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书名
面料的隐喻性--关于纺织品的心理学研究
-
作者
[英] 莱斯利·米勒,[英] 爱丽丝·凯特 著
-
编者
[英] 莱斯利·米勒,爱丽丝·凯特 编
-
译者
董方源,阎兆来 译
-
定价
99.00
-
出版社名称
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编号
9787568938600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2023-05-01
-
纸张
纯质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面料的隐喻性:纺织品中的诱惑与恋物》是一本时尚文化专著,它讲述了面料中隐含的心理情结和心理作用。作者通过绘画作品、服装作品、服饰海报、电影作品等多种材料,解读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通过服装面料展现诱惑,通过面料的魅力达到某种目的。
它是一本小众类历史文化读物,它不但为国内的时装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也能满足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书中所举例了凡·艾克、提香等人的画作,阿巴卡诺维奇、须藤玲子等人的面料艺术作品,王家卫、李安等导演的电影、韦斯特伍德的服装与品牌广告等,都是大众读者所熟知的视觉案例,从而让普通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关于面料的心理学分析的观点。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涉及表现、设计、另类和表演,展示了当代纺织品研究的核心,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电影、表演、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它是纺织、时尚、性别、艺术和人类学研究的学生和学者不可错过的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莱斯利·米勒:创意艺术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面料文化。
爱丽丝·凯特:曼切斯特城市大学曼切斯特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面料艺术。
目录
插图目录 V
致谢 IX
序
引言
1
第一部分 面料的描绘
29
第一章 吉奥瓦尼 · 巴提斯塔 · 莫罗尼《裁缝(IlTagliapanni)》中的褶皱、剪刀和乳沟
31
第二章 “扭曲的品味”:19 世纪中叶意大利大理石雕对面料和青春期的描绘
54
第三章 缝合
77
第二部分 面料的制作与重作
93
第四章 塔夫绸的沙沙声:触觉在研究和重建 18 世纪法式长袍中的价值
95
第五章 刺绣师的乐趣:在充斥着大男子主义的矿场环境中缝进一个女性身份
116
第六章 直面时尚:如何凭借以性、朋克和恋物为导向的服装进入主流时尚圈
132
第三部分 另一种面料
153
第七章 尚存或消失的衬衫:成为情欲亲密和男性哀悼的代名词 155
第八章 给予复制人力量:《银翼杀手》中的视觉和触觉叙事
176
第九章 爱抚面料:作为交流地点的经纱和纬纱
204
第四部分 表演中的面料
223
第十章 面料的曲线:威廉 · 荷加斯“美的线条”以及蛇形舞蹈中的“感官欲望的内心”
225
第十一章 电影中情欲的面料
245
第十二章 表演者视角
264
后记:情欲的面料——以和服为例
279
前言/序言
托马斯·卡莱尔 (Thomas Carlyle)在他 1836年的长篇小说《衣裳 哲学》(Sartor Resartus) 1(首次连载于1833-1834 年)中,虚构了一个德国 哲学家,部分戏谑,部分 承载了卡莱尔自己关于他“ 新服饰哲学”(New Philosophy of Clothes)的 思考。小说名《衣裳哲学 》意为“旧衣新裁”,自那以 后这本书就一直对文学和 哲学产生影响,也开启了 对服装历史的重估。2小说 的一个中心论点是物质的 意义随着文化的改变而改 变。考虑到面料的隐喻意 义和文化及亚文化一样多 ,我们似乎能够以卡莱尔 的小说作为我们讨论的起 点。 “社会是建立在面料之上 的”,卡莱尔小说的主人公 如是说。他还说道:“社会 航行在无穷无尽的面料之 上,就像浮士德的披风 (Mantle),或更像使徒梦 中或洁或脏的兽皮(Sheet );若没有这样的兽皮或 披风,社会将会坠入无尽 深渊,或陷入无意义的混 沌之中,不管怎样,它都 将不复存在。”带着这种想 法,让我们来看看彼得·莱 利爵士(SirPeter Lely)在 1665年前后为戴安娜·科克 (Diana Kirke,后来的牛津 伯爵夫人)所绘的肖像画 。其绘画技巧模仿了1535 年帕米尔加尼诺 (Parmigianio)的画作(当 时归莱利所有,现存于大 英博物馆)中关于织物的 画法,这一画法在16世纪 圣母肖像画中十分常见, 成了一个被巧妙打乱的感 官信号。但这个意义是何 时出现的呢?18世纪时, 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将画作中戴安娜 的服饰描绘为:“一件美丽 的睡衣,仅由一根针束紧 。”因此这个绘画技巧并不 会造成什么伤害。然而在 2001年,当这幅画被选为 随国家肖像馆“绘画中的女 性”展览一同出版的书籍封 面时,其海报被禁止在伦 敦地铁展出。3卡莱尔是否 也发现戴安娜垂落的丝绸 衣服(Mantle)使人联想到 诱人的“无尽深渊”?他的小 说是否在事实上,逐渐引 入了对服饰和面料意义的 更有意识的社会认识? 作为发育遗传学家及《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Grooming,Gossi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1996)一书的作 者,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则提供了另一种 可能。他认为人类出现的 语言,取代了大猩猩中的 梳毛活动,成为基本的群 体关系。面料,如我们所 知,代表着体积(Volume ,此处双关音量),或“八 卦”。它在梳毛中也是一种 交流工具,并作为寓言叙 事起着加强触觉“触摸”的作 用。第一世界的社会已脱 离了其固有位置——这一现 象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伴 随着贸易和原始工业化 (proto-industrialization)不 断加速——人们似乎可以通 过服饰中愈发蕴含的情欲 潜能来追溯历史发展的轨 迹:从紧身针织丝袜、闪 光的绸缎、十足轻薄的纺 纱到弹力牛仔布、塑化棉 、橡胶涤纶。这样的衣服 所能提供的情欲信息远优 于口头表达:不管音乐有 多吵闹,它都能在远处被 人“听”到,而只有“说”同一 种语言的人才能听到。重 要的是,我们对面料的解 读如此熟练,以至于在某 些没有被面料覆盖的地方 ,它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 的意义,通过艺术和设计 、电影、摄影来以隐喻的 方式触动我们。 我们不再需要共享同一 个空间来创建那些肯定生 命(或偶尔拯救生命)的 纽带了。 人们对面料的“谈论”已 经长达数个世纪,但此书 突出了那些,按照编辑的 话来说,在过去很大程度 上不会明说的方面。此书 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同 时又富有挑战,因其在这 一感官欲望需求理解的历 史时刻,开辟了全新的道 路。卡莱尔在他的时代里 将他对服饰的分析形容为 :“一个未经尝试、几乎难 以想象的领域;你也可以 称之为混乱。”在《衣裳哲 学》中,他接下来写的内 容,为情欲面料的研究提 供了最为合适的序言:“在‘ 这方面’的冒险中,知道调 查和征服的过程中哪些是 真实的,(这件事)极为 困难,但其重要性也无法 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