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6.00

素锦的香港往事 百合 著 中华书局

数量

商品详情

素锦的香港往事 百合 著 中华书局

素锦的香港往事 百合 著 中华书局

  编辑推荐

  1.小人物与大时代

  素锦在香港的二十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大事件对她的影响,从香港经济的腾飞到李嘉诚的第一桶金——塑料花生意,从香港的房价飙升到1973年的香港股灾,从1962年的香港水荒到令人闻之色变的台风“温黛小姐”,桩桩件件都影响着素锦的生活,从中可以体会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被动与无奈。

  2.女性的内在成长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素锦作为女性的心路历程与内在成长。从不得不依附他人,到克服种种困难,自己出去打工。不管多么艰难,也从未放弃作为母亲的责任,把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源源不断寄回上海。最难得的是,素锦在经济状况极度困窘的情况下,一直未曾放弃自我成长。如书中所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支撑素锦度过了人生中很多艰难时刻。

  3. 内地与香港的相互扶持

  1962年,香港遭遇水荒。周总理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这才有了东江引流入港的工程计划,简称“东深供水工程”。 同时,内地在自身也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决定从武汉、上海、郑州向香港开出三趟专列,专门用于运送蔬菜、水果、活鱼、活鸡等食品,以满足港人需求。这三趟专列被称为“香港生命线”,1973年,香港遭遇油荒,内地通过华润公司出手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内地与香港的相互扶持由来已久。

  4.此书已有一定的关注度

  本书最初刊登在《读库》2002年第2期,四万余字。此文一经刊出,即引起广泛影响。(1)2022年7月1日的《读库小报》刊载了胡子华的评论文章《三百余封书信,一位女性二十年的光阴》。(2)2022年7月4日,故事FM做了一期节目,名字叫“寻找素锦”,故事FM公号这篇文章阅读量为6.2万。(3)这一期《读库》入选2022年豆瓣年度读书榜单。(4)荣获2022“收获文学榜”非虚构类第二名。

  5.著名演员、导演、专栏作家陈冲的推荐

  陈冲亦被素锦的命运深深打动。她找到了本书作者百合,表示有改编成电影的打算,并欣然为本书题写了推荐语:从剪不断理还乱的七情六欲,到富有牺牲精神的爱;从无奈求生存的奔波,到阅读罗曼·罗兰时的感动和升华;这对姐妹长达19年的通信,记载了时代洪流中一群小人物的梦想、命运和精神,感人至深。

  内容简介

  《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书以素锦和妹妹素美(为信主及家人讳,对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姓名作了处理)之间的真实通信为基础,讲述了素锦在香港二十年的日常生活以及期间所历经的悲喜。

  素锦是上海人,年轻时因家境贫寒,做了舞女。结识章先生后,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生下三个孩子。但章后来带着原配及孩子去了香港,素锦失去了生活来源。百般无奈之下,她于1956年只身赴港。三个孩子留在上海,由素锦的妹妹妹夫照顾。素锦在港省吃俭用,把钱源源不断地寄往上海。

  通过本书,我们能感受到素锦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港二十年间的隐忍及煎熬;也能看到一位香港普通小市民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特别是对于香港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的独特体会。这些书信虽是素锦的个人哀乐,但也反映了20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底层百姓的生活;既是素锦个人生命史的片段,也是研究香港城市史的文献史料。本书对信札的呈现克制而恰切,读来历历在目,深受冲击。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百合,作家。代表作:《百看红楼》三部曲,散文集《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精彩书评

  意外得来的三百二十六封信里,藏有一个女人二十年来在异乡的艰难。以真实书信作底,两位作者真切勾勒了女主人公素锦在香港二十年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间所历经的悲喜。叙述平实、朴素,对信札的呈现克制而恰切,读来历历在目,深受冲击。《素锦的香港往事》关乎一位普通女性二十年的人生过往,亦是香港平民际遇的诚实纪录。(北师大教授张莉)

  目录

  序

  引子

  上篇(1956—1966)

  下篇(1967—1976)

  尾声:最后一封信

  后记

  精彩书摘

  引 子

  我知道她的名字,见过她的字迹,却不清楚她的模样;我了解她的人生,洞悉她的脾气,却不知晓她的结局。

  她是一百年前出生的人。

  在上海文庙的一个旧货市场上,有缘人和她偶然相遇,那时候的她,已然栖身于一堆故纸里。

  准确地说,那是一些旧信,她是那位写信的人。

  在一摞摞的家信中,顺手拿起了第一封,从此跌进了一个女人煎熬的人生里去。

  那是一封向上海市政府申请赴港的信。

  我于十九岁时,因家庭生活困难,父亲去世甚早,母亲身弱,弟妹幼小,一家无依,为生活逼迫,只得进入舞场伴舞。

  后遇章文勋后,愿负担我一家生活,我也急欲脱离恶劣环境,就与之同居。

  后我母亲亡故,妹也结婚,弟于一九五一年参干,现在朝鲜。

  现我在上海无亲无故,只有子女三人,长女十岁,现在上学四年级,次子八岁在三年级,三女在幼儿园,我自己也身弱多病。

  章文勋于一九五零年七月赴港后,于一九五零年十一月曾来沪携领其妻儿一同赴港,其走时,我也不知。后其来信曰,我们的生活费由他每月汇来家用,我因无技能,只得教养子女。所以我也一直留于上海,也从未有去过香港。只有平时他难得来信与我得知他的情形外,我是无法可以得知他的信息,他每月给我们的生活费是五佰元港币。

