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书名
儿童心理学,让父母更懂孩子
-
作者
王瑶 著
-
定价
56.00
-
出版社名称
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编号
9787540266974
-
出版时间
2022-09-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写给千万父母的儿童心理学指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本书详尽分析儿童心理,带你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6大主题,专业解答关于品德、拖延、社交、情绪、焦虑等方方面面困扰父母的育儿难题。
☆丰富案例展示,科学方法实操,学做懂孩子的父母。
☆特设“读懂孩子”和“写给父母”两个板块,引导父母正确参与孩子的成长。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可读性和实操性并重,读来定受启发。
内容简介
儿童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要想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教育与引导儿童、父母必须懂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
本书为你解析儿童心理,找出儿童言行举止背后的内心需求与发展规律,提供科学有效的育儿方式与方法,带你读懂儿童心理,正确理解,良性沟通,和善引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王瑶,专职中小学心理教研员,从事心理教学工作25年,尤其擅长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自2017年至今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心理健康省级指导专家。参与编写了《心理学导论》、《生命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丛书、《小学班主任成长指导手册》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儿童性心理
人格的统一性
好奇的小脑瓜:在问题中认识世界
了解儿童的气质与性格
男孩与女孩大不同
第二章 品德:引导孩子做好每一件小事
说谎就是坏孩子吗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经常乱放乱丢东西
不愿做家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1天效应,好习惯的养成
鼓励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
第三章 拖延:帮孩子调整做事节奏
做事情“慢半拍”
赖床、晚睡
一边做事情一边玩
没有时间观念:“写不完的作业”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
让时间变得具体
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四章 社交:让孩子悦纳自己、接纳他人
不合群、拒绝交往
低头不语、不打招呼
拒绝分享
蛮横的“小霸王”
退缩的“胆小鬼”
沉迷于看电视而不是出去玩
尊重孩子的沉默
告别害羞,勇敢表达
孩子被欺凌后,如何妥善处理
第五章 情绪:教孩子做情绪的小主人
喜怒无常的孩子
爱发脾气的孩子
摔东西的“破坏大王”
为什么男孩爱打架
面对父母对其他孩子的偏爱会“吃醋”
哭泣:不同情绪的表达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释放情绪,允许孩子大声哭出来
第六章 焦虑: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
什么是焦虑
口吃和尿床是正常的吗
需要陪睡
担心做不好
总是被父母催促
分离焦虑:不想上幼儿园/上学
引导儿童接受焦虑
接受孩子的平凡
关注儿童的体育锻炼
第七章 恐惧:和孩子一起勇敢面对
害怕父母的数落
害怕被抛弃
害怕失败
学习太难了
对未知的恐惧
换位理解
亲子阅读
适时安慰与拥抱孩子
帮助孩子认识分离与死亡
第八章 用爱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帮助孩子认识家庭关系
多胎家庭中,孩子的角色认知
特殊的家庭成员——宠物
爱的疑惑:爸爸妈妈真的爱我吗
爱妻子/丈夫,给孩子树立爱的榜样
正面管教
拒绝偏见
拒绝语言暴力
与养子女、继子女的相处之道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三章 拖延:帮孩子调整做事节奏
有一句话,很多父母都可能说过:“你能不能别磨蹭了!”孩子做事不紧不慢,吃饭要拖,穿衣服要拖,写作业也要拖……不管父母急成什么样,孩子都不在意,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事。很多父母都被孩子的这种“慢性子”折磨得头痛不已。儿童时期是孩子性格发展、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父母要找到导致孩子拖延的根源,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延的不良习惯,调整做事节奏。
心理揭秘
拖延几乎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身上,而引发孩子做事拖延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心理上的胆怯、外界环境的影响等。
父母若想帮助孩子摆脱拖延,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拖延的具体表现:
◎ 做事情“慢半拍”
◎ 赖床、晚睡
◎ 一边做事情一边玩
◎ 没有时间观念:“写不完的作业”
做事情“慢半拍”
一些急性子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做事磨蹭,比别人慢半拍,总是既担心又生气,有时候还会恨铁不成钢地责骂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调整他们的做事方式,才能让孩子“快”起来。
孩子为什么做事情总是“慢半拍”
孩子做事“慢半拍”,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缺乏时间观念、过于依赖大人等因素导致的。只有正确认识孩子的“慢”,才能帮助孩子调整做事的节奏,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找到孩子做事拖延的根本原因。
其一,缺乏时间观念。
花半个小时穿衣,花一个小时吃饭……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拖延行为很可能与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做事没条理、缺乏计划性、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有关。
