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书名
最温柔的陪伴
-
作者
吴恩瑛 著
-
定价
59.00
-
出版社名称
中信出版集团
-
ISBN编号
9787521755695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3-06-01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最温柔的陪伴 吴恩瑛 著 畅销书《最温柔的教养》第二部 国民育儿导师吴恩瑛 中信出版集团 9787521755695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婴儿期至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幼儿园至初中阶段的教育从业者
百万畅销书《最温柔的教养》第二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帆书App创始人樊登、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联袂推荐。
韩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知名专家、“国民育儿导师”吴恩瑛再度开启暖心育儿之旅。
先陪伴,再教养。55个实用场景,传达孩子的心声,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很多教养问题都是由于家长不理解孩子产生的,本书旨在“翻译”孩子的一举一动,让父母看到行为背后的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助力孩子成长,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适合家校共读。书中“营养餐”“班主任”“校规”“学习”等多个章节涉及校园中的场景,且其中的教育方法需要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相关内容对家长和教育从业者都很有启发意义。
治愈的彩色插画,优美动人的语言,为视觉和心灵带来温暖愉悦的享受。
内容简介
“我希望父母能够纯粹地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不要试图付出太多,也不必成为对孩子来说至高无上的存在。我希望父母发现孩子隐藏的伤口时,无意中窥探到孩子的真心时,能像与孩子融为一体一般,共同懊恼伤心,共同泪流满面。”
——吴恩瑛
很多时候,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急于去纠正行为,而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那个孩子。
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他经历了什么事?
理解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人性、了解自我的过程。
孩子对父母的爱,远比父母心里以为的更多。只要父母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情绪保有好奇心,仔细倾听孩子的真心话,孩子看父母的眼神、对父母的态度,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吴恩瑛在从事心理诊疗过程中听到的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针对不同情况下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提出自己的建议,让爱和肯定,成为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作者简介
韩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家医师。
韩国儿童教育领域权威专家,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和“亲子教养之神”。
延世大学医学硕士,高丽大学医学博士。
现任延世大学医学系外聘教授,吴恩瑛儿童青少年诊所院长。
曾受邀于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发表演讲,并多次受邀出演韩国SBS、MBC、EBS、Channel A等各大电视台的教育节目,深受韩国父母的喜爱和信任。
著有《最温柔的教养》《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再也不当吼爸吼妈》《吴恩瑛的和解》等。
精彩书评
一个心态积极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一对能够无条件支持、理解孩子的父母。《最温柔的陪伴》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即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调整教育方法,成为孩子坚实有力的后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彭凯平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作为家长,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想过这个问题。《最温柔的陪伴》就是一本能够帮我们了解孩子内心的书。当我们理解了孩子,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
——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樊登
《最温柔的陪伴》以文字形成温暖的环境,以爱形成温柔的怀抱 ,以语言形成落地的方法,慢声细语地把我带入温情的家庭世界。书中的每个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带着爱去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孩子是有感受的人,在逼迫他们优秀的时候请不要忘了他们的感受。
——知名教育专家、芭学园创始人、东方跃儿创始人 李跃儿
目录
序 言|孩子心目中的“我们的偶像”
目 录
Chapter 1 绝非理所当然的成长
孩子的诉求 看起来好像理所应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认生|并不是因为讨厌,而是因为怕受伤害
学走路|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吃饭时|请不要说“哎呀”“咕嘟咕嘟咽下去”之类的话了
上厕所|关系到我的自尊心
学说话|我也想说话,请跟我说说话吧
写字|真头疼,非要现在学会吗?
弟弟妹妹的存在|妈妈变心了!妈妈现在好像不爱我了
第一次去幼儿园|我想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你们是想把我送走后自己玩吗?
营养餐|吃了感觉会死,不吃又会被骂
睡觉|睡了我就不能玩了,亏大了
个子矮|别说身高了,就不能说点别的吗?
解读我的画|很烦,不想再画画了
其实这样也很烦①
计时隔离|先玩哪个游戏、读几本图画书|长篇大论的说教|打下手
Chapter 2 甜蜜的烦恼:朋友
孩子的心情 朋友,很喜欢他们,但相处起来很难
分享玩具|这是我的安全界限,越界的话我会不安
拍一下就跑掉|感觉像是在打我,但他说是不小心的
公平的规则|我真的无法忍受失败!
是开玩笑还是欺负我|到底该如何区分啊?
我不优秀|我没有什么擅长的
零花钱|我也有我的社交需求!
其实这样也很烦②
课外实践|零花钱记账本|被追着问长大后的理想|过节
Chapter 3 压力山大的学校生活
孩子的立场 关系复杂,规则死板,学习痛苦
早晨起床|我不是故意的,我发誓我是想早起的
班主任|和我太不合拍了,我不想去上学
校规|没法让我服从,所以气急败坏了吗?
