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6.00

医生,你在想什么 王兴医生上海译文出版社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希望了解看病相关知识的人

  1、作者王兴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一线工作1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作者王兴从事科普工作多年,是头条、知乎签约作者,拥有众多粉丝。长期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明星演示嘉宾。

  3、陶勇(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郑兴东(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庞颖(《奇葩说》辩手)、梁文道(作家、媒体人)、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联袂推荐

  4、王兴的作品《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获得的各种奖项及荣誉:

  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

  2022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奖

  得到2022年年度书单top10

  入围 首届行读图书奖 新知类 书单

  入选2022年知乎年度书单

  入选2022年界面年度荐书

  入围第一届刀锋图书奖

  内容简介

  《医生,你在想什么》是医生、科普作家王兴继《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之后,为所有需要看病的人写的一本医疗科普书。

  人人都会生病,但并非人人都会看病。很多人在第一次去医院时会迷路,不知道身体的问题属于哪个科室专业的范围,不知道内科外科的分别,听不懂医生的诊断,因过度担心多挂很多医院的号、做多次不必要的检查,迷失在网上各种或真或假的医学诊疗建议中……《医生,你在想什么》则是一位专业的医生,从老百姓生病后的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为生病的普通人提供一堂“每个人的疾病课”,让看病变得简单。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多次受邀参加世界肺癌大会、美国胸外科年会等,并在大会发言。长期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明星演示嘉宾。荣获《健康报》2017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称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健康科普一等奖。已出版作品有《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胸腺外科学》(英文版)等,其中《癌症病人怎么吃》还出版了繁体中文版。《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荣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2022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奖。

  精彩书评

  医学是海,医学思维无异于在疾病的暴雨中一艘乘风破浪的舟。当你乘上了本书作者所造的舟,你和医生就成了队友。

  ——陶勇

  医学和法学一样,都希望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找一种相对的确定。也许本书能让我们对于医学有一种合乎中道的看法。

  ——罗翔

  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还有能力有意愿有热情把话给咱们讲清楚,实在是难能可贵!

  ——《奇葩说》辩手 庞颖

  有效的医疗也是另一种“性价比”,医学思维的价值,就是去动态地寻找z低的代价,获得z大的健康收益。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

  目录

  第一章 医生:到底在想什么?

  第一节 问诊:一问一世界,一答一菩提 3

  01.线索逻辑有且只有一条 4

  02.定位需要技巧 8

  03.不懂就问 15

  Tips:微信问诊的医生为什么这么冷漠? 17

  第二节 查体:身体知道答案 21

  01.手到也可病除 22

  02.视触叩听,有感而应 24

  03.病理决定信号 29

  第三节 辅助检查:穷尽一切可能 34

  01.拼图越完整越有意义 35

  02.程序正义与过度防御 44

  03.让子弹飞一会儿 48

  第四节 诊断:算法复杂的专业过程 51

  01.基本原则:一元论 52

  02.鉴别:知止而后能定 54

  03.印证:让事实说话 56

  Tips:患者如何做能减少误诊 60

  第五节 病历:与病对话,予人觉察 62

  01.只有医生知道 63

  02.病历有时就是人性试金石 67

  03.精确源于敬畏 69

  第六节 治疗:有所为,有所不为 71

  01.能治愈的疾病并不多 72

  02.跷跷板:消除病变和保留功能 76

  03.新治疗技术通常和疗效无关 81

  04.治疗是一个连续过程 83

  第七节 用药:是性命攸关的事 86

  01.解药也是毒药 87

  02.价格潜规则 91

  第八节 补液:只适合少数情况少数人 94

  01.“输液好得快”纯属伪命题 95

  02.你是你吃出来的 97

  Tips:冷知识 100

  第九节 手术:主观性极强的技术活 102

  01.结果:救活、没救活和误杀 103

  02.一个好汉三个帮 106

  Tips:冷知识 109

  01.做手术前,把身上的东西都取下 110

  第十节 沟通:peace&love(和平与爱) 112

  01.80%时间花在建立信任 113

  02.好医生让问题软着陆 115

  03.聪明患者懂双赢 118

  第十一节 科研:薛定谔的猫 121

  01.知道和懂是两码事 122

  02.权威也会出错 124

  03.证据是有次第的 126

  第二章 疾病:真相是什么?

