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书名
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中国特色汉英分类词典系列
-
作者
章宜华 编
-
定价
96.00
-
出版社名称
商务印书馆
-
ISBN编号
9787100220811
-
包装
精装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3-05-01
-
纸张
胶版纸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需要了解中国的英语人
中国特色英语是指在中国环境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与中国特色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原语中本来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英语在中国也有了新的发展。本系列词典关注的对象即为此类词汇,分为《中国风土民俗汉英词典》《中国社会生活汉英词典》《中国文史艺术汉英词典》《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四部。
《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对政治历史领域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说法进行了收集整理,收录汉英对照条目约1万条,
内容简介
参照语料库频率统计,结合具体需要进行选词。同一概念有多种表达方式时,选取使用非常多、非常广泛的为词目词;如果有多个变体都常用的,则分别立目;术语、短语、组织机构名一般收其全称,十分常用的简称可收为副条。对于部分搭配能力强、可生成多种短语的表达结构,酌情抽象出核心句式立为词目。
对于典籍等名称保留书名号,对词目词构成成分有特殊含义的按源文保留引号。对于词目的变体或结构相近的词,如果只是局部变化,则用“[ ]”注释,表示内容替换,不另立条目,如“浪费公共资产[资金]”等。对于词目词的缩写形式或非局部变化的变体,则另立条目。
词目的排列顺序,以词目词的拼音、声调为主,笔画为辅。同音异调的,按声调顺序排列;同音同调而异形的,按笔画数排列;笔画数相同时,按起笔横、竖、撇、点、折顺序排列。词目词首字相同时,则按第二个字排序,以此类推。词目中的字母、数字或省略号也参加排序;书名号和引号不参加排序。
中国特色英语是指在中国环境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英语中出现了大量与中国特色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原语中本来是不存在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英语在中国也有了新的发展。本系列词典关注的对象即为此类词汇,分为《中国风土民俗汉英词典》《中国社会生活汉英词典》《中国文史艺术汉英词典》《中国政经法商汉英词典》四部,每部收词约1万条。
作者简介
章宜华,语言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全国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辞书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辞书学会执行理事等。已出版的著作有:《语义学与词典释义》、《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当代词典学》等;出版的译著有《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和《团队的陷阱》等;编辑论文集或专著5本;主编的词典9部,其中两部分别获得国家辞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凡例
正文
附录一 常见组织机构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常见省市机构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序言
《中国特色汉英分类词典》系列主要是基于大型“涉华英语语料库”编写而成的。首先通过专门的分词和提取软件从语料库中提取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然后人工干预识别,确定英语词表;最后由英语翻译成“地道”的汉语,并把汉语确定为词目词。这种方法与先确立汉语词表然后进行翻译的传统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涉华英语语料库”分为两个子库和一个专题库,子库-Ⅰ为英语母语者书写或翻译的涉华语料,子库-Ⅱ是中国媒体和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用英语写成或翻译的涉华语料。每一子库又分为在线媒体和纸质媒体两部分。在线部分取自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和刊物,纸质部分取自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经典,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书籍。这些资料都出自国内外著名出版社,语言质量可信度比较高。专题库的英语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由美部会的传教士裨治文和卫三畏创办和主持编辑,共出版220期1300余篇文章,其中90%涉及中国当时的语言、地理、自然、风土人情、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内容,主要目的一是向西方介绍中国国情,二是做实时报道和评论,故有很多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
三个子库的总文本数为176605,字符数为5.829亿,单词数为1.18亿词。这种语料库对于提取普通中国特色英语词(China English for general use)是足够了,但对于编写有关多民族的风土民俗、文化遗产、文史艺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词典则显得有些不足。于是,我们便利用人工关键词索引的方法,对词典所涉及各个领域的英语资料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梳理、筛选和整理,以补充涉华英语语料库的不足。
由于语料库取自多种渠道,收词的时间跨度长,语料所反映的特色词英语对应表达多而杂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编制了详尽的《中国特色汉英分类词典》编写方案。为了解决好中国特色词中的“一对多”的现象,给读者提供客观、准确和规范的英语表达,编写组在英美相关大学就特色词翻译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又把相关稿子交给美国爱达荷大学从事中国儒学研究的夏洛特·孙教授和伊利诺伊大学华裔教授米汉甫先生审校,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描写为主、适当规范”为词典编纂的总原则。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各类特色词的特点拟定了约万字的翻译原则,对各种专用名称、旅游景区和景点、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组织机构名称和中国菜肴等做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