学习|是想学就能学好的吗?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破罐子破摔
集体受罚|我并没有犯错,为什么要罚我呢?
补习班|都是妈妈想让我报的
其实这样也很烦③
板着脸也会被管|周末|放假|不能随心所欲地看漫画、动画片、电视剧等
Chapter 4 孩子最大的难题:父母
孩子的心声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为什么让我这么累呢?
上班的妈妈|妈妈是我心灵的避风港,我想一直跟妈妈在一起
忙碌的爸爸|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忙呀?
妈妈的朋友|比起我的朋友,妈妈的朋友问题更大
爸爸妈妈的语气|他们肯定又生气了,请对我温柔一些吧
发脾气|爸爸妈妈也有做得不对的时候,为什么只有我总挨训呢?
“读点书吧”|这么枯燥难懂的东西,一定要读吗?
爸爸妈妈吵架|他们会离婚吗?会抛弃我吗?
不陪我玩|为什么不陪我玩呢?陪我玩玩吧
智能手机|就像大人们有奢侈品一样,我也想要最新款的手机
视频&电子游戏|戒掉这些就像爸爸戒酒一样难
爸爸妈妈的“约定”|总是说“不是说好了吗”,这让我很郁闷
让孩子心累的家长类型 ①
可怕的爸爸妈妈|爱哭的妈妈|强势的爸爸|事事讲条件的爸爸妈妈
Chapter 5 孩子的心情会释放信号
不安、孤独、委屈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内心疲惫
把负面情绪说出来,才有利于心理健康
孩子在承受压力时,一定是需要帮助的
孩子压力过大时的几大信号
当孩子说“啊,压力好大”的时候……
孩子的坏心情和负面情绪,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最重要的永远是真诚
让孩子心累的家长类型 ②
表情木讷僵硬的爸爸妈妈|总爱说“我们那时候”的爸爸妈妈|不论什么都反驳的爸爸妈妈|自以为很了解孩子的爸爸妈妈
精彩书摘
学习|是想学就能学好的吗?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破罐子破摔
有个初中二年级的男孩子在考试前夕来我这里咨询。考试在即,孩子却根本不复习,父母非常担忧,孩子还变本加厉,嚷嚷着说不参加这次考试了。孩子说:“吴院长,如果能保证学习越努力,分数就越高,我哪怕少睡点觉,一天只睡3 个小时也会努力学习。但没有这样的事呀,反正已经没希望了,尝试过了根本没用。”因为要复习的内容多、考试时紧张而感到压力很大,这是正常的。大部分孩子因此倍感痛苦,但同时也能积极地面对:“还能怎么办呢,努力学呗。”对他们来说,学习和考试带来的压力能够提高效率和成绩。但也有很多像这个男孩一样完全放弃学习的孩子。这些孩子是什么心态呢?
“其实,我这次很想考好,所以做了周密的计划,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复习了。但还没坚持一周,我的计划就出问题了。说到底,这次考试已经没戏了,即使我从现在开始复习,也一定不会取得好成绩的。如果成绩不好,爸爸妈妈该有多失望啊?我得多伤自尊啊?那样的话,还不如干脆就不参加这次考试呢。”这些嘴上说着不学习、就算学习也没用的孩子,其实内心是非常想取得好成绩的。但是,他们在还没开始复习、考试还未开始时,就提前对结果做出了消极的预测:“怎么可能考好呢?”“即使努力,分数也不会提高的,我们学校出的题太难了。”“×× 同学学习学到流鼻血了,也才考了60 多分。”他们总是抱着这样负面的想法,并因此放弃了努力。
由于没有付出努力,且不提结果如何,他们错失了在努力的过程中能收获的东西——自身的实力会逐渐增强,会逐渐掌握学习的要领,培养出耐力和韧性。若是不经历中间的步骤和努力的过程,结果一定不尽如人意。当没有得到好结果时,他们又会觉得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
这些孩子内心是想考好的,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就把目标定得非常高。他们想要一雪前耻,总是想着“这次必须考好”。为此,他们制订了系统的计划,但由于计划排得太满太密,他们很难完全按计划学习。他们甚至会把除了睡觉和上厕所以外的时间都安排成学习的时间,计划太不切合实际,这也是孩子放弃的原因之一。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一个小时内能做多少英语题,野心勃勃地制订了过于密集的计划,结果在刚开始的一两天内还能执行计划,后来就做不到了。然后,他们就会想“反正这次已经没戏了”,进而干脆放弃努力。但是放弃之后,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由于会一直想着“还是应该好好学习的”,他们即使玩也玩不尽兴,哪怕是在看电影、打游戏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瞥一眼书桌。最终,他们会比好好学习的孩子心理压力更大。
其实,若是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就该从现实的角度修改计划。但是,孩子却总是遵循“破罐子破摔法则”。这是我根据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造出来的词。在“破罐子破摔法则”下,孩子会做出与正常人相反的举动,比如考试在即却疯狂打游戏、看电影、看漫画,甚至看以前从来不看的网剧。
问题出在哪里呢?孩子没有认识到,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努力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以及努力后培养出的耐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即便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取得过好成绩的孩子,也很容易因为太想考好而放弃。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有绝对不能说的话和绝对不能做的事。其一,不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没有那么看重你这次考试的成绩,就算考得不好,爸爸妈妈也不会生气。”这样的父母很理解孩子,是因为知道孩子承受了太多考试和学习的压力,想要让孩子放松一些才这么说。但是,这些孩子并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他们本身是想要考好的,听到父母这样说,会产生“你们无所谓,但我不是这样”的想法。