  第一节 不确定性远远大于确定性 133

  01.没有人会无疾而终 133

  02.可以确定的病因极其有限 137

  03.疾病确实增多了 139

  第二节 天地人三维只是概率项 144

  01.老鼠的儿子未必会打洞 144

  02.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146

  03.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 148

  04.大胆假设通常经不起小心求证 150

  05.抛开剂量谈毒性:东北的烟与北方的霾 152

  第三节 大病不存在预警信号 155

  01.身体能自救绝不呼救 156

  02.认怂最保平安 161

  第三章 治疗:如何开始,怎样结束?

  第一节 医院:医疗行为系统化+民生问题产业化 167

  01.风险、收益、需求层层博弈 168

  02.系统是把双刃剑 170

  第二节 科室:学科思维+患者思维 172

  01.“大科”分科依据:受众 173

  02.“小科”分科依据:器官、系统或人群 174

  03.疾病归属的科室是动态变化的 177

  04.新趋势:病以类聚,科依人分 180

  第三节 隐形枢纽:规范化+人性化 182

  01.社工/个案管理师:程序事务支持者 182

  02.师傅:病人勤杂好帮手 184

  03.输血科:为生命续力 185

  04.药剂科:医生的第二双眼 185

  05.病案室:两头的责任 186

  第四章 患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一节 什么时候看:取决于阈值设置 191

  01.认知偏差可以曲线校准 191

  02.重要参照:症状频率和难受程度 193

  03.金基准:病程 195

  04.状态从不骗人 197

  第二节 去哪儿看:知己知彼稳且准 200

  01.公立医院vs私立医院:不差钱时看病情复杂程度 201

  02.专科医院vs综合医院:看病情复杂度的范围 203

  03.三甲医院vs社区医院:看技术难度普及度 204

  第三节 找谁看:把主观能动性用在刀刃上 206

  01.熟人介绍:流程有空隙,方案没余地 206

  02.年资高不等于啥都好 209

  03.网络就诊:舍流量取专注度 211

  第四节 体检:几乎是唯一有效的常见病预防捷径 214

  01.接受医学的局限,追求医疗的有效 214

  02.做什么?看性价比 219

  03.何时做?看疾病发展规律 222

  04.去哪做:都行 224

  Tips:医生眼里的全面体检方案 227

  第五章 价值观: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一节 看病还是看人? 231

  01.病和人无法泾渭分明 231

  02.最优解永远处于动态平衡中 234

  第二节 要命还是要钱? 239

  01.生命真是有性价比的 240

  02.“看人下菜碟”:医生有温度的理性 244

  Tips:医生会因为没钱赶病人走吗? 250

  第三节 过度医疗的度在哪? 252

  01.很多时候像一场共谋 253

  02.破解法:第三方入局 257

  Tips:常见过度医疗行为 262

  第四节 养生还是杀生? 266

  01.过去:别问科学性,问就是信则灵 268

  02.现在:姿态好看,效果免谈 272

  Tips:不同人群科学养生要点 275

  第五节 当机器人有机会取代医生 277

  01.谁在害怕人工智能 277

  02.习得精确确恰恰是机器本能 280

  03.我感受你的疼痛,它解决你的病症 284

  精彩书摘

  第二节 去哪儿看:知己知彼稳且准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医院从一个舶来品,逐渐成为了中国土地上医疗行为的主阵地。它是由钢筋水泥铸成的一栋栋林立的高楼,像一艘航空母舰提供着完整的救治系统,而这系统宏大和精巧,分别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其中流露出的人性。接下来,我们就要更深入地去探讨,在当今的医疗体系下,如何选择医院,如何选择医生。

