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79.80

总体建筑观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著 978756808975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1. 作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缔造者,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重要的理念倡导者与教育践行者,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现代建筑教育坚定了基础。

  2. 本书由写作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16篇文章构成,呈现了格罗皮乌斯的思想与理念,从设计教育到建筑师的任务,再到城市规划与住房问题,为深入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与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一手文献。

  内容简介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重要的理念倡导者与教育践行者。本书收录了他发表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十六篇文章,并以逐层推进的框架重新编排,呈现出格罗皮乌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因素影响下,对“建造”这一根本问题不断历史化的意识。整本文集从教育入手,经由建筑师的角色与当代任务,到城市规划与住房问题,*后论述了与书同名的“总体建筑观”。本书也是在历史转折阶段为将要发生的论战而做的事先张扬的论辩,它倡导的不只是一项尚未完全实现的事业,更是一次对当下学科、技术以及社会愿景等议题仍具启示性的构划。格罗皮乌斯的这一场跨越三四十年的写作,为后人深入理解现代主义建筑先锋的理念与困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时空坐标。

  作者简介: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1883—1969]

  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1919年创办包豪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7—1952年担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并出任院长。

  译者简介:

  王家浩

  建筑与艺术批评家。

  长期关注现代世界体系周期中的都市化进程,研究集中于社会发展模式和批判理论,以及建筑师的知识建构和话语生产。

  精彩书评

  从行文方式来看,《总体建筑观》大概未曾想过创建一整套周全的体系,格罗皮乌斯总是让“建造”这一难题在不同条件下成为能够激发出新问题的中介。整本文集所呈现的是格罗皮乌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写作,在每篇文章的题注中都详细标明了它们各自发表的时间与出处,能够将这些文章连接起来的并不是具体的主张或者风格旨趣,而是对“建造”这一根本问题不断进行历史化的意识,从艺术的审美到设计的科学,从建造的奠基到城市的共同体,从欧洲大陆的状况再到美国的时局。反过来说,不同时期的读者也能围绕这些根本问题在当下的条件中给出回应,将他“基本的经验和潜在的方法传递下去”,而不是从当年的论述和作品中“探听一些底细和窍门”。在学科与社会历史两种不同的写作路径中,格罗皮乌斯或许可以被看作一个特定的人物,在诸多先锋派运动的人物中,他所具有的反转性恰恰在于,他并不想突出个性,却被当作某种个体神话,他追寻的是共通的基准,却在日后被看作某种特定的形式,他寻求技术与艺术的统合,后人看到的却是过度凭由科技发展来主导文化。然而,格罗皮乌斯更为看重的是广义建造者之间的联合,实际上从社会组织的层面已经暗含了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个体主义的深刻批判。格罗皮乌斯在同时期先锋派运动中的特定性在于,他所要处理的真正难点并不在于难题本身,不在于比如怎样提炼普遍性,怎样展开并守护共同体,怎样赋予时代共性以绝对的表达,等等。因为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格罗皮乌斯那里,对应着他不同的身份,会形成不同的提问方法,也就有着不同的显现方式。

  格罗皮乌斯撰文讲话不少,但是著书并不多,他所处理的难题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事后对他种种身份的确认重新解析出来。格罗皮乌斯毫无疑问是一位建筑师,而从开办包豪斯到他在哈佛大学的教育改革,也让他毋庸置疑成为一位教育家,甚至很多人认为,相较而言他作为教育家要胜过建筑师。但是不止于此,格罗皮乌斯凭借着他自身对时代的宏观诊断和他尚未实现的构划,又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者身份,也可被看作一位社会活动家,试图改造社会的行动者。根据这些身份的两两重叠交织,以此为路径,人们大体可以辨认出他所要处理的难题,或者说根本问题的各个层级。《总体建筑观》作为一份事先张扬的论辩,或许能帮助我们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与地理的视野和学科再生的视野中,去把握这一事后困陷在神化与污名化双重作用中的历史性实践,当然,还有它的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建筑师与设计师的教育

  第1章 出路

  第2章 我的包豪斯理念

  第3章 存在设计科学吗?