一个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不会在意做一件事情要花半个小时还是一天。在他看来,不管花费多少时间,只要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就行。比如写作业时,他觉得不用着急,今晚能完成就可以;吃饭时他认为不需要吃太快,碗里的饭吃完就行。会这样想的孩子,一般时间感都比较差,通常做事也没有计划、缺乏条理性。
其二,过分依赖父母。
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也会让孩子在做事情时变得散漫。而父母因为不放心,在孩子做事时过多干涉,或者直接代为执行,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拖延的行事作风。比如有些父母嫌孩子系鞋带太慢,每次都自己动手帮孩子系鞋带;担心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干脆替孩子完成。这些做法除了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外,还会削弱孩子的自理能力,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事事依赖父母。
其三,受到父母的影响。
孩子会下意识模仿身边的人说话与做事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行为表现会直接成为孩子的行动指标。如果父母平时出门就不紧不慢,孩子也就不会着急。所以,如果孩子在一个行事怠惰散漫、不注意约束自己行为的父母身边成长,多半也会变得懒散、拖拉。
帮助孩子调整做事节奏,“变慢为快”
父母了解孩子做事慢半拍的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变慢为快”。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做事节奏呢?具体可参考以下建议。
其一,父母要舍得放手,不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父母可从一些生活小事入手,比如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做家务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无论孩子做得多慢都不要着急,平缓心态,耐心鼓励孩子,运用亲身示范、拆解动作等方式帮助孩子熟练动作、加快速度。当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后,父母也要及时表扬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其二,父母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要合理安排时间。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张时间表,明确规定写作业、吃饭、玩游戏、睡觉的时间,这样孩子做事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其三,父母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事节奏,用自己的“快”带动孩子的“快”,而不是让孩子和自己去比谁更慢。
读懂孩子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可能是在借此发泄情绪
有些父母会主动为孩子设定目标,并且强制要求孩子去完成。他们习惯催促孩子做事,殊不知这种态度往往会让孩子感到压抑、恐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拖延就成了孩子解决问题和发泄压抑情绪的办法。比如,明明作业很简单,却偏偏拖着不去写,明明十分钟就能做完的事一定要拖到半小时后还没完成,他们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在寻找自己做主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一味责骂、催促孩子,不妨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规划时间,独立完成学习。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后,反而能有效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前言/序言
为什么有的孩子独立自主,做事积极主动、井井有条,有的孩子却懒惰拖延,不爱学习,喜欢乱放乱丢东西?
为什么有的孩子情绪稳定,有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共情能力,有的孩子却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缺乏耐心?
身为父母,你是否也有过以上困惑?想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了解其行为模式,父母有必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本书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密码,揭开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
首先,本书将带你认识孩子的心理、情绪和行为,让你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其次,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纠正孩子的拖延行为,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调节情绪,消除孩子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最后,本书将向你展示爱的重要性,让你明白,作为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耐心,用心陪伴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本书聚焦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广大父母揭晓儿童种种行为的心理成因,强调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全书逻辑清晰,结构完整,通过科学讲述、案例分享、提供教学攻略等方式,针对儿童心理成长中每个父母遇到的知识盲点做出具体指导。同时,书中还特设“读懂孩子”和“写给父母”两个板块,更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和教育启发性。
身为父母,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书将带你聆听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帮助你正确地参与孩子的成长。阅读本书,相信你一定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