  相似的话题在前作《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讨论过,但在本书的背景和目的设定下,我们会更关注理解不同类型的医院构架的逻辑,权威医疗榜单的设置逻辑,以及医疗行为里医生收治病人的内在逻辑。这未必给出一条评价“某医院是宇宙第一”“某医生是杏林高手”的标准来,但我想你会对医疗现状有个基本的认知,从而做出符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01.公立医院vs私立医院:不差钱时看病情复杂程度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根本区别是出资主体,国家出钱建立的医院是公立医院,而民间财团和投资者建立的医院就是私立医院,或者称民营医院。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认为公立医院就是给老百姓看病的,而私立医院就是给有钱人看病的。

  医院的由来本就是提供一个就医的场所,那么本质上医院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治病救人。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也意识到,只看病解决不了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一是教学,没有教学的传承,我们老了之后谁给我们看病?

  第二是科研,没有科技的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家医院也会因缺乏核心技术慢慢沦为二流。

  所以公立医院除了正常的诊疗工作外,还更多承担了社会职能和公益职能。例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在抗震、救灾、疫情的时候派队伍前去支援,进行社会的医学科学普及工作,到基层医疗机构“下乡”等。因此医院就需要一套匹配的教学、科研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架构其实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既是负担,又是稳定病人群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一家综合医院有数千上万名员工,每个员工的朋友、亲戚都有可能因为认识员工而选择这家医院看病。

  相比而言,私立医院的业务结构就很简单,它只需要拆解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医疗业务模式即可。比如白内障手术,只要安排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器械消毒设备人员,再加上生产资料,也就是人工晶体,就完全可以批量化地开展白内障手术的工作。如果加上一名司机还可以做流动手术大巴车下乡服务。私立医院还可以采用在编职工和编外兼职医生结合的模式,因此,从短期的医疗行为来看,私立医院明显是更高效的。

  换句话说,私立医院通常更偏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的科室,这也是私立医院现在发展相对迅猛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专科上,例如口腔科、眼科、整形科、产科等。如果注重效率和体验的病人,当然可以考虑选择私立医院。

  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像这样独立操作,比如胸外科,需要凑齐外科、手术室、麻醉科、监护室等一套班子才能勉强开展,这还不包括发生意外之后需要的输血科、心内科、肾内科的保驾护航。

  曾经一个朋友到私立医院产科生娃,在生娃前就需要筛查很多疾病,但凡出现一样合并症的产妇都会被推荐到公立医院去,换句话说,私立医院更擅长处理“病情简单”的病人。这个“简单”当然不是说操作简单,毕竟到私立医院的医生通常都是公立医院身经百战后跳槽过去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复杂的疾病就更适合在公立医院处理。

  另外,私立医院为了能够获得持续的口碑,对于服务态度的要求是更高的,因此病人能够在私立医院获得更好的体验。很多学者认为医疗不应是服务,但是我认为纠结于这个字眼没有太大意义,作为一个正常人,我即使能够理解医生看病是为了让我健康而不是让我开心,我也真的不希望在我对医生毕恭毕敬的时候,医生对我的态度是不友好的,还美名其曰“都是为你好”。当然,疫情后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公立医院也逐渐意识到就诊体验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改进。

  很多人认为私立医院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它的一切行为都是逐利的。其实这点我并不同意,无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有着盈利的需求,公立医院一样需要创收来养活自己。

  所以医疗在商业逻辑上和其他行业是相通的,并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任何行业都是要用良心做事,创造社会价值,同时克制自己无限的欲望。做老百姓放心的美食、开老百姓放心的飞机、盖老百姓放心的楼房和提供老百姓放心的医疗本质上并无不同。

  选择关键点:报销比例、病人体验需求、病人自身基础疾病情况。

  02.专科医院vs综合医院:看病情复杂度的范围

  我在江湖人称“三甲收割机”,我待过两家专科三甲医院,分别是肿瘤专科医院和呼吸疾病专科医院,也待过两家综合三甲医院,我现在所在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是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