其二,“只要努力,你还是能考好的”这句话也没什么帮助。孩子听了可能会想:“反正已经不可能考好了,还努力个什么劲啊?” 有的孩子甚至会想:“爸爸妈妈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如果表现出很努力的样子,他们得多期待啊?如果我考砸了,他们一定会失望吧。干脆就不要表现出努力的样子,这样他们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失望了。”因此,像“现在努力也不晚,你只要下定决心,也是能做好的,你能考第一名”之类的话并不能鼓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勇气。最重要的是,家长千万不要说“要学就好好学,不愿意学就别学”。类似的话会让孩子心里“不是100 就是0”的极端想法更强烈。制定很高的目标并为此拼命学习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100”,万一中途发生什么变数,哪怕只是有一丁点失误,孩子也会觉得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变为“0”)。他们会想:“唉,既然已经这样了,还挣扎什么,干脆躺平吧!”
家长说这样的话,是把重心放在了学习的“结果”上,这会让本来就很重视结果的孩子反应更加激烈。就像对上次考了75 分的孩子说“这次能考到80 分吗”,把分数或名次等可见的结果挂在嘴边强调,只会加重孩子因学习和考试产生的压力。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说清楚,学习的目的不是考出很高的分数或者取得靠前的名次。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即便你尽了全力,结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这都是人生的常态。你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就好了,即便结果不理想也没有关系。考全校第一的同学也不是每次都考第一、门门科目都能考满分呀。重要的是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东西。”
对于那些一考试就不想去学校的孩子,我们可以说:“这次考试你的目标是不逃避,而不是取得不错的分数。”
我的孩子上初中时,我曾去做过一天代班老师,当时我问班里的孩子:“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学习呢?” 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有个美好未来”“ 为了实现理想”“ 为了赚大钱”“ 为了考上好大学”等等。这些应该都是孩子听父母说的。我认为,虽然这些话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学习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个人的成长。得到智慧和培养忍耐力也是学习的目的。但比起取得好成绩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在解答一道题时即便觉得很难,也坚持解到最后,直到找出答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学会拼尽全力,锻炼出对枯燥乏味过程的忍耐力。那天我对孩子们就是这样解释的。
在下课前,我说了这样的话:“我上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好,但现在都已经忘干净啦。我做你们的数学卷子,可能连50分都考不到。但是,在当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化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你们总是在意考了多少分、有没有解出来某道题,但其实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结果,而是过程。因此,即便现在成绩是倒数第一也没关系,请试着好好解一道题吧。只要有这个心态,我们都能学好的。”
前言/序言
序言 孩子心目中的“我们的偶像”
2021 年11 月,“绿色雨伞儿童基金会”授予了我“我们的偶像”奖项,这令我毕生难忘。虽然听起来像在沾沾自喜,但我那段时间的确得了很多奖,每一个奖项都无比珍贵且令我心存感激。能得到“我们的偶像”这一奖项,我真的感慨万分。毕竟,这是由上百名儿童评委直接选出候选人,并由2787双软乎乎的小手亲自投票产生的奖项。在颁奖时,孩子对我说:“谢谢您爱护我们,维护我们的权利,并教我们的父母学会怎样与我们相处。”这个奖项中饱含着孩子的真情实感,我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孩子在我们心中就像星星一般。当我们迷路时,黑暗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会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理解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人类的过程,一个家庭、社会和国家如何对待、管理、教育、尊重孩子,其实也折射出这个家庭、社会和国家是如何看待人民的。怀着这样的信念,我至今都在为守护孩子的健康、幸福和权利而奋斗。“我们的偶像”这一奖项再次印证了我的使命,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孩子内心的呼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拜托您一定要好好守护我们。”这令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那天,我更加坚定了竭尽全力,毕生为孩子付出全部心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