么》着实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前者在生物学中所起的作用就像后者在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一样。

  ——日本生物学家 近藤原平

  目录

  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

  序言

  第yi章 经典物理学家对生命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遗传机制

  第三章 突变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第五章 对德尔布吕克模型的讨论与检验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

  第七章 生命建立在物理学定律之上吗?

  后记 论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心灵与物质

  第yi章 意识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认识的未来

  第三章 客观性原则

  第四章 算术上的悖论:心灵的单一性

  第五章 科学与宗教

  第六章 感官属性的奥秘

  个人小传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智力进化的危险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本章开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人类还能否在生物学上继续进化?我相信,前面的论述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与之相关的观点。

  第一点是行为的生物学意义。行为本身虽然不能遗传,却能够顺应个体的天赋与周围环境,并在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做出调整。因此,行为能够显著加快进化的过程。在植物和较为低等的动物中,适当的行为方式是通过缓慢的自然选择过程,即通过不断试错来实现的;然而,人类这种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能够选择自己的行为。这个优势是不可估量的。人类有这样的弱点,繁殖速度缓慢且分布相对分散;同时,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为了避免生物学上的危险,人类会控制后代的数量,这更是进一步降低了物种繁衍的速度。但是,人类在智力上的优势或许能轻松弥补这个缺陷。

  第二点与第一点密切相关,主要针对于回答“人类还能否在生物学上继续进化”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完整的答案,即:这将取决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因为相信命中注定的事情无法改变而选择坐以待毙。如果我们想要某件事情发生,就必须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事件的演进大体上也是如此;它们并非由命运之轮强加给我们,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我们的生物学未来其实就是时空跨度很大的历史,所以,我们决不能认为人类的命运早已由自然法则决定,无可改变。假如有一种超级生物,看待人类就像人类看待鸟儿和蚂蚁一样,那在它们看来人类可能就是由命运操纵的;但对于人类自身而言,我们就是舞台上的主角,命运并不能做主。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狭义和广义的历史都是命中注定,由我们无法改变的规律与法则决定,原因是相当明显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仅仅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除非他能广泛宣扬自己的观念,并说服众人也去这么做。

  那么,为了保障人类的生物学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在这里,我只谈谈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我看来,我们现在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就快要错过“通往完美之路”的最佳时机了。我在前面提到,自然选择是生物学进化必不可少的条件。若是完全除去自然选择,进化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发生倒退。援引朱利安•赫胥黎的话:“……退行性(丢失的)变异会导致器官的退化,当这个器官变得毫无用处时,自然选择也就不再作用于它,也不会让它维持在可用的水准之上。”

  当今社会,生产过程正日趋机械化和“无脑化”。我相信,这会使我们的智力器官普遍退化,造成严重的危害。手工活儿越来越被低估,在单调枯燥的流水线上,机灵与迟钝的工人越来越无差别化;这样一来,聪明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和敏锐的双眼又有何用?事实上,不够聪明的人在这种系统中会更加如鱼得水,因为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顺应沉闷的工作;他们可能会更轻易地获得稳定的生活,安居乐业,生儿育女。这很容易导致对才能与天赋的负面选择效应,后果严重。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因此,用于改善这种状况的福利与保障制度也应运而生,例如为保护工人免遭剥削和失业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人们认为这些措施是有益的,甚至已变得不可或缺。但是,我们决不能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减轻个体对自己所负的责任与平均分配就业机会的同时,人才的竞争也可能会被削弱。这给人类生物学上的进化踩了一脚急刹车。我知道,这个观点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可以有力地反驳道,我们应该更关注人类当前的福祉,而不是去担忧未来的进化方向。所幸的是,我有更好的理由。我相信,这两点其实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在需求之外,无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祸患。我们必须改进发明出来的精巧机器,让它们从人类身上卸下所有纯体力的、单调枯燥的、机械化的劳动,而不是生产出越来越多不必要的奢侈。我们的目的在于由机器来接替人类已经太过熟练的活计,而不是由人去接手那些机器成本太高昂的工作。遗憾的是,后面一种情况是时下的潮流。如果让机器替我们去做简单重复的劳作,尽管不会降低生产成本,却会让生产者更加快乐。但是,只要世界各地的大公司一天不停止激烈的竞争,这个目标就一天不可能实现。这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竞争,因为它不会为我们带来生物学上的价值。我们应当致力于回归到人和人之间其乐无穷的智力竞争。

  前言/序言

  序言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家在特定的领域掌握着全面而深入的一手知识,因此,他一般不会为自己并不精通的命题著书立说。这便是所谓的“贵族义务”(noblesse oblige)。然而为了讨论本书所要阐明的主题,我请求放弃所谓的“贵族”(noblesse)身份(如果我能够妄称自己为学界的“贵族”的话),从而免去随之而来的“义务”。我的理由如下:

  我们从祖先处继承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寻求一种包罗万象的、能够统一各个学科的知识。人们赋予最高学府的名称提醒着我们,自古以来,普适性一直是人类的至高追求。然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各个学科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我们清楚地感觉到,我们才刚刚开始获取可靠的资料,得以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人作为一个个体,若想跨越自己专攻的一小块领域而驰骋于更大的知识疆域上,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我认为,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我们当中的某些人应该大胆着手整合现有的事实和理论,即使其中某些内容是二手的、不完备的;即使还要冒着当众出丑的风险。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实现追求普适性的目标。

  我的申辩到此为止。

  语言的障碍不可小觑。一个人的母语如同他最合身的衣裳,用外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同强行套上不合适的新衣,并不会感到舒适自在。在此我要感谢英克斯特(Inkster)博士(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帕德莱格•布朗(Padraig Browne)博士(梅努斯圣帕德里克学院),还要感谢S. C. 罗伯茨(S. C. Roberts)先生。为了给我量体裁衣,他们可谓殚精竭虑;而我有时不愿放弃自己“独创”的式样,还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倘若经过朋友们的斧正,书中仍有一些我“独创”的痕迹得以幸存,那么应当归咎于我,而不应对他们加以责难。

  本书中诸多小节的标题原本只是页边摘要,因此读者应当连贯阅读各章的正文。

  埃尔温•薛定谔

  都柏林

  1944年9月

  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念,而是对生的沉思。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