  自一九五三年起,汇款经常脱(拖)期,有时脱(拖)十多天,有时脱(拖)一月以上。而汇款也减少,有时四佰元,有时三佰元,生活也已感入不敷出。在(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起到现在,就没有能再收到他的汇款。所以目前我的生活确实陷于万分困难,实难维持,借贷无门,实在无法,故而请求照顾使我们能维持生活,只得赴港以解决三个子女的生活问题。

  这一份残缺不全的申请,没有落款和日期,但这个女人的身世自述,前半段恍如张爱玲《半生缘》里的姐姐曼璐,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被迫成为舞女,跌入风尘难以脱身,正好遇到祝鸿才,慌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上岸,做了商贾外室;而后半段,又令人想到台湾作家蒋晓云的作品《北国有佳人》的主人公商淑英,上岸后开枝散叶以求稳固地位,却不料对方一去不回,水阔鱼沉无处问;最后才是《铡美案》里的弃妇秦香莲,拖着嗷嗷待哺的幼子幼女四处哀告。

  这不是小说和戏剧,是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发生过的真实事情,这份申请让人不能不对她的命运莫名牵挂。

  再打开一封,是她写给自己孩子的:“芬儿、小庆儿:妈妈已于四日下午平安抵港。一切都好,勿念。今天我已见到你爸爸,现在还没有结论……”落款是“妈妈 周素锦 手书1956年10月5日”。

  原来她叫周素锦。原来她去了香港,还找到了孩子们的父亲,那个将正室妻儿悄悄带走,却连招呼都不跟他们母子打一声的男人。用今日的女性眼光看,就是个擅长金蝉脱壳的薄情之人,他会怎么对待她呢?

  答案就在这一箱发黄的纸张里,四百八十二封书信,六十余万字,跨度二十年。

  前言/序言

  序

  作为收藏家,我钟情的专题就是纸品,诸如名片、戏单、契约、账本、票证之类,见到这类物品,总想摩挲一番,探究它们背后的故事。

  开始时,我特别着迷名人书信的收藏,但收获甚微。一是真假不好判断,不敢轻易出手;其次是要价很高,即使见到心仪的名人信札,也常因囊中羞涩而作罢。

  后来,许多书贩知道我喜欢收藏书信,便经常向我推荐民间书信。但当时我喜欢的还是名人书信。后来,我逐渐感觉到,这些民间书信也是难得的史料,是很有价值的。从那以后,我便把精力放在了民间书信的收藏上。至今,已经收藏一百多个家族的书信,有的家族信件竟达上千封。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记录。

  收藏素锦(为信主及家人讳,对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姓名做了处理)书信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13年11月,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参加全国中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学习期间,周末带着来自港澳台的同学去上海文庙淘书,在市场东南角的台阶上,有家摊位上摆放着一厚沓装订好的书信,总计八册。每册封面上都标有书信的起止日期。摊主要价一千五百元,最后我以九百元的价格收入囊中。当时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当我决定要买这批书信时,摊主给自己的家人打了个电话,征得同意后,他才卖给了我。

  素锦写给家人的信,从1956年10月5日开始,到1976年12月12日结束,共三百二十六封,跨度二十年,总计四十万字,记载了她在香港二十年的日常起居、生活琐事,展现了她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这些书信,让我们看到一位香港普通小市民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特别是对香港1956年至1976年这二十年间变化与发展的独特体会。这些书信虽只是素锦个人的喜怒哀乐,但也由此可以看到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底层百姓的生活;既是素锦个人生命史的片段,也是研究香港城市史的文献资料。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批书信还包括素锦的妹妹写给姐姐的书信底稿,共一百五十六封,二十余万字。姐妹间的往来书信,工笔描绘了这二十年间上海与香港的社会生活细节。

  书信作为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能够真实地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但民间书信其实很难留存,也不容易进入“历史”。对于自己收藏的一百多个家族的书信如何发挥社会价值,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后来受赵瑜先生《寻找巴金的黛莉》和云从龙先生《明星与素琴》等作品的启发,我渐渐找到了途径。尤其是云从龙先生,一直致力于民间立场的个人历史写作,那些带有体温的记忆,有细节有识见,填补了宏大叙事留下的空隙,让人离历史现场与真相更近一步。他在《读库》发表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试图通过挖掘小人物的个人史来反映沧桑巨变的大时代,对我启发很大。

