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76508161
-
书名
佘山教堂寻踪:朝圣建筑和历史图景
-
作者
[比] 高曼士(Thomas Coomans) 著
-
出版社名称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定价
128.00
-
编者
卢永毅 编
-
译者
田炜帅,任轶 译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开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丛书,正是试图从专题研究入手,揭示一些尚未厘清的历史,叙述部分未曾详述的故事。这些将陆续出版的专著,有十余年来我与我的研究生们在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也有相关领域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国内外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史学家的作品。对读者来说,被收入丛书的各种专著在研究对象及选题上并不陌生,有些已是家喻户晓的近代建筑遗产。但事实上,主编与作者们仍努力使这些研究能提供历史新知,带来新的史学思考,因而以“开放的”和“城市建筑”两个关键词,表明其目标内涵。
丛书强调研究的开放性,意在推动新的史学思考。一是选题的开放性,以充分认识近代上海城市复杂性特质为基础,使研究的视角不断超过传统建筑史学的局限,以全景观察、问题意识、史实论证与跨学科自觉,力争形成历史的新发现和新解读。二是时空的开放性,各种专题的展开不仅关注研究对象,还要关联文脉;不仅聚焦近代发生的外来冲击和突变生长,也从传统要素及其空间场所中追溯文明嬗变的轨迹;不仅准确呈现新事物的产生与特征,也将它们置于社会、经济、技术与生活方式变迁的世界进程中认识。三是观念的开放性,在努力摆脱某种“宏大叙事”的自觉中切入研究专题,超过中与外、冲击与反应、传统与现代以及科学性与民族性等传统的二元范式,尽可能挖掘新史料,打开新视野,回到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再来寻找史实与思想的连接点。最后是主体的开放性,首先,丛书的作者有中有外,有不同学科背景,以体现研究主体的多样性;其次,研究更关注如何将历史对象化,尝试既有主体立场,又离开自我主体,强调历史对象的主体性,各种专题因而不仅关注建筑,还关注建造活动的过程,不仅关注建筑师,还关注业主、营造商、使用者甚至媒体和文化观察者,在见物又见人中认识历史建筑的特征,及其建造活动中的动机与欲望、观念与情感、审美与时尚以及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力图更加真切地呈现上海近代建筑的时代面貌及其城市的文化景观。
作者简介
[比]高曼士(Thomas Coomans),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现任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uvain)建筑工程系“建筑历史和遗产保护”教授,雷蒙-勒迈尔国际遗产保护中心(Raymond Lemair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onservation)主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International)“宗教和仪式场所科学委员会”(PRERICO)委员。研究领域涉及欧洲中世纪建筑史、宗教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以及1840年代至1940年代中西方建筑的交流与互鉴,曾在国内外出版和发表大量相关论著和文章。近年代表作有《舶来与本土-1926年法国传教士所撰中国北方教堂营造手册的翻译和研究》(高曼士、徐怡涛,2016)等。
田炜帅,河北任丘人,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近现代历史博士(2014年),主要研究基督宗教发展史,特别关注法语区传教士在华事业。著有《煌煌北国望学府:私立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1923-1951)》《安逝的麦籽:直隶东南代牧区-献县教区中外传教士列传(1856-1956)》《旅途中的天主子民:公教会史纲》。
任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社会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社会史、教育史、上海城市史。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序言
近代之前的上海,是一个后起的城市,长期处于传统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边缘。然就其自身发展而言,自元代立县,到明清的筑城与兴建,上海已成长为一个繁华的江南城镇,城里街肆密布、风俗浓郁、人物荟萃、造园成风,不仅积淀了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已因海上贸易的兴旺孕育了开放的城市性格。鸦片战争后,上海迅速成为东亚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跃升为远东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书写了中国近代城市史上史无前例的一页。
近代上海的城市传奇,注定了对其历史研究的题材和视角都会十分丰富,更不必说,这些研究对于考察这座城市作为开启近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一扇大门,作为认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把钥匙,进而认识中国的现代性,都意义深远。事实上,上海近代史研究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中最活跃的一支,不仅汇聚了国内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史、宗教史、文学史、电影史、出版史、城市史、建筑史和园林史等各学科领域专家的持续探讨,而且在国外的学术界亦已成为一门显学,吸引了众多欧、美、日学者的研究兴趣。自1989年国内外第一部完整的上海通史《上海史》正式出版以来,相关学术成果已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而且从中还可以发现,很少有一座中国的城市会像上海这样,对于它的近代化历史不仅有如此多线的叙述,而且还随时代变化、因主体不同,形成了如此多样的叙述。