  第4章 建筑师教育的蓝图

  第二部分 当代建筑师

  第5章 评价现代建筑的发展

  第6章 考古学?当代房屋的建筑学?

  第7章 工业社会中的建筑师

  第8章 建筑师:服务者?或领导者?

  第三部分 规划与住房

  第9章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1928—1953

  第10章 城市工业人口*低限度住宅的社会学前提

  第11章 独栋住宅?楼梯房?高层公寓楼?

  第12章 有机邻里规划

  第13章 “核心”(社群中心)的难题

  第14章 住宅产业

  第15章 摆脱住宅乱局的方法

  第四部分 总体建筑观

  第16章 总体建筑观

  译者识:一场事先张扬的论辩

  精彩书摘

  然而,规划师和建筑师*大的责任,我相信就是去保护并发展我们的栖所。在地球上,人类已经进化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但是人类改变地球表面的力量已经增长得非常可怕,这或许会变成一种诅咒,而不是祝福。我们怎么能承受一大片美丽的土地为了顺利建设而被推土机夷为平地,然后被开发商填满成百上千个无趣的小房子单元,那些单元永远也不会变成社群,而且还加上几十根电线杆,替代了被没头没脑砍掉的树?那些本地的植被和自然的不规则地形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贪得无厌或缺乏理念而遭到摧毁,就是因为一般意义上的开发商首先将土地看作市场上的商品,由此出发,他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中攫取*大利润。这种致命的恶化还会持续下去,除非我们以几乎虔诚之心去热爱土地,去尊重土地。

  环绕着我们的人工地景是一种广泛的空间组构,由空间与体量组织而成。这种体量或许是房子,或许是桥,或许是树,或许是山。每一种存在着的可见的地貌,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集合在一起,巨大的组构形成了视觉上的效果。即使是*实用的建造问题,诸如高速公路的位置或者桥梁的类型,对于我们周围可见实体的综合平衡而言,也是同等重要的。为了我们*为珍贵的领地,我们自然的栖所,为了那些可以满足生活新方式的情感来源,我们生活着的空间的美丽富足,除了具有创造性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之外,还能有谁是更合法的、更负责任的监护人?在我们让生活陷入的这种忙乱仓促中,我们所有的人似乎*需要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再生资源,它只能是大自然本身。城市的居住者似乎只有待在树下时,才能修复他糟糕的心灵,才能发现暂时停下创造之后的祈福。

  我已经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建筑师或者规划师,必须具备极其广泛和综合的视野,在真正的意义上去整合未来的社群。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全面建筑”。为了履行这一全面的职责,他需要有恋人般的热情,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谦逊意愿,因为即使他自己再怎样了不得,也不可能只凭一己之力去完成。我们如此渴求的地域建筑表现上的亲密关联,我相信这一点尤其仰赖于团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摒弃对“风格”的病态猎取,我们早已着手去共同发展能够反映20世纪人们生活新方式的态度与原则。我们已经开始理解,设计我们的物质环境,它并不意味着运用一套固着的审美,而是一种持续的内在成长,一种为人类服务而不断地重新创造真理的信仰。

  前言/序言

  创造美,热爱美,这是幸福体验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时代不能认清这一基本事实,它就无法在视觉上变得清晰有力,那么,这一时代之像依旧会面目模糊,这一时代之兆也无从令人欣喜。

  我自打少年时期起,就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与古老的前工业化城镇所具有的统一和美观相比,我们这个现代的人造环境是如此的凌乱而丑陋不堪。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我也越发地确信无疑,如果还是沿袭建筑师们惯常的实践,只靠一栋栋美观的房屋就想缓解那些在各到各处都占据主导的杂乱无章的状况,那是无济于事的。恰恰相反,我们必须找到一套崭新的价值,并以那些组成要素为基础,整全地表达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与感受。

  如何获得这种统合,由此形成真正民主应有的可见模式?这正是本书的主题。除了少许例外,本书绝大部分的章节都是基于我在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负责人期间(1937—1952年)所写的文章与讲稿。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