  专科医院这十几年,真的是腾飞的十几年,我曾经短暂待过的肺科医院在10年前的各大医院排行榜上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而现在胸外科在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榜》上,综合排行榜与声誉排行榜双双位列全国第二名,远远超过了许多巨无霸型的大医院,年手术量15000台,甚至超过了一些地区手术量的总和。

  但其实,无论是专科医院还是综合性医院,都有它独特的优势。

  专科医院的优势是在某一领域内能提供更为专业的治疗和服务。专科医院只需要治疗一种疾病,因此可以把这一种疾病做到极致,甚至能把这一种疾病的治疗都拆分成更小的科室去针对性作战。我们可以理解,如果一个医生每天只做阑尾炎这一种手术,做上10年,是不是闭着眼睛都会做?假设我得了阑尾炎,我是不是找他就很放心,而并不需要找一个又会做阑尾炎又会做乳腺又会做胃癌的医生?

  如果是肿瘤类问题,专科肿瘤医院可以有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可以围绕肿瘤这一个问题让你一站式解决问题。早期可以手术,中期可以化疗,晚期还可以给你安宁疗护的帮助,有的医院还有音乐治疗师。所以你看,专科的优势是在一个单独的病种上做到极致。

  专科医院又根据疾病的特殊性,衍生出口腔医院、五官科医院、精神病医院、肿瘤医院、肺科医院、结核病防治医院、妇产医院等。专科医院精准地踩了一波互联网红利,当我们在百度中搜索疾病关键词的时候,专科医院更容易成为被搜索到的第一条结果。

  相反,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就是全面,通常涵盖60—100个科室和几乎全部已知疾病。病理科也不只服务于肿瘤,还包括更多非肿瘤的良性疾病,因此如果是身体合并很多基础疾病,专科医院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但是在综合性医院就可以获得很全面的会诊。

  因此,如果你的家人确实身体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多个科室保驾护航,那么综合医院是你更好的选择。而如果你的疾病在某个专科内相对复杂,例如你身上有多处肿瘤的问题你可以选择肿瘤医院,而如果你肺癌又合并肺结核、肺气肿,那么可以选择肺科医院。

  选择关键点:专科病复杂性,自身情况的复杂性。

  03.三甲医院vs社区医院:看技术难度普及度

  社区医院,通俗地来讲就是属于一个社区的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目标是让小病能够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从而缓解就医困难和大医院的接诊压力,是三甲医院很好的补充。当然,目前社区医院在实际执行层面上和目标确实存在差距。除了提供防疫工作如幼儿疫苗接种之外,部分社区医院也可以开展输液、抽血等卫生医疗服务。当然,各省市、地区的社区医院能做的未必一样。

  我们很多化疗的病人回到当地的时候,我都会建议先去社区医院问一下能不能抽血和打针,这样在监测血象的时候就更加方便,如果白细胞低,病人可以用我已经开好的药物和注射证明,让社区医院的护士帮忙打针。

  我也碰到过一些病人和我反映,说他的家人已经两周都没有吃什么东西,每天就是喝点酸奶吃点稀粥。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去社区医院挂点营养液呢?”他们都很诧异,问:“社区医院能挂营养液?”一打听,还真的可以,第二天就去了。

  特别是在安宁疗护这一块,晚期的病人往往没法收入三甲医院,但是在家里又有种种问题无法解决。社区医院这时也可能帮病人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药物处置,让病人能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解决问题,然后回到家庭中走完最后一段路。

  因此,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从来不应当是一道单选题,如果发生疾病的时候,你应当知道有社区医院的存在,并且积极地去了解你当地的社区医院能够做什么,有的时候会有意外的惊喜。

  选择关键点:多了解,拆解三甲医院的基本医疗操作。

  第三节 找谁看:把主观能动性用在刀刃上

  选择医生很难脱离开人情世故的讨论。我这里并没有办法告诉你如何选择最好的医生,因为这是个伪命题,本身就不存在最好的医生,只要你找到的医生能够帮你解决问题,那都是好医生。