  收藏素锦的这些书信后,我曾通过各种方式,甚至写信给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试图寻找她的后人,但始终没有结果。

  2021年,我和作家百合以素锦的书信为基础,开始尝试非虚构写作。在共同设定写作框架和写作视角之后,由百合执笔,完成《素锦的香港往事》一文,四万余字。特别感谢张立宪主编的大力支持,这篇文章在《读库2202》刊登之后,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与好评,并荣获2022年《收获》文学榜非虚构类第二名。

  中华书局马燕编辑看到《读库》上的文章即联系我们,希望推出单行本。百合再次阅读了所有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充到十四万字,结构上也有所调整。之前是按照素锦在香港生活的横断面来谋篇布局的,而单行本则以素锦在香港生活的时间轴为主线,大大丰富了她在香港生活二十年的生活细节。此外,也涉及素锦在上海的亲人的生活轨迹,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氛围,折射沪港两地二十年间的沧桑变化,读来令人唏嘘。

  来自读者的认可,给我们很大的信心与鼓励。我们将继续利用收藏的家族书信,梳理小人物的历史,以期给读者奉献更多作品。

  刘涛

  2023年5月

  后 记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一度误解自己,以为自己是个冷漠的人。

  素锦的故事,最初写成中篇,发表在《读库》上,不少读者留言说为之泪下,某处某处触动到了他们,而我,竟然一次都没有。

  过了很久,我才反应过来,是我的身份不允许。作为一个贴身观察者,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几十万字书信,我相信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她这二十年是怎么过来的。但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我却必须时时警惕因入戏太深而失于主观,一不留神泄露过多情绪而将文字洇漫,让这个真实的故事失去真实的力量。

  我只能克制着,用文字把她的生活一日一日推动下去,与之一同隐忍,一同憋屈,一同经受光阴细碎的磨折。关于素锦,要说的一切似乎都在作品里说尽了。

  素锦是一个现实存在过的人,不是庙里的泥塑金身,普通人有的毛病她当然得有,也必须得有。悄悄说一句:私心里,我更喜欢素美一些。但一想到素锦所经受的那种种苦楚,便又能理解了,性格上的种种硬伤,又何尝不是生活加诸于她身上的副作用?那是真实人性的一部分,无需回避。

  如果没有流落在民间的四百多封信,她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为人所知;如果不是那天阳光正好,恰好被去上海文庙闲逛的刘涛老师慧眼收藏;如果在七年之后一个平常的雨天,在刘老师的办公室,我没有出于好奇顺手抽出那箱子里的第一封信,不知道,她还要在故纸堆里被掩埋多久。

  这个女人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引起了我们的唏嘘感叹。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馆里,我和刘涛老师多次探讨交流素锦的人生轨迹和她的命运。

  《读库》版的篇章结构由刘涛老师设定,把素锦在香港的生活按主题以横截面的形式展现,引发了读者对素锦命运的关注。之后,“故事FM”团队做了一期名为《寻找素锦》的音频节目,反响热烈。

  重新写作这本书时,由于篇幅许可,多方面考虑后,我决定将素锦的故事按照时间线纵向推进,这样可以展示其家族内部更多的细节,读者能从中看到更立体的素锦,其他家庭成员也依次登场,尤其是妹妹素美,有了更多“戏份”。

  通过本书,我们能看到香港与上海两地的历史变迁,体会到历史对小人物命运的操控;也能窥见中国式家庭的独有特色,家庭成员一方面重视血缘亲情互帮互助,一面因连结紧密而界限模糊,常因付出与得到不对等而心态失衡,由此生出误解与怨怼,导致恩怨交缠,成了算不清的糊涂账。

  于我而言,与其说这是一次书写,毋宁说是一场相遇。我和素锦,本是存在于不同时空的两粒微尘,毫无关系,是这些书信如虫洞,让我们得以交汇。互亮的微光,又恰好被路过的人们看到。

  感谢刘涛老师对我的无条件信任,感谢《读库》张立宪先生及其团队对素锦故事的重视及推广,感谢中华书局责编马燕老师的诚挚邀请,感谢香港著名编剧陈文贵老师,对于我在写作过程中关于香港民生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人、一个环节、一段缘分的加成,成书都不可能这般顺利。

  当然也是有一些遗憾的,总在“要不要写细写全”与“照顾整体流畅性,太过琐碎会影响阅读体验”之间纠结徘徊,但正是有遗憾,才会让人牵念挂怀,成全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完整。想起一句电影台词:“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此刻正是春天的黄昏,我去取快递。葱茏的园子里刚下过小雨,枝头树叶湿漉漉的,花朵沉甸甸的,空气鲜润如汽化的清淡果汁。人们脚步轻快,孩子们的笑声太响,震落了花木上的雨水。

  所遇一切,尽皆美好。

  百合

  2023年暮春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