以“万国建筑博览会”著称的上海近代建筑,展现了这座城市历史演进中最丰富的表情,也是她传奇经历最持久的物证和记忆。因此,近代建筑史及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也已成为整个上海史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学术园地之一,并对推进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都有出色成果。在建筑界,以陈从周和章明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王绍周的《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罗小未主编的《上海建筑指南》、伍江的《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以及郑时龄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等为代表的著作,以汇编、综述以及多线梳理形成全景式叙述,是具有奠基石作用的研究成果,其中郑时龄的著作结构完整且史料最为翔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近10多年来,更加引人瞩目的是各种专题研究的迅速成长,不仅成果纷呈,而且视野日益开阔。有从城市史角度的历史片区、风貌街道及其历史建筑的专题研究,有基于自然历史、城市化进程、租界市政发展及其建设管理制度下的城市形态,日常空间与建筑类型的研究,有以外滩建筑、里弄建筑、教堂建筑以及更多类型建筑甚至个案的研究,有以邬达克研究为代表的建筑师、事务所甚至营造商的专题研究,还有近代建筑教育、建筑学科知识体系以及聚焦建筑话语及其观念史的专题研究,等等,已汇聚出一幅多彩的画卷,其中不仅有中国学者的贡献,而且有国际学者的成果。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1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的出版,在这部鸿篇巨制中,相关上海近代建筑及其近代城市的内容,不仅在呈现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过程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实证,而且其本身又被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中观照,构成了更宽广视野和更复杂文脉环境中的地方史的认识。
可以看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既不断汲取整个学术领域及其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养分,也成为推动上海近代史研究的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与此同时,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步伐的不断加速,亦使得建筑历史研究的任务更加迫切而沉重。如果说,每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及其街道空间都构成了一部可阅读、可触摸的城市史,那么上海的历史建筑及其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仍然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尤其是面对近代时空压缩中经历的突变,若要探入历史深处就能发现,还有无数被折叠、被遮蔽之处有待展开,还有许多看似熟知却仍需剥离层层迷雾才能看清的细节有待呈现。
这套“开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丛书,正是试图从专题研究入手,揭示一些尚未厘清的历史,叙述部分未曾详述的故事。这些将陆续出版的专著,有十余年来我与我的研究生们在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也有相关领域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国内外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史学家的作品。对读者来说,被收入丛书的各种专著在研究对象及选题上并不陌生,有些已是家喻户晓的近代建筑遗产。但事实上,主编与作者们仍努力使这些研究能提供历史新知,带来新的史学思考,因而以“开放的”和“城市建筑”两个关键词,表明其目标内涵。
明确一种“城市建筑”的研究立场是要表明,尽管主题各异,但每一部历史叙述的展开,都与这座城市的演进和剧变紧密相关。近代上海的城市化及其建筑奇观,其背后并没有理想宣言和宏伟规划,但无论是一种新类型的出现,一个事务所的诞生,还是一次建造活动的开始,甚至一个传统场所的现代转型,都需在这座城市的现代进程和时空演变中,才能开启叙述,形成解读。因港兴市集聚的驱动力,工商业发展带来的都市剧变,中外力量的杂处与共栖,以及独特制度下的竞争与共融,形成了近代上海大都市超乎寻常的包容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混乱中凝结了空间生长的结构逻辑,汇成了奇特多元的文化景观。或许可以说,近代上海的城市肌理恰似“拼贴城市”理念的呈现,因为理解她的城市文脉始终是认识历史建筑及其场所空间的起点,而微观建筑的阅读,又始终可以不断探视这个大都市深藏的奥秘。
丛书强调研究的开放性,意在推动新的史学思考。一是选题的开放性,以充分认识近代上海城市复杂性特质为基础,使研究的视角不断超越传统建筑史学的局限,以全景观察、问题意识、史实论证与跨学科自觉,力争形成历史的新发现和新解读。二是时空的开放性,各种专题的展开不仅关注研究对象,还要关联文脉;不仅聚焦近代发生的外来冲击和突变生长,也从传统要素及其空间场所中追溯文明嬗变的轨迹;不仅准确呈现新事物的产生与特征,也将它们置于社会、经济、技术与生活方式变迁的世界进程中认识。三是观念的开放性,在努力摆脱某种“宏大叙事”的自觉中切入研究专题,超越中与外、冲击与反应、传统与现代以及科学性与民族性等传统的二元范式,尽可能挖掘新史料,打开新视野,回到历史的复杂性中探究,再来寻找史实与思想的连接点。最后是主体的开放性,首先,丛书的作者有中有外,有不同学科背景,以体现研究主体的多样性;其次,研究更关注如何将历史对象化,尝试既有主体立场,又离开自我主体,强调历史对象的主体性,各种专题因而不仅关注建筑,还关注建造活动的过程,不仅关注建筑师,还关注业主、营造商、使用者甚至媒体和文化观察者,在见物又见人中认识历史建筑的特征,及其建造活动中的动机与欲望、观念与情感、审美与时尚以及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力图更加真切地呈现上海近代建筑的时代面貌及其城市的文化景观。
由于研究专题各异,作者们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条件不同,也由于组织出版丛书的主编经验有限,因此这些陆续出版的专著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敬请业内专家和广大读者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