  而我们需要梳理的是如何找到好医生的思维逻辑,以及理解医生在医生团队中的价值,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争取用最小的时间成本或代价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医生。

  01.熟人介绍:流程有空隙,方案没余地

  我想,不管你有没有生过病,从小到大,你肯定没少听过这样一句话—让谁谁谁帮忙打个招呼。首先,中国确实也是个人情社会,在承认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来探讨找人看病的问题才更真实。如果这个时候我和你说,不要信熟人的,所有医生都是优秀的,你一定觉得这是脱离实际的。

  如果我家人生病,我找谁呢?我肯定找同学啊,同学就是我的熟人。那我既然确定知道哪些同学是靠谱的,那找他们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没有医生朋友的普通人,当家人生病后,一个普通人的做法是,先尽可能问身边的人有没有认识医生的,在获得了一些选项之后(一般都能通过些许途径接触到医院职工),他就要开始选择,信还是不信,在许多选择中,更相信谁。我就接触过这样的求助,我这边忙了半天帮忙打好招呼,对方说不好意思,通过邻居联系上了。过会又说,那个关系不好使,还是得找我,我又和专家说好了第二天过来,结果第二天专家等到中午问我那个病人什么时候到,我问明白之后才发现他最后还是没过去,于是和专家表示了歉意。但这个病人,我肯定是不敢再帮了。你把对方当熟人,对方把你当工具人。

  医生真的会对熟人给予特殊的关照么?

  曾经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师弟在急诊的时候和病人沟通,险些被病人揍了一顿,我从第三者的角度发誓,他真的是一片好心。事情是这样的,我和他当时正在交接班,一个胆管炎的病人在急诊留观两天了,想要住院,家属看到旁边的留观病人比她晚来的都进去了,但她还没有进去,就去咨询医生。

  从病情上,其实她的疾病是可以在急诊继续留观的,等到床位腾出来再安排就可以了。当然,急诊的环境比病房肯定是要差很多的,所以想住病房的心情非常可以理解,这个师弟就讲了这样一句话:“你自己有什么关系么,要不要去找一找,可能住得快一些。”

  家属当时就爆发了:“你们这什么医院啊,合着我们普通老百姓没钱没关系了就不配住院了是不是?”

  后面我真的是帮着好一顿解释才把家属安抚好。其实从师弟的角度来说,急诊留观的病人住不住院,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病房总是空出床来才会收急诊病人,而且胆管炎的病人不需要外科手术,并不是外科最优先收的手术病人。所以师弟一边在和住院部催床位收,一边又希望能够通过病人家属的私人关系去加速这个过程,但最后只是一个承接了这份怒火的倒霉孩子罢了。

  所以说,回到刚刚的问题:医生真的会给熟人特殊的优待么?确实会有关照。不然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病房里的病人个个都希望“打招呼”,为什么各种行政的人员带着病人来住院部找主任看片子,还不都是为了图个方便,图个安心?人人都反对特权,人人又都希望自己获得特权,如果说医疗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那么这个社会上一切的明规则潜规则在医疗行业也势必会存在。只不过,医疗进步的目标,就是要用规定让医疗资源平等分配。

  但熟人的帮助,通常都只限于流程上,而并非医疗行为上。

  医生的确可以从流程上优化你作为病人的体验。收入院速度快一些,安排床位可以安排相对小的房间,相对靠窗的位置,出院的时间和你商量着来,可以帮你远程看一眼报告而不需要你千里迢迢来就诊。但对于医疗结果来说,个人觉得没有差别,毕竟医生的能力、医学技术都摆在那,这些因素不会因为面对的人熟不熟悉而改变分毫。反而涉及复杂手术时,还会有熟人或近亲回避原则,担心因为情感因素而影响手术操作。

  熟人关系只是医生是否会额外关照的一部分因素,病人是不是善于沟通,可能比“熟人关系”对医生行为的影响更大。

  我经常见到医生同事带来的所谓熟人,来了之后就和护士大吵大闹,明明已经算是很照顾他了,他却不以为然,觉得医院都应该按他说的做。这样就只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这个同事以后也不好意思再带病人来了;第二,尽管是熟人,医生对他可能会公事公办,而并非优待。然而在我的内心,对一个病人“公事公办”,医生会下意识进入防御状态,这通常会影响实现“有效的医疗”。

  另外在医疗行为上,作为医生和病人都万万不能动特殊照顾的心思。有个领导曾带来一位病人要求尽快手术,检查还没做齐呢,但既然是熟人托的,一位医生想了想立马就把病人拉上去手术了。手术后病人意外地出现了心梗,人没了,再往回查病史,却发现他入院之后连个心电图都没做过,医院方根本无法判断病人之前有没有心梗的基础,之前是否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控制,来减少心梗发生的风险。于是病人家属把医生告了。但你有没有发现,中间的熟人哪儿去了呢?早就不见了!和医生和家属全都保持失联的状态。不要考验人心,因为人心经不起考验。

  还有的病人会觉得,只要打了招呼,伤口就会给我缝得美观一些,费用就会收得便宜些,手术就肯定是主任亲自动刀。我只能说你想多了,你在意的,其实是医生有没有足够照顾你这件事,而不是医疗是否有效。

  02.年资高不等于啥都好

  医疗行为通常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这个团队自然会有老中青三代医生和各级护士,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才能最大效率地完成工作。主诊医师自然要把控手术的质量,但年轻医生也要负责他职权范围内的部分,例如缝皮、换药、术后护理等。你非逼着一个几年都没缝过一次皮的老专家去给你缝,你怎么就确定他一定缝得比天天缝皮的小医生还好?

  主刀医生主管医疗质量,他是对整个过程负责的,他知道什么事情应当交给谁来完成。而且在一个成熟的医院,医疗技术都是相对成熟的,医生都是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操作,理论上谁来做区别不大。从诊疗量来看,你所接触的中国绝大多数医生,他的经验都远超国外的同等级医生。

  你如果担心医生因为不把你当熟人,就会拿你练手,甚至坑你,那可就真的把医生想复杂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和你的医生是真心希望你能好起来的,因为如果不顺利,他也同样要为糟糕的医疗后果买单。无论对于医院、科室还是医生个人,疗效好说明核心技术过硬,会获得更多病人的信任。因此,在这一点上你大可放心。你和医生熟不熟,影响的顶多是就诊流程的体验,不会影响医疗结果。即便是在舆论上出现的“恶医”“庸医”,从引起的各方声讨的文章来看,如果你理解医学思维,你就能分辨其中有些实际上是临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从“果”倒推“因”,我们每个医生都会犯错。

  这也是现在很多医生团队关注个人品牌的原因,个人品牌并不只是通过科普和讲课做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病人服务出来的。你服务好一个村里的病人,可能以后这个村都会被你承包,你服务好一个学校的校长,可能他会给你带来一个学校的潜在的病人。“病人多,人手少”是低年资医生的感受,到了一定的年资,医生更希望找自己的病人多起来。这个逻辑并不代表医生主观上希望更多人患病,而是希望在病人总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找自己的病人越来越多。这种心态很像高考,尽管你和同班同学都要竞争,但你们并不会觉得如果A考上了,B就要落榜,除非这个大学全国只招一名学生。

  所以,医生也是需要经营病人群体的。当你知晓了这个逻辑之后,你就更理解医生在意什么,需要什么,然后通过改变自己的待人接物法,让医生了解你的价值,也许会主动为你提供方便。一个小小的建议(范例)是,你问医生哪里可以给他打好评。别小看这个举动,换位思考:假设你是医生,你首先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然后看到病人撰写的一大段真实病患故事,这段故事未来可能会为他获得更多潜在病人,那是不是会对治疗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这和夫妻之间真诚地赞美,师生之间真诚地感恩,读者对于作者的高分评价没有任何区别(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03.网络就诊:舍流量取专注度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先找到一家靠谱的大医院,然后再在里面随便找个医生,或者直接找到一名熟悉的或者口碑好的医生,无论他在哪个医院,两个思路都是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需要评估你的社会资源,究竟是离某个医院更近,还是离某个医生更近。

  但现在大多数人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没有办法判断哪个医生好,于是在看病之前都习惯在互联网上查一查。这很正常,也很必要,只是需要明白互联网上流量一般的未必是差医生,流量好的未必是好医生。

  这就产生一个无解的悖论,你无法通过互联网口碑和流量进行理性地选择。在进行互联网平台搜索的时候,选准关键的平台,找准关键的信息,并且能够自行判断就很重要,但什么平台靠谱,什么信息靠谱,变化是很快的。我曾经也尝试推荐一些公众号和平台,但是推荐之后没两年,平台就没了。

  首先,你至少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个医生的职称、学术认知和主攻方向。这就像你调研一个企业和产品是类似的,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个大前提下,如果一名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生,专攻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或者专攻吸脂手术,学术任职也与此密切相关(至少反映他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多的同行评议机会并获得认可),发表的论文也和这个领域相关,甚至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所做的科普内容也关于这个疾病,那我觉得,你大概率可以相信他。

  当然,如果你要批判性地认为,学术任职多的也未必好,有专利的也未必好,那这个问题无解了。但至少一个人所有工作行为的密切相关性,会让你更相信他是个专注的人。相反,如果一个网红医生凡热点必蹭,那也会损失在病人心目中的权威性。

  另外,大多数医生其实是不擅长表达的,更不擅长从病人的角度思考。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人性,而是因为医生的教学路径,就只是从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的顺序开展的。医生也不是专业演讲人,大多数时候会给人一种呆呆的感觉。但是你可以从他的话语当中感受到他的朴实和对专业的专注,有时通过一个小视频你就能认定他可以作为你的医生,这种眼缘儿,经常比客观的指标更能让你作出选择。

  你要时刻记住,你找的并不是一位播音员或者段子手,而是一位医生,他把他的专业讲明白就能够让你信服。另外,当代医生进行科普,也同样是希望拓展业务,这也应当是一位认真、执着且追求进步的人。

  第四节 体检:几乎是唯一有效的常见病预防捷径

  在前面对于疾病的探讨中,我们了解了,大部分的“大病”“重病”都没有明确的预警信号。因此,尽管被许多人诟病“体检无用”,我们还是要承认许多人因体检获益,仅因体检而受害的情况仍属罕见。定期且有效的体检,仍然是目前为止,预防生活重大变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

  在探讨如何选择体检和结构体检项目设置的逻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本的定义,即何为“有效体检”。在本书的语义背景下,我们希望有效的体检是一个修改命运的按钮,按下它未必能够消灭疾病,但是可以在更及时的时机,用最小的代价来修正疾病给人生带来的灾难。就像是地震发生之前,一个声音在你的脑海里回荡:快出去,马上!

  01.接受医学的局限,追求医疗的有效

  我们讲回“闺蜜养老团”这个例子。在结婚率下降、少子化、老龄化、小家庭单元为主的社会结构下,类似的“结伴养老”将越发成为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景。既然闺蜜养老这件事发生的社会基础是,我们无法信任和依赖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家族关系在养老这件事上带来的安全感,那么既然人性在养老这件事面前经常暴露出丑陋的一面,我们就不禁对选择“怎样的闺蜜”来结伴养老这件事产生好奇。这就像饲养宠物的初衷通常是宠物的可爱、给人带来的陪伴,而伺候宠物的吃喝拉撒是我们为了获取宠物心灵上的陪伴必须要支付的可以接受的代价,但通常不会是饲养宠物的主要目标。同理,伺候“瘫痪的闺蜜”也一样不是闺蜜养老的初衷,于是闺蜜是否身体健康,有无早发脑中风家族史,是否配备了充分的养老重疾(含长期护理)保险,也许会成为“闺蜜养老团”的入会标准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滋生出有效的体检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探查一个人身体发生的异常,从而:

  ① 判断一个人在未来产生重病的可能性,② 提前干预改变结局。

  但凡不涉及这两个目的的体检,都可以被称为无效体检。

  何为重病?对此,医疗有医疗的定义,保监会有保监会的定义。重病也许是对身体产生很大伤害的、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同样也可能是因“没有死,但残了”产生高额生活负担的疾病。

  脑血管事件,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都可大可小,我的奶奶自我十几岁开始发作脑梗,至今已三次进医院,数次行手术,无法正常言语,大小便失禁,已在几个孩子的家里侍奉了近20年。它没有缩减生命,但却将几个家庭的生命无情地偷走了1/4的时间用于照料。

  尽管我们无法由结果倒推,但仍然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穿越回20年前,带奶奶做一次体检,发现了一根脑血管存在严重狭窄,并进行介入治疗。当再次回到现在,也许82岁的奶奶不是瘫痪在床,而是看着自己可爱的重孙破坏自己辛苦经营的菜园子(60岁进行冠脉支架手术的83岁的曾外祖母正在经历这一切)。

  2020年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为我们展示了保险行业对重病的最新理解,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步。

  正如人类的疾病谱正在从传染性疾病转向由自身局限性产生的肿瘤类、退行性疾病,重病也在发生结构上的细微改变。甲状腺癌虽然叫做癌症,但是早期的甲状腺癌对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轻度脑中风虽然也算脑梗,但这是由于影像学检查的精密度带来的,病人也许没有任何感觉,也不能算重病。所以对这两项检查的过度体检,会慢慢因为重疾的调整而回归正常。

  另外,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纳入了重疾范畴,这让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得到了重视,他们所进行的呼吸支持、护理支持,以及反复急性发作的肺炎治疗费用,都能够获得合理的资金保障。

  在科技迅速发展下,重病的疾病定义其实也在快速迭代。我们很难预测哪个疾病接下来会因为一项新型的治疗从重病中删除,也很难预测哪项新技术会进一步延长人的寿命,但同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成为了新的重病。

  正像我们为举办婚礼去咨询婚庆公司时,婚庆公司的逻辑是尽可能通过提升你对婚礼的心理预算,从而推荐更多可以计价的项目(花篮、豪车、红酒塔),体检项目的设置也大概如此,通过项目的“市场价值”来定义体检套餐的价值,通过套餐的“市场价值”来体现对员工和家人的关爱程度。

  前言/序言

  序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 王彤

  王兴又出书了。我已经记不清他出了几本书,但我能确定他还要再写下去。

  对于一个一直持续深耕自己专业又会讲故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件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写书的快乐可能只有作者知道,但书籍的价值对于医生、病人的帮助,可能远超想象。即便是我们编纂的管理学书籍,多年之后都会有同行说被其中的某一句话感动,从而影响了他的职业轨迹,更何况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医学科普书呢。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医学思维的,很有趣,让每个医学专业的读者都一下子回到了自己上医学课的时候。老师确实都是这么教的,我们也都是这么做的,但时间久了,医疗行业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这么问诊,检查要这样安排。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告诉你医生是怎么想的。

  医学思维,是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作出准确判断、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通过运用医学思维,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病情,找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医学思维的价值不止是对于病人而言,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培养和应用医学思维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首先,医学思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面对病人的病情时,医生用医学思维来整合各种临床信息,判断病因、病理和可能的并发症。这种全面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在复杂病例中迅速找出关键线索,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医学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运用医学思维,医生可以更好地权衡治疗方案的优劣,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用作者的话讲,我们如何从复杂的医学行为中, 让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追求“有效的医疗”。

  此外,医学思维在预防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防控中,医学思维能帮助医生快速识别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会的健康水平。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医学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他用智慧和热情诠释了一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是如何运用医学思维的,我想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会让更多的病人受用。

  祝愿每位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医学思维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医疗工作者的工作。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